中医妇科课件异位妊娠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00948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妇科课件异位妊娠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医妇科课件异位妊娠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医妇科课件异位妊娠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医妇科课件异位妊娠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医妇科课件异位妊娠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妇科课件异位妊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妇科课件异位妊娠(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历,谢某,女,32岁,已婚。2年前正常产1次,产后1年人流1次。月经正常。此次月经虽如期而至 ,但量少,淋漓半月不止, 右下腹隐隐作痛。近日时有恶心,遂到医院就诊,查妊娠试验阳性。查体:无贫血外观,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妇科检查:右附件区有一软性包块,压痛(+),盆腔B超提示宫内无妊娠囊,问题,1.异位妊娠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2.异位妊娠分哪几型?各型的特点是什么? 3.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异位妊娠,女性内生殖系统图示,女性内生殖系统图示,卵子受精与孕卵植入,正常妊娠图示,异位妊娠图示,概论,概念:受精卵于子宫体腔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亦称“宫外孕”。但两者含义稍有不同。 异位妊娠是

2、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发生部位,异位妊娠的常见位置,壶腹部最多,占60%,其次为狭部,占25%,伞部及间质部少见,一、病因病机,1.气虚血瘀2.气滞血瘀,孕卵不能运达胞宫,西医学相关病因,1.慢性输卵管炎。 2.输卵管发育不良或畸形。 3.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4.盆腔内肿瘤压迫或牵引、孕卵外游。 5.输卵管接扎后再通,二、诊断,(一)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 (二)腹痛。 (三)阴道出血。 (四)晕厥或休克。 (五)检查,三、鉴别诊断,(一)宫内妊娠流产。 (二)黄体破裂。 (三)急性阑尾炎。 (四)卵巢囊肿蒂扭转。 (五)其他等。,四、辩证论治,辩证主要是“少腹血瘀

3、”之实证。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一)未破损期:输卵管未破损者,未破损型,主要证侯:停经后可有早孕反应,或下腹一侧有隐痛,双合诊可触及一侧附件有软性包块,有压痛,尿妊娠试验为阳性。脉弦滑。治疗法则:活血化瘀,消癥杀胚 方药举例:宫外孕号方,(二)已破损型:输卵管流产或破裂者,1.休克型,主要证侯:突发下腹剧痛,面色苍白,四肢厥逆,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不稳定,有时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并有腹部及妇科检查的体征。治疗法则:益气固脱,活血祛瘀方药举例:生脉散,2.不稳定型,主要症状:腹痛拒按,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但逐渐减轻,可触及界线不清的包块,兼有少量阴道流血,血压平稳,脉细缓。治疗法则:活血祛瘀为主方药举例:宫外孕号方,3.包块型,主要证侯:腹腔血肿包块形成,腹痛逐渐减轻,可有下腹坠胀或便意感,阴道出血逐渐停止,脉细涩。治疗法则:破瘀消癥方药举例:宫外孕号方,小结,本结主要讲解了异位妊娠的中医病因病机,诊断及辨证论治。由于本病系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并且处理不及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对于为破损型可以保守采用中医方法治疗,但对于已破损型多采用手术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