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简介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00704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高简介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三高简介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三高简介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三高简介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三高简介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高简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高简介ppt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高简介,警惕三高健康三大杀手,高血脂、高血压与高血糖被称为“三高”,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 三者密切相关,互相加重,什么是三高?,发达国家死因构成,发展中国家死因构成,全世界死因构成,2000年中国人健康调查,高血压 1.6亿(18.8%) 血脂异常 1.6亿(18.8%) 糖尿病 2000万 空腹血糖受损 2000万 肥胖 6000万 超重 2亿 烟民 3.5亿 被动吸烟 9亿,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 调查结果显示: 高血压患者1.6亿 高血脂患者1.6亿; 超重者2亿; 肥胖者6000万; 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糖耐量低减2000万,高血脂,高酯血症是指机体血浆中胆

2、固醇或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由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血浆中都是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严格地说,应称为高脂蛋白血症。 另外,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也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有人建议称为脂质异常血症更准确。,高脂血症诊断标准,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高血脂的分型,根据测定结果,通常将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 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

3、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9.0毫摩尔升。,影响血脂的因素,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肥胖 膳食结构 吸烟 饮酒 茶和咖啡,运动和体力活动 药物 季节因素 情绪波动 其他因素(年龄、性别),哪些人群易患高血脂症,体形肥胖者 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如嗜烟酒者、喜高糖高盐者、 运动量少等 有办公室疲劳综合症,紧张、易疲劳、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绝经后妇女(体内雌激素下降) 有高血脂家族病史的人 有肝肾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人,沉默杀手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沉默杀手,初期并没有明显症状 高脂血症对身体的损

4、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它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高脂血症导致的病变,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过多的脂质沉积于动脉内膜,形成粥样斑块。 由于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高脂血症,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形成,重要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粥样硬化,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多或增大使管壁硬化,管腔缩小或闭塞,造成供血部位缺血性损害,最终发

5、生各器官功能障碍,如冠心病、中风等脑血管意外。,高血压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的结构与功能,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据2004年资料显示,我国现有1亿6千万高血压患者,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与1991年相比上升31%。 流行病学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和流行存在地区、城乡和民族的差别: 北方南方,沿海内地,城市农村, 随年龄增长而上升,青年时期男女,中年后女稍男,流行病学,我国高血压的特点,“三高” 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三低” 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 “三不” 不愿意服药、不难受则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高血压流行的一

6、般规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 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男性,更年期后男性 有季节差异,冬季夏季 与饮食习惯有关 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正相关 与肥胖和精神压力正相关,与体力活动负相关 有一定的遗传基础,流行特征,高血压病因,年龄 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食盐 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g/日,几乎不发生高血压;34g日,高血压发病率3,415g日,发病率15,20g/日发病率30。 体重 肥胖者发病率高。 遗传 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性肾排钠缺陷有关。 环境与职业 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

7、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随病程进展,脏器受累。,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高血压危象: 因为交感神经活性亢进,小A发生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供而产生危急症状以心、脑改变突出。表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促、视力模糊等。在高血压早期与晚期均可发生。 高血压脑病 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过高血压突破了脑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灌注过多引起脑水肿,临床表现 以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为主。 脑血管病 : 脑出血、脑血栓、腔梗、TIA( 短暂缺血性发作) 心力衰竭

8、 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病并发症,高血糖,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一代谢疾病。其特点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电解质和水的代谢紊乱。,糖尿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长很快,其死亡率已升至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一代谢疾病。其特点为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电解质和水的代谢紊乱。,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日内瓦会议糖尿病分型表,1980年及1985年 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糖尿病症状,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

9、尿病: 空腹血糖7.8mmol/L;一日中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 空腹血糖7.8mmol/L,但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 无糖尿病症状。具备下列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两次空腹血糖7.8mmol/L ; 第一次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的1及2小时血糖均11.1mmol/L,重复一次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重复一次空腹血糖7.8mmol/L。 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7.8mmol/L,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 之间者。 妊娠糖尿病诊断参照上述标准。,糖尿病临床表现,典型的症状 :“三多一少”,即多饮

10、、多尿、多食及消瘦。然而,由于病情轻重或发病方式的不同,并不是每个病人都具有这些症状。 其它症状:疲乏无力、容易感染、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障碍、月经失调等, 有些糖尿病患者无明显糖尿病症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心血管疾病变 肾脏病变 神经病变 眼部并发症 其他,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变 特点:起病年龄早,患病率高,病情重。 冠心病 脑血管病变 肾动脉粥样硬化 外周血管粥样硬化,微小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心肌病 神经病变 其他,三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dapted from: Drouet L. Cerebrovasc Dis 2002; 13(suppl 1): 16.,

11、TIA,心绞痛,脑卒中,心肌梗死,外周动脉疾病:间歇跛行疼痛坏疽坏死,肾动脉狭窄,血液中的胆固醇(一种脂类物质)和其它脂肪类物质过高,脂质积聚于血管壁,使动脉管壁失去弹性而变硬,同时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而不能正常运作,动脉粥样硬化,上:正常动脉切面 下:粥样硬化动脉切面,动脉粥样硬化的演变进程,三高可预防!,三高可控制!,三高的形成原因,遗传 年龄 种族,肥胖 吸烟 饮酒 嗜盐 嗜糖 压力 ,控防措施,早想到 早发现 早预防 早干预 早达标,早想到,这是防控措施里最最重要的 下列人群尤应注意 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病患者 有三高家族史者,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亡者 肥胖、

12、吸烟、大量饮酒者 有皮肤黄色瘤者 35岁以上男性工作压力特别大尤其是白领,早发现,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健康体检。,中年知识分子和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白领人士、领导干部、企业家 40岁以上男性,绝经后女性 每年查一次血压,血脂和血糖,早预防,提倡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减压 减盐 减糖 减脂 多动,能使高血压减少55%, 脑瘁中、冠心病减少75%, 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 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早干预,治疗意义上的生活方式转变预防措施 发现三高找医生 相信医生 早用药,早受益,早达标,规范用药 用有科学证据的药西药 降压降脂降糖,达标水平,理想 尚可血压(mmHg) 130/80 130/80 140/90血糖(mmol/L) 空 腹: 4.46.1 7.0 非空腹: 4.48.0 10.0 血脂总胆固醇(mmol/L 5.2mmol/L总甘油三酯 (mmol/L) 1.7mmol/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