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坊建设与研修应用 (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700338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5.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工作坊建设与研修应用 (1)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教师工作坊建设与研修应用 (1)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教师工作坊建设与研修应用 (1)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教师工作坊建设与研修应用 (1)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教师工作坊建设与研修应用 (1)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工作坊建设与研修应用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工作坊建设与研修应用 (1)(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工作坊建设与研修应用,主讲:程 锦,2016-08-31,内容要点,一、三层递进式工作坊研修策略,二、常态化线上线下研修活动设计,三、生成性资源加工,“提升工程”打造教师培训新常态,2013年启动实施的“提升工程”是教师培训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提升工程”针对过往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4大创新,致力于打造我国教师培训的“新常态”。,新设计-“提升工程”由国家统一进行顶层设计,制定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课程标准及能力测评指南。其中,能力标准回答了一个合格的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应该具有哪些专

2、业能力的问题;课程标准回答了哪些课程、什么样的课程有助于帮助教师获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问题;能力测评指南关注能力测评的诊断性、情境性和发展性,回答了如何以评促学、以评促用的问题。两标准一指南的制定,解决了过往培训标准不全的问题。,新模式-“提升工程”推行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有效利用网络研修社区和教师工作坊,推行集中培训、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旨在通过培训模式的创新,提高培训质量,促进教师学用结合,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新机制-“提升工程”实行“测评培训应用”三位一体的培训机制。通过诊断测评、培训测评和发展测评,帮助教师合理选学、有效衡量参训成效、了解能力提升程度;通过

3、按照教师需求实施全员培训,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通过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促进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形成良好应用氛围,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综合创新。,新保障-“提升工程”在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经费保障、做好监管评估等方面狠下功夫,也明确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的责任和分工,尤其是对培训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确保工程各项工作能顺利、有序地推进。,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升工程”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在总结过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了混合式培训模式。 所谓“混合式培训模式”-是将传统的教师面授培训方式与现代信

4、息技术支持的网络自主学习、网络交流互动,以及线下集中面授与研修有机融合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 “提升工程”充分利用教师工作坊和网络研修社区,实行集中培训、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一、三层递进式工作坊研修策略,第一个层级-顶级设计,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专家资源和各个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号召力的名师,组成一个专家指导团队。 第二个层级-主要由遴选的体现较大覆盖率的种子教师组成,他们应该是区域的教研员、名师工作室的负责人、教研组长、重要课题组负责人、或者是有一定学术辐射能力的优秀教师。 第三个层级-是种子教师所辐射的一般教师,或是学术研究中的活跃分子。他们具有草根特征,在学校教

5、育教学的最基层,主要面对的是具体问题,而在他们的专业成长中,饥渴于得到专业支持。,工作坊-是一种基于学术思想和优秀教育教学经验传播的设计,强调专家和名师专业引领作用的发挥。,举例,(1)建立工作坊QQ群等工作坊沟通渠道,及时传达项目组、管理员对培训的通知及要求。及时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反馈和解答。 (2)指导和督促坊内学员日常学习活动,通过平台功能、工作坊QQ群等多种方式,指导学员掌握远程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辅导学员有效开展网络学习。 (3)设计坊内研讨活动主题,组织工作坊学员开展线上研讨活动。 (4)撰写并发布工作坊简报不少于1期。 (5)发布学校研修规划并提交至平台。 (6)定期整理

6、工作坊优秀研修成果,上报项目组。 (7)做好工作坊培训总结工作。,工作坊坊主职责,参考,面授阶段:侧重工作坊主持能力,包括工作坊研修规划和指导 能力、线上及线下研修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线上协作研修工具使用能力、课程资源设计与整合能力、研修效果评价能力等。 网络研修阶段:重在为“种子”教师设定切合的研修内容,帮助其在指导学员的同时,总结自身教学经验,凝练教育思想,塑造教学风格,提升专项能力。,“种子”教师培训:,一是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能力教学研究能力 二是提升培训能力:培训教学能力教师工作坊主持能力校本研修规划与指导能力区域性教师培训

7、设计与组织能力网络研修指导能力,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坊研修方案举例参考:,一、研修主题 构建深度课堂,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感悟教师职业幸福感。 二、研修目标 1、通过线上研修、线下实践、成果展示、组际交流等多种方式融合的混合式研修,提升小组成员的个人素养和专业素质,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培训能力。 2、本组成员结成“研修共同体”,辐射引领区域内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教学质量,彰显研修价值,提高数学核心素养和职业幸福感。 3、争取全组学员全面完成研修任务,上线率、学习率、合格率都达到100%,优秀率40%左右。 4、打造特色小组研修文化,生成一批优质培训课程资源

8、。 三、研修内容及安排 1、网上4个主题的课程学习: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数学核心素养与教学、微课题研究、网络研修实践与研修指导。 2、工作坊或小组发布的专题学习、课例打磨、辨课、课例分析等主题系列研修活动。工作坊研修活动详见平台发布及工作坊活动方案。,(数学),活动安排,四、研修重点: 网上课程学习与线下主题实践性研修 五、研修方式 1、个人自主研习与集中研习相结合。在个人自研修的基础上依托教研组、研修小组开展集中交流、研讨、展示。 2、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在线上专家视频讲座学习的基础上,围绕主题,以课例研究为主要内容,基于问题解决,有效开展实践性研修。 六、研修措施 1、寻求各部门支持,

9、让研修活动落地。与各学员学校领导的有效沟通,寻求各级领导的支持,建立县校一体的督导机制,让研修活动“落地安家”。 2、划分研修小组,联动研修,抱团成长。按学员所在学校,把本组成员划分为3个研修小组,提高研修参与的广度、深度和效度。,3、建设小组研修文化,增强价值认同,凝聚团队精神。一方面充分依托小组QQ群、微信群广泛开展研讨交流;另一方面,提炼、解读小组研修文化,加强价值引领。 4、及时发布研修简报,激发研修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据学习进程及时发布研修简报,公布研修数据、展示阶段优秀成果、指明研修方向、巩固研修成果。 5、围绕主题,坚持在实践中研修,研修中实践。积极主动地按时完成学科的、工作坊的

10、、小组的各项研修活动,注重学思结合,研以致用,立足课堂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扎实开展以课例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性研修活动。 6、注重研修成果的总结与提炼。以任务驱动,促进组员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及时把研修过程形成的感悟、反思、认知、案例、经验用文字表达出来,固化为研修成果,结成研修成果集。,1、自主学习:自学,写好研修报告册。切实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共性“问题”,每月要安排一次专题讲座,专题讲座资料及时交存档。 3、小组研讨: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

11、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成果等,要时时关注新的教育动态。着重学科教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方式的理解与尝试教学。 4、教学观摩:利用教研课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扎实做好好评课活动,做好详实记录;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之间要开展听“家常课”活动;教研活动时间要观看名师录像。 5、参观考察:积极参与上级研修活动与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促进与优秀学校的合作交流,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递进式研修阶段,1-1,二、常态化线上线下研修活动设计,根据研修方案,围绕研修主题,在导师及其辅导团队指导下,开展线上与线下、合作与自主相互交织的研修活动。,(1)网络学习:学习网络研修工作坊材料;在网络中查找与研修

12、主题相关的学习资料。要求:学完所选网络研修工作室中全部网络学习材料,并在网络中查找相关材料(案例与分析、专题研究论文、经典文章、优秀博客、相关材料等)3-5篇进行学习,让名师和经典引领成长。 (2)合作互动:以网络研修工作坊为平台,参与导师或辅导团队发起的主题论坛2次,参与工作室安排的学员发起的学习论坛至少2次,参与工作室组织的1次读书交流研讨活动(读书体会、感悟、收获、心得、经验),自己发起论坛1次。广泛开展交流讨论、问题探讨、观点碰撞、启发互动。促进互动共赢,形成教师成长共同体。,线上研修以合作互动和成果展示为主,主要有:,举例,(1)阅读学习:结合研修主题和问题,由导师指定或自己查找相关

13、的书籍、报刊、杂志等有关内容(论文、文章、案例、教学设计等)3-5项,进行线下自主学习。让读书逐步成为习惯,让理论和经典之灯指引前行。,线下研修以自主学习、实践、研究、反思、博客与写作等为主,主要有:,(2)体验学习:观察、研究、实践、反思。在理论指引下,围绕研修主题,学员自主研修、自我探索、改进教学、主动反思(观察、教学、教育现象等),开展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备课授课、课例设计,教学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和问题解决的方法策略。,(3)成果物化:收集、整理学习材料(经典文章、优秀研究论文、案例与分析、优秀教学设计、课例、博客等)至少6项。撰写读书或学习心得(含心得、体会、收获、

14、感悟、经验、反思、启示、成果、事例事件、读书博客、成功分享等);提炼研修成果(教学案例分析、优秀课例开发、教学设计、研修随笔);专题报告(围绕研修主题,结合学员自身实际,形成专题研修报告,含研修修问题、研修过程、问题解决方法策略或案例分析与设计),上述三项至少提交1篇。有深度的研修反思、研修总结(含教学思想与理念剖析、研修体会、收获、感悟、体会、具体事例、个人努力方向和设想等)1篇。撰写研修优秀博客文章2篇。,重 点,参 考,网络研修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将线上与线下研修相结合,重在专家引领、主题研修、反思实践、交流研讨和成果展示。网络研修要充分发挥“教师工作坊”和“个人空间”的功能,实现两者的优

15、势互补。,组织学员在线上进行课程学习、活动参与、研讨交流等。推动学员及时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巩固学习效果,实现学用结合。通过名师巡讲、主题论坛和现场交流等方式,定期组织学员开展线下集中研修活动。,围绕课堂教学 整合远程学习与教学研修,在培训课程建设上,要围绕课堂教学,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开发选修课程,满足参训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从学科教学设计及点评、课堂实录及点评(视频和文本)、练习设计以及教学用图片、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教学课件和教学参考资料等.而开展集体备课、课堂诊断、同课异构、课例研修、教学沙龙和教学“小课题”研究等教学研修活动,网上则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对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观课议

16、课、说课改课等实践环节的跟踪指导,促进学科同伴的互助合作。,发挥三层递进式工作坊作用及专家、种子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主体作用,将“做”(实践)与“学”(学习)、“思”(反思)结合、“研”(研究)结合,诊断问题(疑问)、研讨方法(设计与反思)、课堂实施(行动与观察)、改进策略(反思与再设计)相结合,线上与线下齐头并进!,2-2,三、生成性资源加工,(1)教育教学典型案例 (2)撰写读书心得或教育叙事、教育评论、教育反思或博客 (3)高效课堂课题研究成果 (4)网站建设 (5)优秀成果集(论文、课例、教学设计、课件、微课、音视频) (6)网络研修总结报告,参 考,图像处理,音频编辑,视频编辑,图像处理软件,抠图?,合成?,声音处理软件,视频处理软件,注重积累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积极进取,共 勉,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