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2016年人力资源管理作业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700298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BA-2016年人力资源管理作业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MBA-2016年人力资源管理作业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MBA-2016年人力资源管理作业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MBA-2016年人力资源管理作业1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MBA-2016年人力资源管理作业1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BA-2016年人力资源管理作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BA-2016年人力资源管理作业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候鸟”式尴尬的化解,2015-MBA-,日期2016年3月20日,农民工现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就业行业相对集中,脏苦累,其中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的建筑业和制造业占比最 大,合计超过 50%与此同时, 调查显示,吸纳农民工就业的主要以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中小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较弱,改善劳动者待遇能力有限,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社会保险情况较为普遍,农民工权益保护需求十分迫切。,工作时间强度大,按照我国劳动法 规定的每周工作时间不能超过 44 小时来衡量,我国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超过 44 小时的比重高达84.5%。,服务业收入低,高收入高风险,而其他农民工虽然收入相对较高,但却主

2、要以从事劳动强度大、风险 较高的采矿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为 主, 住宿餐饮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农民工收入普遍较低。,社会保障欠缺,农民工参保率最高的保险为工伤保险, 参保率为24%, 参保率最低的保险为生育保险,参保率仅为5.6%。 农民工各项保险参保率普遍较高 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普遍较低的行业是建筑业。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非常低,在各类 保险中参保率最高的工伤保险仍不足1/4, 在各行业中参保率最高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也不足 1/3。,文化程度偏低,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据统计,截至 2012 年末我国 15 岁到 59 岁劳动适龄人口数量达到 93727

3、 万人,占总人口比重 69.2%。 然而,农村和城镇劳动力在受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方面差距较大却是长久以来我国劳动力的重要特征,而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工的文 化程度。 可见,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整体偏低,且仍 然以初中程度为主,初中及初中以下受教育程度的农民工比重超过 3/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 工比重仅为1/20 左右。,文化技能偏低,培训堪忧,从未参加过农业技术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的数量占各自年龄组农民工总数的比重均高达 60%以上, 同时参加过两项培训的农民工比重却普遍低于 8%, 各年龄组的农民工参加过非农职业技 能培训的比重明显高于农业技术培训。 同时,在农民工

4、接受培训的途径方面,2009 年接受过当地政 府或用工单位培训的农民工比重仅为 19.8%,占比不足 1/5, 自费培训仍然是农民工获得技能的主要 途径。 可见,农民工在培训方面的不足尤为突出。,生活救助渠道原始,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农民工生活陷入困境时,获得帮助的来源 主要集中在亲朋好友和老乡、家人、同事,分别占比 65.8%、57.7%和 33.2%, 而从当地委员会、地方政 府和城市居民获得的帮助却极少,占比合计不足 5%。 可见,农民工的生活救助方式仍主要停留在原始的亲情友情模式,农民工享有社会救助的权利基本没有实现。 同时,农民工在生活困难时很少得 到来自城市居民的帮助,也从侧面证实

5、了城市对农民工存在的排斥。,总而言之,岗位需求,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福利待遇,对策与思考,党的十八大报告给出了答案,在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中,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有效解决的根本途径;而在“三化”协调发展中,逐步推出和完善城镇化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则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基本保障。,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原因:作为发展的原动力处于主导地位,创造更广、更多有效的就业岗位 以满足日渐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需求,为农业现代化 创造了必要条件,如何做:,大城市发展战略中:应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扩张, 既要积极鼓励和大力推动战

6、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又要扶持和稳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发展战略中, 应以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工业和服务业为发展主线。,农业化支撑城镇化,提高农业领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从四个方面入手,一.高度关注“三农”问题,确保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二.是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创新,科技引领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领域吸引力,三.是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到与农业相关的产业中实现就业,四.是要抓好新型农民培养工程,同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配套政策措施保证城镇化,第一步达到基本保障,社会保障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土地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其他配套政策和措施的跟进,融入城镇,成为一员,第二步打破无形壁垒,均衡配置社会资源,平等覆盖公共福利,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培训的财政支出,着力提高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全面保护,制度建设是核心要素,制度一体化,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同一化,经济一致化,重视农民人力资源开发,体力,智力,技术进步,开发,剩余劳动力,智力资本,Thank you! 人力资源五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