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检测基础知识及原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5699228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磁粉检测基础知识及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磁粉检测基础知识及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磁粉检测基础知识及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磁粉检测基础知识及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磁粉检测基础知识及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磁粉检测基础知识及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磁粉检测基础知识及原理(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磁粉检测,1 磁粉探伤基础知识 1.1 磁粉探伤与漏磁检测(分类方法) 漏磁场探伤:是利用铁磁性材料或工件磁化后,在表面和近表面 如有不连续性(材料的均质状态即致密性受到破坏)存在,则在不 连续性处磁力线离开工件和进入工件表面发生局部畸变产生磁极, 并形成可检测的漏磁场进行探伤的方法。漏磁场探伤包括磁粉探伤 和利用检测元件探测漏磁场。其区别在于,磁粉探伤是利用铁磁性 粉末磁粉,作为磁场的传感器,即利用漏磁场吸附施加在不连续 性处的磁粉聚集形成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 小。利用检测元件探测漏磁场的磁场传感器有磁带、霍尔元件、磁 敏二极管和感应线圈等。 利用检测元件检测漏磁场:录磁

2、探伤法、感应线圈探伤法、霍 尔元件检测法、磁敏二极管探测法。,1.2 磁粉探伤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简称 MT 基本原理是:,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 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 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 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 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 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 小。如图11所示。 磁粉探伤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适用性: 磁粉探伤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窄(如可检测出长0.1mm、宽为微米级的裂纹),目视难以看出的不连续性。,磁粉检测可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工件和在役的零部件检测

3、探伤,还可对板材、型材、管材、棒材、焊接件、铸钢件及锻钢件进行检测。 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磁性,可进行MT。 MT可发现裂纹、夹杂、发纹、白点、折叠、冷隔和疏松等缺陷。 磁粉检测程序 承压设备磁粉检测的七个程序是: (1)预处理; (2)磁化; (3)施加磁粉或磁悬液;(4)磁痕的观察与记录; (5)缺陷评级; (6)退磁; (7)后处理。,局限性: MT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和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接的焊缝,也不能检测铜、铝、镁、钛等非磁性材料。对于表面浅的划伤、埋藏较深的孔洞和与工件表面夹角小于20的分层和折叠难以发现。 磁粉检测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中的重要性,2 磁粉探伤的物理

4、基础,2.1 磁粉探伤中的相关物理量 2.1.1 磁的基本现象 磁性、磁体、磁极、磁化 磁性:磁铁能够吸引铁磁性材料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凡能够吸引其他铁磁性材料的物体叫磁体。 磁极:靠近磁铁两端磁性特别强吸附磁粉特别多的区域称为磁极。 每一小块磁体总有两个磁极。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1.2 磁场和磁力线 磁场:具有磁性作用的空间 磁场的特征、显示和磁力线 磁场的特征:是对运动的电荷(或电流)具有作用力,在磁场变化 的同时也产生电场。 磁场的显示:磁场的大小、方向和分布情况,可以利用磁力线来表 示。,磁力线,(a)马蹄形磁铁被校直成条形磁铁后N极和S极的位置,

5、(b)具有机加工槽的条形磁铁产生的漏磁场 (c)纵向磁化裂纹产生的漏磁场,条形磁铁的磁力线分布,磁力线在每点的切线方向代表磁场的方向,磁力线 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大小。 磁力线具有以下特性: 磁力线是具有方向性的闭合曲线。在磁体内,磁力线是由S极到N极,在磁体外,磁力线是由N极出发,穿过空气进入S极的闭合曲线。 磁力线互不相交。 磁力线可描述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磁力线沿磁阻最小路径通过。,2.2 铁磁性材料 2.2.1 磁畴 在铁磁质中,相邻铁原子中的电子间存在着非常强的交换耦合作 用,这个相互作用促使相邻原子中电子磁矩平行排列起来,形成一 个自发磁化达到饱和状态的微小区域,这些自发磁化的微小

6、区域, 称为磁畴。 一个典型的磁畴宽度约为10-3cm,体积约为10-9cm3,内部大 约含有1014个磁性原子。 在没有外加磁场作用时, 铁磁性材料内各磁畴的磁 矩方向相互抵消,对外显 示不出磁性,如下图a。,铁磁性材料的磁畴方向 a)不显示磁性; b)磁化 c)保留一定剩磁 当把铁磁性材料放到外加磁场中去时,磁畴就会受到外加磁场的作用,一是使 磁畴磁矩转动,二是使畴壁发生位移,最后全部磁畴的磁矩方向转向与外加磁场 方向一致,铁磁性材料被磁化,显示出很强的磁性。 永久磁铁中的磁畴,在一个方向上占优势,因而形成N和S极,能显示出很强 的磁性。 在高温情况下,磁体中分子热运动会破坏磁畴的有规则排

7、列,使磁体的磁性 削弱。超过某一温度后,磁体的磁性也就全部消失而呈现顺磁性,实现了材料的 退磁。铁磁性材料在此温度以上不能再被外加磁场磁化,并将失去原有的磁性的 临界温度称为居里点或居里温度。从居里点以上的高温冷却下来时,只要没有外 磁场的影响,材料仍然处于退磁状态。,一些铁磁性材料的居里点见下表,铁磁性材料的居里点,2.2.3 磁化过程 (1)未加外加磁场时,磁畴磁矩杂乱无章,对外不显示宏观磁性,如图 (a) (2)在较小的磁场作用下,磁矩方向与外加磁场方向一致或接近的磁畴体积增大,而磁矩方向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磁畴体积减小,畴壁发生位移,如图 (b)。 (3)增大外加磁场时,磁矩转动畴壁继

8、续位移, 最后只剩下与外加磁场方向比较 接近的磁畴,如图 (c)。 (4)继续增大外加磁场,磁矩方向转动,与外加磁场方向接近,如图 (d)。 (5)当外加磁场增大到一定值时,所有磁畴的磁矩都沿外加磁场方向有序排列, 达到磁化饱和,相当于一个微小磁铁或磁偶极子,产生N极和S极,宏观上呈现 磁性,如图 (e)。,曲线特征:,2.2.4 磁滞回线 饱和磁场强度 Bm 矫顽力 Hc,2.5 漏磁场与磁粉检测 2.5.1 漏磁场的形成 所谓漏磁场,就是铁磁性材料磁化后,在不连续性处或磁路的 截面变化处,磁感应线离开和进入表面时形成的磁场。 漏磁场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空气的磁导率远远低于铁磁性材料 的磁导率

9、。如果在磁化了的铁磁性工件上存在着不连续性或裂纹, 则磁感应线优先通过磁导率高的工件,这就迫使不部分磁感应线从 缺陷下面绕过,形成磁感应线的压缩。但是,工件上这部分可容纳 的磁感应线数目也是有限的,又由于同性磁感应线相斥,所以,不 部分磁感应线从不连续性中穿过,另一部分磁感应线遵从折射定律 几乎从工件表面垂直地进入空气中去绕过缺陷又折回工件,形成了 漏磁场。,2.5.2 缺陷的漏磁场分布 缺陷产生的漏磁场可以分解为水平分量Bx和垂直分量By,水平分 量与工件表面平行,垂直分量与工件表面垂直。假设有一矩形缺 陷,则在矩形中心,漏磁场的水平分量有极大值,并左右对称。而 垂直分量为通过中心点的曲线,

10、见下图,图中(a)为水平分量, (b)为垂直分量,如果将两个分量合成,则可得到如图(c)所示 的漏磁场。,2.5.3 漏磁场对磁粉的作用力 漏磁场对磁粉的吸附可看成是磁极的作用,如果有磁粉 在磁极区通过,则将被磁化,也呈现出N极和S极,并沿 着磁感应线排列起来。当磁粉的两极与漏磁场的两极互相 作用时,磁粉就会被吸附并加速移到缺陷上去。漏磁场的 磁力作用在磁粉微粒上,其方向指向磁感应线最大密度 区,即指向缺陷处。 见下页 图 漏磁场的宽度要比缺陷的实际宽度大数倍至数十倍, 所以磁痕对缺陷宽度具有放大作用,能将目视不可见的缺 陷变成目视可见的磁痕使之容易观察出来。,磁粉受漏磁场吸引,2.5.4 影

11、响漏磁场的因素 (1)外加磁场强度的影响 缺陷的漏磁场大小与工件磁化程度有关。一般说 来,外加磁场强度一定要大于产生最大磁导率m 对应的磁场强度Hm,使磁导率减小,磁阻增 大,漏磁场增大。 当铁磁性材料的磁感应强度达到饱和值的80% 左右时,漏磁场便会迅速增大。,(2)缺陷位置及形状的影响 a 缺陷埋藏深度的影响 影响很大 同样的缺陷,位于工件表面 时,产生的漏磁场大;若位于工件的近表面,产生的漏磁场显著减 小;若位于工件表面很深处,则几乎没有漏磁场泄漏出工件表面。 b 缺陷方向的影响 缺陷垂直于磁场方向,漏磁场最大,也最有 利于缺陷的检出;若与磁场方向平行则几乎不产生漏磁场;当缺 陷与工件表

12、面由垂直逐渐倾斜成某一角度,而最终变为平行,即 倾角等于0时,漏磁场也由最大下降至零,下降曲线类似于正弦 曲线由最大值降至零值的部分。 c 缺陷深宽比的影响 缺陷的深宽比是影响漏磁场的一个重要因 素,缺陷的深宽比愈大,漏磁场愈大,缺陷愈容易发现。,(3)工件表面覆盖层的影响 (4)工件材料及状态的影响 晶粒大小的影响 含碳量的影响 热处理的影响 合金元素的影响 冷加工的影响,直流电磁轭至少应有177N的提升力;交叉磁轭至少应有 118N的提升力(磁极与试件表面间隙为0.5mm)。采用 磁轭法磁化工件时,其磁化电流应根据标准试片实测结果 来选择;如果采用固定式磁轭磁化工件时,应根据标准试 片实测结果来校验灵敏度是否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