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请先给员工一个忠诚的理由(doc 10)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556968 上传时间:2017-03-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请先给员工一个忠诚的理由(doc 10)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企业请先给员工一个忠诚的理由(doc 10)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企业请先给员工一个忠诚的理由(doc 10)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企业请先给员工一个忠诚的理由(doc 10)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企业请先给员工一个忠诚的理由(doc 10)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请先给员工一个忠诚的理由(doc 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请先给员工一个忠诚的理由(doc 10)(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是在 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 请访问 3722, 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企业请先给员工一个忠诚的理由【内容摘要】员工与企业的忠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而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企业对员工的忠诚管理进入了一些误区,只是单方面的要求员工忠诚于企业,忽视了企业管理过程中自身很多环节对员工的不忠诚。本文阐述了企业对员工忠诚的理由并提出了企业对员工忠诚的一些具体方法和策略。【关键词】员工忠诚,企业忠诚,误区,伪忠诚有一则流传甚广的笑话叫做“老板的谎言” ,其中一条谎言就是:“员工是我们企业最重要的财富。 ”讽刺的是一些思想单纯的管理者总是想通过一

2、些言不由衷的表面文章来换取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事实上,员工与企业签订的不仅是劳动契约,还包括心理契约。这份心理契约要求企业与员工双方建立共同愿景,在共同愿景基础上就核心价值观达成共识,使员工对组织的心理期望与组织对员工的心理期望之间达成“默契” ,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建立信任与忠诚关系。而现实管理中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换来的却是企业对员工的背叛,企业却大叫大骂员工的不厚道,因此笔者大声疾呼:“企业请先给员工一个忠诚的理由!”一、企业培育员工忠诚的误区 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是在 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 请访问 3722, 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用报酬赢得员工的忠

3、诚已经显得幼稚可笑;以强制手段来维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将适得其反;只有当员工内心深深感受到企业对他的工作、生活及未来的真诚负责时,才会与企业实现心与心的交换。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如老子的六十章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之境界;做到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的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然而,在实际的忠诚管理过程中,却经常走进了这样一些误区:(一)片面追求最低流失率有些人力资源主管就是认为员工留在企业才是忠诚的标志,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接近为零的流失率。结果是流失率降下来了, “懒和尚”却多了起来。企业无疑是不希望员工流动过于频繁的,尤其是核心员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讯的快捷,企业是无法阻止员工流动的。是市场不

4、是企业决定了员工的流动,企业无法逃避市场对员工的拉力,员工的忠诚是相对的,流动是绝对的。员工又必须流动,古语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企业作为一个运动的、活的有机体,它的员工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企业可以承受的流动率,这样才会给企业带来生机和活力。员工留在企业可能是他们忠诚于企业的标志,但“懒和尚”的忠诚却不是企业所希望的。忠诚是标不是本,企业要的不是忠诚本身,而是忠诚带来的效益。员工光有忠诚是不够的,企业需要的是能带来价值的忠诚。 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是在 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 请访问 3722, 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二)误认为高薪决定员工忠诚人

5、们往往单纯地认为,只要高薪就能够吸引、留住人才,为了留住核心员工,企业不惜付出很高的代价,但往往事与愿违,人才还是留不住。国内外的研究早已证实,高薪与员工的忠诚度并非正相关。员工在一段时间内会关注薪水,但员工如果对工作失去了兴趣,单单靠金钱是不能留住他们的。金钱换不来忠诚,关键你得让他们工作有乐趣。高薪留人是最后的选择,员工既然为了高薪投奔你的旗下,有一天也会因为稍高一点的工资弃你而去。(三)只想坐享其成,忠诚管理机制不健全招聘到与企业契合的、真正想加盟企业,特别是具有长期工作愿望的员工确实很重要,这可以在源头上减少员工的不忠诚。但这只是忠诚管理的第一步,岂不知这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而接下来

6、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员工的忠诚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必须警惕员工忠诚度的变化,多数的企业缺乏预警、防范机制和有效的补救措施。企业过分依赖核心员工,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考核;不知道如何吸收核心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并把它结晶到组织整体的知识网络中为其他员工共享;不能采取有效的工作设计防止核心员工的职位垄断;员工提出辞职后缺乏及时的挽留行动,不主动探求离职原因,造成相同的错误再三出现等等都是忠诚管理机制不健全的表现。 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是在 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 请访问 3722, 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二、企业应对员工忠诚的理由忠诚不是强制的,企业虽

7、然可以命令员工在每天的八小时内尽心尽责工作,却没有法定的权利要求员工一定要忠诚于自己。但是企业俨然把自己当成一个发号施令者,当企业将一个手指指向员工要求员工忠诚的时候,别忘了另外的四个手指正指向它自己。企业必须反问自己:企业对员工忠诚吗?是员工背弃了企业还是企业背叛了员工?并非人人愿意流动,但员工的流动率却是如此之高,那一定是企业做错了什么。员工的触角是相当敏感的,当他们发觉自己带来的利润没有花费在自己身上,就对企业的忠诚失去了信心,员工唯一的选择是逃离企业。而忠诚是一种心理或社会契约,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一种相互性行为,是需要双方共同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企业要求员工忠诚的前提是企业首先应对员工忠

8、诚,在实践中需要以企业对员工的忠诚为先导,这是因为:首先,就企业和员工的相互忠诚而言,企业对员工的忠诚更具主动性。员工进入企业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制度等即向员工表明了它对员工忠诚与否的态度,这种态度将直接影响员工对它的忠诚度。倘若企业只把员工当作花钱雇来的打工仔,对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或者只想让他们多贡献,少获得,对他们的就业安全、职业生涯及个人发展全然不予考虑,那么企业就不可能赢得员工的忠诚和献身精神。在如此 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是在 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 请访问 3722, 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情况下,只要有可能或条件具

9、备,员工就会选择往外跳。反之,如果企业把员工当成必须依靠的、互助互利的合作伙伴,实实在在地对他们报以忠诚与负责,像关心企业的利润和发展一样关心员工的生活、前途和命运等,那么员工就一定会投桃报李,与企业同舟共济。其次,就企业与员工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而言,企业处于决定地位,员工处于被决定地位。企业作为处于决定地位的一方,总是率先对员工行使权利(如员工进入企业后,企业不仅对其行使人事权和分配权,还运用制度和规范来约束其行为) 。有权利就必然有责任。企业对员工的忠诚负责打动着员工、感染着员工,促使他们以十倍、百倍的忠诚回报企业。以往企业关注的大多是它对社会、对消费者的责任,很少考虑对员工的责任。而今天

10、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自身对员工的责任。如美国的强生公司认为:“我们对全世界的员工都有责任,每个人都应被视为有价值的个体,我们尊重每个员工的尊严和价值,让他们对工作有安全感,他们的待遇必须合理且足够,工作环境必须清洁、整齐且安全。我们必须帮助员工履行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我们必须提供同等的雇佣、发展和升迁的机会给那些胜任的员工。 ”只有把员工摆在第一的位置,对自己的员工忠诚负责,才会使员工以忠诚和热情投入工作。这样才能把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提供给顾客,从而赢得顾客的忠诚。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影响企业员工忠诚度滑坡的因素非常之多,有员工自身方面的原因,企业方面的原因,还有员工和企业以外

11、的其他因素 (如社会文化、国家政策导向等) 。但是,除了企业因素外, 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是在 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 请访问 3722, 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其他几乎都为不可控因素。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一点,企业不妨从自身寻找一下造成员工忠诚度滑坡的原因。三、企业怎样对员工忠诚(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沟通和协调工作企业总希望员工将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本和智力资本奉献给自己,期望员工具有灵活性、创新性、贡献性。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和“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把员工看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尊重其个性和才能的发挥,鼓

12、励企业员工特别是那些在企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核心员工参与决策活动,以求得员工对企业决策的理解,重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员工在心理上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主动接受企业的约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企业服务;创造出一种以民主与和谐为特征的环境机制,采用以支持和协调为主的管理方式,一方面,在给出明确而稳定的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发挥员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允许他们自主决定工作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在财力、物力及精神上给予相应的支持,使员工的工作具有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后盾。(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要使企业能对得起员工,能忠诚于员工,有竞争力的报酬制度和公平、公正、合理的激励制

13、度是必不可少的。企业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素 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是在 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 请访问 3722, 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质是有弹性的,员工素质越高,企业越能达到和接近经营目标;素质越高、越稀缺的人才,越应该获得更多的工作选择机会,获得更高的薪酬待遇,这是发挥其聪明才智的物质动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其市场价值的体现。为此,企业应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结合起来,建立科学严谨的绩效评价体系,健全奖惩制度,根据每个员工的工作能力设计其职业和工作岗位,对那些为企业做出特殊或重大贡献的员工在工作机会和报酬方面给予相应的体现,使企业员工在付出劳动和

14、汗水的同时,从企业所获取的回报最大限度地符合其心理期望,使他们与企业的心理契约协调一致。(三)建立企业的共同愿景,并将之融入企业理念由于共同愿景是发自员工内心的意愿,是组织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全面的活动,而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它们内心渴望能够归属于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或使命。工作变成是在追求一项蕴含在组织的产品或服务之中,比工作本身更高的目的,因此,建立企业的共同愿景显得尤为重要。小松(司,在不到 20 年的时间里。从只有卡特彼勒公司(3 的规模,成长到与其具有相同规模;由宝钢、上钢、梅山厂家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其核心企业宝钢

15、股份,提出了建成我国六大钢铁产品的精品基地,在“十五”期间成功进入世界 500强。它们的成功无一不是因为共同愿景的强大驱动力。共同愿景是建立在个人愿景的基础之上的,共同愿景的形成依赖于个人愿景的充分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坚守以人为本的信念,珍视与企业有关 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不是在 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 请访问 3722, 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的所有人员(从客户、供应商、雇员到股东)的利益,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服务,关心社会乃至全人类的长远利益,进而把员工的个人愿景整合为企业的共同愿景。这种建立在信用、信任、信誉基础上的共同愿景能够很好地融入企业理念并具有“导向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