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5692077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8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4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4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4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4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作为我们医护人员,由于我们接触的病人的复杂性(不一定是单一病种),我们周围分布着这样的病毒,那样的细菌等可谓是绿水常围着青山转,防护不到位他们就能够找到一个美丽的家了。另一方面,各种传染病疫情、突发卫生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护士条例中规定我们护理人员在突发卫生事件发生时要服从调遣及时参与到防病救治工作中去,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平时要注重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掌握,形成一个有效的屏障,从而工作中使我们的健康不受侵害。,目 录,职业暴露 概念,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护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而医务人

2、员职业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职业暴露分类,物理性职业暴露,锐器伤,锐器伤是造成护士职业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全球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我国是HBV、HCV感染高发区,锐器伤后发生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高。0O04ml污染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几率为03、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几率为18。,2014年5月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 (中国卫生部网),2013年全院医护人员共发生15例职业暴露,7例为输液器针头刺伤,4例为注射器针头刺伤,

3、刀片2例,1例为血液溅,1例为结核杆菌暴露。对我们护理人员影响较大的依然是针刺伤共计发生11例。2014年全院医护人员共发生6例,2例针刺伤,1例结核,2例血液飞溅,1例其他,但发生在护理人员身上主要是2例针刺伤,1例肺结核。针刺伤在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结核杆菌也在影响着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负重伤,护理工作中,肌肉骨骼损伤,尤其是脊背损伤是威胁护理人员健康的突出问题。意大利一项调查显示 ,医护人员由于负重引起脊柱损伤、腰骶部疼痛的发生率为84 ;长期使用计算机引起的腕管综合征也较多见;护理人员因站立时间过长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辐射伤,在ICU病房、手术

4、室、导管室等患者的床头进行摄片、术中造影、透视下穿刺等操作时,由于大多数护理人员放射防护知识和防护用具等缺乏易受到损伤。另外,电离辐射、微波等均会导致护理人员机体损伤(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放射病等) 。在消毒灭菌工作中,紫外线可引起眼炎或皮炎。,化学性职业暴露,细胞毒性药物,日趋增多的肿瘤化疗药物大都具有细胞毒性。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也具有杀伤或抑制作用。在化疗操作中,注射器稀释药物、排气、换液、拔针等操作都能造成皮肤接触或吸入化疗药物,具有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危险。,化学消毒剂,护理人员每天要接触化学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液和臭氧等)。不

5、加防护的长期接触可导致气促、头痛、接触性皮炎、鼻炎、关节病、哮喘、记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 。,水银体温计、血压计,水银是医院常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毒性物品。处理不当会对人体产生神经毒性和肾毒性。,麻醉废气,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污染的环境中,有引起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力降低的可能 。,生物性职业暴露,社会、心理因素,护理人员职业角色与多种生活角色的经常性冲突,构成了护理工作的应激因素。工作中存在的诸多负性因素,如长期处于危重患者、意外伤害以及死亡的包围中,生活不规律,工作负荷重、心理压力超负荷,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甚至遭到漫骂和生命威胁等,直接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心理和工作行为。

6、李小妹等报告,护理人员有情绪疲溃感的占59.1,无成就感者占53.2,明显高出国内常模(33)。,职业暴露产生的原因,护理人员配备不合理,化学性危害 知识匮乏,教育培训存在漏洞,常规操作、应急处理欠规范,护理人员配备不合理,TEXT,TEXT,TEXT,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够科学,护士缺编问题严重。这与我国的经济卫生政策有一定的关系。我国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床护比例是1:04,但90以上的医院达不到,平均床护之比只有1:O33。一些医院为了增加经济效益经常加床,造成护理人员严重缺编、超负荷工作,致使护理人员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增多,从而增加了职业暴露伤害的可能性。,化学

7、性危害知识匮乏,毛秀英等 报告,调查167家医院肿瘤化疗药物配置,仅8家医院(占478)采用了集中式管理,其余159家(占952l)均采用分散式管理;仅1215的医院使用全密闭式输液系统。护士操作时,很少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正确戴手套者仅为958;还有6226的医院护士操作时没有穿隔离衣;136家医院使用了不符合要求的敞口容器存放化疗废弃物。,教育培训存在漏洞,自我防护意识淡薄,防护用具不到位。 毛秀英等调查26所护理院校,均未设置职业防护教育课程,也无相应教材。上岗后也缺乏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安全工作技术和方法等继续教育。申桂云等 对157名传染病专科医院的护士调查发现,879护士认为需要加

8、强防护知识的学习。传统的教育中,过分强调护士要有奉献精神,有时给护理人员造成错觉,认为注重自身安全防护就是不讲奉献,戴手套等防护措施被认为是怕脏嫌弃患者,是不敬业的行为。护理工作中常有被血液或体液泼溅的危险,675护士从不戴防护目镜。进行侵袭性操作时,32护士从不戴手套。花奠等 报告:某综合医院57.3的人不采取防护措施,原因是遇到的传染病患者少,麻痹大意,洗手及手消毒正确者仅258,正确掌握消毒剂用途及效能者仅为45。由于医院成本核算,许多医院很难为护士提供符合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具,甚至连防漏、耐刺、密封的收集箱都难以保证。4036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因未提供防护用具所致 。,常规操作、应急处

9、理欠规范,美国CDC调查显示,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后进行暴露后预防(PEP)可使HIV感染率降低79 ,同时PEP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81的HIV传播的危险。护理人员在被针刺伤的当时,约86 的人采取一般的消毒措施(碘酒加酒精),能较规范处理的仅占4左右,有033的护士未做任何处理;防护评估不到位的占94 ;孙伯英等调查22所二、三级综合医院,仅有9所医院有上报制度,1499名发生针刺伤后的上报率为2115。注射后针头处理不当(收废弃针、毁形浸泡、取下针头及重套针帽)所致针刺伤占刺伤总数的6268 ;毛秀英报告:432名发生针刺伤的实习护士,在操作不同环节的刺伤率分别为操作前256 ,操

10、作中200 ,操作后544。王红红报告 护生实习6个月就有726的人被刺伤,其中794的是被用过的针头刺伤。说明护理人员既缺乏管理,又缺乏主动报告意识。,职业暴露对策与措施,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创建护理安全文化对护理人员实施安全教育培训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医院应定期进行在职培训和教育,全面推广标准预防,制定各种预防职业损伤的工作指南、防范制度,改变护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并把职业安全作为护理人员在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考核内容。护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护理管理思路,营造一种氛围,唤起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不仅仅是只给患者提供安全、无差错的护理,还包括在工作中保护工作人员免受损伤、保持生理和心理健康

11、。,规范护理工作行为,预防锐器伤,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针刺伤是锐器伤的主要原因,怎么才能做到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我给大家总结了几句话,一忌、二看、三注意,职业暴露会远离。一忌,拔针回帽是禁忌,二看,看看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看看治疗盘内物品是否齐全。三注意,一注意,针头及时放入锐器盒内,二注意,使用过的物品及时放入医疗垃圾桶内,三注意,穿刺失败后及时更换针头,用过的针头及时放入锐器盒内。 个人操作习惯是造成锐器伤的决定因素。徒手掰安瓿是导致锐器伤的常见原因,应予以禁止。使用硬质锐器收集盒,锐器盒的使用可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50,值得推广 。,掌握戴手套指征,规范洗手标准预防中明确规定,当接

12、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皮肤黏膜有破损时,均应戴手套。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要比未戴手套减少5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正确洗手是预防感染传播最经济、有效的措施。2Ooo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对洗手指征、洗手方法均有明确规定,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应认真执行。,正确掌握锐器伤处理流程,按照太医字2013104号文件-关于印发职业安全防护应急预案的通知要求中规范处理。 挤压伤口一肥皂水+流动水反复冲洗(黏膜被污染时,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一消毒(2碘酒、75酒精)一包扎一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一相关抗体检测(接种疫

13、苗或预防服药,必要时评估)一心理干预。,重视化疗药物的危害,加强化疗药物的职业伤害防护教育,尤其是加强毒性反应、不良反应和潜在的危害相关知识的教育,加强防护措施和化疗废弃物规范处理流程管理等,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设置化疗药配制中心,集中管理,规范操作程序,加强督促检查。配药前洗手,穿隔离衣、隔离裤,戴纱布口罩外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戴聚乙烯手套后再戴一副乳胶手套,必要时穿围裙;操作台面覆盖一次性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割安瓿时使用纱布围绕安瓿颈部;溶解药物时溶媒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污染;抽取药液后,在瓶内进

14、行排气,然后再拔针;输液结束拔针以及处理化疗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时均须戴手套。如果药液不慎溅在皮肤上或眼内,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遗洒时应及时用纱布吸附,并将污染纱布置于专用袋中封闭处理 。接触化疗药物的用具、污物、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废药瓶等,用后一律放置在专用(红色)袋(双层)中封闭处理,并注明标记。一次性锐器物用后装入锐器盒内封闭。再装入专用红色袋中集中转运并焚烧处理。非一次性物品(隔离衣、裤等)应与其他物品分开放置,经高温处理 。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肥皂和流水彻底洗手,建议淋浴 .,共 勉,护理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是国家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的宝贵财富。

15、护理人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工作的神圣性和职业的风险性。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正被社会各界所认同和接受。为进一步规范医疗和护理工作。加强法制化管理,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尤其是国务院颁布的护士条例明确了护士的权益,规范了护理行为,进一步完善了职业防护策略和措施,对于积极依法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起到了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认真学习并加以贯彻和落实,不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进一步加强自身防护,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