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全国3卷b版)课件:专题21 种群和群落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92051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全国3卷b版)课件:专题21 种群和群落 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全国3卷b版)课件:专题21 种群和群落 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全国3卷b版)课件:专题21 种群和群落 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全国3卷b版)课件:专题21 种群和群落 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全国3卷b版)课件:专题21 种群和群落 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全国3卷b版)课件:专题21 种群和群落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全国3卷b版)课件:专题21 种群和群落 (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生物 (课标专用),专题21 种群和群落,考点1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1.(2018课标,5,6分)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五年高考,答案 D 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种群密度 就会制约种群数量增长,A、B正确;当鱼塘中某种鱼的密度高于或低于最适密度时,单位水体 该鱼的产量均会下降,即鱼塘

2、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C 正确;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随种群密度的增加,密度对种群增长的制约作用逐渐 增强,D错误。,规律方法 影响种群密度因素分析 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凡是影响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 因素均影响种群密度,如食物、天敌、空间、气候、传染病及种群的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2.(2018江苏单科,19,2分)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 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 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

3、 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答案 B 据题干“某种松鼠”可知,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 C项错误;据题干“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可知,农田的存在,减 少了松鼠的活动空间,A项错误;据“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 用”可知,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B项正确;林木密度相同而斑块不同时,松 鼠的种群密度可能不同,D项错误。,审题方法 该题干以文字形式呈现试题情境,准确获取信息关键词“某种”“分隔”“连 接”是解题关键。,3.(2017课标,5

4、,6分)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 的是 (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注意事项等知识。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 度时需要对个体进行标记,而样方法只统计其数量即可,不需要对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A错 误;用样方法调查群密度时需要做到随机取样,因该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在随机取样 时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使样方的数量足够多,以保证所测数据更加接近真实值,B正确;在用样 方法调查时,取的样方

5、数量或面积过小,可能导致所测数据误差较大,因此在种群的个体数量较 少时需要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或者增加样方的数量,C、D错误。,审题技巧 抓住题中“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这一关键信息,利用样方法调查种 群密度等知识对各选项进行合理判断。,4.(2017课标,5,6分)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 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 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答案 D 本题考查了考生对种群增长曲线的理

6、解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为了合理地利 用资源,应该在种群数量超过K/2时捕获,使每次捕获后,家畜种群数量降低到K/2,这样可以保 证此时种群数量尽快地恢复。图中甲、乙、丙点时的种群数量没有达到K/2,丁点时超过K/2, D正确。,知识拓展 最大捕捞量与最大日捕捞量不同,种群数量达K/2时及时捕捞可以持续获得最大捕 捞量,但不能获得最大日捕捞量。种群数量达K时捕捞,可获得最大日捕捞量。,5.(2017江苏单科,5,2分)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如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 B.转速150 r/min时,预测种群增长曲

7、线呈“S”型 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答案 B 本题考查酵母菌培养过程中其数量及代谢等相关知识。在培养初期,酵母种群密 度较小,其种内竞争较弱,生长缓慢是其为适应环境而调整的结果,A错误;由于是在摇瓶中培 养,其环境资源条件有限,转速150 r/min时,种群增长曲线应呈“S”型,B正确;酵母计数应采用 显微计数法,C错误;酵母的呼吸场所只在胞内,D错误。,易错警示 在有限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在理想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 增长曲线呈“J”型。,6.(2016课标,5,6分,0.69)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

8、)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 正确的是 ( )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 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 种群密度,答案 C A项表述的是逐个计数法,不是样方法,A错误;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再除以 甲地面积,求得的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较正常数值偏低,B错误;随机取样后,应先计算出每个 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再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

9、度的平均值,C正确;D选项得出的是甲地蒲公 英的总数,不是种群密度,D错误。,知识归纳 统计种群密度的方法有逐个计数法和估算法。对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 种群,适宜用逐个计数法;对调查分布范围较大,个体数较多的种群,适宜用估算法。,7.(2016浙江理综,5,6分)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 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A 蝉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一般34年繁殖一代,在夏季部分蝉发育 成熟羽化后进入生殖期,夏末和秋初产卵后会在一周内死亡。所以蝉的生殖前期(卵和若虫阶 段)特别长,生殖期特别短,生殖后期等于0。据此判断A

10、项符合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解后反思 本题要求考生注意教材知识的描述,在教材中对蝉有明确的描述,如果考生不注意 阅读教材,解答将会非常困难。,8.(2015北京理综,4,6分)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 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 m10 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 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 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 )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11、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答案 A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土壤含水量和大蚂蚁的存在都影响了小蚂蚁的活动范围,进而 影响了小蚂蚁的数量增长,A错误,C、D正确;实验各处理区均设7个10 m10 m观测点,这种调 查方法是样方法,B正确。,试题点评 本题是一个双自变量(定时灌溉与不灌溉、驱走与不驱走大蚂蚁)的生态学研究实 验题。因变量是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9.(2017课标,31,9分)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 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 型

12、。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 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 。 (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 的种间关系是 。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 。,答案 (1)J (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 (3)捕食 (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 中所占的比例,解析 本题考查了种群增长曲线、种群数量、种间关系及种群年龄结构等相关知识。(1)在 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没有环境阻力,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J型。(2)要了解种群数量

13、的变化趋势,需要综合考虑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种群的数量特征。药 物灭鼠后,除了药物直接引起死亡率升高之外,还可能是某些因素引起迁出率增大,从而使种群 数量下降。(3)山鼠的天敌主要是以山鼠作为食物的动物,因此,天敌与山鼠之间是捕食关系。 (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种群的年龄结构主要有 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知识拓展 天敌 自然界中某种生物专门捕食或危害另一种生物,从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分析它们之间可以 是捕食关系或寄生关系,如猫是鼠的天敌、寄生蜂是某些作物害虫的天敌等。天敌是食物链 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0.(2015课标,31,1

14、0分,0.677)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 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研究表 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 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 ,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 于调查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

15、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及其与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关系、标志重 捕法及适用范围、能量流动的特点等。(1)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分为增长型、稳定型、 衰退型三种。依据题中所给条件,幼年个体数为92+187+121=400个,成年个体数为70+ 69+62+63+72+64=400个,老年个体数为55+42+39+264=400 个,故幼年、成年、老年3个 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111,为稳定型,未来一段时间内,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 趋势是保持稳定。(2)鱼类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因而要调查这一湖泊 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应用标志重捕法。(

16、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的特点是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方法技巧 估算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分为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黑光灯诱捕法。 样方法适用范围:植物,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 动范围广的动物;黑光灯诱捕法适用范围:趋光性的昆虫。,答案 (10分)(1)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3分) 111 保持稳定(每空2分,共4分) (2)活动能力(1分)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2分),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11.(2015广东理综,4,4分)如图表示在一个10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关 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可用数学模型Nt=N0t表示 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K值约为120 000个,答案 D 酵母菌种群在培养初期需经过一段的调整适应,故增长缓慢,A错误;在封闭培养体 系中培养的酵母菌数量呈“S”型增长,不适用“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B错误;酵母菌的计数 方法是抽样检测法,C错误;由图知,K值为121 00010=120 000个,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