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016年高二地理配套课件:3.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鲁教版选修2)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691583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2016年高二地理配套课件:3.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鲁教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5年-2016年高二地理配套课件:3.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鲁教版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5年-2016年高二地理配套课件:3.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鲁教版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5年-2016年高二地理配套课件:3.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鲁教版选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5年-2016年高二地理配套课件:3.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鲁教版选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2016年高二地理配套课件:3.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鲁教版选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2016年高二地理配套课件:3.1《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鲁教版选修2)(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新华网北京2012年4月24日电 记者24日从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获悉,受冷空气和黄海气旋的共同影响,渤海、黄海等海域24日至25日预计将有风暴潮以及大到巨浪,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风暴潮黄色警报和海浪蓝色预警。尝试探究:风暴潮是由什么引起的?提示:热带气旋、台风、飓风等引起的强风和气压骤变可导致风暴潮的产生。,了解 海洋自然灾害的类型 掌握 风暴潮、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应用 结合具体事例,分析海洋自然灾害,一、海洋自然灾害的类型 1海洋自然灾害:指因海洋环境发生_或_而导致的自然灾害。 2类型,异常,剧烈变化,风暴潮,地震,(1)概念:由热带气旋、台风、飓风

2、等引起的_ 骤变所导致的海面异常_现象。 (2)主要特征:往往伴随有数米高的_,其中以台风和飓风风暴潮来势_,强度_,最具_。 (3)危害:可冲垮_,淹没_,摧毁_ _,破坏_设施,危害海上_开发,给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带来巨大损失。 (4)在风暴潮传至大陆架或海湾期间,海面变化过程可分三个阶段:,二、风暴潮和海啸 1风暴潮,强风和气压,升降,大浪,猛,大,破坏性,堤防,农田与城镇,港口和,盐场,海岸工程,油田,a先兆波:风暴到达以前,海面发生_的升降变动,预示风暴潮的来临。 b风暴逼近或过境时,水位_,增水水位可比正常水位高1米以上,甚至46米。如果风暴潮与_高潮同时发生,往往酿成更

3、大灾害。 c余振:风暴潮过境后,海面仍有一些振幅_的波 动。 (5)时空分布,轻微,急剧上升,天文大潮,较小,东南沿海地区,北方,b世界:_沿岸、_沿岸、_沿岸以及欧洲_沿岸都是风暴潮频发地区。(1)概念:指由_、_、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涌向_的破坏性大浪。 (2)成因:大多是由_引起的。 (3)形成过程:地震_迅速在大洋中传播近岸 _集中,发生强烈变形海水先行后退巨大 “_”。(1)成因:海洋面积辽阔,稳定的大风。,日本,孟加拉湾,墨西哥湾,北海,2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湾或海港,海底地震,海啸波,能量,水墙,3巨浪,(1)建设由近海到远海的海洋环境灾害观测网络,开展海洋灾害_和_业

4、务。 (2)成立海上搜救中心和沿岸防灾_,形成海洋 _体系。 (3)通过广播电台、_等每天播报海洋环境预报信息,为预警海洋灾害,减少灾害损失提供服务。,三、防灾与减灾 1目的:减轻海洋灾害损失。 2措施,预警预报,评估,应急系统,防灾减灾,电视台,南大洋,西风带,1图314“巨轮被风暴潮卷至岸上”和图318“风暴潮袭击码头并冲毁防坡堤”提示:这两幅图都体现了风暴潮的危害。风暴潮灾害居海洋灾害之首位。世界上绝大多数因强风暴引起的特大海岸灾害都是由风暴潮造成的。风暴潮能否成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大风暴潮位是否与天文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潮期的高潮相叠。如果二者相叠,则会导致发生特大潮灾。当

5、然,也决定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岸上及海底地形,尤其是滨海地区的社会经济(承灾体)情况。,提示:(1)东亚台风的主要源地在菲律宾以东的太平洋洋面上。主要沿三条路径移动影响我国近海及沿海陆地,分别是:西行路径、西北行路径、东北行路径。 (2)造成我国风暴潮灾害的最主要原因是受东亚台风的影响。 (3)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4)台风风暴潮的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西北太平洋是台风最易生成的海区。,2图315“东亚台风的移动路径”,提示:海洋资料浮标是海洋灾害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海洋浮标站是以锚定在海上的观测浮标为主体组成的海洋水文气象自动观测站。它能按

6、规定要求长期、连续地为海洋科学研究、海上油气开发、港口建设和国防建设收集所需海洋水文气象资料,特别是能收集到调查船难以收集的恶劣天气及海况的资料。,3图3113“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海洋资料浮标站”,海洋灾害不仅给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对渔业、交通和海洋资源开发有严重影响。为做好每年海洋灾害预测工作,提高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服务水平,最大程度地减轻海洋灾害损失,为国家及沿海各级政府部门、涉海企事业单位做好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支撑,自1991年起,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办一年一度的全国海洋灾害预测会商会。,主要海洋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主要海洋自然灾

7、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分别是什么?(1)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是 ( )。 A连续向岸吹的强风 B连续离岸吹的强风,【例证】古人用“翻江倒海大潮起,水漫金山浪涌来”说明风暴潮的破坏力极强。风暴潮引起的水位暴涨以及相伴的狂风巨浪,可使海上船只沉没、沿岸堤防决口、农田被淹、房屋被毁,常常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据此完成(1)(2)题。,C天文大潮中的高潮 D海底火山的喷发 (2)下列国家最易遭受热带风暴潮危害的是 ( )。 A荷兰 B加拿大 C菲律宾 D英国答案 (1)A (2)C,(1)下列不能引发海啸的是 ( )。 A台风 B海底地震 C火山爆发 D水下塌陷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海啸的成因。海啸主

8、要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台风不会引发海啸。 答案 A,【练习】海啸是一种特殊的海水波动现象,由水下地震、火山喷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激起的巨浪,称为海啸。据此回答(1)(4)题。,(2)有关海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啸只能给发生地带来破坏 B海啸的破坏主要是由伴随的大风所致 C海啸就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涌向海湾或港湾的破坏性大浪 D海啸有较强的季节性 解析 海啸的发生主要受地壳变动影响,没有季节性;海啸的危害,是由于其带来的大浪对沿岸地区造成的破坏,影响范围跟其能量大小密切相关。 答案 C,(3)海啸灾害与风暴潮相比,所没有的特点是 ( ) A起始快 B突发性强

9、C来势猛 D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解析 温带气旋引发的风暴潮具有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的特点,而海啸传播速度快,往往形成滔天巨浪。 答案 D,(4)目前,减轻海啸灾害的有效措施是 ( )。 A准确预报海底地震的发生 B准确预报和预测海啸的发生 C利用卫星监测海洋巨浪 D建立预警机制 解析 目前尚无法准确预报预测海底地震的发生,也无法准确预报预测海啸的发生。 答案 D,海洋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及分布规律 海洋自然灾害是指海洋环境发生异常或剧烈变化而导致的自然灾害。主要有风暴潮、海啸、巨浪、海冰、冰山、海雾等,其成因、特点和危害如下表所示:,【方法技巧】 受海啸危害大的沿海地区具备的条件呈喇叭口形的海岸轮廓

10、,利于海水的汇集;低平的地势,海水容易泛滥;河流众多的三角洲,河水与海水相互叠加,加剧潮势。,点拨:本活动主要考查海洋灾害的相关知识。通过此表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海洋灾害相当严重的国家,特别是风暴潮对我国的影响最大,造成的损失最多。 答案:1.风暴潮和巨浪是自然灾害,赤潮和溢油是人为活动造成的灾害。 2本题是开放题,要求学生能主动通过各种途径针对提出的问题有选择的查找有关资料,完成要回答的问题。,教材P59活动,点拨:本活动主要考查我们读图、析图及从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分析某种灾害的成灾强度时,要结合其强度、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及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结合所给材料及孟加拉国地形图可知;孟

11、加拉湾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海岸呈喇叭状,很容易遭受风暴潮袭击;从孟加拉国的人口分布来看,这一地区人口密集,更易造成严重损失。 答案:孟加拉湾地势低平,潮水容易泛滥;河流众多,河水与潮水相叠加,会加剧潮势;海岸呈喇叭口形,有利于潮流的汇集;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工农业发达,同等程度的灾害,成灾强度大。,教材P62活动,点拨:2004年12月26日当地时间8时,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端班达亚齐附近的印度洋海底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和高达34米的巨浪。波及范围远至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的索马里、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国,地震及震后海啸对东南亚及南亚地区造成了重大损失,并有近20万人罹难。

12、,教材P64活动,答案:这次地震发生在印度洋板块边缘,地壳运动使板块边缘聚集了巨大的能量,当这个能量超过岩石强度的时候,岩石就发生破裂,造成海底突然沉降或隆起,从而使海水发生上下颠簸,就形成了海啸。海啸向外,以每小时大约700800千米的速度扩展,传播速度很快。印度洋相对太平洋来说范围比较小,所以很快扩展到斯里兰卡、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再往西一直到了东非的索马里海岸一带。这次海啸造成20多万人遇难,上百万人失去了家园,无家可归。大量的工厂、商店、旅馆被夷为平地。给东南亚国家的工业、农业、服务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经验教训:(1)合理规划海岸土地利用,使人口和工矿企业能处在相对安全的地方。 (2)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3)建立预警预报系统。 (4)培养人们防灾抗灾意识,学习海洋灾害的有关知识。 (5)加强国际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