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肝癌的规范化治疗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691383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肝癌的规范化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新肝癌的规范化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新肝癌的规范化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新肝癌的规范化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新肝癌的规范化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肝癌的规范化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肝癌的规范化治疗(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癌的规范化治疗,仙居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共同点?,原发性肝癌的诊疗规范,外科手术是肝癌最重要的根治手段,国际上一致认为:手术是肝癌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外科手术开启了肝癌局部治疗的先河,1888年,Langenbuch有目的地成功施行了第一例肝切除术1891年,Lucke成功地从肝左叶切除一例带蒂的恶性肿瘤1899年,William报告3例成功的肝切除术病例1911年, Wendel报告切除肝右叶肿瘤,Carl Langenbuch (1846-1901),我国肝癌外科治疗发展的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分清了肝脏内部的管道系统,AFP的发现提高了肝癌的早诊

2、率。阐明临床型肝癌和亚临床型肝癌, 提出“早诊断、早治疗”的观念,小肝癌的手术治疗取得了辉煌成就,微创外科技术, 丰富了外科的内涵,适应证把握和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保障,通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我国肝癌的治疗水平已居于世界前列 21世纪是肝脏外科的“世纪”,肝癌外科治疗的地位,外科治疗是早期肝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 外科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是唯一能使患者获得长期治愈的手段 外科技术和诊断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早期肝癌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肝癌外科治疗至关重要,肝癌外科治疗现状,然而,我们的现状是:肝切除适应证不统一 肝移植标准不统一 肝移植还是肝切除的选择也没有统一的认识 ,原发性肝癌的诊疗规范,肝

3、癌的外科治疗,基本原则 方法分类 适应证 改进手术技术 防止术后转移复发 手术禁忌证,选择标准 术后复发的预防肝移 植和肝切除的选择,肝切除术,肝移植术,肝脏切除术,技术主要的进步: 以段为本,具备以下优点: 减少术中出血 避免术后残肝缺血及坏死; 减少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 减少术后复发风险以肝段为本的肝切除是切除肝癌的最好方法,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适应症: 病灶直径5cm,且位于2-6段优点: 腹壁切口小,损伤小 有利于早期活动 可尽早进食,缩短住院时间 再次手术时腹腔粘连少; 免疫功能影响小 腹水发生率明显减少,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中晚期肝癌的手术指征,何谓中晚期HCC? 直径10 cm的单

4、发肿瘤、多发肿瘤、伴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或伴胆管癌栓。 只有小部分中晚期HCC适于手术,满足下列条件的中晚期HCC可考虑手术,Child-Pugh* A级 HVPG*12mmHg ICG15*20% 余肝体积须占标准肝体积的40%以上,* Child-Pugh评分和吲哚氰绿15分钟潴留率(ICG15)是常用的肝储备功能评估方法 * BCLC学组提倡使用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评估门静脉高压程度,完整切除肉眼所见肿瘤, 切缘无残癌,级标准,级标准 (在级标准基础上增加 4项条件),肿瘤数目2个,无门脉主干及一级分支、总肝管及一级分支、肝静脉主干及下腔静脉癌栓,无肝门淋巴结转移,无肝外转移,级标准

5、,在级标准基础上, 增加术后随访结果的阴性条件,姑息性切除,肝切除术,根治性切除 (根据手术完善程度),肝切除的手术适应症,患者的基本条件主要是全身状况可以耐受手术;肝脏病灶可以切除;预留肝脏功能可以充分代偿。具体包括: 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 Child-Pugh A级,或B级经短期护肝治疗后恢复到A级肝储备功能(如ICGR15)基本在正常范围以内,一般认为ICG1514%,可作为安全进行肝大块切除术而肝功衰竭发生机率低的界限 无不可切除的肝外转移性肿瘤,肝切除的手术适应症,根治性肝切除的局部病变,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单发肝癌,表面较光滑,周围界限较清楚或有假包膜

6、形成,受肿瘤破坏的肝组织30%但无瘤侧肝脏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到标准肝体积的50%以上多发性肿瘤,结节3个,且局限在肝脏的一段或一叶内,肝脏切除的手术适应症,腹腔镜肝切除术的适应证孤立性癌灶,5cm,位于26肝段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优点:创伤小、失血量和手术死亡率低。对于位置较好的肝癌,尤其是早期肝癌,腹腔镜肝切除术表现较好,肝脏切除的手术适应症,姑息性肝切除的局部病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35个多发肿瘤,超越半肝范围者,多处局限性切除 肿瘤局限于相邻23个肝段或半肝内,无瘤肝组织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到标准肝体积的50%以上 肝中央区(中叶或、段)肝癌,无瘤肝组织明显代偿性增大达到标准肝体积的50%以上

7、肝门部有淋巴结转移者,切除肿瘤的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或术后治疗 周围脏器受侵犯者一并切除,肝脏切除的手术适应症,姑息性肝切除还涉及以下几种情况: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和(或)腔静脉癌栓、肝癌合并胆管癌栓、肝癌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难切性肝癌的切除。每种情况均有其对应手术治疗适应证下面将各自的适应证一一呈现,姑息性肝脏切除,合并门静脉癌栓和(或)腔静脉癌栓 门静脉主干切开取癌栓术,同时作姑息性肝切除 按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手术适应证的标准判断,肿瘤可切除 癌栓充满门静脉主支或/和主干,进一步发展将危及患者生命 癌栓形成的时间较短,尚未发生机化 如作半肝切除,可开放门静脉残端取癌栓 癌栓位于肝段以上小的门静脉分

8、支内,可在切除肝肿瘤的同时连同该段门静脉分支一并切除,姑息性肝脏切除,合并门静脉癌栓和(或)腔静脉癌栓 术中发现肿瘤不可切除,可在门静脉主干切开取癌栓术后,术中作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或门静脉插管化疗、冷冻或射频治疗等 合并腔静脉癌栓,可在全肝血流阻断下,切开腔静脉取癌栓,同时切除肝肿瘤,姑息性肝脏切除合并胆管癌栓,患者一般情况: 基本要求同肝切除术 这种患者有阻塞性黄疸,不能仅看Child-Pugh分级,应强调全身情况、A/G比值和凝血酶原时间等,姑息性肝脏切除合并胆管癌栓,局部病变情况: 胆总管切开取癌栓术,同时作姑息性肝切除 按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手术适应证的标准判断,肿瘤可切除 癌栓位于

9、左肝管或右肝管、肝总管、胆总管 癌栓未侵及健侧二级以上胆管分支 癌栓形成的时间较短,尚未发生机化 癌栓位于肝段以上小肝管分支内,可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将该段肝管分支一并切除 术中发现肿瘤不可切除,可在切开胆总管取癌栓术后,术中作选择性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冷冻治疗或射频治疗等,姑息性肝脏切除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可切除的肝癌: 有明显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表现者,可同时作脾切除术 有明显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特别是发生过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者,可考虑同时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有严重胃黏膜病变者,可考虑作脾肾分流术或其他类型的选择性门腔分流术,姑息性肝脏切除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不可切除的肝癌: 有

10、明显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表现,无明显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者,作脾切除的同时,在术中作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冷冻治疗或射频治疗等 有明显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特别是发生过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大出血,无严重胃黏膜病变,可作脾切除,或脾动脉结扎加冠状静脉缝扎术;是否作断流术,根据患者术中所见决定。肝癌可术中作射频或冷冻治疗,不宜作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肝脏姑息性切除小结,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是中晚期HCC的常见表现。此类患者若肿瘤局限于半肝,且预期术中癌栓可取净,可考虑手术切除肿瘤并经门静脉取栓,术后再结合介入栓塞及门静脉化疗 肝癌合并胆管癌栓也较常见,由于癌栓形成的梗阻性黄疸手术切除肿瘤并取净癌栓,可很快解除黄疸 不

11、适宜姑息性切除的肝癌,应考虑姑息性非切除外科治疗,如术中肝动脉结扎和(或)肝动脉、门静脉插管化疗等,肝脏姑息性切除小结,部分微小病灶经影像学检查或术中探查都不能发现,致使肝切除后的复发率升高。如怀疑切除不彻底,术后采用TACE除治疗作用外,还有检查残留癌灶的作用 此外,术后病例应作肝炎病毒载量(HBV DNA和/或HCV RNA)检查;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提高肿瘤切除的技术改进,提高肝肿瘤可切除性的手段有: 术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经门静脉栓塞主瘤所在肝叶,使余肝代偿性增大后再切除 巨大肿瘤,可采用不游离肝周韧带的前径路肝切除法,直接离断肝实质及肝内管道,最后再游离韧带并移除肿瘤 多发性肿瘤,可

12、采用手术切除结合术中消融(如术中射频等)方式治疗,提高肿瘤切除的技术改进,提高肝肿瘤可切除性的方法有: 对于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者,行门静脉取栓术时须阻断健侧门静脉血流 对于肝静脉癌栓者,可行全肝血流阻断,尽可能整块去除癌栓 对于伴胆管癌栓者,在去除癌栓的同时,若肿瘤已部分侵犯胆管壁,则应同时切除受累胆管并重建胆道,预防术后复发转移,中晚期肝癌手术切除后复发转移率很高,与术前已存在微小播散灶或者多中心发生有关一旦复发,往往难有再切除机会,可采取局部非手术治疗和系统治疗等控制肿瘤发展,延长患者生存对高危复发者,临床研究证实术后预防性介入栓塞治疗有一定的效果,能发现并控制术后肝内微小残癌有临床随机研

13、究提示,干扰素可预防复发,但其对远期复发率及不同类型肝炎患者的影响仍有争议,目前还不是公认的预防复发的标准治疗方法,手术禁忌症,下列情况不应进行肝切除治疗: 心肺功能差或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系统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肝硬化严重,肝功能差Child-Pugh C 级 已经存在肝外转移,肝癌的外科治疗,基本原则 方法分类 适应证 改进手术技术 防止术后转移复发 手术禁忌证,选择标准 术后复发的预防肝移 植和肝切除的选择,肝切除术,肝移植术,米兰标准,最早由Bismuth提出,1996年经意大利Milan的Mazzaferro总结并得到公认。具体标准为: 单个肿瘤直径5cm 多发肿瘤数目3个、最大直

14、径3cm 不伴有血管及淋巴结的侵犯1998年,美国器官分配网(UNOS)开始采用Milan标准(加MELDPELD评分,又称UNOS标准)作为筛选肝癌肝移植受体的主要依据,Milan标准逐渐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肝癌肝移植筛选标准,米兰标准,米兰标准的优点: 疗效肯定, 5年生存率在75%以上,复发率小于10% 仅需考虑肿瘤的大小和数量,便于临床操作 米兰标准的缺点: Milan标准过于严格,候肝期间肿瘤生长超出标准而被剔除 符合Milan标准的小肝癌行肝移植与肝切除相比,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只是前者的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后者 Milan标准很难适用于活体供肝肝移植以及中、晚期肝癌降期后进行肝

15、移植受体的筛选,UCSF标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标准,2001年由美国Yao等提出,在米兰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大,包括: 单个肿瘤直径 6.5cm 肿瘤数目3个、最大直径4.5cm、总的肿瘤直径8cm 不伴有血管及淋巴结的侵犯 UCSF标准同样扩大了Milan标准,但又不明显降低术后生存率; 近年来,支持应用UCSF标准的文献逐渐增多,Pittsburgh标准,匹兹堡(Pittsburgh)改良TNM标准,2000年美国Marsh等提出,只将有大血管侵犯、淋巴结受累或远处转移这三者中出现任一项作为肝移植禁忌证,显著扩大了肝癌肝移植的适用范围匹兹堡标准的缺陷: 术前很难对微

16、血管或肝段分支血管侵犯情况做出准确评估,许多有肝炎背景的肝癌患者,其肝门等处的淋巴结肿大可能是炎性的,需要行术中冰冻切片才能明确诊断 虽扩大了的肝癌肝移植指征可使一些中晚期肝癌患者可能由此受益,但其总体生存率却显著降低,减少了良性肝病患者获得供肝的机会,国内标准,现在我国尚无统一标准,已有多家单位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包括上海复旦标准、杭州标准、华西标准和三亚共识等,国内标准对于无大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肝外转移的要求比较一致,但是对于肿瘤的大小和数目的要求不尽相同,国内标准扩大了肝癌肝移植的适应证范围,并未明显降低术后累积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可能更为符合我国国情和患者的实际情况 但是各自为政,有待于规范的多中心协作研究以支持和证明,从而获得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达到公认和统一,肝移植复旦标准,单个肿瘤直径小于等于9厘米; 或者多发肿瘤小于等于3个,并且其中最大肿瘤直径小于等于5厘米; 肝内全部肿瘤直径在9厘米以下(含9厘米); 无大血管侵犯; 无淋巴结转移和肝外转移。,肝移植术后复发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