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家(2013一轮精品)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5677917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8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家(2013一轮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家(2013一轮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家(2013一轮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家(2013一轮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家(2013一轮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家(2013一轮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家(2013一轮精品)(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时期,反封建思想的先驱是_,他认为,理就在_ ,认为不能以_作为判别事非的标准(挑战孔子极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_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政治上主张 _,经济上_。 _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主张,具有启蒙精神,提出亡国与忘天下的区别,梁启超归结为“_”,他还主张 _,反对空谈。王夫之的政治思想的主旨是_ ,在这个主旨之下,他猛烈批判_ ;他在发挥古代_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_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一、社会背景政治 经济 阶级 思想 二、李贽的离经叛道李贽简介 思想主张 评价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1

2、、生平简介:2、思想主张:3、简单评价: 四、明清儒学的影响,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请阅读以下故事片断,结合书本内容找出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明朝,苏州秀才吴必中带着书童正走在赴京考会试的途中。他是家中独子,但是他天生愚笨,多次考县试都不中,于是老爸吴老爷拿钱为他买了个秀才的头衔,这样,吴必中带着全家的希望上京了。他们走到山东时,他们先是看到一些衣服破烂,瘦得只剩下骨头的难民坐在路边,接着又看到一大帮农民手拿着锄头和大刀,一边大喊:“狗官钱弓梓,拿命来”。他们赶紧避开。后来才知道他们的土地被钱弓梓给强行霸占了。,吏治腐败;社会拜金风气盛行,人民困苦,社会矛盾尖锐,吴必中一

3、边赶路一边还不忘死记硬背四书五经,把要考的文章死死的记住。终于来到北京,他看到大街上很是热闹,大街两边都是做买卖的。最吸引他的是地上摆卖的西洋玩意,他实在爱不释手,于是买了一个望远镜。来到客栈,他看到有很多像他那样的考生,有的在高声谈论科举考试,有的埋头苦读,他也不甘落后,吃完饭早早地回房看书。,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因循守旧,束缚思想,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1.政治: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加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并缓慢发展 3.阶级: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 4.思想: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压抑摧残人性,八股取士日益束缚人们思想,一、社会背景,认

4、识: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是对一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泉州人。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20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75岁时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入狱,在狱中自刎而死。著有焚书藏书等。,1.李贽简介,二、李贽的离经叛道,明朝“第一思想犯”,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材料二: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 材料三:“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

5、雅,行若狗彘” 焚书 材料四:李贽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 材料五: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1)破除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迷信 (2)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3)有力地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提倡男女平等。,2.李贽的思想主张,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3.评价,1.(2008宁夏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6、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随堂演练,2.(2010年江苏卷第5题)“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随堂演练,3.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 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随堂演练,黄宗羲,浙江余姚人,学者尊称他为梨洲先生。其父为东林党名士,被魏忠贤陷害致死。黄宗羲成年后坚持反宦官斗争,险遭杀害。清兵

7、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武装抗清。明亡后,屡拒清廷征召,隐居著述。代表作是明夷待访录。,黄宗羲简介,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6101695,“为人君者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夫治天下犹曳(y,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明夷待访录,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提出农工商皆本思想

8、,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最精彩之处批判君主专制: 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c、臣民平等(实质:反君主专制)d、限制君权的主张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反映:清初工商业繁荣的情况),黄宗羲的思想主张,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是明朝末年传统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评价,顾炎武 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弃家远逃,遍游各地。顾炎武博览群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

9、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炎武简介,16131682,材料一: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材料三 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己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请思考:材料反映了顾炎武怎样的思想主张?,反对君主专制,

10、主张“众治”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顾炎武日知录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归纳、评价顾炎武的观点。,观点:把君主的权力分散给百官,以削减君主权力;郡县官世袭,扩大地方权力。加强宗法制度。 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这些具有民主色彩。但是这些思想未能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王夫之 湖南衡阳人。清兵入关,王夫之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不久,辞职还乡,长

11、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晚年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世称“船山先生”。 主要著作有:宋论、读通鉴论等,后汇编为船山遗书。,王夫之简介,16191692,“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 “气者,理之依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由阖而辟,由辟而阖,是动也,废然之静,则是息矣。” “行先知后” “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必矣!”,王夫之的思想主张,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辩证法: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认识论: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是可认识的;提出“行先知后”。 政

12、治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主张“循天下之公”,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王夫之的思想主张,评价,明夷待访录,天下郡 国利病书,船山遗书,激烈批判封建 专制制度,反对君主专制; 提倡“众治”,循天下之公,“工、商、皆 民生之本”,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继承“民本” 思想,“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倡实践,注重实学,反对天命论、 天知论,建立 唯物主义体系,三位思想家思想归纳,(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 (2)经济上:强调“经世致用” ,主张工商皆本 (3)思想上:反正统,求个性,提倡唯物主义,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表现在哪里?,

13、推动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的根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4.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生活在明末清初 参加过抗清斗争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 受到文字狱迫害A B C D ,C ,随堂演练,5.(08广东单科)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生活在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

14、想的历史进步性,四、明清儒学的影响,黄宗羲是在清末的政治运动之中开始被称为“东方的卢梭”。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被翻译介绍到中国之后,明夷待访录作为民权论的先驱受到了梁启超等的再评价,并被作为强化革命意识与行动的教科书。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再介绍黄宗羲等人进步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明夷待访录等著作,以有助于宣传反对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中国晚末清初的批判思想对当时与后世有何影响?,思维拓展,1、明清儒学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当时),2、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君主专制的猛烈批判,为近代反专制斗争提供思想武器,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

15、后世),3、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局限),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为何中国晚明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弱小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只是对封建制度进行修补。,思维拓展,【知识结构】,百家争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 战国,西汉时期,宋明时期,明清之际,董仲舒创立新儒学,程朱理学(程颐、程颢、朱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