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层下血管丛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677640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头层下血管丛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乳头层下血管丛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乳头层下血管丛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乳头层下血管丛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乳头层下血管丛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头层下血管丛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头层下血管丛课件(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皮肤性病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 皮肤科,皮肤的解剖和功能 Anatomy and Function of Skin,一、皮肤概论,什么是皮肤 皮肤的来源 皮肤的组成 皮肤的生理功能 皮肤的变态反应与免疫,1什么是皮肤,皮肤是人体与外界直接相连器官。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大的器官。重量约16%,皮肤面积1.22.0,新生儿为0.21。平均厚度0.54mm,伸侧比屈侧厚,掌跖部最厚,眼睑部最薄,儿童皮肤较成人薄。防御有害因子的侵袭,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保障体内脏器正常功能。,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 皮肤表面皮嵴、皮沟。皮嵴许多凹陷的小孔,汗腺导管开口,称汗孔。皮沟是纤维束排列和牵引所形

2、成深浅不一。手 掌、阴囊、及活动部位最深。将皮肤表面分为多三角形、菱形、或多角形的皮野。在手指及足趾末端屈面皮沟呈涡纹状,称指纹。,2皮肤的来源上皮结构,如表皮、毛囊、皮脂腺、大、小汗腺 和指趾甲,来源于体表外胚层。黑素细胞、神经和特殊感受器来源于神经外胚层。真皮、皮下组织、淋巴管、血管、Langerhans细胞、巨噬细胞、纤维细胞和脂肪细胞等来源于中胚层。,3皮肤的组成表皮皮肤 真皮 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及大、小汗腺、皮脂腺、皮下组织 毛囊、甲等附属器,二、表皮(Epidermis)角质形成细胞 表皮 黑素细胞非角质形成细胞 郎罕氏细胞麦克尔细胞,(一) 角质形成细胞 (keratinoc

3、ytes)1基底层 (stratum basalum)2棘层 (stratum spinosum)3颗粒层 (stratum granulosum)4透明层 (stratum lucidum)5角质层 (stratum corneum),(二)非角质形成细胞 (non-keratinocytes) 黑素细胞 (melanocyte)郎罕氏细胞 (Langerhans cell, Lc)麦克尔细胞 (Merkel cell),1黑素细胞来源:外胚层神经嵴功能:遮挡和反射紫外线表皮黑素单元,2郎罕氏细胞位于: 基底层以上来源: 骨髓的免疫活性细胞作用: 吞噬处理抗原递呈抗原能力表面标记FcR、C3

4、R等 Birbeck颗粒,3麦克尔细胞分布:基底细胞麦克尔细胞轴突复合体功能:能感受触觉,角质形成细胞:可产生角蛋白,胞质内含有 张力原纤维,有桥粒。非角质形成细胞:不产生角蛋白,胞质内无张力原纤维,无桥粒,胞质突呈树突状。,(三)桥粒(desmosome)桥粒是角质形成细胞间的主要连接结构,使表皮细胞保持完整形态,到角质细胞脱落。细胞膜在细胞连接处增厚,称附着板。两个细胞的附着板相连构成桥粒。,桥粒的作用,使细胞间的连接更为牢固。 桥粒结构的破坏导致角质细胞的解裂, 形成表皮内水疱或大疱。,三、表皮与真皮交界处 (Dermal epidermal junction)基底膜带(basement

5、 membrane zone)1胞膜层2透明层3致密层4致密下层,基底膜带 连接:表皮与真皮的连接渗透: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屏障:大分子物质、炎症细胞、 肿瘤细胞。损伤时:炎症细胞、肿瘤细胞、 大分子、水疱或大疱,半桥粒(hemidesmosome) 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与下方基底膜带之间的主要连接结构。基底层细胞真皮侧的不规则突起与基底膜带相互嵌合而成。,四、真皮(Dermis),乳头层(薄,毛细血管、淋巴,神经)网状层,1、结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真皮 网状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组织细胞、肥大细胞)基质,2、成份,胶原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但缺乏弹性 网状纤维:纤细的未成熟胶原纤维 弹力纤维:

6、使皮肤具有弹性 基质: 填充于纤维间无定性物质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 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朗格汉斯细胞等,胶原纤维,弹力纤维,3、真皮主要功能抗外伤的第二道防线血管、神经和附属腺体的支柱一定量的血液、电解质和水承受器,五、皮下脂肪组织 (Subcutaneous fat tissue)皮下脂肪组织系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皮下组织的主要功能很好的热绝缘体有效地吸收外来震动储藏热能量,六、皮肤附属器 (Appendages)1小汗腺2大汗腺3皮脂腺4毛发 5. 毛囊6甲,1小汗腺(eccrine gland) 单管腺体:分泌、导管,直接开口皮面 除唇红缘、小阴唇、阴蒂、龟头、包

7、皮内侧和甲床外,遍及全身,以掌、跖、腋下部位最多,屈侧比伸侧多。,小汗腺的功能 散热作用 角质柔化作用 汗液酸化作用 汗腺的肾脏功能替代作用 脂类乳化作用 分泌免疫球蛋白如分泌性IgA。,2顶泌汗腺(apocrine gland) 大管状腺体:分泌、导管,开口于毛囊内。 仅分布于某些部位,如腋窝、乳晕、外生殖器区和肛门。 耵聍腺、睫腺、乳轮腺。,3皮脂腺(sebaceous gland)分布年龄、性别、人种温度、湿度内分泌、激素营养因素部位差异,皮脂的作用乳化水分作用润滑皮肤、保护毛发形成脂膜,防止水丢失,毛发硬毛与毳毛两种长毛(头发、腋毛、耻毛) 毛发 短毛(眉毛、睫毛、鼻毛)毳毛 (面部、

8、四肢及躯干 ),4毛发(hair),毛干(露出皮面) 毛根(毛囊内) 毛球(下端膨大) 毛乳头(毛球下端的凹入部分 ),毛发,同心圆、角化上皮细胞毛髓质 毛发 毛皮质毛小皮,5、毛囊:表皮下陷。漏斗部、峡部、下部。鞘小皮内根鞘 赫胥黎层(Huxleys)亨利层(Henles)毛囊 外根鞘结缔组织鞘,毛乳头(下端凹部,结缔组织、神 经末梢及血管、营养),约10万根、落70100根、等量再生头发生长周期性:生长期平均为34 年,退行期为3周,休止期约3月。眉毛:生长期2月,休止期达89月。,6甲 (nail)(角质形成细胞构成)甲板(外露部)甲床(甲板下)甲 甲根(深入近端皮肤、甲根之下甲床甲母质

9、)甲周(甲板周围皮肤甲皱襞) 甲半月(新月状淡色区),指甲每日生长约0.1mm。 趾甲生长速度更慢、1/31/4。,七、皮肤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Blood vessels and lymphatics and nerves of skin),1、皮下血管丛:皮下组织深部,最大血管丛,营养皮下组织2、真皮下血管丛:皮下上部,汗腺、肌肉、神经、皮脂腺 3、真皮中静脉丛:位于真皮深部,调节各丛血管之间的血液循环,并营养汗管、毛囊、皮脂腺4、乳头层下血管丛:真皮乳头下部,具有储血功能,水平走向,对皮肤颜色影响较大。5、乳头层血管丛:真皮乳头上部,供应真皮乳头层及表皮营养。,血管,营养皮肤组织调节体

10、温储血功能,淋巴管 起源于真皮乳头层毛细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的起端为盲端,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少量网状纤维构成。,皮肤肌肉 平滑肌:立毛肌、动静脉肌层、血管球细胞、阴囊肉膜和乳晕肌肉,毛细血管和细静脉周细胞,汗腺分泌部肌上皮具有平滑肌质。 横纹肌:颜面表情肌、颈部颈阔肌属。,皮肤神经皮肤丰富的感觉(传入)神经和运动(传出) 神经。感觉来自脑脊神经,运动来自交感神经。 有髓神经纤维(轴突、髓鞘、神经膜构成), 和无髓神经纤维(较细的轴突轴及无髓鞘。,感觉神经末梢 痛觉:游离神经末梢(freenerveendings) 温度觉:冷觉Krause球状小体,热觉Ruffini小体或梭形小体。 触觉:毛囊周

11、围的神经末梢,触觉小体(meissner),触盘(merkel)。 压觉:Paccini环层小体。,A:Ruffini小体 B:Meissner小体 C:环层小体即Pacini小体D:Krause球 E:皮肤的游离神经末梢,游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环状小体,皮肤运动神经面神经支配面部横纹肌。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纤维支配立毛肌、 血管、血管球和大小汗腺的肌上皮。胆碱能纤维支配小汗腺分泌细胞。,皮肤生理功能屏障、吸收、感觉、分泌和排泄、体温调节、代谢、免疫等功能。,皮肤的屏障功能机械性损伤的防护物理性损伤的防护化学性损伤的防护微生物的防御作用防止体液过多丢失,皮肤的吸收功能皮肤的结构和部位 (阴囊前

12、额 大腿 上臂屈侧 前臂 掌跖 )皮肤角质层水合程度物质的理化性质(水溶性、脂溶性),皮肤的感觉功能触觉、压觉、痛觉、冷热觉(单一)干、湿、光、糙、硬、软,形体觉、辨别觉、定位觉(复合)瘙痒觉,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小汗腺的分泌和排泄顶泌汗腺的分泌和排泄皮脂腺的分泌和排泄(游离脂肪酸、甘油酯、蜡酯、固醇 ),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血管调节(温度感受器,收缩、扩张)热量扩散(热辐射60% 、对流、传导、蒸发),皮肤的代谢功能糖代谢(糖原、葡萄糖和粘多糖等)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脂肪和类脂质)水和电解质代谢,皮肤的免疫功能角质形成细胞(细胞因子,参与抗原呈递) 朗格汉斯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介导免疫应答) 内皮细胞(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 肥大细胞 (参与变态反应) 巨噬细胞(捕捉、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分泌) 成纤维细胞 (创伤、参与免疫自稳),皮肤的变态反应与免疫皮肤是高度抗原性器官皮肤变态反应皮肤移植物排斥反应,思考题 1. 皮肤由哪几层构成? 2. 表皮分几层? 3. 真皮分几层? 4. 表皮与真皮之间有哪层? 5. 非角质形成细胞包括哪几个? 6. 角质形成细胞间靠什么连接? 7. 皮肤附属器包括哪些? 8. 皮肤生理功能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