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_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5672728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6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工程_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软件工程_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软件工程_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软件工程_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软件工程_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件工程_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工程_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报告(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软件工程大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1. 引言引言1.1 编写目的1.2 项目背景1.3 项目定义1.4 参考资料2.2. 项目概述项目概述2.1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2.1.1 系统功能2.2.2 主要性能2.2.3 项目的输入和输出2.2.4 安全与保密要求2.2 条件、假定和限制2.3 可行性研究方法2.4 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2.4.1 技术可行性2.4.2 系统经济可行性2.4.3 系统运行可行性3.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对现有系统的分析3.1 图书馆机构设置3.2 主要职责3.3 业务流程调查3.4 数据流程调查3.5 计算机应用情况3.6 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4.4. 所建议技术可行性

2、分析所建议技术可行性分析4.1 对系统的简要描述4.2 系统功能结构图和数据流程图4.2.1 系统功能结构图4.2.2 数据流程图4.3 与现有系统比较的优越性4.4 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4.4.1 对设备的影响4.4.2 对现有软件的影响4.4.3 对用户的影响4.4.4 对运行环境的影响4.4.5 对经费支出的影响4.5 技术可行性评价5.5. 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5.1 成本5.1.1 基建投资5.1.2 其他一次性支出5.1.3 经常性支出5.2 效益5.2.1 一次性收益5.2.2 经常性收益5.2.3 不可定量收益5.3 收益/投资比5.4 投资回

3、收周期6.6. 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6.1 法律因素6.2 用户使用可行性7.7. 结论意见结论意见1. 引言1.1编写目的图书馆是对信息的物质载体进行收集、加工、存储、控制、转化和传递、提供给一定社会读者使用的信息系统。简言之,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存储与传递中心。图书馆提供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标准文献、产品资料、政府出版物等多种形式的文献。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在校学生和教师学习研究的重要场所,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提供的是一种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服务。由于当前部分高校图书馆仍然主要采用人工管理方式,不仅耗时费力且难以管理,起辅助作用

4、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存在诸多弊端,并不能在管理上起主导作用,因此开发新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图书管理者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图书的借阅、归还等提供便捷的管理方式,同时也能方便广大用户通过操作电脑来对馆内图书进行查询、借阅、归还、续借等。编写本报告的目的是从现在应用的技术方面、用户的操作方式方面以及经济性等方面分析开发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为决策者是否开发该系统提供依据和建议。1.2项目背景开发软件名称: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小组:廖磊瑶(13020188036) ,王雪(13020188030) ,李毅(13

5、020188038)用户单位:以人工管理方式为主的高校图书馆实现软件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1.3项目定义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基于图书管理者对用户的管理以及对图书的借阅、归还等提供便捷的管理方式,旨在对图书资源进行科学的加工整序和管理维护,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和提高管理图书的效率而设计的系统,同时也能方便广大用户通过操作电脑来对馆内图书进行查询、借阅、归还、续借等。1.4参考资料1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 5 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 5 版)学习辅导,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4 百度文库,软件工程作业 图书管理系统

6、可行性分析报告,http:/ 豆丁网,图书管理系统 可行性分析报告,http:/ 豆丁网,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图书管理系统,http:/ 项目概述2.1可行性研究的前提2.1.1 系统功能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适应图书馆综合管理的需求,改变传统管理方式,加速图书馆管理的自动化、标准化和科学化而建立的一个整体性的图书馆操作系统。它可以为图书馆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为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服务。具体如下:改进借阅管理方式,减少人力与管理费用的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程度。充分发挥图书馆馆藏的作用,提高藏书利用率,增强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建立高效的信息传输和服务平台。提

7、高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控性。自行办理图书预约、续借手续,自动进行各种统计和计算,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以缩短决策周期。在该操作系统中,每个读者拥有其个人账户,该账户可以满足读者查询、借阅、归还、续借、预约等诸多需求。不同类型的读者(教师、学生)拥有不同类别的与该系统相关的借阅卡,该借阅卡包含卡号、读者姓名、唯一标识条形码。读者可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内查询终端查询图书信息和个人借阅情况,以及续借图书(系统审核符合续借条件) 。在该系统中,图书管理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图书信息进行入库、修改、删除等图书信息管理以及注销(不外借) ,被管理的图书信息包括图书类别、作者、年份、出版社管理和所属类别,要求系统

8、中的图书信息与图书的实际变动保持同步更新。2.1.2 主要性能可以快捷有效地完成借阅、查询等各项操作,查询速度快,保证信息的正确和及时更新,并降低信息访问的成本,技术先进且可靠性高。系统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对断电、死机、系统崩溃等问题拥有有效措施以保障数据不受损失,信息安全有足够保障。能够适应应用要求的变化和修改,具有灵活的可扩充性,能够随着技术的进步,长久维护及不断更新。2.1.3 项目的输入和输出输入:用户编码、图书编码、扫描条形码输出:用户信息、图书信息2.1.4 安全与保密要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信息系统对于不同访问者的操作权限有不同的级别限制,只有具有高级权限的部门管理者或维护人员

9、用户才能对用户进行管理,一般的读者用户只能查看图书信息和借阅情况以及预约和续借。具有一定的保护机制,防止系统被恶意攻击,信息被恶意修改和窃取,对断电、死机、系统崩溃等问题拥有有效措施以保障数据不受损失,信息安全有足够保障。具有完善的备份机制,如果系统被破坏,应该能快速恢复。2.2条件、假定和限制运行环境:兼容当前主流操作系统 Windows XP/7/8/10,Office 软件等。硬件环境: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等。经费来源:仍旧以人工管理图书馆为主的高校开发环境:Windows XP/7/8/10, SQL Server, Microsoft Visual C+等开发语言:java、C+等

10、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需要安装该软件的高校校园网、图书馆及互联网建议软件最短寿命:5 年2.3可行性研究方法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要实现该目的,必须分析可能解法的利弊,从而判断原定的系统规模和目标是否现实,系统完成后所能带来的效益是否大到值得投资开发这个系统的程度。因此,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大大压缩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过程。对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为:首先通过调查分析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所具备的功能来确定其总体结构,然后分别从技术可行性、系统经济可行性和系统

11、运行可行性三个方面研究所建议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2.4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2.4.1 技术可行性该软件的开发只需在 Windows XP/7/8/10 操作系统下进行,利用 Microsoft Visual C+和 SQL Server 进行开发,在计算机上只需安装一般的处理软件和一些支持软件,不需要大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来支持。该系统是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不需要高配置的计算机,只要在该计算机上能够运行 Windows XP/7/8/10 操作系统和一般的处理软件即可。该系统的开发者有较强的编程能力,熟悉开发软件和 Windows XP/7/8/10 操作系统,具有

12、开发大型软件的能力。现在与开发该系统相关的技术较为成熟,资料也很丰富,因此技术开发方面并不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综上,使用现有的技术能够实现该系统,故开发该信息管理软件具有技术可行性。2.4.2 系统经济可行性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为图书管理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对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而且能够促进校图书馆借阅管理的体制改革,适应图书馆综合管理的需求,改变传统管理方式,加速图书馆管理的自动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及人力物力管理费用等,这些都是使用该系统所带来的间接收益。同时也促进了学校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为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服务。综上,该图书

13、馆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故开发该信息管理软件具有系统经济可行性。2.4.3 系统运行可行性(1)系统对组织机构影响的可行性:此系统的运行对组织机构产生的影响不大,只是涉及个别的人员变动。(2)人员适应的可行性:现行的工作人员对图书借阅环节的工作都比较熟悉,而且开发的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帮助信息详尽,一般人员都可以使用。(3)运行可行性:该系统的开发充分考虑到组织机构和优化需求等方面的因素,能够满足使用者的要求。(4)法律可行性:该系统开发所使用的工具和技术以及数据信息不违反法律。(5)拓展可行性:所开发系统寿命在 5 年以上,将来根据需求进行扩充的难度较小。3. 对现有

14、系统的分析由于本次所开发的新系统针对的是仍旧以人工管理方式为主的高校图书馆,而本校图书馆在采用计算机管理模式方面的技术已十分成熟,所以并不属于本次设计的服务对象,因此在该部分对现有系统的分析中,所描述的现有系统的详细信息均由查阅相关资料3获得。对现有系统的分析以 DBDL 大学图书馆3为例。3.1图书馆机构设置图书馆机构设置为九部一室,即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阅览部、情报部、现代化技术服务部、业务辅导部、教材部、学报编辑部和办公室。现有工作人员 59人,其中高级职称 16 人,中级职称 30 人。其组织结构图如图 1 所示。图 1 DBDL 大学图书馆机构的组织结构图3.2主要职责本处只介绍

15、主要部门,教材部等有专用系统,在此不介绍。采编部:采编部:负责文献资料的采访、征集、验收、分类、编目、主题标引、加工、整理及文献资料的典藏调配工作。流通部:流通部:负责基本书库的组织管理和图书的外借工作。流通部包括社会科学图书借书处(第一借书处) 、自然科学借书处(第二借书处) 。期刊部:期刊部:负责报刊的组织管理、阅览服务及文献资料的复印工作。期刊部包括中文社会科学期刊阅览室、中文自然科学阅览室、外文期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过刊室、复印室。阅览部:阅览部:负责专业书阅览室、新书借阅室、学生阅览室的组织管理及图书的内阅、外借服务工作。情报部:情报部:负责文献(文摘、索引、题录)的手工检索及机检

16、工作,开展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工作。业务辅导部:业务辅导部:负责图书馆的宣传美化、业务学习及读者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现代化技术部:现代化技术部:负责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和硬件设备的管理及维护,负责磁盘阵列及馆藏电子文献的开发利用,负责图书馆与校园网、国内外网络的互联及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图书馆日常行政管理工作,负责办理借阅证、补证手续及收缴图书馆管理押金,负责办理借阅证解挂金、借阅证密码(遗忘)更改、图书遗失赔偿金手续。3.3业务流程调查图书馆以文献为主,从供书商处采购来的文献,经过编目、典藏调配进入到流通系统,读者可以借阅。图书馆业务工作流程可概括为文献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3.4数据流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