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件一猪蛔虫病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671424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课件一猪蛔虫病_1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生物课件一猪蛔虫病_1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生物课件一猪蛔虫病_1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生物课件一猪蛔虫病_1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生物课件一猪蛔虫病_1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课件一猪蛔虫病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课件一猪蛔虫病_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兽 医 寄 生 虫 病 学,第二篇 蠕虫病线虫病,一、猪蛔虫病,猪蛔虫病是由于蛔科(Ascaridiae)的猪蛔虫(Acaris suum)寄生在猪的小肠中而引起的一种蠕虫病。本病分布于全国各地,在养猪地区感染普遍。黑龙江省经普查证实,猪的感染率为26.3,在不卫生的猪场和营养不良的猪群中,感染率高达50。特别对36个月龄的仔猪最易感染,在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感染本病的仔猪较健康猪的增重降低30。,患蛔虫病的猪只,一般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感染者发育停滞,乃至造成死亡。可见猪蛔虫病对养猪业的危害极为严重,既是仔猪常见多发的一种重要疾病,又是造成养猪业损失最大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原体 猪蛔虫是

2、一种大型线虫。活虫体呈粉红色或淡黄色,死后呈苍白色,近似圆柱状。,虫体头端有三个唇片:一片较大的背唇,两片较小的腹唇,呈“品”字形排列。背唇外缘两侧各有一个大乳突,两腹唇外缘内侧各有一个大乳突,外侧各有一个小乳突。在唇片的内缘有一排小齿。三片唇之间为口腔。口腔后为食道,呈圆柱形。,雄虫体长1525cm,宽约3mm。尾端向腹面作钩状弯曲。泄殖腔开口距尾端较近。 有两根等长的交合刺,长约22.5mm。无引器。肛前和肛后有许多性乳突。生殖器官由细长而弯曲的睾丸和输精管组成。,雌虫体长2540cm,宽约5mm。虫体粗直,尾端较钝。生殖器官为双管型,由弯曲管状的卵巢和比较粗大的输卵管及子宫组成。两条子宫

3、合成一个短小的阴道。阴门开口于虫体前1/3与中1/3交界处附近的腹面中线上。,虫卵中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受精卵为黄褐色,呈短椭圆形,其大小为50754060m。卵壳由四层组成,最外层为凸凹不平的蛋白质膜,内为真膜,再内为卵黄膜。新排出的虫卵,内含一个圆形卵细胞,卵细胞与卵壳之间的两端形成新月形空隙。,受精蛔虫卵,受精蛔虫卵,未受精卵为灰色,呈长椭圆形,其大小为9040m。多数没有蛋白质膜或蛋白质膜很薄,且不规则。整个卵壳较薄,卵内充满很多大小不等的卵黄颗粒和空泡。,未受精蛔虫卵,生活史寄生在猪小肠内的成熟的雌虫,受精后产出大量的虫卵,刚产出的虫卵属单细胞期,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

4、、湿度和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开始发育,在2830时,经10天左右卵细胞在卵壳内发育为第一期幼虫。然后经过1318天的生长和一次蜕化,变为第二期幼虫(仍在卵壳内)。再经过35周的成熟期,才能达到感染性虫卵阶段。,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后,在猪小肠内孵化。在孵化后的两个小时内,卵内幼虫破壳而出,钻入肠壁血管,多数幼虫随血流通过静脉到达肝脏。少数幼虫随肠道淋巴液进入乳糜管,到达肠系膜淋巴结。此后,它们钻出淋巴结,由腹腔钻入肝脏;或者由胸导管经前腔静脉入右心,并经肺动脉而进入肺脏。一般在感染后910小时,最多12天内,幼虫可在肝脏出现。约在感染后45 天,幼虫在肝内进行第二次蜕化,变为第三期幼虫。,又随血液经

5、肝脉、后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右心室和肺动脉到肺毛细血管,并穿破毛细血管进入肺泡。一般在感染后68天,在肺泡内即可发现少数第三期幼虫,在感染后第9天为最多,直至第12天还有幼虫进入肺泡。凡是不能移行到肺脏而误人其它组织器官的幼虫,一律终止发育。幼虫在肺内经56天,约为感染后的1214天,进行第三次蜕化,生长迅速,虫体较初进入时增大5 10倍,变为肉眼可以看到的第四期幼虫。,第四期幼虫离开肺泡,进入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大约在感染1214天到达的最多,在感染后1421天之后,再上行到气管,随粘液一起到达咽,进人口腔,再次被咽下,经食道、胃,返回小肠。进入小肠后的幼虫成长甚速,大约在感染后2129天进行第

6、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蜕化,逐渐长大变为成虫(雌虫和雄虫)。从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到在猪小肠内发育为成虫,需22.5个月。,猪蛔虫只能生活在猪的小肠内,它们不是固着在粘膜上,而是以其虫体两端抵于肠壁上,并作与肠蠕动波呈逆方向的弓形弯曲运动;以粘膜表面物质及肠内容物为食物。一般情况下猪蛔虫在宿主体内寄生712个月后,自动离开宿主,随粪便一起被排出体外。如果宿主不再感染,1215个月后,可将蛔虫排尽。若宿主患传染性疫病,发高热,体内不适于蛔虫寄生时,猪蛔虫在肠道内经短时期的寄生后,离弃宿主排出体外。,流行病学 猪蛔虫病流行极为广泛,特别是仔猪蛔虫,几乎到外都有。主要原因:一是猪蛔虫生活史简单;二是繁殖力

7、强,产卵数量多;三是虫卵对各种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强。猪蛔虫的繁殖能力极强,每条雌虫平均每天产卵1020万枚,一生可产卵8000万枚。因此,凡是被蛔虫感染的猪场,其地面受虫卵污染的情况是十分严重的。,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也很强,这与猪蛔虫卵具有四层卵膜有直接关系。内膜能保护胚胎不受外界各种化学物质的侵蚀;中间两层有隔水作用,能防止干燥环境的影响;外层有阻止紫外线透过的作用,并对外界其它不良因素有很强的低抗力。虫卵的全部发育过程都在卵壳内进行,使胚胎和幼虫得到了庇护。这就极大的增加了感染性虫卵在自然界的累积。,虫卵的发育,除要求一定的湿度外,温度对其影响最大。2830时,只需10天左右就可发育为第

8、一期幼虫;1824时,需要20天左右;1218时,约需40天;高于40或低于-2时,虫卵都停止发育;4550 时虫卵在30分钟内死亡,55时,15分钟死亡;6065时,虫卵尚能生存5分钟。在低温(-27-20)环境中,感染性虫卵需经3周才会全部死亡。虫卵的寿命也极易受干燥的影响,当相对湿度低到50时,虫卵只能生存数日;在干燥的情况下,虫卵只能生存35小时。,氧气也是虫卵发育不可缺少的因素,在10cm以上深的水中,虫卵经过一个月以上的培养,仍不能发育到感染期。在无氧气的环境中,虫卵不能发育,但可以存活。这就保证了它们在污水中(缺氧的环境下)能生存相当长的时间。猪蛔虫卵在疏松湿润的耕地或园土中,可

9、以生存25年,在热带沙土表层3cm范围内,在夏季阳光直射下,由于高温和干燥的作用,可使其在数日内死亡。一般情况下,只有在粪便表面的虫卵才能发育,粪块内的虫卵,因为缺氧,不能发育,但能长期存活。,猪蛔虫对各种化学药物也有很强的抵抗力。在2福尔马林溶液中,虫卵不仅可以存活,而且还可以正常地发育。10漂白粉溶液、3克辽林溶液,饱和硫酸铜溶液、15硫酸与硝酸溶液和2苛性钠溶液均不能杀死虫卵。在5石碳酸溶液中30小时后和1碘溶液中26小时后,才可使其致死。在510钾溶液和3来苏儿溶液中经10小时到7天,仅有一部分虫卵死亡。一般必须用60以上的热碱水2030热草木灰水或新鲜石灰才能杀死蛔虫卵。,总之,由于

10、蛔虫产卵多,虫卵对外界环境各种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所以凡是有蛔虫病猪的猪舍、运动场和放牧地区,自然就有大量的虫卵存在,这就必然地构成猪蛔虫病感染和流行的疫源地。,猪蛔虫病的流行与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有着密切关系。在饲养管理不良,卫生条件恶劣和猪只过于拥挤的猪场,在营养缺乏,特别是伺料中缺少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情况下,36月龄的仔猪最容易大批感染蛔虫,患病也较严重,且常常发生死亡。猪感染蛔虫主要是由于采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包括生的青绿饲料)和饮水,放牧时也可以在野外感染。母猪的乳房沾染虫卵后,使仔猪吸奶时受到感染。,致病作用猪蛔虫的幼虫阶段和成虫阶段对猪都有致病作用。发病机制各有不同,其危害

11、程度由感染强度所决定。幼虫在宿主体内移行,造成各器官和组织的损害,特别对肝脏和肺脏的损害较大。幼虫滞留在肝脏,尤其在叶间静脉周围的毛细血管时,造成小点状出血和肝细胞混浊肿胀、脂肪变性或坏死。,幼虫由肺毛细血管移行到肺泡时,使血管破裂,造成大量的小点状出血,感染严重时,会引起整个肺的出血性炎症(蛔虫性肺炎),肺泡和支气管充满血液,出现咳喘,可持续12周;瘦弱仔猪,特别是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时,常造成死亡。由虫卵中孵出的第二期幼虫钻入肠壁,引起小肠的粘膜下出血,轻度水肿和嗜酸性白细胞浸润,肠系膜淋巴结也可出现同样变化,但对宿主健康影响不大。,对患隐性流行性感冒、气喘病和猪瘟的病猪,由于蛔虫的幼虫在肺

12、部的协同作用而使病势加剧,造成死亡。当虫体发育到成虫阶段时,致病作用显著减弱,但在严重感染时,因虫体夺取宿主的营养,机械性刺激和阻塞,以及有毒物质的吸收等也可造成严重危害,甚至造成死亡。,病理变化 在蛔虫病初期,呈现肺炎病变,肺组织变得比较致密,表面出现大量出血点,呈暗红色,肺和支气管等处可发现大量幼虫(采用幼虫分离法)。,成虫少量寄生时,肠道没有可见病变;大量寄生时,可引起肠粘膜的卡他性炎症、出血或溃疡。肠破裂时,伴发腹膜炎和腹腔出血。胆道蛔虫症死亡的猪,可见蛔虫钻人胆道,胆道阻塞。若病程较长的猪,可出现化脓性胆管炎或胆管破裂,胆汁外流,胆囊内胆汁减少,肝脏黄染和变硬等病变。,症状 本病的临

13、床表现,随猪年龄大小,体质的强弱,感染强度和蛔虫所处的发育阶段而有所差异。一般以36个月龄的仔猪比较严重;成猪感染后,因有较强的抵抗力,能耐受一定数量的虫体侵害,而不呈现明显的症状,多数成为带虫者,成为本病的传染源。仔猪在感染早期(约一周以后,有轻度的湿咳,体温可升高到40左右。如感染轻微无并发症,则不至引起肺炎。幼虫移行期间,病猪可呈现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症,以感染后1418天最为明显。,较为严重的病猪,逐渐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及心跳加快、食欲不振、消化机能障碍、异嗜、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被毛粗糙或有全身性黄疽,有的病猪发育不良、生长缓慢、体重减轻、甚至停滞,成为僵猪。感染严重时,呼吸困难、急促

14、而不规律,常伴发声音沉重而粗厉的咳嗽,并有口渴、呕吐、流涎、拉稀等症状。此时多喜躺卧,不愿走动。可能经12周好转或逐渐虚弱,导致死亡。,虫体寄生过多,阻塞肠道时,出现阵发性痉挛性疝痛,甚至造成肠破裂而死亡。蛔虫进行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病,开始拉稀、体温升高、食欲废绝,以后体温下降、卧地不起、腹部剧痛、四肢乱蹬、滚动不安,多经68天死亡。6月龄以上的猪,如寄生数量不多,营养良好,可不出现明显症状。但就多数而言,因虫体寄生使胃肠机能受到破坏,而出现食欲不振,磨牙和生长缓慢等现象。,诊 断首先普遍检查猪群,如果发现多数仔猪发生消瘦贫血、生长停滞、成为僵猪,初期发生肺炎者,应怀疑为蛔虫病。其次对可疑病猪应

15、采用下列方法进行确诊。生前诊断-用粪便检查法:蛔虫具有强大的产卵能力,一般采用直接涂片法都可发现虫卵,若1克粪便中,虫卵数达到1000个时,即可诊断为蛔虫病。如寄生的虫体不多,可采用漂浮集卵法发现蛔虫卵。,死后诊断-死后剖检时,在小肠中发现虫体和相应的病变,但蛔虫是否为直接的致病原因,又必须根据虫体数量,病变程度,生前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以及有否其它原发或继发的疾病作综合性判断。对仔猪(两个月龄之内)蛔虫病的早期(蛔虫性肺炎),在剖检肺部发现大量出血点的基础上,取肝、肺组织碎块用贝尔曼氏幼虫分离法处理,可发现大量的蛔虫幼虫。,治 疗左旋咪唑(Levamisole):每公斤体重10毫克。口服或拌在

16、少量饲料中喂服;也可配成5的溶液,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塞苯唑(Thiabendazole):每公斤体重1520毫克,混入少量精料中一次喂服;或按0.10.4的比例拌入料中,让猪自食。不仅对成虫有效,而且可减少移行期幼虫的危害。丙硫咪唑(Albendazole):每公斤体重5毫克。配成悬浮液灌服或拌料喂服。对成虫和幼虫均有效。伊维菌素(Ivermectin):每公斤体重0.3毫克。内服或皮下注射。,预 防 对本病的预防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主要是消灭带虫猪,及时清除粪便,讲求环境卫生,防止仔猪感染。第一,预防性定期驱虫。流行地区,每年春秋两季,应对全群猪进行两次驱虫;对26个月龄的仔猪,在断乳后每隔1.52个月再进行两次预防驱虫;怀孕母猪在产前3个月驱虫1次,这样可以减少仔猪体内的载虫量,降低外界环境的虫卵污染和猪只的感染率。这对保证猪只健康,逐步控制仔猪蛔虫病的发生将会起到很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