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3卷b版)课件:第十三单元 区域研究及生态环境建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68964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X 页数:128 大小:3.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3卷b版)课件:第十三单元 区域研究及生态环境建设 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3卷b版)课件:第十三单元 区域研究及生态环境建设 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3卷b版)课件:第十三单元 区域研究及生态环境建设 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3卷b版)课件:第十三单元 区域研究及生态环境建设 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3卷b版)课件:第十三单元 区域研究及生态环境建设 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3卷b版)课件:第十三单元 区域研究及生态环境建设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标3卷b版)课件:第十三单元 区域研究及生态环境建设 (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地理 (新课标专用),第十三单元 区域研究及生态环境建设,考点一 区域研究与“3S”技术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五年高考,四城市文化服务设施、星级餐厅、外籍学生数量统计图,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1.(2018天津文综,10,4分)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 ( ) A.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 B.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 C.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 D.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答案 C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区域差异。由图可知,纽约百万人所拥有的

2、剧院最多,且明显 高于其他文化服务设施,说明该市人民喜爱观赏戏剧,成为其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C项正确;东 京星级餐厅的个数最多,但其并不代表文化设施,A项错误;巴黎和伦敦的人口相近,百万人拥有 的美术馆数量伦敦多于巴黎,说明伦敦的美术馆数量比巴黎多,B项错误;伦敦外籍学生多,说明 其文化多元化明显,具有明显的开放性,D项错误。 审题关键 该题审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图中的各文化设施、星级餐厅、外籍学生数量的单位, 尤其是文化服务设施的单位是个/百万人,即百万人所拥有的数量,四城市某文化服务设施的总 数要结合其总人口数量。,2.(2018天津文综,11,4分)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

3、市是 ( ) A.东京、纽约 B.纽约、伦敦 C.东京、巴黎 D.巴黎、伦敦,答案 A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判读及区域差异。由表格可知,东京、纽约在四城市中人均经 济水平最高,经济功能明显,同时这两个城市文化遗产、美术馆等文化服务设施远少于巴黎和 伦敦,故选择A项。 温馨提示 巴黎和伦敦均为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首都,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 文明时代持续时间长,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文化功能突出;日本传统文化更多地集中在京都, 东京和纽约均以经济功能突出,是现代化的经济中心,地域文化相对较弱。,“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017年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 个“地平线下古

4、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图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图为 “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图 图,3.(2018江苏单科,15,2分)图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D 由景观图可知,该村落整体位于地势较高的平坦地形处,与图中的丁处相符。,4.(2018江苏单科,16,2分)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 ) A.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B.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D.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答案 A 地坑院与一般民居修建位置、形态有较大差异,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一定的非凡性, 可选择部分地坑院作为

5、旅游资源合理保护、开发。故A项正确。但由于地坑院位于地下,居 住在其中也有诸多不便,则不宜加速推广建造,废弃后也不必大力修复。,知识拓展 地坑院,源于穴居文化,与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陕北窑洞并称为民居史上的 “四大奇观”。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现主要分 布于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等地,多位于高台平地。,2018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利 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 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下图为“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影像图”。读图回答下 面两

6、题。,5.(2018江苏单科,17,2分)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 ( ) A.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 B.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 C.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 D.帮助分析较大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遗迹间的联系,答案 D 遥感技术的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能快速、大范围获取地表事象分布,可帮助分析 事象之间的联系,则D项正确。遥感获取的影像信息,还需要人工查证、确认,故A项错误;遥感 不能获取地下信息,也不具备探知遗迹的功能,则B项、C项错误。,6.(2018江苏单科,18,2分)突尼斯中南部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因为这一区域 ( ) A.人类活动较多 B.位于

7、沿海地区 C.森林覆盖率高 D.地处荒漠边缘,答案 D 突尼斯中南部位于35N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影响,为荒漠景观,人迹罕 至,不利于野外实地考察,故可利用遥感技术来探知地表信息。,知识总结 遥感技术的特点与应用领域。特点包括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速度快、限制 少、应用广、适应性强。应用领域包括资源调查、环境和灾害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以及 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7.(2017江苏单科,25,3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双选) ( ) A.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

8、一直领先全国 B.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 C.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 D.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答案 BD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图示三个时期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由约 7.2%9.2%13.5%,呈现明显的加速增长态势,则B正确;图示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 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故D正确。,8.(2017江苏单科,26,3分)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双选) ( ) A.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 B.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

9、加快 C.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 D.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答案 AB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图示19782015年,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 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不同,前期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最先开 放,故能体现改革开放对区域影响的差异性,则A正确;2000年后,即西部大开发后,随着政策倾 斜,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得以改善,使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速明显加快,则B正确;图示在2000年 以前,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大于中西部地区,小于东部地区,说明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 取决于东部增速,则C项错误;进入21世

10、纪以来,虽然人均GDP年均增速中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 区,但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故D错误。,知识拓展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主要包括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四川、重庆、云南、 贵州、广西、青海、西藏、新疆等省(市、区)。,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 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 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 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下面两题。,9.(2016浙江文综,7,

11、4分)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答案 B 此题为坐标图判读类问题,解题关键是看清看懂各坐标代表的含义及坐标数值。 依材料可知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即表示经济发展速度,越向右数值越 大,说明经济发展速度越快,B项和D项均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描述,依据它们在图中的左右位 置关系可判断数值大小,即可判断出经济发展速度快慢,故可知B项正确。同理可知Y轴表示 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即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越向上数值越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12、读图可知,A项和C项均错误。,评析 此题难度中等,重点是对坐标图的判读,体现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考查。,10.(2016浙江文综,8,4分)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 )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答案 A 此题较易,数值大小表示单位能耗高低,无论哪一区域均应降低单位能耗,故A项正 确,B项错误;重型工业和资源密集型工业均属高耗能工业,故C项和D项错误。,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1.(2016江苏单科,15,2分)以下图层组合最

13、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 ) A. B. C. D.,答案 A 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快速获取地面景观类事物的分布信息,故居民点、水系和地形 的信息可用RS技术获取,则A项正确。,12.(2016江苏单科,16,2分)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 ) A. B. C. D.,答案 C 农业适宜性评价需要考虑的自然条件为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注意水系和 地下水属于水源条件,故C项正确。,13.(2014山东文综,7,4分)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 )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 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 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答案

14、 D 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主要依靠RS技术,解译积雪遥感影像和分析道路积雪空间 分布均要使用GIS技术,GPS技术则主要用来进行定位。故选D项。,14.(2014广东文综,10,4分)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 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 ) A.公路 B.菜园 C.鱼塘 D.果园,答案 A 本题考查遥感相关知识。四选项中公路的比热容最小,正午时表面温度最高,根据 “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可知A项正确。,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 发内容

15、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完成下面两 题。,15.(2014安徽文综,23,4分)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 ) A.、 B.、 C.、 D.、,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由安徽地形特征来分析,其西南部、南部的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故推断图例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平原地区为农产品主产区和城市 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布面积一般大于城市化地区,故图例代表城市化地区,图例代表 农产品主产区。,评析 本题难度中等。本题以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图为背景材料,很巧妙地把区域发展与 区域环境特征联系在一起。解题关键是根据

16、图中信息判读安徽省地形特征与区域发展之间 的关系。,16.(2014安徽文综,24,4分)三类区域中 ( )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区迁往区 B.铁路建设成本区一般大于区 C.商业网点密度区一般大于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区,答案 A 本题以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图为切入点来考查人口迁移、交通运输方式、商业 网点布局、产业转移等知识。区为农产品主产区,区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多为农 村,我国人口迁移主要由农村迁往城市,故A项正确;区为山地、丘陵地区,区为平原地区, 铁路建设成本山地、丘陵地区大于平原地区,故B项错误;商业网点密度平原地区大于山地、 丘陵地区,故C项错误;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化地区,承接外省产业转移地区为区,故D项错 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