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全国通史版 b版)课件:专题十八 “冷战”后的世界风云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68708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X 页数:69 大小:68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全国通史版 b版)课件:专题十八 “冷战”后的世界风云 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全国通史版 b版)课件:专题十八 “冷战”后的世界风云 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全国通史版 b版)课件:专题十八 “冷战”后的世界风云 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全国通史版 b版)课件:专题十八 “冷战”后的世界风云 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全国通史版 b版)课件:专题十八 “冷战”后的世界风云 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全国通史版 b版)课件:专题十八 “冷战”后的世界风云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全国通史版 b版)课件:专题十八 “冷战”后的世界风云 (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八 “冷战”后的世界风云,高考历史 (全国通史专用),考点一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2015课标,35,4分,0.61)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 应该是,美苏两国 (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五年高考,答案 C 两极格局的形成是美苏实力均势的结果,而其解体则是美苏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 化的结果,因此两极格局确立与解体的主线是国家实力的消长,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明 显错误;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国以“冷战”为主,B项错误;两极格局下,美苏双方带有强烈的敌对 意识,D项错误。,解

2、题技巧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多, 旨在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近几年课标卷中这样的试题不少,希望强化综合分析问 题能力的培养。,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1.(2014江苏单科,19,3分)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 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 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 表述可概括为 ( )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

3、多极格局,答案 A 题干反映的是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美国与其他大国的关系。“美国是目前世界 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故不存在诸强争霸的格局,B错;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而非单极 格局,C错;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国际格局不是“实力相当大国并存”,D错。故A正确。,2.(2014重庆文综,12,4分)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 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 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 料表明,日本 ( ) 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B.

4、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答案 C 题干中“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指日本希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这表明日本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项正确。A项与题干主旨不符;B项中“获得了”的表述 与题干中“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的描述不符;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本题选C 项。,考点二 经济区域集团化与全球化 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1.(2017课标,35,4分)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 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 二十国集团,

5、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答案 A 从材料信息可知,在七国集团发展为二十国集团过程中,增加了俄罗斯、中国、巴 西、印度等国家,这一变化反映了两极格局解体后新兴经济体国家实力上升;从七国集团合作 到二十国集团合作解决世界经济问题,说明旧的世界经济秩序受到冲击。据此可知A项符合 题意。在此之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故B项错误;19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工业 革命后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就

6、已被卷入世界体系,故C项错误;八国集 团、二十国集团并非区域经济集团,故D项错误。,易错提醒 本题易错选B项。基础知识不扎实,对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不理解导致误选。,2.(2014课标,35,4分,0.62)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 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答案 A 欧元诞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有利于欧洲经济的稳 定发展,推动了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故选A项

7、。B项中的“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欧元的使用未必会带来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排除C项;二战后的欧洲在世界经济中并未处 于领导地位,故D项中“巩固了”的表述与史实不符。,知识拓展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讲,使用统一货币欧元会给欧盟各国带来以下好处:(1)增强自身 经济实力,提高竞争力;(2)减少内部矛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3)简化流通手续,降低成本;(4) 增加社会消费,刺激企业投资。,3.(2014课标,35,4分,0.525)右图为波兰开放边境 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 )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答案 D 图片中的旗帜是欧盟旗帜,波兰向欧盟开放边境线

8、反映了欧盟扩大,故选D项。冷 战结束的标志是苏联解体,A项不符合题意;B、C两项均与图片中的旗帜不符。,解题思路 图片式材料型历史选择题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全部有效信息。就本题而言,题干中 的文字信息“波兰开放边境线”和图片中的旗帜都是非常重要的有效信息,将这两个信息综 合起来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1.(2018江苏单科,20,3分)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 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 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 ( ) 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

9、利弊 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答案 A 材料既指出了全球化对世界进步的推动作用,也涉及全球化对某些国家的不公正 之处,说明该学者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故A项正确。材料能够体现对反全球化思潮的批 评及全球化的消极作用,但均不全面,B、C两项排除;材料只是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没有 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D项错误。,2.(2017江苏单科,18,3分)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 年和20 03 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表中数据表明 ( ) 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

10、.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答案 D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三种类型国家产业结构变革的总体趋势都是农业、工业比重 逐步减少,服务业比重不断增大,故D项正确。高收入国家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低并不意 味着高收入国家忽视农业生产,排除A项;中低收入国家农业比重不断减少,产业间发展不均衡, B、C两项错误。,3.(2017江苏单科,19,3分)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 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 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

11、因是,目前 ( ) 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答案 B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当前人们“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 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B项正确。材料表 明,人们没有明确区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而非理解逻辑混乱,A项错 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排除。,4.(2016江苏单科,20,3分)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 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

12、业和商业执照,遵 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 ( ) 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这份文件的签署将有利于英、法、意等国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 界的欧洲”,即促进欧洲更广泛、更深刻的合作,这为日后欧盟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故选B项。 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早在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时已经启动,排除A项;仅从材料信息无法 说明欧洲政治一体化已经实现,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5.(2014江苏单科,20,3分)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

13、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 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 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 济全球化 ( ) 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答案 B 题干表达了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经济利益没有 在全球合理分配”是指经济全球化的弊端。A表述片面且不是题干主旨;C、D均没有在题干 中体现,故排除A、C、D,选B。,6.(2014安徽文综,22,4分)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

14、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 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 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 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 )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答案 C 材料表明,法德共同编撰的历史教科书是在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进 行的,并带着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的目的给出多种答案,说明批判思维有利于历史 共识的形成,故C项符合题意。价值判断和批判思维必须建立在历史真实的

15、基础上,A、D两项 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历史的认同,不是对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B项错误。解题的关键是准确 把握材料含义。,7.(2014福建文综,24,4分)下表是1980、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 正确的是 ( ),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答案 B 从表格来看,1996年相对于1980年,各种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都有提高,说明各 种类型的国家与世界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这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体现,故B项符合题 意。进出口依存度提高是国际贸易快速发展的体现,A项错误;表格内容不涉及经

16、济区域集团 化的状况和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C、D两项错误。,C组 教师专用题组 1.(2013天津文综,10,4分)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 ),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答案 D 图片反映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后,美国、加拿大和墨 西哥三国之间通过自由贸易实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互补,故选D项。,2.(2012课标全国,35,4分)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

17、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答案 C 本题考查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 的能力,难度较大。从示意图可知,与1965年相比,1995年美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没有大的 变化,日本和亚洲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有较大提升,而拉美、苏联(俄罗斯)东欧 地区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有所减少,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各个国家、地区经济实力的变化:美 国经济实力相对稳定,日本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上升,拉美、苏联(俄罗斯)东欧地区经 济实力下降,重心呈现向日本、亚洲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世 界贸易份额的变化,无法反映世界贸易秩序是否稳定,故A项表述不确切;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 的是美国,但美国的贸易量所占份额基本不变,排除B项;两幅示意图反映的是世界贸易份额的 变化,无法体现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