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665364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八章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十八章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十八章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十八章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十八章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八章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八章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幻灯片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八章 小肠疾病病人 的护理,【解剖】分段:十二指肠 空肠(2/5)回肠(3/5)血运:肠系膜上A、V淋巴:肠系膜上A周围 腹腔A周围 【生理】消化(食物) 吸收(营养、水份)分泌(胃肠激素) 免疫(IG),第一节 解剖生理概要,第二节 肠梗阻 (Intestinal obstruction),肠内容物由于名种原因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病因与分类】,按梗阻发生原因可分: 1、机械性肠管受压、肠壁病变、腔内堵塞等致肠腔窄小(最多见)。 2、动力性无器质狭窄,为肠壁肌肉运动紊乱(少见)。分: 麻痹性 运动减弱痉挛性 运动增强 3、血运性 肠壁血运障碍

2、所致。如肠系膜血管损伤、栓塞和血栓形成所致(少见)。,【病因与分类】,按肠壁血运有无障碍:单纯性肠梗阻 绞窄性肠梗阻 按梗阻的部位分:高位性 低位性 按梗阻的程度分:完全性 不完全性 按梗阻发展速度分:急性 慢性 闭袢性肠梗阻:指一段肠管两端均受压且不通畅者,易发生肠坏死和穿孔,【病理生理】,(一)局部变化 1.肠管蠕动增强:克服阻力。 2.肠腔积气扩张:70%来自咽下,30%来自血液弥散和肠内容物分解或发酵。 3.肠壁充血水肿、血运障碍:静脉受阻,以后动脉受阻,血栓形成,肠管缺血坏死、穿孔。,(二)全身变化 1.体液丢失和电解质失衡:呕吐丢失、消化道水分吸收障碍、肠壁血管渗出。可引起代碱、代

3、酸,血容量不足。 2.全身性感染和毒血症:梗阻近端细菌感染,引起腹膜炎、脓毒症等。 3.呼吸和循环障碍:腹胀使腹内压增高、膈肌上升、腹式呼吸减弱影响肺气体交换;同时妨碍下腔静脉回流,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一)症状: 1、腹痛: 单纯性-为阵发性绞痛; 绞窄性-为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 麻痹性-为持续性胀痛。 2、呕吐: 初为反射性,后为溢出性; 高位-呕吐早而频,多为胃内容物; 低位-呕吐迟,次数少,大量粪水样物; 结肠梗阻-为闭袢,无呕吐或呕吐轻。,【临床表现】,【临床表现】,3、腹胀: 高位-腹胀不明显; 低位-腹胀明显。 4、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完全性梗阻多见; 早期梗阻-可有少量

4、排气排便; 绞窄性-排血性粘液便,(二)体征: 5、腹部体征: 望诊:可见腹胀、肠型、肠蠕动波。 触诊: 单纯性-腹壁软,轻压痛,无腹膜刺激征 绞窄性-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痛性包块。 蛔虫性肠梗阻-可触到条索状物。,【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叩诊:腹腔渗液多时,可有移动性浊音。 听诊: 机械性-绞痛时肠呜音亢进,并有气过水音和金属音。 麻痹性-肠呜音减弱或消失。 6、直肠指检:指套染血(肠套叠)、触及肿块(直肠肿瘤)。 7、全身变化:脱水征;感染征;严重休克,1、实验室:后期Hb及血细胞比容增高、尿比重高、电解质失衡,PH值及CO2CP下降。肠绞窄可有WBC增高。 2、 X线:梗阻46小

5、时后,立位平片可见多数气液平面和胀气的肠袢,空肠胀气可为“鱼肋刺”状阴影。蛔虫堵塞者可见肠腔内成团的蛔虫体阴影。肠扭转时可见孤立、突出的胀大肠袢。,【辅助检查】,急性肠梗阻X线表现,【诊断要点】,(一)根据四大症状; (二)腹部检查与肛门指检; (三)X线征象,【治疗原则】,原则:解除梗阻,纠正全身生理紊乱 (一)非手术: 1、禁食 2、胃肠减压 3、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4、防治感染 应用抗菌素 5、病因治疗:如单纯性肠扭转-颠波疗法、麻痹性-促肠蠕动、痉挛性-解痉、蛔虫性驱虫、粪块性润肠通便。,【治疗原则】,(二)手术:适于绞窄性、肿瘤、先天畸形及非手术无效者根据病因不同选:粘连松

6、解、扭转复位、套叠复位、短路术、肠切除吻合和肠造口术等。,【几种常见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 1、粘连性肠梗阻 占2040%,腹部手术后,可为完全必和不完全性,很少绞窄。预防为主 处理同上述。 2、肠扭转 多发生在小肠(青壮) 与饱餐后剧烈运动有关,有典型梗阻表现及X线特征。其次为乙状结肠(老年人),多为便秘所致,除梗阻表现外,X线可见尖端呈“鸟嘴”状阴影。处理同上述。,粘连性肠梗阻,肠扭转,3、肠套叠 分回结肠型、小肠型、结 肠型,前者多见,多见于2岁以下幼儿常可在短期内导肠坏死。 表现为:剧烈腹痛、腹部腊肠样包块、果酱样粘液血便,检查指套有粘液血便。处理同上述。 4、肠蛔虫堵塞 多见于农村

7、儿童,经常腹痛史,若驱虫不当常引起梗阻,除梗阻征外,可扪及条索状团块。处理同上述。,肠套叠和蛔虫性肠梗阻,【护理评佑】 (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年龄、既往如手术、腹膜炎、肿瘤)、诱因(饮食、活动)等2、身心状况:局部(四大表现)、全身(脱水、感染、休克)、辅助检查。3、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二)术后评估 1、手术情况 2、生命体征 3、腹部情况 4、术后恢复情况(切口、引流、腹腔脓肿、肠漏),【护理诊断/问题】 【护理目标】,(一)体液不足 维持水电酸碱平衡,纠正休克 (二)疼痛 减轻腹痛舒 (三)体温增高 维持正常体温 (四)潜在并发症 预防和及时发现并发症 (吸入肺炎、腹腔感染 肠瘘、肠粘

8、连),【护理措施】 (一)维持体液平衡:1、合理输液并记录出入量2、营养支持:禁食 梗阻解除后可进流汁(但禁甜食与牛奶)。 (二)有效缓解疼痛1、禁食、胃肠减压:记录量、质、色。 2、腹部按摩: 3、应用解痉剂和缓解腹胀:肠痉挛可用阿托品解痉(绞窄和麻痹性禁用),禁用吗啡。也可用热敷、针灸、服石腊油等。,(三)维持体温正常 (四)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1)吸入性肺炎(2)腹腔感染及肠瘘(3)肠粘连,【护理评价】,(一)疼痛是否减轻。 (二)腹胀是否缓解 (三)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是否得到纠正。 (四)并发症(肠坏死、腹腔感染、休克)是否得到预防和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教育】,1、少食刺激性强的辛

9、辣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餐后忌剧烈运动。 2、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 3、保持大便畅。 4、保持心情愉悦,每天进行适量体育锻炼。 5、如有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不适症,及时就诊。,第 三 节 肠 瘘,肠瘘,肠瘘系指肠管与其它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表形成异常通道,肠内容物循此进入其它脏器、体腔或至体外,引起感染、体液丧失、内稳态失衡、器官功能受损及营养不良等改变。,【分类】,按发生原因: 1、先天性:脐瘘 2、后天性(1)腹腔或肠道感染(2)肠道缺血性疾病(3)腹腔内脏器或肠道的恶性病变(4)腹部手术或创伤:腹部火器伤、腹部术后并发症占90%(误伤、吻合不良、异物遗留) 3、治疗性:人工造瘘,【分类

10、】,按肠瘘是否与体表相通: 1、肠外瘘:管状瘘、唇状瘘 2、肠内瘘 按肠道连续性是否存在: 1、侧瘘 2、端瘘:完全瘘,按瘘管所在位置: 1、高位瘘 2、低位瘘 按肠瘘的日排出量1、高流量瘘:500ml以上2、中流量瘘:200500ml范围内3、低流量瘘:200ml以内,【病理生理】,高位生理紊乱重、低位感染重。 (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二)营养不良 (三)消化液腐蚀及感染,【临床表现】,(一)局部表现 1、腹膜炎症状和体征 2、腹壁瘘口 3、瘘口周围皮肤溃烂 (二)全身表现 脱水、营养不良及全身感染,甚至脓毒血症。,【辅助检查】,(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RBC HB WBC N

11、 2、肝功能检查:GPT GOT AKPr-GT 胆红素 3、低钾、低钠 4、营养不良指标:血清蛋白、转铁蛋白、前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均下降,【辅助检查】,(二)特殊检查 1、口服或胃管注入美兰 以判断瘘口部位 2、瘘管组织活检判断有无肿瘤、结核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CT 助于发现腹腔脓肿、积液和占位性病变。 2、瘘管造影 3、胃肠道钡剂造影,口服染料或药用炭:口服经过稀释的骨炭粉或亚甲蓝后,定时观察瘘口,记录骨炭粉或亚甲蓝排出的量和时间。如有染料经创口排出则瘘诊断明确;根据排出时间,可粗略估计瘘的部位;根据排出量的多少,可初步估计瘘口大小。 瘘管造影有助于明确瘘的部位、大小、瘘管的长

12、短、走行以及脓腔范围,还可了解与肠瘘相关的部分肠襻的情况。,【诊断】,1、病史 2、临床床表现 3、造影检查,【处理原则】,纠正水电酸碱平衡、控制感染、加强瘘口护理、重视营养支持、维护重要器官功能和防治并发症。 (一)全身治疗: 1、控制感染: 抗菌素 充分引流 2、纠正水电、酸碱失衡 3、营养支持:早期PN 后期EN,【处理原则】,(二)局部治疗 1、充分负压引流 经手术或瘘管放入双套管行负压引流 2、堵塞瘘道(内堵、外堵)如采用医用胶、乳胶片等(见P245页,图18-5、18-6)。(三)手术治疗 1、时机:感染完全控制、全身营养改善后 2、手术适应症:唇状瘘伴有肠梗阻;管状瘘已上皮化或疤

13、痕化;特异性病变;多全瘘口存在等。,【处理原则】,3、手术方式:肠段部分切除;肠瘘局部楔形切除缝合术;肠瘘旷置术;小肠浆膜补片覆盖术。,【护理评估】,(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外伤、手术腹部感染 2、身体状况 局部:瘘管类型、腹膜刺激征、瘘管 周围情况。 全身:营养不良状况和全身感染状况 辅助检查状况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护理评估】,(二)术后评估 1、手术情况 2、生命体征、腹部部、伤口和引流情况 3、有无肺部和腹腔感染、胃出血和瘘口出血、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4、认知状况,【护理诊断/问题】 【预期目标】,(一)体液不足 病人体液平衡得到改善。 (二)体温升高 病人体温恢复正常。

14、(三)营养失调(低) 病人营养得到改善。 (四)皮肤完整性受损 瘘口周围皮肤得到有效保护。 (五)潜在并发症 并发症得到预防、发现和处理。,【护理措施】,(一)维持体液平衡 1、禁食、胃肠减压 2、静脉输液,以维持体液平衡(补充应引流量) (二)控制感染1、体位:低半坐卧位,有利于引流和呼吸 2、负压吸引和灌洗的护理 (1)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2)调节负压大小(1020Kpa,即75150mmHg) (3)调节灌洗液速度(目的是保持管内湿润) 每日冲洗量为20004000ml (4)观察和纪录:观察灌洗时病人有无不良反应,注意记录引流质、量、色。3、合理应用抗生素,【护理措施】,(三)营养支持

15、(肠内、肠外)(1)注意输注速度和量(2)注意无菌操作(营养支持维持至肠功能恢复止) (四)瘘口周围皮肤的护理: (1)及时清除溢出的肠液 (2)敞露瘘口,保持干燥 (3)保护瘘口周围皮肤(氧化锌油膏),【护理措施】,(五)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1、堵片移位及松动 (1)注意观察 (2)发现松动、脱落报告医生 2、肝肾功能障碍(1)及时纠正水电失衡(2)加强肝肾功能监测(3)护肝护肾3、胃肠道及瘘口出血(消化液腐蚀血管、胃粘膜糜烂、应激溃疡)(1)病情监测(2)保持引流通畅 (3)应用止血药,【护理措施】,4、腹腔感染及肠瘘(1)术前充分肠道准备(2)术后加强营养(3)加强各种引流管的护理(肠排列管、肠造口管、腹腔 负压引流管、胃管、导尿管等(接引流袋、固定、通畅、无菌、观察记录质量色)(4)全身抗菌素(5)加强病情观察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5、粘连性肠梗阻(1)注意体位和术后早期活动(2)病情观察:有肠梗阻症状时及早报告医生处理,【护理评价】,(一)体液平衡是否得到维持 (二)病人体温是否维持在正常范围 (三)病人营养状况是否得到改善 (四)瘘口皮肤是否得到保护 (五)有无发生腹腔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