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656098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医学课件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医学课件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医学课件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医学课件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张学思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科教研室,肝脏主要功能,代谢功能,如糖、脂肪、蛋白质、核酸、维生素、激素、胆红素和胆酸的代谢;铁、铜及其他金属的代谢等。 排泄功能,如对胆红素和某些染料的排泄;解毒功能:如对各种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清除等。 检测肝功能状态的实验室检查称为肝功能试验,肝脏主要功能,肝脏主要功能,另外,有些检查与肝的病理变化有关,虽然和肝的正常功能无关,但为肝病的重要诊断依据。如:血清中酶的增加;肿溜标志物的出现及肝炎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查等。,肝脏主要功能,代谢功能,如糖、脂肪、蛋白质、核酸、维生

2、素、激素、胆红素和胆酸的代谢;铁、铜及其他金属的代谢等。 排泄功能,如对胆红素和某些染料的排泄;解毒功能:如对各种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的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子的清除等。 检测肝功能状态的实验室检查称为肝功能试验,通过对肝脏的实验室检查可以了解 肝有无损伤及其损伤程度; 对肝功能状态作动态比较,观察病情变化; 协助病毒性肝炎和肝癌的诊断; 评价肝的储备功能等。,肝脏主要功能,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脂类代谢功能检查 胆红素代谢检查 胆汁酸代谢检查 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一、蛋白质代谢检查,血清蛋白总量(TP)、白蛋白(A)、球蛋白(G)及

3、A/G比值测定,血清蛋白总量(TP)、白蛋白(A)、球蛋白(G)及A/G比值测定,1、标本采集法:空腹静脉血23 ml,干燥试管,勿溶血2、参考值:总蛋白(TP): 6080g/LA : 4055g/LG : 2030g/LA/G : 1.52.5:1,3、临床意义,(1)高蛋白血症-血清总蛋白80g/L。主要为球蛋白增加所致。见于:肝硬化、慢性炎症、恶性淋巴瘤、SLE、多发性硬化、某些寄生虫病等。(暂时性: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3、临床意义,(2)低蛋白血症 -血清总蛋白60g/L。主要为白蛋白减少A、血清蛋白丢失/消耗过多:如肾病、结核、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等。B、血清蛋白摄入不足

4、:如消化、吸收不良。C、蛋白合成障碍:如慢性肝病、肝功能受损。(暂时性: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稀释。),3、临床意义,(3)白蛋白降低A、意义同低蛋白血症。B、其含量与有功能肝细胞的数量呈正比,白蛋白逐渐下降者提示预后不良。治疗后上升,提示治疗有效。白蛋白25g/L时,易产生腹水。,3、临床意义,(4)球蛋白增高(主要以球蛋白增多为主)A、意义同高蛋白血症。B、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多有白蛋白,球蛋白。,3、临床意义,(5)A/G倒置( 1 )见于肝功能严重损伤如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必须指出: 1、急性或局灶性肝损伤时,TP、A、G及AG多为正常。 2、急性重症肝炎 多数病例TP不下降,而

5、球蛋白增加;此时肝功能已有损害。 3、亚急性重症肝炎TP常随病情加重而减少,若呈进行性减少,应警惕发生肝坏死。,二、胆红素代谢检查,1、采静脉血2ml,不抗凝,分离血清进行测定(防止溶血)。 2、参考值总胆(STB):218mol/L结胆(CB):04mol/L 非结胆(UB):214mol/L,胆红素代谢检查,胆红素代谢检查,三、血清酶学检查,标本采集法:空腹、静脉血34ml。,(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参考值: 80 u/L 有诊断价值。 增多对急性肝炎早期诊断有价值(阳性率80-100%)。显著增高:见于急性肝炎(2)其他疾病也可轻中度升高:如胆道疾病,心肌炎,脑血管病、

6、药物/毒物对肝损害等。,(二)血清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测定,1、参考值: AST,当肝细胞严重坏死时,AST ALT。 2、如果重症肝炎、亚急性肝炎患者,一度上升的转氨酶突然降低,是肝细胞大量坏死的表现,提示预后差。“胆-酶分离”,(三)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1、参考值:350u/L应考虑有肝癌可能),并可动态观察、判断预后。 (2)肝内/肝外性胆管阻塞时:中/重度升高,上升幅度与黄疸程度平行。 (3)其他各种肝损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三、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检查,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为嗜肝DNA病毒,在电镜下可见大球形颗粒、小球形

7、颗粒和管型颗粒。 完整的HBV颗粒为大球形颗粒,又称 Dane颗粒,直径42nm,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包膜HBsAg,核心部分含有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HBcAg和HBeAg等,是病毒复制的主体。,图例一,图例二,图例三,*1963年美国肿瘤研究所B.S.BIumberg在澳大利亚首先发现,称为“澳抗”又称肝炎相关抗原。 乙肝病毒: *1970年英国Dane在电镜下首先观察到乙肝病毒颗粒,是直径42nm的双层外壳的病毒颗粒,称为Dane氏颗粒,后来又有人发现26nm的核心颗粒。 *e抗原: 1972年瑞典人Magnius发现与乙肝有关的第三 种抗原。e抗原为一种可溶性抗原。在HBV核

8、心的表层,乙肝抗原,机体感染HBV后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形成多种不同的抗原抗体系统 表面抗原抗体系统 (HBsAg,抗HBs) 核心抗原抗体系统 (HBcAg,抗HBc) e 抗原抗体系统 (HBeAg,抗HBe)HBV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血液为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乙肝抗原,检测方法与参考值,检测方法与参考值,检测方法与参考值,三、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的临床意义,1、表面抗原HBsAg(正在/曾经感染HBV) 2、表面抗体抗-HBs(保护性抗体,表示曾感染过HBV/接种疫苗有效,机体具有抗感染力) 3、e抗原HBeAg(是HBV大量复制的标志,传染性强) 4、e抗体抗-Hbe(H

9、BV减少,感染性弱) 5、核心抗原HBcAg(HBV复制标志) 6、核心抗体抗-HBc(正在感染HBV或急性感染恢复期),四、甲胎蛋白(AFP)测定,1、参考值 成人:定性阴性,定量25g/L。 2、临床意义原发性肝癌:定性呈阳性、定量500 g L ,持续一个月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炎 、幼儿的辜丸或卵巢畸胎瘤等即可确诊。(阳性 率达70%以上),五、癌胚抗原(CEA)测定,1、参考值 成人:5g/L。 2、临床意义 (1)消化道恶性肿瘤检出率高,如结肠癌、直肠癌等。 (2)对原发性肝癌 和转移性肝癌的鉴别价值较大,后者 CEA阳性率高达90,绝对值 明显增高。(3)此外,CEA轻度增加也见于溃疡性结肠炎、肝硬化 、阻塞性黄疸及吸烟者和老年人。,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