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54368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年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素养十条(2018 年版) ” ,主要内容是 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症,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附

2、件 心理健康素养十条 (2018 年版) 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第一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心健康密切关联、相互影响。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在身体方面是健康的,在心理方面也是健康的。心 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 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健康事关个体的幸福,家度的和睦,社会的和 谐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方面,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 健康。例如,极情绪会导致个体的免疫水平下降。癌症、冠心病、消化系统溃 疡等是与消极情绪有关的心身疾病。另一方面,心理健康也受到身体健康的影 响。例如

3、,慢性疾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发病率比普通人群更高。长期 处在较大的压力下而无法有效疏解,对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第二条:适量运动有益于情绪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心理康也有帮助和益处。运 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时,大脑释放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又称快乐激素,不仅具有止 痛的效果,还是天然的抗抑郁药。太极拳、瑜伽等注重觉察和调整自身呼吸的 运动有助于平静情绪、缓解焦虑。运动还可以提升自信、促进社会交往。坚持 适量运动,每周三到五天,每天锻炼 30 分钟以上,对于预防和緩解焦虑抑郁更 为有效。

4、如有必要,可寻求医生和专业人员的帮助,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运动方 案。 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第三条: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出现心理问题却不愿寻求专业帮助是常见而有害健康的表现。不愿求助 的原因包括:认为去见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就代表自己有精神心理疾病; 认为病情严重才有必要就诊;认为寻求他人帮助就意味着自已没有能力解决自 己的问题;担心周围的人对自己的看法等。其实求助于专业人员既不等于有病, 也不等于病情严重。相反,往往是心理比较健康的人更能够积极求助,他们更 勇于面对问题、主动做出改变、对未来有更乐观的态度。积极求助本身就是一 种能,

5、也是负责任、关爱自己、有智慧的表现。出现心理问题可求助于医院 的相关科室、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和社工机构等。求助的内容包括:寻求专业 评估和诊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等 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第四条: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心身健康问题。 睡眠质量是心身健康的综合表现。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醒后难以入睡、经常噩梦等。睡眠不良提示着存在心理问题或生理问题, 是心身健康不可忽视的警示信号。多数睡眠不良是情绪困扰所致,抑郁、焦虑 等常见情绪问题都可能干扰睡眠。焦虑往往导致入睡困难,抑郁则常常伴随着 失眠早醒等问题。另一方面,睡眠不良

6、会影响心理健康,加重心理疾病。睡眠 不足会损害情绪调控能力使负面情绪增加。 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第五条: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早评估,积极治疗。 抑都症和焦虑症都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如果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 缺乏持续两周以上有可能患上抑郁症。抑郁症可导致精神痛苦、学习无效、工 作拖延,甚至悲观厌世。抑郁患者具有较高的自杀风险,需要及时防范。焦虑 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 不安并伴有心跳加速、手抖、出汗、尿频等症状。公众要提高对自身情绪健康 的觉察能力,及时寻求科学的评估方法,尽早求治,防止问题加重。抑郁症、 焦虑症可

7、以通 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相结合而治愈,及时治疗有助于降低自杀风险, 预防复发。 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第六条:服用精神类药物需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减停。 药物治疗是针对许多心理疾病常用而有效的治方式之一。精神类药物种 类繁多,药物在用量、适用范围与禁忌、副作用等方面各有特点,精神类药物 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得自己任意使用。某些药物的滥用可能会 导致药物依赖及其他危害。在用药期间,要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 尊重医生的要求按时复诊,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类别及用量的调整。在病 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应继续听从医生的用药指导,不可急于停药。

8、自己任意 调整药 量甚至停止用药可能带来病情复发或恶化的风险。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其 表现和程度因人而异,应向医生沟通咨询,切不可因为担忧药物的副作用而拒 绝必要的药物治疗。 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第七条: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要多了解,多尊重,科学引导。 儿童心理发展包括感知觉、认知、语言、情绪、个性和社会性等方面, 各有其内在发展规律。在存在普遍规律的同时,不同的儿童在发展的速度、水 平、优势领域等方面存在差异。养育者需了解儿童发展特点,理性看待孩子间 的差异,尊重每个孩子自身的发展节奏和特点。越是早期的发展阶段,对一生 心理特征的影响就越大。如果儿童的压

9、力过大、缺乏运动、缺乏社交,将不利 于大脑发育,阻碍心理成长。儿童心理发展是先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 家庭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好的家庭氛围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惩罚是短期 有效但长远有害的管教方式。比奖惩更有效的,是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情绪和需 求,科学引导。养育者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的学 习、反思和成长。养育者要把握好尺度,即要支持引导,又不要急于干预。在 儿童发展中,有些“问题”其实是常见的过程,会随着成长逐浙消失。养育者 有时可能会夸大或忽视孩子的问题,要开放地听取他人的反馈,或向专业人员 求助。 第八条: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第八条:预防

10、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的退行性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达到 治愈效果,所以早期识别和干预尤为重要。老年痴呆主要症状包括:记忆退化 乃至影响生活、难以完成原本熟悉的任务、难以做出决策、言语表达出现困难、性格发生变化等。通过认知功能评估可早期发现老年痴呆。健康的生活方式有 助于预防老年痴呆。老年人要多运动、多用脑、多参与社会交往,包括:保持 规律运动的习惯、增加有益的户外运动、保持学习与思考的习惯、积极进行社 会交往等。 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第九条: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

11、恐惧和排斥很多是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实际 上,精神心理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可以缓解乃至康复。因此,精神心理疾 病息者经过有效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后,可以承担家庭功能、工作职能与社会 角色。把患者排除在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工作环境之外,是不必要的,也是不恰 当的,会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新的压力。对于能够维持工作能力的精神心理族 病患者,为其提供适当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第十条: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不逃避,不消极。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人们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缓解。需要注意的 是,有些减压方式看起来当时能够舒心情,但弊大于利,是不健康的减压方式。 例如,吸烟、饮酒、过度购物、沉迷游戏等方式。虽然当时可能带来心情的缓 解,但是也会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适应的问题。通过学习科学有效的减 压方式可以更好的应对压力,维护心身健康。第一,调整自己的想法。找出导 致不良情绪的消极想法;根据客观现实,减少偏激歪曲的认识。第二,积极寻 求人际支持。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获得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第三,保持健 康的生活方式。采用适量运动和健康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判断什么是 科学的减压方式,主要是看这种方式是否有利于更好的应对现实问题,是否有 利于长远的心身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