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第三章(含练习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5649182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4.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器分析第三章(含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仪器分析第三章(含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仪器分析第三章(含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仪器分析第三章(含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仪器分析第三章(含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仪器分析第三章(含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第三章(含练习题)(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法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metry (UV-Vi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朗伯-比尔定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条件的选择UV-Vis的应用,3.1.1 分子吸收光谱的形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 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也称为电子光谱。 (1) 远紫外光区: 100-200nm (2) 近紫外光区: 200-400nm (3) 可见光区:400-800nm(已学) 物质颜色与吸收光的关系:,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物质分子内部三种运动形式 电子能级间跃迁的同时总伴随有振动和转动能

2、级间的跃迁。即电子光谱中总包含有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间跃迁产生的若干谱线而呈现宽谱带。,3.1.2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一)电子跃迁类型,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三种价电子跃迁的结果:电子、电子、n电子。,分子轨道理论:成键轨道-反键轨道。,当外层电子吸收紫外或可见辐射后,就从基态向激发态(反键轨道)跃迁。主要有四种类型跃迁,其所需能量大小顺序为:n n ,(1)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电子只有吸收远紫外光的能量才能发生跃迁; 饱和烷烃的分子吸收光谱出现在远紫外区; 吸收波长200nm。 属于禁阻跃迁,max一般为10100Lmol-1 cm-1,吸收谱带强度较弱。 分子中孤对电子和

3、键同时存在时发生n 跃迁。丙酮n 跃迁的为275nmmax为22 Lmol-1 cm -1(溶剂环己烷)。,(4) n*跃迁,R 吸收带,(二)有机化合物紫外-可见光谱特征,1)饱和有机化合物 *跃迁 , n*跃迁,2)不饱和脂肪族化合物 *跃迁, n*跃迁,3)芳香族化合物 E1带,E2带:芳环内共轭乙烯基*产生;B带:芳环大键跃迁产生(精细结构)。,3.1.3 无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产生无机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电子跃迁形式一般分为电荷迁移跃迁和配位场跃迁。,在配体的作用下过渡金属离子的d轨道和镧系、锕系的f 轨道裂分,吸收辐射后,产生d-d、 f-f 跃迁; 必须在配体的配位场作用下

4、才可能产生也称配位场跃迁; 摩尔吸收系数很小,对定量分析意义不大。,(一)配位场跃迁,辐射下,配合物分子中原定域在金属M轨道上的电荷转移到配位体L的轨道,或按相反方向转移,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称为电荷迁移吸收光谱。,电子接受体,电子给予体,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 104 Fe2+与邻菲罗啉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属于此。,(二)电荷迁移跃迁,吸收光度法所使用的显色剂绝大多数含有生色团 及助色团,本身为有色物质。当与金属离子配位时, 作为配位体的显色剂,其共轭结构发生了变化,产生 -* 跃迁,导致其吸收光谱蓝移或红移。定量分析中,要求络合物与配位剂的最大吸收波 长之差大约在60nm以上。,(三)金属离子影

5、响下的配位体-* 跃迁,3.1.4 常用术语,吸收峰、谷、肩峰、末端吸收,吸收曲线,3.1.4 常用术语,同一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光度不同。吸光度最大处对应的波长称为最大吸收波长(max),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其吸收曲线形状相似,max不变。而对于不同物质,它们的吸收曲线形状和max则不相同。 定性分析依据,Ca-K-B络合物;Mg-K-B络合物的吸收曲线,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在某一定波长下吸光度 A 有差异,即吸光度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定量分析依据,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在一定实验条件下,Ac,生色团与助色团,生色团:在近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有特征吸收的基团。,结构特征:含有n非键电子

6、和电子。,生色团与助色团,助色团:,分子中含有杂原子的基团。,结构特征:含有n非键电子。,使发色团红移,吸收强度增强。,红移与蓝移(紫移)增色与减色,某些有机化合物经取代反应引入含有未共享电子对的基团(-OH、-OR、-NH2、-SH、-Cl、-Br、 -SR、- NR2)之后,吸收峰的波长将向长波方向移动,这种效应称为红移效应。,在不饱和烃类分子中,当有两个以上的双键共轭时,随着共轭系统的延长, *跃迁的吸收带将明显向长波方向移动(红移),吸收强度也随之增强(增色)。,3.1.5 影响紫外-可见光谱的因素,(一)共轭作用,非共轭体系各生色团将独立地产生吸收,但吸收强度增加。, Y=H,R *

7、 150-160nm (K)n * 275-295nm (R),C=O基团可产生n* 、 n*、 *三个吸收带。 n* 吸收带又称R带,落于近紫外或紫外光区, R带吸收较弱(max100)。 醛、酮、羧酸及羧酸的衍生物,如酯、酰胺等,都含有羰基。由于在结构上的差异,它们n*吸收带的光区稍有不同。,羰基化合物,Y= -NH2,-OH,-OR 等助色基团, 这些助色团上的n电子与羰基双 键的电子产生p共轭,K带红移,R 带蓝移; R带max =205nm ;10-100,不饱和醛酮 K带红移:177250nm R 带红移:290310nm,苯及其衍生物,苯环上助色基团对吸收带的影响,顺反异构:,顺

8、式:max=280nm; max=10500 反式:max=295.5 nm;max=29000,互变异构:,酮式:max=204 nm烯醇式:max=243 nm,(二)立体化学效应,溶剂对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较为复杂。 溶剂极性增大,B带精细结构消失,吸收带变向平滑。改变溶剂的极性,还会 使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 发生变化。,(三)溶剂对吸收光谱的影响,溶剂对最大吸收波长的影响,如:异丙叉丙酮,溶剂极性增加,n*跃迁吸收带蓝移是因为:,从上面C=O(羰基)键的电子云分布可以知道,相对于激发态*轨道来说,基态时氧原子上的n电子处于定域状态,更为集中,使得羰基的极性较为明显,因此,在n*跃迁中,基

9、态的极性比激发态更强一些。,而在极性溶剂中,化合物与溶剂静电的相互作用或氢键作用都可使基态或激发态趋于稳定,但是极性大的稳定作用更强一些,因此极性大的溶剂对基态n电子的影响更大一些,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基态和激发态之间的能量差增加,使吸收带蓝移。,这是因为:,在*跃迁中,基态时电子主要集中在碳氧之间,使得基态的极性弱于激发态。,n *跃迁:兰移; ;, *跃迁:红移; ,N-亚硝基二甲胺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图,由于溶剂对电子光谱图影响很大,因此,在吸收光谱图上或数据表中必须注明所用的溶剂。在进行紫外光谱法分析时,必须正确选择溶剂。选择溶剂时注意下列几点:,3.2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3.2

10、.1 朗伯比尔定律,透射比(透光度),吸光度,吸光度(A)的大小是溶液吸光程度的度量,A越大,表明溶液对光的吸收越强。,物理意义:当一束单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溶液后,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吸收层厚度成正比,这是吸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前提条件: 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 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稀溶液) ; 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过程,无荧光和光化学现象发生。,在含有多种吸光物质的溶液中,溶液对某一单色光的总吸光度等于各吸光物质的吸光度之和,即:,b: cm c: gL-1 k用a表示, a称为吸收系数 单位:Lg-1cm-1A

11、=abc,(2) 摩尔吸收系数,b: cm c: molL-1 k用表示, 称为摩尔吸收系数 单位:Lmol -1cm-1,3.2.2 吸收系数,(1) 吸收系数 a,影响的因素: 波长、吸光物质性质、溶剂、温度、溶液的组成、仪器灵敏度等。,当波长、温度、溶剂等条件一定时:不同物质不同同一物质随而改变,max时其表示为max,max,灵敏度max104 Lmol -1cm-1的方法较灵敏同一物质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3.2.3 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一)与样品溶液有关的因素1) 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偏差2) 化学反应引起的偏差3) 介质不均匀引起的偏差(二)与仪器有关的因素1) 非单色

12、光引起的偏差因此,通常应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为测定波长。2) 非平行入射光引起的偏差,例: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铁。已知溶液中Fe2+的浓度为500g/L,液层厚度为2cm,在508nm处测得透射比为0.645。计算吸收系数a和摩尔吸收系数 (已知铁的摩尔质量为55.85 g/mol)。,3.3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3.3.1 仪器基本部件,3.3.1 仪器基本部件,1) 光源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2) 单色器(分光系统),将光源发射的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并可从中选出一任波长单色光的光学系统。,棱镜:依据不同波长光通过棱镜时

13、折射率不同。,2) 单色器(分光系统),3) 吸收池,吸收池主要有石英池和玻璃池两种。在紫外区须采用石英池,可见区一般用玻璃池。,4) 检测器利用光电效应将透过吸收池的光信号变成可测的电信号,常用的有光电池、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红敏600-1200nm和蓝敏220-625nm)。,5) 结果显示记录系统检流计、数字显示、微机进行仪器自动控制和结果处理。,1、单光束分光光度计,3.3.2 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原理,2、双光束分光光度计,3、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多组分混合物 混浊试样分析 背景干扰 共存组分干扰,3.3.2 分光光度计的校正(一)波长校正:镨钕玻璃或钬玻璃(二)吸光度校正:铬酸钾溶液,3

14、.4 分析条件的选择,3.4.1 仪器测量条件 3.4.2 显色反应条件 3.4.3 参比溶液 3.4.4 干扰及消除办法,3.5 紫外可见光谱法应用,3.5.1 定性分析,(一)吸收曲线比较法,1. 与标准化合物的吸收光谱比较,2. 与标准谱图进行比较,(二)经验公式计算,63,(一)伍德沃德-费泽(Woodward-Fieser)规则 共轭双键的数目,共轭体系上取代基的种类、数目和立体结构等因素都对共轭多烯体系的紫外光谱产生影响。 Woodward-Fieser 总结出共轭烯烃最大吸收波长的计算方法,用于估算共轭多烯体系 K 带的 max:,64,环状共轭二烯波长计算法,65,链状共轭多烯类化合物的波长计算法,66,应用此规则的注意事项: (1)当有多个母体可供选择时,应优先选择较长波长的母体,如共轭体系中若同时存在同环二烯与异环二烯时,应选择同环二烯作为母体; (2)环外双键在这里特指 C=C 双键中有一个 C 原子在该环上,另一个 C 原子不在该环上的情况(如结构式 A),而结构式 B 和 C 则不是; 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