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49133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勘察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勘察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勘察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勘察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勘察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勘察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勘察项目投标文件(技术部分)(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正本某某勘察、边坡支护工程勘察投投 标标 文文 件件(技术标)项目编号:项目编号: 投投 标标 人:人:盖公章盖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 地地 址:址: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至至 2016 年年 04 月月 22 日日 10 时时 00 分以前不得开封分以前不得开封)目目 录录1. 勘察大纲方案勘察大纲方案.- 1 -1.1 工程概况- 1 - 1.2 气象水文、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简述.- 1 - 1.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 - 1.4 初步评价及勘察难点、重点 - 5 - 1.5 勘察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 6 - 1.6 勘察

2、技术要求.- 13 - 1.6 原始资料、勘察成品报告 - 18 -2 周期计划及进度控制方案周期计划及进度控制方案.- 21 -2.1 进度计划- 21 - 2.2 进度控制方案.- 22 - 2.3 特殊情况的应急措施.- 25 -3 劳动力和技术力量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劳动力和技术力量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 25 -3.1 劳动力投入计划- 25 - 3.2 技术力量的投入计划.- 26 - 3.3 劳动力和技术力量投入保证措施 - 27 -4 安全、文明保证措施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28 -4.1 安全施工措施.- 28 - 4.2 文明施工措施.- 36 -5 对本项目合理化建议对本

3、项目合理化建议.- 39 -5.1 高边坡基础稳定及边坡稳定问题.- 39 - 5.2 软土.- 39 - 5.3 第三系泥岩的膨胀性.- 40 -6 拟投入本工程的组织机构和主要勘察工作人员配备情况拟投入本工程的组织机构和主要勘察工作人员配备情况 - 41 -6.1 组织机构及工作人员投入 - 41 - 6.2 主要勘察人员资格证书.- 44 -7 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及仪器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及仪器- 57 -7.1 仪器设备配置原则.- 57 - 7.2 仪器设备配置计划.- 57 -8 服务承诺书服务承诺书- 59 -9 其他应提交资料其他应提交资料- 60 -9.1 我院工程质量检测

4、中心的计量认证证书.- 60 - 9.2 企业名称变更说明.- 61 -某某工程勘察项目技术标部分- 1 -1. 勘察大纲方案勘察大纲方案1.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经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南宁市公安局对“某工程”的地质勘察服务进行公开招标。该项目的勘察内容包括:,距南宁市区约 25km,周边交通网络发达,交通便利。1.2 气象水文、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简述气象水文、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简述1.2.1 气象水文条件气象水文条件拟建场地所处南宁市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年平均气温 21.6,极端最高气温40.4C,极端最低气温-2.18C;年平均相对湿度 65%;最大风速 30m/s,最大风力

5、 11 级;年平均降水量 1298mm,年蒸发量 945mm,每年雨季为 59 月。邕江为拟建场地附近最主要的地表水体,是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通道,该江从场地南部约 15km 处流过。邕江历史最高洪水频率、最高水位、最大流量、最大流速统计见下表 1.2。由于拟建场地距邕江较远,故不受其洪水影响。表 1.2 邕江洪水频率、最高水位、最大流量、最大流速统计表洪水频率水位(m)流量(m3/s)最大流速(m/s)5 年一遇76.23120002.5310 年一遇76.51141002.7120 年一遇77.92162002.8650 年一遇79.60191003.11100 年一遇80.83

6、211003.291.2.2 区域地质构造区域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南宁市在地质历史发展中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喜山期三个发展阶段,沉积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白垩系、古近系和第四系地层,地质构造主要有断裂和褶皱。断裂构造在盆地边缘比较发育,按走向划分,有北东、北西和近东西走向三组,其中以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其次为北西向断裂;主要断裂有韦村西乡塘断裂和老桥断裂,韦村西乡塘断裂位于南宁盆地北缘,距拟建场地约 2 公里,走向北东,形成于加里东期,切某某工程勘察项目技术标部分- 2 -割了寒武系、泥盆系和第三系地层,经历了多期活动,第四系早期仍有活动,规模长达 70 公里;老桥断裂位

7、于南宁盆地西南部,距拟建场地约 42 公里,走向北西,切割了寒武系、泥盆系和第三系地层,属右江深大断裂带的组成部分。褶皱构造有南宁北部的昆仑关复背斜(由高峰古蒙背斜、王享向斜和狮子岭背斜组成) ,南部和中部有周村狮子头背斜、南宁向斜。其中南宁向斜为市区内的主要褶皱构造,位于南宁市中部老口圩至四塘那洞村,走向北东,轴部为古近系渐新统北湖组地层,两翼为第三系里采组、南湖组、古亭组、凤凰山组,瓦窑村组地层,北翼岩层倾角 1530,南翼岩层倾角 515。北翼较窄,南翼较宽,为一不对称向斜,受西乡塘断层多次干扰破坏,北翼地层缺失。同时这些褶皱构造形成以后,由于受到多期构造运动影响,两翼次级小褶皱比较发育

8、。拟建项目场地位于南宁向斜构造盆地的北部,场地内未见有活动性断裂构造带通过,属于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块。图 1.2-1 区域断裂分布图1.2.3 地震地震据历史记载,震中位于南宁市(含两县) ,3 级的地震有 11 次,3 级的地震有 83 次;以南宁市为中心,半径为 100km 的外围地区地震资料统计,3 级的地震有 105 次(其中5 级的地震有 13 次) ,这些地震都成为南宁市的有感地震。地震资料表明,南宁市及其外围地区所发生的地震,震中都是分布在北西向和北东向的断裂带上,由于北西向断裂已穿过南宁盆地,故对南宁市的安全来说,来自北西的地震威胁较大。但总体而言,南宁市的震级拟建场地某某工程勘

9、察项目技术标部分- 3 -多数较低,震害小,区域稳定性较好。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GB183062001 图 A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GB18306-2001 图 B1) ,拟建场地所在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详见图 1.2-2 及图 1.2-3) 。图 1.2-2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图 1.2-3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3.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五塘镇以北约 2.0 公里处的六井后背山及佛子山上,地貌类别属丘陵地貌。地表高

10、程 92.11m204.7m,呈现出南北高东西低的地势;地形起伏较大,高差约20.0m44.3m,场地被茂密植被所覆盖。1.3.2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根据所收集的地质资料,拟建场地上覆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坡残积层(Qsl+pl),下伏基岩为下古近系(E)碎屑岩,岩性主要以粉砂岩为主,局部为泥岩、粉砂岩互层夹褐煤。各岩土层分述如下:1)第四系坡残积层(Qsl+pl)粉质黏土:黄色、棕黄色,稍湿,硬塑状,为中等压缩性土,具有弱胀缩性;含有角砾、碎石,粒径多在 2mm20mm 间,最大可达 50mm100mm,成分多为粉砂岩及少量铁锰质氧化物;角砾、碎石含量不均匀,性质变化大。该层为雨后坡面流水携带物或滑

11、坡、崩塌物经短距离搬运后沿坡面沉积形成,分布于整个场地表层,层厚 1.0m2.5m。2)古近系碎屑岩(E)a) 全风化粉砂岩:黄色,中密状,岩石结构基本被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用镐可挖,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遇水软化;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该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埋深 1.5m2.2m,层厚 13.1m14.9m。b) 强风化粉砂岩:灰黄色、黄色,低压缩性,等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用镐可挖,遇水软化;岩体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某某工程勘察项目技术标部分- 4 -级。该层分布于全场地,埋深约 14.717.0m,层厚 5

12、.1m 至大于 30.0m。c) 中风化砂岩:灰黄、黄色,坚硬状态,低压缩性,中厚层状构造;偶含贝壳类化石,局部含钙质,相变为钙质砂岩;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用镐难挖,遇水软化;节理裂隙中等发育,岩体相对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埋深约 43.0m。1.3.3 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类型拟建场地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a) 上层滞水:主要贮存于粉质黏土层中,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下水位、水质、水量变化主要受日常气候影响,无统一地下水位,动态不稳定;地下水总体径流方向为自北侧山顶向山脚流,主要排泄方式为蒸发、下渗及侧向径流。b)

13、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基岩裂隙中,主要受上层滞水越流及场地外围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主要沿层面裂隙向周边低洼地表水体排泄。2)水土腐蚀性根据周边已建工程的经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1.4 初步评价初步评价及勘察难点、重点及勘察难点、重点1.4.1 初步评价初步评价根据上述章节对本工程相关情况、区域地质及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等各方面的介绍归纳,给出以下初步评价:a) 场地存在高边坡(高约 50m) ,上覆土层具胀缩性,下伏基岩节理裂隙发育,完整性较差,且为软化岩,在

14、雨水季节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滑坡、坍塌。b) 场地范围区内无区域活动性断裂通过,区域构造相对稳定,场地所在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c) 场地地势较高,降雨可沿地表向场地外的低洼地段排泄,且场地距邕江较远,不受其洪水影响,故场地排水可按一般设置。d) 场地地层分布相对简单,但由于上覆土层中包含物分布的不均匀性及下伏基岩存在差某某工程勘察项目技术标部分- 5 -异风化的特点,使得各岩土层的力学特性表现出一定的不均匀性。e) 根据周边已建工程的经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土对混凝

15、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1.4.2 勘察工作难点、重点勘察工作难点、重点a) 本次勘察的难点在于场地的范围大,人员、设备投入大,工期紧张,需要有针对性布置勘察工作内容并根据进度情况变化而调整,在保证勘察成果质量的前提下满足业主的工期要求。b) 据以上分析,此次勘测工作的重点为:结合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资料,评价场地边坡的稳定性,并提供边坡支护治理所需的相关参数;探明场地各区段岩土层的分布特点,并准确获取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为设计提供计算依据;判明工程区内各岩土层的胀缩特性;同时还应进一步查明工程区内地下水的类型、分布特点、储存条件,评价其对边坡稳定性

16、及建筑物基坑施工开挖的影响,为基坑降水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1.5 勘察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勘察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1.5.1 地质勘察遵循的技术标准地质勘察遵循的技术标准a)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 年版) (GB 50021-2001) ;b)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 ;c)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d)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e)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f) 土工试验方法规程(GB/T50123-1999);g)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218-2014);h) 广西壮族自治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BJ/T45-002-2011) ;i)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j) 广西挖孔桩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