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考点2 文言断句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48527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考点2 文言断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考点2 文言断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考点2 文言断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考点2 文言断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考点2 文言断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考点2 文言断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六 文言文阅读 考点2 文言断句课件(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二 文言断句,从全国各地高考命题来看,文言文断句题有两种形式:一是客观选择型断句题,二是主观标出型断句题。 客观选择型断句题属于高考断句题中相对容易的一种题型。该类试题一般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文字,去掉标点,一般设置68处停顿,但难度不大。试题中的四个选项,通常断句位置两两相似,只有一二处不同。,主观标出型断句题有两类:一类是提供语境的主观型断句题,即从选文中截取一段话,去掉标点,设置试题;另一类是提供非充分语境的主观断句题,即不在前文给出的阅读文段中选取材料,而是另选一个小文段,要求考生断句。 全国卷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始自2014年,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2015、2016、2017年连

2、续近三年全国卷都把断句题放在了文言文阅读题的第一小题的位置,可以推断全国卷将继续以客观选择题形式考查文言断句,难度不大。,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

3、降之/,如“不肯云”与“不肯/云”,“不肯”是说李氏不愿意投降,“云”是说话的标志,下文是李氏的话,显然“不肯云”的断法不合情理,由此排除B、C两项;“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与“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憙”即“赵憙”,从意思上来看,赵憙是赵氏的孤孙,“孤孙憙”中间不应断开,由此排除D项。【参考答案】A,【参考译文】 赵憙,字伯阳,是南阳宛县人。年轻时有气节操守。堂兄被人杀害,他没有儿子,赵憙当时十五岁,时常想着报仇。于是他带着兵器约好朋友,后来终于前去报仇。但仇人们全都生病了,没有人能抵抗。赵憙认为趁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爱的人所应做的事,就暂且放过他们离开了。(临走前他)

4、回头对仇人们说:“你们如果病好了,就远远地避开我。”更始帝即位,舞阴的大户人家李氏占据县城不肯投降,更始帝派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不肯投降,说:“听说宛县赵氏有个独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我愿意向他投降。”更始帝于是召见赵憙。赵憙年纪不到二十岁,被引见后,随即被任命为郎中,代理偏将军事务,派他去舞阴,李氏就投降了。,光武打败王寻、王邑时,赵憙受伤,有战功,回朝后被任命为中郎将,被封为勇功侯。邓奉在南阳造反,赵憙一向与邓奉交好,多次写信严厉斥责他,而造谣的人就说赵憙与邓奉合谋,皇帝怀疑这件事。等到邓奉失败,皇帝搜查到赵憙写给邓奉的书信,于是惊讶地说:“赵憙真是有道德的人啊。”后来(赵憙被)封为

5、怀县县令。大户人家李子春原先做过琅琊相,强横狡猾而不守法度,兼并侵吞别人的财产,百姓都很害怕他。赵憙刚到任,听说他的两个孙子杀人的事没有被揭发,立即追查他们的恶行,逮捕拷问李子春,他的两个孙子自杀。京城中替李子春说情的有几十人,最终赵憙没有听从。当时赵王刘良生病将死,皇上亲自去看望赵王,问他想说什么。赵王说:“我平素与李子春交情深厚,如今他犯了罪,怀县县令赵憙想杀他,希望能留住他的性命。”,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这一年,赵憙升迁为平原太守。当时平原有许多盗贼,赵憙与各郡一起声讨追捕,斩杀他们的头领,其余同党应判罪的有几千人。赵憙上书说:“惩

6、罚坏人应只限于他本人,可将这些人全部搬迁到京城附近的郡中。”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将这些人都转移安置在颍川、陈留。于是提拔荐举有义行的人,诛杀铲除奸恶的人。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建武二十七年,(赵憙)升任太尉,赐予他关内侯的爵位。当时南单于降服,乌桓、鲜卑一起来朝拜,皇帝命令赵憙主管边塞事务,考虑作长远打算。建初五年,赵憙生病,皇帝亲自前去探视。等到他病逝,皇帝亲自去吊祭。(赵憙)享年八十四岁。谥号正侯。,“先缩后排”破解客观选择型断句题 1先缩小范围。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并不是断句全不一致,这四个选项中也有很多断开的位置是一样的。因此,找出选项之间的区别

7、点,根据语感先缩小范围。 2再重点排除。依据断句着眼点,寻找标志词,结合语境得出最终答案。,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后主因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

8、”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 (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注】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B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C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 D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

9、法,【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家人”与“宾客”共同做“惧”的主语,所以“家人”与“宾客”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C两项。“往”的宾语应是“华严寺”,中间不应该断开,排除D项。,参考译文 谢贞,字元正,是陈郡阳夏人,晋朝太傅谢安的九世孙。(他的)父亲谢蔺,曾任正员外郎,兼任散骑常侍。(谢贞)自幼聪敏,有诚挚淳厚的性情。他的祖母阮氏生前苦于中风眩晕,每次发病便一两天不能吃东西。谢贞当时年仅七岁,祖母不吃,他也不吃,亲属同族没有不对此感到惊奇的。母亲王氏,教谢贞学论语孝经,(谢贞)读完就能背诵。八岁时,谢贞曾经写了春日闲居这首五言诗,堂舅尚书王筠对他有高雅的情趣感到惊奇,对

10、亲属说:“这个孩子将来可成大器,至于他写的风定花犹落一句,竟能和谢惠连的诗句相媲美了。”十三岁时,(谢贞)大致通晓了五经的要义,尤其喜好左氏传,擅长草书、隶书、虫书、篆书。,十四岁时,遭逢父亲去世,谢贞号哭跌倒在地上,昏倒后又苏醒的情况有多次。父亲谢蔺因母亲阮氏去世,不吃饭哭泣到眼中出血而死。家人宾客担心谢贞也会这样,叔父谢洽、族兄谢暠于是同去华严寺,请长爪禅师来为谢贞讲道。(禅师)于是对谢贞说:“孝子既然没有兄弟,就最需要爱护自己,如果哀伤过度损害身体,毁灭生命,谁来赡养你的母亲呢?”从这以后谢贞才稍微吃一点稠粥。,在太清年间的动乱中,亲属离散走失,谢贞在江陵落入敌手,谢暠逃难到番禺,谢贞的

11、母亲在宣明寺出家。等到高祖接受禅让即位,谢暠返还乡里,供养谢贞的母亲,将近二十年。太建五年,谢贞才回朝。等到始兴王陈叔陵担任扬州刺史,推荐祠部侍郎阮卓做记室,征召谢贞做主簿。谢贞猜度陈叔陵会有叛逆之心,就和阮卓自行疏远陈叔陵,每当有宴饮游乐,总是称病推辞,不曾参与。陈叔陵一向(或:非常)钦敬他,不怪罪他。不久高宗驾崩,陈叔陵横行不法,叛逆作乱,他府中的属官大多受到牵连而被拘捕,唯独谢贞与阮卓没有受株连而获罪。,陈后主于是下诏让谢贞入宫担任中宫管记,调任做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人周确刚被任命为都官尚书,请求谢贞为他撰写辞让官职的奏章。后主看过后认为奏章写得很不寻常,曾经趁着举办宴席的机会问周确:“

12、你的奏章是自己写的吗?”周确回答说:“我的奏章是谢贞写的。”后主就下诏给舍人施文庆说:“谢贞在南平王那里,没有俸禄秩位,可以赐给他一百石米。”,至德三年,(谢贞)因母亲去世而离职。不久,朝廷下诏让他回来任原职。谢贞多次上奏坚决推辞。朝廷下诏答复说:“虽然知道你内心哀痛,但官府急等用人,(守丧的礼节有理由改变,)你可以立即勉强支撑病体回官府任职。”谢贞因哀伤过度身体瘦弱,最终也没能到官府任职。当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一同来看望谢贞,见到他瘦骨伶仃,徐祚等人悲伤叹息。吏部尚书姚察和谢贞交好,到谢贞病重的时候,姚察去探望他,问他身后之事。谢贞说:“小儿年龄刚六岁,感情所牵不能忘怀,冒昧把他托

13、付给您。”这天夜里谢贞去世。后主问姚察道:“谢贞有什么亲属?”姚察于是启奏说:“谢贞有一个儿子,今年六岁。”后主就下诏长期供给他衣服和粮食。,断句时,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性。标点的使用要合乎现代汉语标点使用的规范,还应反复诵读,增强语感。断句可以遵循如下规律。,解答断句题的六大技法,在文言文阅读中,要随时标出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的代词有:吾、余、予

14、(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等。,标名代,定句读,请用“/”给下面文段画线的部分断句。 (于)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 相 李 揆 矜 能 忌 贤 以 休 烈 修 国 史 与 己 齐 列 嫉 之 奏 为 国 子 祭 酒 权 留 史 馆 修 撰 以 下 之 休 烈 恬 然 自 持 殊 不 介 意。,【解题演示】 根据标志,细切分。在初读语段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代词来断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解答本题抓住“宰相李揆”“列”“国子祭酒”“休烈”“之”这几个名词或代词,就可准确加以断句。 【参考答案】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

15、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参考译文】 于休烈不久调任工部侍郎、修撰国史,进献五代帝王论,皇帝非常赞许他。宰相李揆为人骄傲且嫉妒贤能,因为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齐列,嫉妒他,上奏折让于休烈任国子祭酒,权且留在史馆修撰(史书)以此来压制他。于休烈恬然处之,丝毫不介意。,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常有省略主语的情况,而动词统当句子的谓语,构成句子的核心。因此,可以借助动词和前后词语的关系进行推断,提高断句的准确率。,借动词,定句读,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画6处) 王慎中为文,初 亦 高 谈 秦 汉 谓 东 京 以 下

16、无 可 取 已 而 悟 欧 曾 作 文 之 法 乃 尽 焚 旧 作 一 意 师 仿 尤 得 力 于 曾 巩 唐 顺 之 初 不 服 其 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解题演示】 根据标志,细切分。在初读语段的基础上,通过找动词来断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然后根据句意断句。先抓住“王慎中”“唐顺之”等主语的改变以及“初”“已而”等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再根据“高谈”“谓”“悟”“焚” “师仿”“得力”“不服”等谓语动词的变化来断句。 【参考答案】 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参考译文】 王慎中写文章,起初也高谈秦汉时期的文章,认为汉代以后的文章没有可取之处。不久领悟欧阳修、曾巩写文章的方法,于是全部烧毁了自己以前的作品,一门心思地学习效仿,尤其致力于向曾巩学习。唐顺之起初并不信服他的学说观点,时间久了就改变自己的想法而跟从他学习。,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位置和作用。 (1)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2)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等。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