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修正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46749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修正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修正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修正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修正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修正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修正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标准(修正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乐乐理理视视唱唱练练耳耳 课课程程标标准准一一、概概述述(一一)课课程程的的性性质质与与任任务务乐理视唱练耳 (第二版) 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全面研究学习音乐基本理论,对学生进行视唱技能、音乐听觉及音乐素质的训练。通过 乐理视唱练耳 的学习,使音乐学习的各个相关方面相关联而最终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建立起最终的音乐概念之间的联系,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五线谱乐理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声乐,钢琴,舞蹈,伴奏编配,音乐创编,音乐欣赏,幼儿音乐教学法等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它像一把开启 音乐 大门的钥匙,是学习 音乐各学科和学习各种乐器 的前提条件,是成为一 名合格幼儿

2、教师 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2 2)课课程程基基本本理理念念1、以学习基础乐理为核心,为学习音乐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乐理视唱练耳 (第二版) 是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系列教材之一。 “基础 乐理 ”顾名思义,讲的就是 音乐 最基本的知识,包括音的特性、节拍、节奏、音程、调式 、和弦、调性关系、基本曲式结构以及记谱法 等内容。它像一把开启音乐 大门的钥匙,是学习演唱、演奏、歌曲写作、和声 、编曲等各种专项技能的前提条件,是成为一个有专业素质的音乐人 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2、注重视唱练耳的训练,提升学生视唱和听辨能力。能够准确地视唱乐 谱是学习音乐学科一项必备的条件,在视唱的同时也包含了节奏的训练

3、。练耳的训练注意是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 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3、把理论与 实际的训练 相结合,使学生 能够把 乐理理论知识 视唱练耳融为一体。理论与实际的练习结合,提供了音乐基础理论与音乐基本技能实践结合的平台,困难的地方是这两门课有着各自的特点:乐理课以音乐基础理论学习为主,要求逻辑思维,课程较适合采用直线式的教学设计方式;视唱练耳课以视唱、听音为主要形式,培养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等音乐基本技能,要求更多的是直觉思维,因此课程较适合采用螺旋式的教学设计方式。乐理 与视唱练耳 课程,在

4、内容上虽然有重复可整合的部分,但又因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同,存在着内容与形式结合的矛盾和困难。因此,为了实现理念与方法、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教育部颁布的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 乐理与视唱练耳 教学指导纲要 ,对于这一门课程的学科性质给予重新界定:(三三)课课程程设设计计思思路路乐理与视唱练耳 (第二版) 是中等幼儿师范 学校 学前教育 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音乐基本理论和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学生

5、 乐理视唱练耳 学习的目的和学生 乐理视唱练耳 基础程度的不同,采取分层教学设计,在教学组织上表现为 集体 课、小组课(针对有一定音乐基础,程度不同的学生)和个体(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进行单独训练和指导)教学三种 种设计思路的教学模式。二二、课课程程教教学学目目标标乐理与视唱练耳 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音乐基本理论和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 ”的准确定位,有助于对 “课程目标 ”

6、理解,基于以上的课程性质的 乐理与视唱练耳 课程目标如下: 1学习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能熟练地识读五线谱及简谱。 2通过听觉训练,获得运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歌曲及器乐曲片断中基本音乐要素(如音值、音强、音高、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的能力。 3通过视唱,准确理解和表达各类音乐术语、表情记号、乐句、分句等。 4具有运用首调唱名法或固定唱名法进行单声部音乐作品的视谱即唱能力,并从音乐理论上认识、理解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的内在关系。 5了解多声音乐相关知识,培养多声音乐的感知力。 6理解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感。 7了解与本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

7、 “课程目标 ”包括 “内容 ”与“行为 ”两个方面。使乐理与视唱练耳 课程根据学科特点加以具体化、明确化。乐理与视唱练耳 课程目标中的内容包括: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要素,培养音乐表现力,完善音乐文化素养等。与乐理与视唱练耳 课程目标中的内容相对应的行为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识读、视唱、即唱、表达等。三三、课课程程内内容容与与要要求求本教材分为乐理、视唱和练耳三部分;编写原则兼顾综合性、实效性和循序渐进性。第一部分乐理 ,共八章。主要内容 “音”、“音高 ”、“音值 ”、“节奏、 节拍 ”、“装饰音、常用 记号 ”、“音程”、“和弦 ”以及 “调的知识 ”,以五线谱 为主 ,兼顾 简谱

8、 ,并在各章附有复习题及练习题。第二部分视唱 ,共五章。主要内容为 “基本节拍与节奏 ”、“特殊节拍与节奏 ”、“调式 与调性 训练 ”、“临时 变化音及近关系转调 ”及“歌曲视唱 ”,视唱分五线谱 (采用 首调唱名法 )和简谱 ,考虑到 学前教育专业 学生所具有的音乐基础以及该专业各种层次对内容的不同要求,所选编的视唱内容范围较为宽泛 ,以备选用。在歌曲视唱一章中,为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 ,选编的歌曲以少儿歌曲为主,以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该专业的了解和认识。第三部分练耳 ,共三章。因考虑到学前教育专业对本部分知识的要求 ,只对有关 “节奏训练 ”、“旋律音程与旋律训练 ”和“和声音程 与和弦

9、训练 ”等基础知识作了简单的介绍,并附有简单的练习。希望通过本教材的学习 ,学生能掌握必要的 乐理知识 和视唱的知识与技能 ,初步具备听觉训练的一般知识,使学生的音乐素养 得以提高。第第一一部部分分 乐乐理理第第一一章章 音音与与音音高高1.了解和掌握音的产生分类、特性、乐音体系等理论知识。2. 理解并掌握全音与半音的概念。3. 掌握记谱法的规则,养成良好的记谱习惯,并学会正确使用记谱法中的常用记号。第第二二章章 音音的的长长短短与与记记谱谱法法1.运用掌握的音乐理论知识,到实际视唱、乐理视唱练耳 弹奏、声乐演唱中,提高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与应用工具学习的能力。2.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能力,为未来

10、从教打好基础。第第三三章章 节节奏奏与与节节拍拍1. 理解并掌握节奏与节拍的概念。2. 明确节奏与节拍的重要性,掌握各种牌子的特征及其音值组合法。3. 掌握节奏中的强弱关系。第第四四章章 装装饰饰音音与与常常用用记记号号1.培养学生运用各种速度、力度、装饰音记号,实际演唱、演奏的能力 , 掌握音乐的速度、力度及其标记。2.了解装饰音的重要意义,掌握装饰音的标记和使用方法。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第第五五章章 音音程程1.掌握音程的写法、读法、名称及标记。2.熟知各种音程,并正确书写。3.掌握识别与构成音程的方法。第第六六章章 调调式式与与大大、小小调调式式1.了解大、小调式实际作品的色彩、

11、效果。2.理解调式、音阶、调性的概念。3.掌握调式原理及大、小调式音阶三种形式的结构规律。第第七七章章 调调与与调调号号1.理解调、调号及调号的产生。2.熟记各种升号调与降号调,并能正确记写。3.掌握调的五度循环与译谱。第第八八章章 中中国国民民族族调调式式1.了解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同宫系统、同主音系统的实际作品。2.理解同宫系统各调式、同主音调的概念。3.掌握五声调式与七声调式的特征,音级的名称与标记。第第九九章章 和和弦弦1.掌握和弦的基本结构、种类名称及标记法。2.熟知各种各种和弦及其转位的方法,并正确书写。第第二二部部分分 视视唱唱练练耳耳第一章第一章1.视唱 C 大调(高音谱表)2

12、.听辩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3.听辩 2/4 拍子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分辨出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教学要点: C 大调识谱训练。第二章第二章1.视唱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其休止符相结合的曲目2.听辩单音、旋律音程3.听辩 3/4 拍子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分辨出四种音符及其休止符。教学要点:准确听辨单音。第三章第三章1.视唱 F 谱表 (低音谱表 )2.听辩音群、多种音符相结合的节奏3.听辩 4/4 拍子基本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低音谱表。教学要点:节奏听辨。第四章第四章1.视唱附点音符、切分音等节奏曲目2.听辩带升降号的单音、音群3.听辩 3/8 拍子基本要求:学生能

13、准确分辨并演唱出附点音符、切分音等节奏。教学要点:准确听辨三个音、五个音一组的音群。第五章第五章1.视唱三连音、多种复杂节奏与休止符相结合的曲目2.听辩和声音程3.听辩 6/8 拍子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掌握三连音的节奏,并区别于多种其他节奏型。教学要点:准确听辨音程。第六章第六章1.视唱弱起节奏曲目2.练习视唱中的同音连线、呼吸、强弱3.听辩 2/2 拍子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掌握弱起节奏的概念及几种形式。教学要点:视唱中的呼吸及强弱的处理。第七章第七章1.视唱 a 小调曲目2.听写 2/4、3/4、4/4 拍子的单声部旋律3.听辩大调式和小调式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演唱小调视唱曲目,并了解其与大

14、调的区别。教学要点:旋律听写。第八章第八章1.视唱一个升号调曲目( G 大调)2.听写 3/8、6/8、2/2 拍子节奏及旋律3.听辩乐曲基本特征基本要求:学生能以固定调、首调两种形式演唱G 大调曲目。教学要点:节奏及旋律听辨。第九章第九章1.视唱一个降号调曲目( F 大调)2.听辩和弦(原位及转位)3.听辩自然、和声、旋律大调式基本要求:学生能以固定调、首调两种形式演唱F 大调曲目。教学要点:和弦听辨。第十章第十章1.视唱两个升降号曲目2.听写单音、音群、节奏、单声部旋律、音程、和弦3.听辩自然、和声、旋律大、小调式基本要求:学生能准确演唱D 大调、 bB 大调的视唱曲目。教学要点:调式听辨

15、。四四、实实施施建建议议及及要要求求(一一)教教学学原原则则本课程教学应贯彻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原则,每学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对个别专业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所选曲目数量和程度可突破大纲规定要求;课堂教学应以启发式教学方法为主,教师重点讲解要领和方法并作必要的示范演奏,要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要着眼于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艺术素养的培养;教材选择应以国外传统教材为主,并有意识地将国内优秀作品应用于教学中;教学曲目应注意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相互结合,要注意选择不同风格、不同流派有代表性的优秀的经典作品。(二二)教教学学建建议议既重视学生理论知识

16、的学习也重视视唱练耳的训练,尤其注意乐曲内容的完美表达。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大纲规定,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每学期的授课教学计划。使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结合,加强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 技术训练同时,注意学生的心智活动,培养高尚的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鉴别能力。教学内容的实施,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乐理视唱练耳 理论修养, 乐理视唱练耳 技能训练, 乐理视唱练耳 审美鉴赏, 乐理视唱练耳 演奏实践等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三三)教教学学评评价价评价应以学生的学习态度、乐理视唱练耳 知识的学习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在评价过程中,要通过学生平时上课时的表现、在考核中专业技能的展示、课堂教学成果的体现、教师的导向性评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