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通论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5645974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银行通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央银行通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央银行通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央银行通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央银行通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通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通论(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银行通论 主讲:谷战涛 E-mail: Tel:0993-2082515,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17世纪一战前) 第二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扩展(一战后二战前) 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二战后),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17世纪一战前),一、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基础,银行券的发行问题 票据交换问题 最后贷款人问题 金融监管问题,银行券的发行问题,什么是银行券? 有什么问题? 怎么解决?,票据交换问题,什么是票据? 有什么问题? 怎么解决?,最后贷款人问题,什么是最后贷款人? 有什么问题? 怎么解决?,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基本建立,这是一个中央银行一步步垄断

2、货币发行,成为票据交换中心,充当最后贷款人过程。,(一)、瑞典银行,1656年成立 1661年开始发行钞票 1897年集中货币发行权,该行发行的货币成为法偿货币,(二)英格兰银行,1694年成立 1833年国会规定只有英格兰银行发行的钞票具有无限法偿资格 1844年比尔条例(又称银行特许条例)把英格兰银行划为发行部和银行部,发行部专职货币发行 1928年英格兰银行成为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 1854年英格兰银行取得清算银行的地位 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危机期间,该行充当了“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三)中央银行产生的特点,由商业银行自然演进 逐步集中货币发行 对商业银行提供服务,第二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扩

3、展,(一战后二战前),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货币金融的混乱,一战后货币混乱的原因,银行券停止兑换黄金 黄金禁止输出,一战后货币金融混乱的影响,银行券停止兑换黄金银行券的发行量不断增加通货膨胀货币 贬值 黄金禁止输出汇率不稳定国际贸易受损,对策,1920年布鲁塞尔会议形成12条决议。该决议成为一战后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理论基础。 1922年日内瓦会议。 发行银行应脱离政治控制而独立 新成立的国家设立中央银行,二、中央银行制度的推广,典型例子:德国国家银行、奥地利国家银行、匈牙利国家银行、苏联国家银行、智利中央银行、厄瓜多尔中央银行,三、中央银行制度扩展的原因,1920年布鲁塞尔会议和1922年日内瓦会议的推动 新兴国家的产生 国外的支持 重建币制的需要 货币发行的制度化,四、中央银行扩展时期的特点,为适应客观需要而设立 活动重心在于稳定币值 集中储备成为稳定金融的重要手段,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二战后),一、国家开始控制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国民经济成为二战后各国普遍的做法,二、当代中央银行的变化,三、二战后中央银行发展的特点,国有化 实行国家控制 货币政策得到充分运用 各国中央银行开展国际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