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ppt课件_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645924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日咳ppt课件_2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百日咳ppt课件_2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百日咳ppt课件_2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百日咳ppt课件_2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百日咳ppt课件_2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日咳ppt课件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日咳ppt课件_2(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日咳,概 念,百日咳是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及阵咳终末出现鸡鸣样吼声为特征。外周血象中淋巴细胞明显增多。重症或体弱者可并发肺炎、脑病等严重合并症。因咳嗽症状可持续2-3月之久,故名“百日咳”。,流行病学,病人为传染源,传染期多在发病的1-3周,尤以第一周传染性最强。通过飞沫传染,并且只有在与患者密切接触才会传染。由于母体缺乏足够的抗体传递给胎儿,所以六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病率较高。秋冬季多见。在应用疫苗后发病年龄有两极变化,周岁以内和成人患者增多。病后多可获持久免疫力。,临床表现,1.前驱期(卡他期):从起病至阵发性痉咳的出现,约7-10天。患儿出现咳嗽、流涕

2、、打喷嚏、低热、乏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3天后退热,但咳嗽日益加重,尤以夜间为甚。,2.痉咳期:患儿出现典型痉咳状态为进入本期的标志,病期2-4周或更长。痉咳表现为突发几十声急促的咳嗽,咳至终末方伴一口深长呼吸及高音调鸡鸣样吼声,痉咳时患儿两眼圆睁、面红耳赤、口唇发绀、舌伸口外、颈静脉怒张、歪腰曲背、缩成一团,痛苦万状。痉咳随黏液痰咳出或胃内容物呕出而告终。,如此反复发作每天数次至数十次,日益加 重。痉咳常因冷空气刺激、进食、烟熏或情绪动而诱发。痉咳频繁者出现颜面浮肿、球结膜下出血(或鼻出血)、舌系带溃疡等百日咳面容。三个月以内的婴儿表现为阵发性的呼吸暂停、发绀、窒息,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死。

3、少数患儿可并发支气管肺炎、肺不张、肺气肿、皮下或纵膈气肿、百日咳面容等。,3、恢复期:痉咳逐渐减轻至停止、咳嗽消失,此期为2-3周。有并发症者迁延数周。,体格检查,1.两肺听诊多无阳性体征。 2.注意是否有舌系带溃疡、球结膜充血、面部及眼睑周围皮下小出血点、眼睑和颜面水肿、营养不良。,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增多,可达(20-50)109/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占0.6-0.8。咳碟法或鼻咽拭子培养出百日咳杆菌。应用PCR方法在鼻咽分泌物中可测出百日咳杆菌DNA.血清百日咳特异性IGM升高,双份血清做凝集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效价呈4倍升高。 2.特殊检查 可进行X线胸片检

4、查,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治 疗,一般治疗,呼吸道隔离至发病后4周,避免各种刺激因素,给予易消化,有营养食物,少食多餐。,药物治疗,抗菌治疗 首选红霉素分次口服或静脉滴注,疗程10-14天。罗红霉素胃肠道反应少,疗程7-10天,也可选阿奇霉素,3-5天为一疗程。也可用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利福平、氨苄西林。,对症治疗 雾化吸入糜蛋白酶可分解痰液。维生素K1肌肉注射可减轻痉咳。痉咳影响睡眠时可选择镇静药。对于新生儿、小婴儿、及重症百日咳患儿,可静脉给予免疫球蛋白。,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黏痰集聚、呼吸道上皮细胞麻痹和细胞坏死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病毒感染引起消化吸收功能下降、

5、高热消耗增多有关。,3、潜在并发症 百日咳脑病,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各种诱发痉咳的刺激。白天多安排室内或户外活动,分散注意力,保持患儿心情舒畅。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痉咳的发生。,痉咳发作时,协助侧卧,坐起或抱起,轻拍背部,助痰排出,随时擦拭口鼻分泌物。痉咳频发伴窒息或抽搐的婴幼儿应有专人守护,适时采取吸痰、给氧、人工呼吸等抢救措施。,保证休息,夜间痉咳影响睡眠时可遵医嘱服用镇静剂,并与白天给予适当休息。早期给予抗生素、止咳祛痰剂。痰稠频咳者用蒸汽或雾化吸入,严重病例采用激素治疗。,2、保证营养的供应,痉咳常导致呕吐,患儿因害怕呕吐而拒食,长

6、期如此,易引起营养不良。为保证小儿营养供应,需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较粘稠的食物,如面条、米粥、蒸蛋等。食物品种要多样化,以增进食欲。采用少量多餐的办法,痉咳后进食,喂食不能过急,食后少动,以免引起呕吐。呕后及时清洗口腔、耳道或颈部残留的呕吐物,稍等片刻后重喂,大都可不再呕吐。,3、病情观察,病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儿出现持续高热、气促、肺部啰音而阵发性痉咳停止为病发肺炎的表现。出现意识障碍、反复惊觉、瞳孔和呼吸的改变,为并发百日咳脑病的表现。,4、预防感染的传播,管理传染源。无并发症者多在家进行治疗护理,除对家长进行上述治疗外,还应知道家长对患儿实施呼吸道隔离至痉咳后3周。,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衣被暴晒。,保护易感者。避免与易感者接触,对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并口服红霉素预防,亦可肌注高价免疫球蛋白2-4毫升,5天后重复一次。目前常用白、百、破三联制剂进行预防,出生后3、4、5个月时各接种一次,0.5毫升皮下注射,流行季节可提前到出生后1个月接种。有效保护期为4年,需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