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45690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 2018 年选考复习资料1选修六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一节 环境概述 一、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2.环境的分类:A.按属性: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B.其他标准 二、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2.社会环境因素:人口、产业、交通、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 三、环境质量1.成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分类: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第二节 环境问题概述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

2、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 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2.分类:A.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或自然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危害1.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危害:A.威胁生态平衡B.危害人类健康C.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全球性环境污染:气候变暖、酸雨污染、臭氧层破坏等。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特点:突发性;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第三节 人类与

3、环境 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A.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B.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 二、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杭州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 2018 年选考复习资料2对自然的态度:依赖自然1.采猎文明时期: 产生的环境问题:部分生物资源遭到破坏对自然的态度:改造自然2.农业文明时期: 产生的环境问题:区域性环境问题出现对自然的态度:征服自然3.工业文明时期: 产生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蔓延的全球对自然的态度:善待自然4.后工业文明时期: 产生的环境问题:全球性环境问题亟待解决三、人类与环境问题的和谐1.尊重和善待自然2.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3.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第二章 自

4、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一、淡水资源短缺1、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水资源的多少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径流量2、淡水资源短缺的实质-供与需的不平衡问题供与需的不平衡问题 淡水资源短缺地区分布:世界主要分布在中东与非洲。我国主要是分布在华北与西北地区 (一)世界淡水资源短缺1、原因: 自然原因: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有限。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有限。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河流,湖泊湖泊, 浅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淡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淡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不均。 (国家多年平均径流量排名:巴西、俄罗斯、巴西、俄罗斯、 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 人为原因:淡水

5、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淡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增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量增 长快长快2、新加坡是热带雨林气候,但新加坡是缺水国家,试分析其原因 陆地面积小,地表径流少陆地面积小,地表径流少 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经济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淡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危害 制约经济发展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影响粮食生产安全损害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损害人体健康损害人体健康引发国际冲突引发国际冲突 (二)中国淡水供应与需求1、短缺原因:自然原因: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地区分布不均地区分布不均降水季节、年际变降水季节、年际变

6、 化大化大。人为原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增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增 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2、我国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我国不同地区差异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丰富,多水带水质型缺水。原因:水污染严重。杭州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 2018 年选考复习资料3华北地区:(黄河,淮河,海河)总量不丰富,过渡带,缺水最严重过渡带,缺水最严重资源型缺水资源型缺水。原因:原因: 自然原因:自然原因:降水量少,季节、年际变化大;降水量少,季节、

7、年际变化大;流经本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流经本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 化大;人为原因:化大;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3、地下水超采的后果:地面沉降,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恶化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 开源:开源:修筑水库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开渠引水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海水淡化人人 工降雨工降雨 节流:农业:节流: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发展节水农业发展节水农业。

8、工业: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用水效率提提 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实行污水资源化发展清洁生产发展清洁生产海水淡化海水淡化目前,中东一些产油国建立了实用性海水淡化工厂目前,中东一些产油国建立了实用性海水淡化工厂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开源:开源:修筑水库修筑水库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跨区域调水跨区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 大问题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海水淡化人工降雨人工降雨 节流:节流: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发展节水农业。发展节水农业。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用水效率提提 高水的重

9、复利用率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实行污水资源化发展清洁生产发展清洁生产 生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生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 其他: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水法其他: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水法,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 二、耕地日渐减少 (一)世界耕地需求趋势1、耕地资源供不应求,耕地资源不足。2、世界可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土地退化,使可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土地退化,使可耕地面积减少;人口急剧增加,所需人口急剧增加,所需 耕地越来越多;耕地越来越多;非农业

10、用地不断增加。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 (二)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 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耕地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耕地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 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中低产田多,不中低产田多,不合理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和耕地污染严重,合理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和耕地污染严重, 加剧耕地不足。加剧耕地不足。2、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山地多,平原面积小,干旱面积大山地多,平原面积小,干旱面积大3、我国近年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 自然原因:灾毁耕地灾毁耕地 人为原因:生态退耕;建设

11、生态退耕;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占用;农业结构调整。4、我国耕地分布:主要分布在 400MM 等降水量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和 低缓的丘陵地区。 黑龙江、内蒙古人均耕地最多。5、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 耕地供需矛盾实质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耕地供需矛盾实质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 (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杭州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 2018 年选考复习资料4耕地的利用与保护1、我国土地基本国策、我国土地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2、我国土地

12、利用核心问题-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3、我国在解决土地现状与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时,采取的措施: 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耕地质量提高耕地质量 土地退化的防治1、土地退化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异常;全球变暖。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土地退化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异常;全球变暖。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乱砍乱伐;水资源的不合利用;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污染。过度樵采;乱砍乱伐;水资源的不合利用;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污染。2、土地退化的表现-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土壤质量下降。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13、土壤盐渍化,土壤质量下降。3、我国不同地区的土地退化现象地区土地退化现象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北方地区不合理的灌溉引起的盐渍化,土壤侵蚀南方地区土壤侵蚀,污染造成的土地质量下降为主青藏地区寒漠化4、我国三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发生地-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喀斯特地区) 。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原因:自然:自然:坡度陡峻坡度陡峻土层浅薄土层浅薄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 人为:人为:过度砍伐过度砍伐 毁林开荒毁林开荒陡坡开荒。陡坡开荒。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为例;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原因:自然:自然:黄土土质疏松黄土土质

14、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植被覆盖率低;盖率低;人为:人为:破坏植被破坏植被-农牧业方式的改易,营造宫殿,樵采,战争;农牧业方式的改易,营造宫殿,樵采,战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轮 荒;荒;开矿中不注意环保;开矿中不注意环保;人地矛盾突出。人地矛盾突出。荒漠化:西北地区为例; 外力作用-风蚀作用原因:自然:气候干旱,降水少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且集中生态生态环境脆弱;环境脆弱;人为:人为:过度樵采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农垦水资源的利用不当水资源的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工

15、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保人地矛盾突出。人地矛盾突出。5、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 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营造经济林;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营造经济林;工程措施:修建水库,修梯田,淤工程措施:修建水库,修梯田,淤 地坝;地坝;农牧业措施:等高耕作,使用有机肥,适时耕作,舍饲养畜。农牧业措施:等高耕作,使用有机肥,适时耕作,舍饲养畜。 三、一些矿产资源频临耗竭1、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原因:总量虽丰富,而人均占有量低总量虽丰富,而人均占有量低富矿少,贫矿多,加之富矿少,贫矿多,加之 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品位下降开采中采富弃贫,使矿产品品位下降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与生产力的布局不匹配。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与生产力的布局不匹配。2、能源分类:杭州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 2018 年选考复习资料5按形成和来源: 与太阳有关的能源:太阳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 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地热能、温泉, 与地球一月球一太阳相互联系有关的能源:潮汐 按利用时间长短:常规能源:已大规模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 新能源:正在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生物质能(沼 气)等 按性质: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