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c服务器配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44846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opc服务器配置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opc服务器配置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opc服务器配置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opc服务器配置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opc服务器配置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opc服务器配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pc服务器配置(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inCC OPCOPC 服务器配置1. OPCOPC 操作 引言 WinCC OPCOPC 服务器和 OPCOPC 客户机之时的数据交换通过 DCOM 进行。 安装 WinCC 后,WinCC OPCOPC 服务器的 DCOM 设置正确。 如下情况设置必须改变: “ 如果登记到 OPCOPC 客户机或服务器计算机的用户没有管理员员限 “ 如果用不同于 OPCOPC 客户机的帐号登记 OPCOPC 服务器。 注意 下列说明描述了授员 OPCOPC 服务器的完整版本,没有考虑安全性需求。这些设置 允许 通过 OPCOPC 进行连接。 建议这些设置由网络网络管理员完成。组组 DCOM 需要 Win

2、dows 2000 或 Windows XP 网络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 关于 DCOM 和许可的附加信息可以参见 Windows 2000 或 Windows XP 文档。 2、 改变 DCOM 设置 引言 安装 WinCC 后,WinCC OPCOPC 服务器的 DCOM 设置正确。 如下情况设置必须改变: “ 如果登记 OPCOPC 客户机或服务器计算机的用户没有管理员员限 “ 如果用不同于 OPCOPC 客户机的帐号登记 OPCOPC 服务器 注意 下列说明描述了授员 OPCOPC 服务器的完整版本,没有考虑安全性需求。这些设置 允许 通过 OPCOPC 进行连接。 建议这些设置由网络网

3、络管理员完成。组组 DCOM 需要 Windows 2000 和 Windows XP 网络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 关于 DCOM 和许可的附加信息可以参见 Windows 2000 和 Windows XP 文档。 2.1 改变 Windows 2000 的 DCOM 设置 先决条件 在 OPCOPC 客户机计算机的用户管理器中,创建 WinCC OPCOPC 服务器用于运行的用户 帐 号。反过来,在 OPCOPC 服务器计算机上建立客户机的用户帐号。62 在线帮助的发 行版 步骤 从开始菜单中选选“运行.”并输入“dcomcnfg.exe”。显示“分布式 COM 组 组 属性”对对框。 2

4、选选“该用程序”标标并在列表中定位“OPCServer.WinCC”。如果是 WinCC OPCOPC HDA 服务器,必须使用条目“OPCHDAServers.WinCC”。如果是 WinCC OPCOPC A software;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Rsview32 1 引言 组态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 Configuration,“组态软件”作为一个专业 术语,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组态软件的内涵上说组态软 件是指在软件领域内,操作人员根据应用对象及控制任务的要求,配置(包括 对象的定义、制作和编辑,对象状态特征属性参数的设定等)用户应用软件

5、 的过程,也就是把组态软件视为“应用程序生成器”。从应用角度讲组态软 件是完成系统硬件与软件沟通、建立现场与监控层沟通的人机界面的软件 平台,它的应用领域不仅仅局限于工业自动化领域。而工业控制领域是组态 软件应用的重要阵地,伴随着集散型控制系统 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的出现组态软件已引入工业控制系统。在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存在 着两大类可变因素:一是操作人员需求的变化;二是被控对象状态的变化及被控对象所用硬件的变化。而组态软件正是在保持软件平台执行代码不变 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软件配置信息(包括图形文件、硬件配置文件、实时数据 库等),适应两大不同系统对两大

6、因素的要求,构建新的监控系统的平台软 件。以这种方式构建系统既提高了系统的成套速度,又保证了系统软件的成 熟性和可靠性,使用起来方便灵活,而且便于修改和维护。 2 工控组态软件的组成及特点 2.1 工控组态软件的组成 无论是美国 Wonderware 公司推出的世界上第一个工控组态软件 Intouch 还是现在的各类组态软件,从总体结构上看一般都是由系统开发环 境(或称组态环境)与系统运行环境两大部分组成。系统开发环境是自动化 工程设计师为实施其控制方案,在组态软件的支持下进行应用程序的系统 生成工作所必须依赖的工作环境,通过建立一系列用户数据文件,生成最 终的图形目标应用系统,供系统运行环境

7、运行时使用。系统运行环境是将 目标应用程序装入计算机内存并投入实时运行时使用的,是直接针对现场操 作使用的。系统开发环境和系统运行环境之间的联系纽带是实时数据库, 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 2 所示。 2.2 Rsview32 组态软件的特点 Rockwell RSView32 工控组态软件是美国 Rockwell 公司生产的标准 PC 平台上的一种组态软件,它是以 MFC(微软基础类库)、COM(组件对象模型) 技术为基础的运行于 Microsoft Windows9X/Windows NT 环境下的 HMI(人机接口)软件包。它的主要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 组态软件完善,功能多

8、样 Rockwell RSView32 组态软件提供工业标准数学模型库和控制功能库, 组态模式灵活,能满足用户所需的测控要求。RSView32 对测控信息的历史 记录进行存储、显示、计算、分析、打印,界面操作灵活方便,具有双重 安全体系,数据处理安全可靠。 ? 丰富的画面显示组态功能 Rockwell RSView32 组态软件提供给用户丰富方便的常用编辑工具和作 图工具,提供大量的工业设备图符、仪表图符,还提供趋势图、历史曲线、 组数据分析图等;提供十分友好的图形化用户界面 GUI(Graphics User Interface),包括一整套 Windows 风格的窗口、弹出菜单、按钮、消息

9、区、 工具栏、滚动条、监控画面等。画面丰富多彩,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操作 人员的集中监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 强大的通信功能和良好的开放性 Rockwell RSView32 组态软件向下可以通过 Winteligent LINK,OPCOPC,OFS 等与数据采集硬件通信;向上通过 TCP/IP,Ethernet 与高 层管理网互联。对于 DDE 或 OPCOPC 数据源,“标记/数值”对的列表会被传给 DDE 或 OPCOPC 服务器和客户机(serverserver/client),在服务器里写操作可能会组 合在信息包里(取决于服务器的执行)。在数据库编辑器里添加了 Browse OPC

10、OPC ServerServer Space OPCOPC 地址浏览器,方便与 OPCOPC 数据源的连接连接。 ? 多任务的软件运行环境、数据库管理及资源共享 Rockwell RSView32 组态软件基于 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 NT,充分利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和 ActiveX 动态连接连接库技术,极大地丰富了 控制系统的显示画面和编程环境,从而方便灵活地实现多任务操作。 ActiveX 对象是一个由第三方供应商开发的、现成可以使用的软件组件。 RSView32 可以通过它的属性、事件和方法来使用它所提供的功能。嵌入一 个 ActiveX 对象,然后设定其属

11、性或指定对象事件,该对象就可以与 RSView32 交互作用了。信息通过 RSView32 标记(Tags)在 ActiveX 对象和 RSView32 之间传递。 Windows 为 RSView32 和基于 Windows 的应用软件间提供接口,例如 DDE(Dynamic Data Exchange)技术,与 Windows 应用程序间进行数据交换, 实现本地控制单元与上位机之间数据和信息的共享,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为 集中的数据操作环境,实现信息集中管理,并向上层系统提供开放式数据 库接口 ODBC。RSView32 支持下列 ODBC 兼容数据库:MS Access,Sybase SOL

12、 ServerServer,Oracle 和 MS SOL ServerServer 等。用 ODBC 数据源如 Microsoft Access 或 Microsoft SOL ServerServer 把数据存储为 ODBC 格式。ODBC 格式存储把数据存储在多达三个表格里。它可使用命令 Activity Logsend To Odbc 把活动记录数据从.DBF 文件输送到 ODBC 兼容数据库。如果接受数据的数据 库与 ODBC 不兼容,将无法输出。如果表桥梁不存在,RSView32 将创建一个。 另外,RSView32 还增加了 ODBC Administrator 的新对象。这个对

13、象提供了 一个为 ODBC 数据记录而创建表格、检查表格的方法。 3 工控组态软件在火电厂辅助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电厂外围系统是电厂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但相对于机炉控制 而言,其运行方式比较简单,基本都是就地独立控制。1)运行人员投入多, 成本太高;2)由于位置分散,距离集控室较远,给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 理带来许多困难。因此,采用先进的网络网络控制技术,实现所有外围系统集 中控制,不仅可以在很多方面解决系统设计和设备存在的问题问题,而且将为 构建统一的企业网,实现管控一体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下面以我们在 山东某电厂外围设备集中监控系统中的实施方案为例,介绍借助于 Rsview 组态软件

14、构筑辅助设备集中监控系统。实践证明该方案从设计到实施都取 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改造前系统构成 1) 化学补给水控制系统(4300MW 共一套) 该系统使用 SCHNEIDER MODICON 的 QUANTUM 系列 PLC,使用 Modbus plus 工业网现场总线作为上位机监控系统。 2) #1、#2 机凝结水精处理控制系统(4300MW 共一套) 该系统使用 AB 公司的 PLC/5 系列 PLC,使用 DH+网络网络作为监控系统的 网络网络通信手段,设两台上位机进行监控。 3) #3、#4 机凝结水精处理控制系统(4300MW 共一套) 该系统使用 AB 公司的 Conlogi

15、x 系列控制器,使用 ControlNet 现场总 线网络网络作为监控系统的网络网络通信手段,设两台上位机进行监控,并与 #1、#2 机处于同一主控室内。 4) #1、#2 机、#3、#4 机的汽水取样及加药系统(4300MW 共两套) 该系统使用的是安装在工控机内的 A/D 通讯卡,对现场取样信号进行 监控,而加药系统各变频泵均为就地单片机独立控制。且#1、#2 机与 #3、#4 机两系统分处不同位置。 系统分布图如下: 3.2 实施方案: 根据地理位置分布综合考虑厂房要求,最后商定将中央控制室设在化 学补给水控制室。根据目前系统现状,采用分步完成改造的方案。 第一步:鉴于化学补给水控制系统

16、与中央控制室同处一室,使用 AB 公 司的专用协议转换通信卡件及配套软件 MB+ OPCOPC ServerServer,完成 MB+协议的 转换及与上位机组态软件 RSView 的通信,该卡件为 PCI 总线形式,直接插 在两台服务器上,由服务器将其接入整个以太网内。服务器采用 IBM Xserver。 第二步:依据典型交换式以太网控制网络网络的组成,在中央控制室网络网络 柜内设两台 CISCO 24 口 100M 交换机,完成以太网数据交换,在服务器及 操作员站内安装 3COM 100M 工业以太网卡。并且设 APC UPS 电源。 第三步:由于该系统涉及 DH+网、MB+网、ControlNet 网等多种现场总 线,需设一网关 ControlLogix Gateway 完成协议的转换。该网关应具备: 一、接收现场总线各网段上的数据,并将其进行解释,转化为以太网所能 接收的形式,向交换机传送;二、把系统发出的命令和数据转换为现场总线各网段的数据格式,向下传送。鉴于此,考虑到地理位置,决定在凝结 水精处理控制室设一网关,该网关上配有 DH+模块、Cont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