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流行性乙型脑炎 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44358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 流行性乙型脑炎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7 流行性乙型脑炎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7 流行性乙型脑炎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7 流行性乙型脑炎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7 流行性乙型脑炎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 流行性乙型脑炎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 流行性乙型脑炎 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教 案案 首首 页页第 7 次课 授课时间:第 6 周课程名称诊断学授课专业班级11 临本 9 班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第九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教学目的及要求:1、乙脑病毒的病原学特性,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2、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3、乙型脑炎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乙型脑炎的预后、治疗、预防。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2、教学难点:乙脑病毒的病原学特性,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流行性乙型脑炎 100 分钟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多媒体参考资料:传染病学翁心华,施光峰 编教研室审阅意见:教

2、研室主任签名:郝彩玲2015 年 1 月 12 日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复习流行性乙型脑炎一、病原学乙脑病毒抵抗力不强,易被常用消毒剂杀灭,不耐热,但耐低温和干燥,用冰冻干燥法在 4 度冰箱中可保持数年。二、 流行病学(一)传染源:人畜共患,主要传染源为幼猪。(二)传播途径:虫媒传播,温带主要是三带喙库蚊。(三)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四)流行特征:夏秋季多见,高峰在 79 月三、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一)发病机制感染的蚊虫叮咬人和动物后,病毒即侵入机体,在单核巨噬细胞内繁殖,继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病毒血症,若不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则呈隐性或轻型感染,仅在少数情况下病毒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进入中枢神经

3、系统引起脑炎.(二)病理解剖乙脑的病变范围较广,脑及脊髓均可受累,尤以大脑皮层,丘脑,中脑最为严重.四、 临床表现(一)典型的临床表现1、 初期: 13 病日发热:起病急,体温在 12 日升至 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多有嗜睡或精神倦怠 小儿可有上呼吸道、胃肠道表现(与上感区别)少数可有颈部强直及抽搐2、 极期: 4-10 日 初期症状加重+脑实质受损 1持续高热 39-40,稽留热,一般持续 710 日,重者可长达 3 周。发热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 2意识障碍 本病主要表现;包括嗜睡、昏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障碍等。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多见于第 38 日,持续 1

4、 周左右,重者可长达 4 周5 分钟共 100 分钟5 分钟5 分钟10 分钟55 分钟3、 恢复期: 病程第 8-11 日开始恢复 极期过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可见呆滞状态,一般于 2 周左右可完全恢复重症病人可有恢复期神经精神症状,如神志迟钝、痴呆、失语、流涎、吞咽困难、四肢强直性瘫痪或扭转痉挛等4、 后遗症期: 病程第 8-11 日开始恢复 极期过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可见呆滞状态,一般于 2 周左右可完全恢复重症病人可有恢复期神经精神症状,如神志迟钝、痴呆、失语、流涎、吞咽困难、四肢强直性瘫痪或扭转痉挛等。约 5一 20重症病人在发病半年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称为后遗症(二)临床分型 轻型、

5、普通型、重型、极重型(爆发型)五、实验室检查(一)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1020109/L) ,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二)脑脊液: 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浑浊,白细胞计数50500106/L。分类早期以中性粒细胞稍多,后为淋巴细胞;蛋白轻度增高,糖正常或增高,氯化物正常。少数病例于病初脑脊液检查正常。白细胞的多少与病变程度及预后无关。(三)血清学检查1.特异性 IgM 抗体 特异性 1gM 抗体一般在病后 34 天即可出现,脑脊液中在病程第 2 天测到,两周达到高峰,可作早期诊断用。2.补体结合试验 特异性 IgG 抗体 无早期诊断价值。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高 4 倍为阳性。3.血凝抑制试

6、验 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四)病原学检查 1)病毒分离 病程第 1 周内死亡病例的脑组织中可分离到病毒,但脑脊液和血中不易分离到病毒。不适用于临床诊断,可作回顾性诊断 2)病毒抗原或核酸的检测 体液六、 并发症 发生率约 10%,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七、 诊断与鉴别诊断 儿童,7、8、9 月发病,典型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与中毒型菌痢、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相鉴别。八、 预后 轻型和普通型大多可顺利恢复,重型和极重型患者病死率可高达 20%以上。九、 治疗 目前无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10 分钟5 分钟10 分钟5 分钟1、一般治疗;2、对症治疗;3、恢复期及后遗症治疗十、 预防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 ;保护易感人群小结小结1、 乙脑病毒的病原学特性,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2、 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3、 乙型脑炎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乙型脑炎的预后、治疗、预防。复习思考题作业题1 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包括哪些?2 特异性 IgM 的意义及应用有哪些?下次课预习内容艾滋病实施情况及分析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