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中建史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42007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中建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重大中建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重大中建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重大中建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重大中建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大中建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中建史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大中建史题库重大中建史题库中建, 史题库中国建筑史试题库一、填空题1、半坡村是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址。2、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遗址是西周时代的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 3、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村。4、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是河南偃师二里头西亳宫殿遗址5、我国建筑屋面上使用的瓦始于西周,琉璃使用于屋面始于南北朝。6、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7、鲁班是我国春秋时代有名的建筑师,被后代奉为建筑工匠的祖师。8、中国塔的主要类型有密檐式、楼阁式、金刚宝座塔、单层塔、喇嘛塔等五种。9、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是北魏的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塔的平面为 十二 边形,是我

2、国塔中的孤例。10、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塔是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面八边形;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是宋代的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现存最高的石塔是宋代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11、最早见于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的洛阳白马寺。 12、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基本形式有庑殿、歇山、攒尖、硬山、悬山等五种。13、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清代用“斗口”作标准。14、河北赵县安济桥建造于隋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其设计者为李春。15、石窟寺有塔院式、佛殿式、僧院式三种基本类型。16、北京妙应寺白塔是元代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的。17、中国现存最古的木

3、构建筑是唐代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山门。18、唐代佛光寺大殿平面形式采用金厢斗底槽,晋祠圣母殿平面采用副阶周匝,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平面采用分心槽。19、考工记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专著,园冶是关于造园的明代著作,作者计成,营造法式是我国宋代建筑方面的重要术书,作者李诫。 20、隋代大兴城是由文宇恺设计建造的;元大都的规划者为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尔 ,大都水系由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规划。21、我国历代都城规模由大到小为隋大兴城、北魏洛阳城、明清北京城、元大都、隋唐洛阳、明南京城、汉长安城。22、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为我国五大古都。23、明清北京城中轴线长 7.5 里,起于永定门,止于正阳门。24

4、、宋代彩画主要有五彩遍装、青绿彩画和土朱刷饰三种形式,清代彩画的等级次序由尊到卑是和玺、旋子、苏式。25、中国古典木构建筑主要有 抬梁式、穿斗斗式、井干式三种主要结构形式26、中国营造学社创立于 1929 年,创始人是朱启钤。27、窑洞主要的三种形式:靠崖式、地坑窑、锢窑。28、我国的四大石窟为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二、名词解释平棊:大的方木格网上置板并遍施彩画的天花。平闇:平棊天花中格小而不施彩画者。和玺彩画:清代彩画的最高等级,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等部位。闾里:中国古代居民聚居地单位,春秋战国已形成,两汉至唐是它的鼎盛时期,唐代称里

5、坊。陵邑:汉代为了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在长安城的东南与北面设置了七座城市,称为陵邑,供从各地强制迁移来此的富豪之家居住。间:古代木构建筑由两榀屋架所围合的范围。方上:汉代对陵体之地上部分,即坟冢的称谓。金厢斗底槽: 宋式建筑平面,内外两圈柱子。副阶周匝:建筑主体外部另加一圈回廊。槫: 宋式构件,位于梁架顶端平行于屋脊的构件,承托着屋面。偷心造: 宋式斗拱,挑出华拱的挑头上没有与之垂直的斗拱与枋为偷心造。扶脊木: 清式构件,六角形截面,位于脊桁上且与脊桁平行。举架:清式屋架折举的方式。普拍枋: 宋式建筑位于柱顶和额枋上的水平构件,上置斗拱。侧脚: 为使建筑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宋代

6、外檐柱在前后向内倾柱高 10/1000,两山向内倾 8/1000,角柱双向倾,此做法称之为侧脚。台明: 房屋的最下部分台基的高度庑殿顶: 即五脊顶或四坡顶,正脊两端各有两条直抵屋角的戗脊。升起:宋辽建筑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逐步升高,使檐口呈现一缓和曲线。硬山顶: 双坡屋顶中两端屋面不伸出山墙外斗口:斗或升上放构件的槽口清代模数单位。材:宋式建筑的基本尺度单位,材分八等,根据不同建筑等级采用不同等级的材。推山:庑殿屋顶的一种处理手法,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使四条垂脊呈柔和曲线。收山: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样式雷:清代负责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氏建筑世家。平座:楼阁

7、及楼阁式塔等楼层之间以短柱、铺作、草栿、地面板、枋等组成的结构层,以承上荷载,通常外檐挑出平台,供人凭栏远眺。抱厦:中国古代建筑中主要殿宇在外突出的一间小屋(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须弥座:多层叠涩组成的台基,源自佛像基座。雀替: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的承托梁枋的构件。营造法原:一部记述我国江南地区传统建筑做法的清代专著,姚承祖原著,张至刚增编整理而成。计成:明代的造园家,著有园冶一书,我国造园学的重要著作。罩:用于需要有一定分隔,又不完全隔死的室内空间的木装修隔断。博风板:悬山和歇山顶为保护挑出山墙的桁头而沿屋面坡度钉在桁头上的板件。昂:斗栱的斜置构件,起杠杆作用。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礼制建筑

8、。耍头:顶层华栱或昂上与令栱垂直相交的构件。插柱造:楼阁式建筑,上层檐柱底部开十字口,插在平作斗栱内的做法嫩戗发戗:屋檐在屋角处显著升起,檐口至屋角处有很大起翘,嫩戗斜插在老戗背上,并形成 50-60 度夹角。三、识图题(绘图题)写出下图所示对象的名称、朝代、地点临潼姜寨原始社会氏族村落遗址平面 陕西长安县客省庄原始社会半地穴住宅遗址平面 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平面岐山凤雏西周建筑遗址平面 隋唐洛阳总平面 唐长安总平面唐大明宫总平面 唐大明宫麟德殿平面 明清北京城总平面四川雅安高颐墓阙,汉 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石刻所示唐代佛殿 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平面,唐 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剖面,唐 山西五台县南禅

9、寺立面,唐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立面,唐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平面,唐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剖面,唐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立面,宋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平面,宋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剖面,宋山西太原晋祠飞梁,宋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宋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辽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剖面,辽 山西永乐宫三清殿,元 山西永乐宫三清殿立面,元河南登封净藏禅师墓塔,唐 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唐 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唐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隋 北京妙应寺白塔,元 江苏南京栖霞寺舍利塔立面,五代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面,辽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剖面,辽苏州虎丘云岩寺塔,五代 苏州虎丘云岩

10、寺塔平面,五代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剖面,五代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外观,唐/宋 福建泉州开元寺塔,宋 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唐 河北赵县赵州桥(安济桥),隋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陕西乾县唐乾陵总平面 北京昌平明十三陵总平面 明清北京故宫鸟瞰 明清北京故宫午门 明清北京故宫中和殿明清北京故宫太和殿立面 明清北京故宫太和殿平面 明清北京故宫太和殿剖面北京天坛总平面,明清 北京天坛祈年殿立面,清 北京天坛祈年殿藻井,清北京天坛皇穹宇,清 北京天坛皇穹宇平面,清 北京天坛圜丘,清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清 出下图所示的建筑类型名称、主要分布区域北京四合院 黄土高原窑洞 吊脚楼(四川、贵

11、州)云南傣族民居 藏族民居 云南“一颗印”写出下图所示园林的名称、地点北京颐和园 北京颐和园 北京北海苏州拙政园 苏州网师园 承德避暑山庄给下图填空第一排:重檐庑殿、庑殿、歇山第二排:卷棚、悬山、圆攒尖、四角攒尖第三排:硬山从中轴线往右:明间、次间、梢间、尽间写出下图所示的结构形式叠梁式 井干式 穿斗式写出下图所示构件的名称答案:四、简答题1、 简述汉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城市布局不规则,主宫未央宫位于西南,长乐宫位于东南;城市每面三门;设有外郭;城内设有 160 个闾里;在东南与北郊设有七座陵邑,加强中央集权;城内分为八街九陌,主干道分三股;路面为土路,用陶质排水管和砖砌排水阴沟排泄雨水;郑渠用以

12、漕运。2、 简述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特征布局仿北魏洛阳城,方整对称,沿南北轴线将宫城、皇城置于全城最主要位置;交通呈棋盘式布局,将城市划分为 108 个里坊,分区明确整齐,实行夜禁制度;长安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道路两旁种有成行槐柳,又称为“槐衙”;路面土路,两边设明沟排水。3、 简述山西应县释迦塔的造型特征及结构技术成就造型特征:释迦塔内部高九层,其中四个暗层,所以外部看来只有五层,再加重檐共六层。第一层柱高和第二、三、四层包括柱、斗拱、屋檐、和上层平座四个部分的总高都相等,在立面上形成有规则的韵律。各层屋檐按照总体轮廓所需以华栱和下昂进行调整,形成优美的总体轮廓并丰富了檐下造型。最下一层绕以副

13、阶周匝,加强塔的稳定感。塔的总高恰等于中间层外围柱头内接圆的周长,也是塔设计时的重要比例数字。结构技术成就:柱网和构件组合采用内外槽制度,内槽供佛,外槽供人活动;结构上,外槽和屋顶使用明栿和草栿两套构架;这种双层套筒室平面和结构,不仅扩大了空间,而且大大增强了塔的刚度。塔内部有暗层,作为容纳平作和屋檐的空间;各层上下柱不贯通,采用“插柱造”,每层外柱与其平座层柱都比下层外柱推入约半个柱径,并向中心略有倾斜,不仅形成各层向内递收的轮廓,也符合力学特性。4、 简述晋祠圣母殿的造型特征晋祠圣母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四周施围廊,前檐廊深两间,空间开阔,前檐廊柱采用盘龙柱,盘龙造型栩栩如生。

14、圣母殿斗拱用材较大,柱间仅施一补间铺作,角柱升起颇为显著,而上柱尤甚,使整作建筑具有柔和的外形。5、 简述唐宋建筑风格的区别唐代建筑柱础矮平,柱身矮,举折平缓,斗拱尺度宏大,建筑出檐深远,整体造型舒展大气;宋代柱身加高,举折变陡,斗拱相对减小,补间铺作数量增加,屋顶组合多样化,装饰丰富多彩,雕刻也很精美,建筑呈现秀丽、精巧的特点。6、 写出五种中国古建筑屋顶名称,并绘制立面简图庑殿、歇山、硬山、悬山、攒尖,图略。7、 写出三种不同地区的民居并简述其特点北京四合院:建筑按南北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布局严整,等级严明。入口多在东南角,门内迎面设影壁,入口院落南侧多为倒座。一般房屋在抬梁式木构架

15、的外围砌砖墙;屋顶样式多以硬山居多,次要建筑多用平顶或单坡顶。一般住宅以大面积灰青色墙面和屋顶为主,在主要住房处施色彩,大门、影壁、墀头、屋脊等部位加砖雕。四川民居:充分利用地形灵活布置建筑,朝向往往取决于地形。布局上,主要房间仍有轴线,但左右房屋不一定对称,院落的形状也不拘一格。房屋结构通常采用穿斗式木构架,墙面材料因地制宜,有砖、石、夯土、主板、竹笆等;建筑外墙多用白色,木构部分多为本色或黑色或枣红色,与高低起伏的灰色屋顶相配,形成朴素而多变的外观。福建土楼:由于聚居而形成的形体巨大的群体住宅。平面多为方形、矩形或圆形,最大的土楼直径达七十米,用三层环形房屋相套,房间达三百余间。底层通常为厨房及杂物间,二层贮藏粮食,三层以上住人。中间建堂,共族人进行公共活动。建筑外墙夯土承重墙厚达 1 米,下部不开窗,外观封闭,坚实雄伟。8、 试举出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