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1课程标准解读:关于综合性学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40789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2011课程标准解读:关于综合性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2011课程标准解读:关于综合性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2011课程标准解读:关于综合性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2011课程标准解读:关于综合性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2011课程标准解读:关于综合性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2011课程标准解读:关于综合性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2011课程标准解读:关于综合性学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综合性学习关于综合性学习 一、综合性学习课程目标与内容 综合性学习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一起,构成了语文教学五个方面的内 容,但综合性学习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领域,它与其他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不在同一层面上, 它不具备比较单一的内容目标。综合性特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学习内容的综合,实现听说读写能 力的整体发展; 2.语文课程学习与其他课程学习的沟通,提高综合能力,促进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 共同进步; 3.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学习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草案) 指出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 合作的能力。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有利于学生在整体性的听说读写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语文知识能力的学以致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以及互助 合作和团队精神等。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与内容分别是: 第一学段(1-2 年级):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

3、,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第二学段(3-4 年级) 1能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5-6 年级):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 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4、,学写活动计划 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 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学段(7-9 年级): 1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 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 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 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

5、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实验稿 ,仅在第三学段第 3 条,加了辨别“美丑” 要求,可以说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没有变化。但在“教学实施建议”部分,加了这样一句: “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 学习。 ” 很明显,就是要充分利用新的技术条件,实现综合性学习的新发展。 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新内容,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语文课程的进步, 与世界性母语教育课程发展趋势有着许多相同点。 在美国各州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多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确立目标内容,而这种 “综合性学习”或“

6、研究性学习”要求,或糅合于听说读写之中,或作为单项列出,厘定 较为详细的条项。 如宾夕法尼亚州的阅读与写作学术标准共有 10 大项,其中“阅读”有 3 大项,分 别为: “学习怎样独立地阅读; 阅读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和得出结论; 阅读、分析和解释文学作品。 ” 在“阅读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和得出结论”中,对 8 年级学生下列要求: “从多种资源中找出具体细节维护或驳斥一种概念;运用多篇文章中的例子支持一种 结论;判断信息来源的有效性”等等。 该州标准的第 9 项为“研究” ,对 8 年级学生的要求为: “精选一个研究的主题; 确定适合研究主题的有效资源,包括原始的和二手资料;证明资料的准确性

7、; 在学校图书馆或媒介中心查找适合主题的资料并到公共图书馆查找与主题相近的资料;使用并解释图书馆基本的分类系统; 使用卡片目录、文学作品读者指南和其他索引(传统方式或电子方式)查找信息; 运用电子媒介的优点(如菜单、信息库、检索技术)查找信息; 使用下列方法收集信息: 书籍,包括字典和百科全书、图表集和年鉴 报纸 期刊 听觉/视觉资源 会谈 调查 资料 其他人工手段 对有关研究主题的内容做笔记 在研究的基础上做主题陈述 从研究中组织、总结和陈述中心思想 在文献目录中运用文献编辑的标准方法精确地、正式地确认他人的思想、印象或信息。” 美国加利福尼亚公立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基本上是分年级要求,自 3

8、年级开始就有 “研究与技术”要求,4 年级要求“写信息资源” ,自 5 年级开始要求“写研究报告” 。 对 8 年级的具体要求如下:“写研究报告:a 定义一个主题。 b 记录重要信息源的重要观点、概念和直接的引用语;合理地阐释与总结关于这一主 题的所有看法。 c 运用各种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区分每一资料的特点和价值。 d 组织并展示图表、地图上的信息。 ” 加州标准在“听和说”的要求中,也有类似的目标,如 8 年级的“听和说”部分,具 体: “进行研究性的口头发言: a 定义主题。 b 记录来自重要信息资料中的观点、概念、直接引语,并解释所有的相关证据。 c 使用各种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并区分每

9、一资料的特点与价值。 d 组织并使用图表、地图上的信息。 ”11 在发达国家中小学生的研究品质、研究成果面前,我们自然有压力,有紧迫感。 十余年来,我国中小学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有了许多新认识、新经验,也有许多障 碍和困难。一是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不恰当评价的引导,严重阻碍学生综合能力、 创造能力的发展。二是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差别悬殊的国情所局限,如学校图书馆、公共 图书馆,对许多地方而言,可望不可即。后一个原因并不能成为综合性学习不可逾越的障 碍,几年来,实验区一些条件甚差的学校,想了许多办法,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 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这应受到高度关注。而有些学校花了大量财力建设

10、的网络平台, 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课程标准里有些基本的研究要求,仍然未引起重视。如资料的查找 和引用,当前,我国大学里的仍然有研究生不知(或故意)使用“标准方法” ,规范地注明 所援引资料的出处。而这些方法和规范意识应该从中小学抓起。 美国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使用各种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并区分每一资料的特点与价 值。 ” “在文献目录中运用文献编辑的标准方法精确地、正式地确认他人的思想、印象或信 息。 ” “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 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 我国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 “掌握查找资料、 引用资料的

11、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不论是从“中华民族的复兴” 、 “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大目标出发,还是从提倡优良 学风,革新语文课程内容、方式,培养创新精神着眼,必须高度重视语文课程中具有研究 品质的综合性学习。 二、综合性学习教学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 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 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增强在与自然、社会

12、和他人互动中的应对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 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 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支持和丰富语文综合性学习。 (引自语文课程标准 ) 从已经出版的各套语文教科书中,可以看到具有代表意义的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 下面的内容举例及其评介,为给语文教师提供教学方便,也让大

13、家有进一步创新的基础。 第一学段(1-2 年级) 1春天(湖南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年级下册) 2庆祝六一儿童节(语文出版社 S 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围绕“春天”的语文活动,从语文学习出发,让孩子种花养蚕,在实践中感受春天, 记录春天。这样的活动,李吉林老师坚持不懈,她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享受生活,观察 生活,写观察日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由此,也可以说, “综合性学 习”不是别出心裁的新鲜事,而是优秀教师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二年级下册学生“庆祝六一”的活动,已经有经验了,如果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他们 自己策划部分内容,参与的积极性可能更高,写出来、画出来的内容可能更生动。 第二学段

14、(3-4 年级) 1漫游寓言世界(湖南教育出版社语文三年级下册) 2家乡人说普通话情况的调查(长春出版社语文三年级下册) 3策划新年联欢会(语文出版社 A 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漫游寓言世界”是结合前一单元的课文设计的,让孩子扩大阅读面。这个活动简单 易行,如果经常开展,相信学生受益不浅。 “家乡人说普通话情况调查”就有一定难度了,需要学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 讨论,并一点解决办法” 。这个活动的优点有二,一是有指导地让学生自主活动,二是 和语文学习结合紧密,有利提高语文素养。 “策划新年联欢会”显然提高了学生自主活动的要求,更具有挑战性。过程指导清楚, 有民主,有集中。学生要写方案,写节

15、目单,写通知还有哪样应用文的写作,有如此 明确的“应用目的”?有如此及时的“应用效果”检验?让语文学习“活起来” ,是设置综 合性学习内容的目的之一。 第三学段(5-6 年段) 1遨游汉字王国(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五年级上册) , 2说名道姓(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五年级上册) 3读报与剪报(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六年级上册) 4我的成长册(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六年级下册) 5搜集民间故事或民间歌谣(语文出版社 S 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遨游汉字王国”就汉字学习,了诸多活动建议和具体的活动要求,内容多,可 选择空间大,需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需要不断调整方案。在活动过程中, 还可以按活动专题再

16、分工,既可避免过多的重复研究,也能让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研究成果。“说名道姓”既是识字的深入,也是传统文化的探究。 “知识竞答”有趣而实用;“大 名小名”给孩子带来温馨回忆;“无名国旅游”给单调的名姓研究放飞了想象的翅膀。编 者构思细致,教师使用时就方便多了。 “读报和剪报”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帮助他们了解报纸,阅读报纸,关注传媒 的语言变化。剪报也是一种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持之以恒,大有好处。成果展示,注意 到评价标准的多元,有利对全体学生的激励。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的 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 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我的成长册”以商量的语气和学生共同探讨“语文学习集锦袋”的意义和制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