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39985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艺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茶艺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茶艺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茶艺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茶艺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艺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艺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艺香茗溢葵园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话吗?可见啊,茶在我们的生活“七小事”里还真是占有重要的位置呢,那么你想了解以茶会友、客来敬茶的礼仪吗?你能闻香识茶、说说茶事风俗吗?来,跟老师一起学学茶艺,让自己也成为一个小小茶艺师吧!第一节:和茶艺交朋友小朋友们,要想和茶艺交朋友,首先要先知道茶艺这位朋友的“性格”“爱好”和“兴趣”哟,了解了这些,你们就可以往好朋友迈进一步啦。首先这位朋友的名字就有一定的来由哦,它是包括茶叶品评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一种美好意境,简单的说,就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在这个过程中我

2、们总能体会到他不同于其它艺术形式的气质。这位朋友性格恬淡、清新,是一位没有“火气”的朋友,但同时他又是一位挑剔的朋友,他对水质、水温、茶量与茶具等要素都有要求,当然,他还渴望一位喜欢品茗的朋友来欣赏他,那这样就太完美了。除此之外,茶艺还有许多分类:就形式而言,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而经过这些工序泡出来的茶汤,色泽、香气和滋味都有许多讲究哦。在我国古代,一直有“以茶会友”的说法,也就是说,这个朋友还能给你带来更多的伙伴,一起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欣赏的美景,沉淀心灵,是多么美妙的享受啊!瞧,这位朋友可是有“大家”的范儿呢,和它交个朋友,也会提高你

3、的品位哦。第二节:茶之史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在茶的培育,品饮,应用,以及对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上,为人类文明留下绚丽光辉的一页。 唐代茶神陆羽在茶经里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发祥于中国,并广泛传播于世界。目前,全球有 50 多个国家种茶,有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 多亿人饮茶。茶是 21 世纪最受人们青睐的健康饮品之一。自唐代开始制作绿茶以来,中国茶已经拥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 、白茶、黄茶和黑茶等六大种类。几千年来,从人民大众到文人雅士,从乡村到城市

4、,从南疆到北方,从国内到国外,人们以茶待客,以茶交友,以茶会文,以茶雅志,以茶当药,以茶代酒,以茶馈赠,茶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第三节:脍炙人口的名茶要想进一步和茶艺交朋友,还要知道茶里面的几个“大哥大”哦。熟悉一下它们都是什么脾性吧。1.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 3 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不带夹蒂、碎片,小巧玲珑。龙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龙井茶则多是清草味,夹蒂较多,手感不光滑。 2.碧螺春:产自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银芽显露,一芽一叶,茶叶总长度为 1.5 厘米,芽为白毫卷曲形

5、,叶为卷曲清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假的为一芽二叶,芽叶长度不齐,呈黄色。 3.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其外形条索紧细、圆、光、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假的为卷曲形,叶片发黄。 4.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看起来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假银针为清草味,泡后银针不能竖立。 5.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叶呈绿色光润,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内质香气清高,水色碧绿,滋味回甜,叶底厚实明

6、亮。假的则味道较苦,色比较黄。 6.黄山毛峰: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其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形状有点像“雀舌” ,叶呈金黄色;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鲜,水色清澈、杏黄、明亮,味醇厚、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假茶呈土黄,味苦,叶底不成朵。 7.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祁门县。茶颜色为棕红色,长 0.60.8 厘米,味道浓厚,强烈醇和、鲜爽。假茶一般带有人工色素,味苦涩、淡薄,条叶形状不齐。 8.都匀毛尖产于贵州都匀县。茶叶嫩绿匀齐,细小短薄,一芽一叶初展,形似雀舌,长 22.5 厘米,外形条索紧细、卷曲,毫毛显露。叶底嫩绿匀齐。假茶叶底不匀,味苦。 9.铁观音:产于福建安溪县。叶体沉重

7、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螺旋形,色泽砂绿,光润,绿蒂,具有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转甜,耐冲泡,叶底开展,青绿红边,肥厚明亮,每颗茶都带茶枝。假茶叶形长而薄,条索较粗,无青翠红边,冲泡三遍后便无香味。 10.武夷岩茶:产于福建崇安县。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蜻蜓头” ,叶背起蛙皮状砂粒,俗称蛤蟆背,滋味醇厚回苦,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澈艳丽,叶底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黄绿色,叶脉浅黄色,耐泡在 68 次以上,假茶开始味淡,欠韵味,色泽枯暗。第四节:好茶需用好水泡【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泡茶时所选用的水对冲泡效果的重要影响。2.培养学生的

8、探究精神,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参与实践。【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茶杯,茶叶,二分硬币等。【教学过程】一、生活在线多媒体课件演示情景:小云、玲玲姐妹俩为爷爷展示新学的龙井茶冲泡本领;小云选用烧开的自来水冲泡;玲玲选用烧开的瓶装矿泉水冲泡;两人的冲泡过程完全相同;最后,爷爷夸奖玲玲冲泡的茶好喝,为什么呢?教师:看完这个小故事,想一想,爷爷夸奖玲玲冲泡的茶好喝,主要与什么有关?出示课题:好茶需用好水泡。二、寻根究底教师出示 3 杯水:你能从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中选出矿泉水吗?实验:分币的沉浮。学生 4 人一组,用二分硬币轻轻放置于杯里的水面上。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吗?学生交流实验情况。教

9、师解释:矿泉水水分子密度高,表面张力大,碳酸钙含量低,可以使硬币置于水面上而不会下沉。这样的水被称作软水。反之,则是硬水。矿泉水能泡出汤色明亮、香气鲜爽、滋味醇和的茶。三、小试身手多媒体课件出示表格。教师提出实践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选用同样的茶叶,用纯净水、矿泉水、自来水冲泡三杯茶,比较香味、茶汤颜色、口感,不同在哪里?学生自己用不同的水冲泡,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填写表格,然后交流实践结果。教师提问:能说说泡茶竞技中玲玲胜过小云的原因吗?多媒体课件出示: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泡茶的效果。教师:自来水冲泡茶叶,其实也能有好的效果。我们试着将自来水放置24 小时,去除水底的沉淀物后,冲泡出的

10、茶味道会有所改善。回家动手试一试,想一想,为什么?你还有其它的办法吗?四、博览群书多媒体课件出示:“陆羽茶经: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教师略作解释。学生交流自己所知的泉水:金山中冷泉;无锡惠山泉;虎丘观音泉;杭州虎跑泉;济南趵突泉请同学介绍:山泉水与饮茶的故事。 (事先收集)教师:你能去寻找资料了解一些名泉水泡茶好的特点吗?第五节:好茶需要温度宜据测定,用 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 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 “冷水泡茶慢慢浓” ,

11、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 85 。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 C 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浮而不沉,内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来,茶汤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无味。 泡茶水温的高低,还与茶的老嫩、松紧、大小有关。大致说来,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要比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冲泡水温要高。水温的高低,还与冲泡的品种花色有关。 具体说来,高级细嫩名茶,特别是高档的名绿茶,开香时水温为 95,冲泡时水温为 8085。只有这样泡出来的茶汤色清澈不浑,香气纯正而不钝,滋味鲜爽而不熟,叶底明亮而不暗,

12、使人饮之可口,视之动情。如果水温过高,汤色就会变黄;茶芽因“泡熟”而不能直立,失去欣赏性;维生素遭到大量破坏,降低营养价值;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又使茶汤产生苦涩味,这就是茶人常说的把茶“烫熟”了。反之,如果水温过低,则渗透性较低,往往使茶叶浮在表面,茶中的有效成分难以学浸出,结果,茶味淡薄,同样会降低饮茶的功效。大宗红、绿茶和花茶,由于茶叶原料老嫩适中,故可用 90左右的开水冲泡。 冲泡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等特种茶,由于原料并不细嫩,加之用茶量较大,所以,须用刚沸腾的 100开水冲泡。特别是乌龙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要在冲泡前用滚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用滚开水淋壶加温,目的是增加温度,使茶香

13、充分发挥出来。 至于边疆兄弟民族喝的紧压茶,要先将茶捣碎成小块,再放入壶或锅内煎煮后,才供人们饮用。 判断水的温度可先用温度计和计时器不测量,等掌握之后就可凭经验来断定了。当然所有的泡茶用水都得煮开,以自然降温的方式来达到控温的效果。 第六节:好茶需要时间当茶叶冲泡时间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 如用茶杯泡饮普通红、绿茶,每杯放干茶 3 克左右,用沸水约 150200毫升,冲泡时宜加杯盖,避免茶香散失,时间以 35 分钟为宜。时间太短,茶汤色浅淡;茶泡久了,增加茶汤涩味,香味还易丧失。不过,新采制的绿茶可冲水不加杯盖,这样汤色更艳。另用茶量多的,冲泡时间宜短,

14、反之则宜长。质量好的茶,冲泡时间宜短,反之宜长些。 茶的滋味 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浓的。据测定,用沸水泡茶,首先浸提出来的是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等,大约到 3 分钟时,含量较高。这时饮起来,茶汤有鲜爽醇和之感,但缺少饮茶者需要的刺激味。以后,随着时间的延续,茶多酚浸出物含量逐渐增加。因此,为了获取一杯鲜爽甘醇的茶汤,对大宗红、绿茶而言,头泡茶以冲泡后 3 分钟左右饮用为好,若想再饮,到杯中剩有三分之一茶汤时,再续开水,以此类推。 对于注重香气的乌龙茶、花茶,泡茶时,为了不使茶香散失,不但需要加盖,而且冲泡时间不宜长,通常 23 分钟即可。由于泡乌龙茶时用茶量较大,因此,第一泡 1 分钟就可

15、将茶汤倾入杯中,自第二泡开始,每次应比前一泡增加 15 秒左右,这样要使茶汤浓度不致相差太大。 白茶冲泡时,要求沸水的温度在 70左右,一般在 45 分钟后,浮在水面的茶叶才开始徐徐下沉,这时,品茶者应以欣赏为主,观茶形,察沉浮,从不同的茶姿、颜色中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愉悦,一般到 10 分钟,方可品饮茶汤。否则,不但失去了品茶艺术的享受,而且饮起来淡而无味,这是因为白茶加工未经揉捻,细胞未曾破碎,所以茶汁很难浸出,以至浸泡时间须相对延长,同时只能重泡一次。 另外,冲泡时间还与茶叶老嫩和茶的形态有关。一般说来,凡原料较细嫩,茶叶松散的,冲泡时间可相对缩短;相反,原料较粗老,茶叶紧实的,冲泡时间可相

16、对延长。冲泡时间的长短,最终还是以适合饮茶者的口味来确定为好。 第七节:好茶的冲泡次数据测定,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的浸出率是不一样的,最容易浸出的是氨基酸和维生素 C;其次是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等。一般茶冲泡第一次时,茶中的可溶性物质能浸出 5055%;冲泡第二次时,能浸出 30% 左右;冲泡第三次时,能浸出约 10%;冲泡第四次时,只能浸出 23%,几乎是白开水了。所以,通常以冲泡三次为宜。 如饮用颗粒细小、揉捻充分的红碎茶和绿碎茶,由于这类茶的内含成分很容易被沸水浸出,一般都是冲泡一次就将茶渣滤去,不再重泡。速溶茶,也是采用一次冲泡法, 工夫红茶则可冲泡 23 次。而条形绿茶如眉茶、花茶通常只能冲泡 23 次。白茶和黄茶,一般也只能冲泡 1 次,最多 2 次。 品饮乌龙茶多用小型紫砂壶,在用茶量较多时(约半壶)的情况下,可连续冲泡 46 次,甚至更多。第八节:茶叶的贮藏【活动目的】1.知道茶叶的储藏不当会影响茶叶的天然风味,甚至失去饮用价值。2.了解家庭储藏茶叶的基本方法,学习“塑料袋贮藏茶叶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