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选》上下册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5639217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21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文选》上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中国历史文选》上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中国历史文选》上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中国历史文选》上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中国历史文选》上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文选》上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文选》上下册(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历史文选 上册 目录 绪论 1甲骨文 2金文 3 尚书 4 诗 5. 春秋与左传 6. 国语 7. 世本 8.战国策 9.史记 10.汉书 11.后汉书 12.三国志与三国志注 13.晋书 14.宋书 15.魏书 16.世说新语 17.水经注 18.洛阳伽蓝记 绪论 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是高等院校文科历史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讲授学习各种典型的历史典籍作品,培养学生 阅读并运用一般文言文史料的能力,同时也向学生介绍中国历史史料学和中国史学的发展概况。 所以说,中国历史文选不是古代汉语课程。它是在古代汉语课的基础上,对历史史料、历史典籍进行分析、运用,以进行史学的研究。

2、但是, 要分析、运用史料,就必须对史料、典籍产生的背景,史料、典籍的写作以及其版本流传状况进行一些介绍,所以中国历史文选课程必须有史料、 典籍的解题。 另-方面,要分析、运用史料、典籍,就必须能够对史料的原文能够进行充分的阅读和理解。所以,中国历史文选又有与古代汉语课程相同 的地方,那就是对历史史料进行字句的讲解。我们学生必须对一些基本的语法、词汇、句子能够掌握,可以对其进行解释和翻译。 历史文选课程的学习,要兼顾以上两个方面。只有这样,才算达到历史教育专业的水平,能够阅读一般的历史典籍,对其进行分析和运用, 以进行历史学的研究。 我们在学习历史文选课的过程中,还要必须和我们的中国古代史通史的

3、学习结合起来,尤其是有一些历史的史料典籍在古代史的学习中也是 非常重要的,我们如果把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对我们的专业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这也就为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这里,有中国历史之父一一司马迁的伟大作品史记 , 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我们要想了解我们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那么只有阅读历史典籍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而要阅读中国的历史典籍,了解 中国的历史文化,就必须学好中国历史文选这门课程。 要学习好中国历史文选,除了我们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原则以外。在这里必须要提一些方法和要求,一是必须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字、词汇、语 法,这是我们学习历史典籍,阅读历史典籍所

4、必需的。二是必须要多读一些优秀的选文,不仅能够阅读,还要能够解释清楚其中的字、词,并进 行翻译,能背诵就更好了。第三,在此基础上,我们作为历史专业的本科生应当能通读一到两部著名的历史典籍,比如史记 、 左传 、 资治 通鉴 、 汉书 、 三国志等史学名著。这些著作,不仅是优秀的史学名著,还是出色的文学作品。阅读它们,对我们可以说是受用无穷。 历史文选课自陈垣先生创建以来,在历史专业生学习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的开门之钥,但由于它的特 殊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高中阶段学生们学习过古文,但那只是翻译、掌握一些古汉语知识,领会的是文章的语境、意境。现在大学阶段学习

5、古文,从历史专业角度 讲,已不是文章的本身了,而是它的史料价值,是想让学生通过文选的学习,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伴随着这种能力的提高,知道如何利用原始 史料解读历史,这无疑任重而道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往往因此而却步。 为此,本人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调整教学思路,结合其他文选教材,几经整理添充,形成以字词释义铺路、以文献与读史知识点缀,以文 献典籍使用能力落脚的教案整体框架。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文章的阅读不那么干巴巴,史料分析不那么枯燥,本教案又采取了两个 辅助手段:一个是本人手绘的地图,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地理概念,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一个是本人搜集的古器物之类的图片或模型,让 学

6、生有物可睹,使学生对历史有个立体的理解。 我们所使用的历史文选教材,是四十年以前,由著名的史学大家周予同先生主编的。这部教材,解题清楚简洁,选文经典,注文解释详细、 得当,而且经过几次修订,没有字句、标点等方面的错误,选文的版本都使用的善本。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文选教材中的经典。当然,由于时代的 原因,今天看来,可能会有一些不足,这在我们讲课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补充和修正。 关于中国历史文选课的注意事项 一、 中国历史文选这门课程的设置及地位 1、创始人:20 世纪 20 年代初北大史学系的陈垣先生。 五四运动后,中等学堂的课本改用白话文,解除了古文字对青年人的桎梏。但读史仍需接触古籍,而且作为

7、史学系的学生也应该掌握目录学 知识,因此,陈恒先后设置了史学名著选读及史学名著评论两门课程。 2、设置:建国后,50 年代,教育部开会讨论课程设置,其中中国历史文选和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两门课就源于陈坦先生的想法。 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 建国后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文选课教材) 中国历史文选(辽宁大学) 中国古代历史文选(北师大) 中国历史文选(张大可、徐景重) 3、地位:专业课程、基本课 二、授课重点 1、繁体字与句读 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當刑而王“。及壮,坐灋。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當刑而王,畿是乎“ 2、字词释义 3、史料价值 三、教学过程中注意事项 衣着要整

8、洁、精神要饱满、方法要灵活 参考文献: 1、张舜徽主编中国历史要籍介绍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55 年版。 2、金毓黻中国史学史 ,商务印书馆 1957 年版。 3、吴树平二十四史简介 ,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4、李宗邺主编中国历史要籍介绍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版。 5、高振铎主编中国要籍介绍及选读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6、张舜徽主编中国史学名著解题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4 年版。 7、贺卓君主编中国历史文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8、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文献教研室编中国古代历史文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年版。 9、刘重

9、来主编中国要籍介绍及选读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10、杨绪敏主编中国历史要籍研究资料辑要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11、阙勋吾主编中国历史文选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版。 12、张衍田编著中国历史文选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13、刘乃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 年版。 14、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 ,北京出版社 1999 年版。 一、甲骨文 重点:武丁卜辞。 难点:甲骨卜辞程式。 解题: 一、甲骨文定义: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早期文字史料。这种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内容大部分是占卜的记录。甲骨文起初在河南 安阳的殷墟出士,

10、又叫契文、卜辞或殷墟文字。 二、甲骨文的发现:清朝光绪年间,北京的中药店里出售一种药材,名为“龙骨“,主要来源于河南安阳,当地的农民在耕田、建房的时候, 不断地从地下挖出一种甲骨,当时的农民不知它为何物,就把它当“龙骨“出售给了药铺。1898 年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先发现这龙骨并不是 一般的东西,而是一种出土文物。上面有刻画的符号,这是一种古老的文字。关于王懿荣发现甲骨文还有这样一个故事:王懿荣一次身患疾病, 就叫家人去药铺买药。药卖回来后,他发现药中的龙骨上面刻画有一些符号。王氏是一个金石学家,对古玩、文物有着特殊的嗜好,对这种刻有 符号的龙骨产生了兴趣,于是就四处查访,得知这种龙骨出自河

11、南,于是亲自到河南进行了考察,又找到了 300 多片刻有符号甲骨。经过考证, 王氏发现许多符号记载的是商朝帝王的名字,而且形状奇特,于是就断定这种龙骨就是商朝的遗物。于是甲骨文被发现了。可以说王懿荣第-个 发现甲骨文的人。 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以后,便开始出重金大量收购刻有文字的甲骨,在一年之间就收购了 1500 片甲骨。后来的著名古董专家刘锷、孙诒让 等人也开始了甲骨文以及甲骨的收购、收藏活动。1908 年 罗振玉也是一位精于古董的专家,他曾经在 1903 年在刘锷家中作过家庭教师,与刘锷过从甚密。当他看到刘氏所藏的甲骨时,就劝说他选 择一些有字的甲骨拓印出来刊行。罗振玉首先弄清楚了甲骨的出土

12、地点,随后与王国维考定殷墟是商朝晚期的旧都。刘锷于是在 1903 年就出版 了铁云藏龟 。 铁云藏龟是第一部将甲骨文著录成书的专著,是甲骨学的开山之作。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董 作宾等甲骨文的大家相继问世了。甲骨文的研究也在不断的发展。 三、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l)甲骨的发现以及殷墟性质的推定,导致 1928 年开始的殷墟发掘,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开端。因此,甲骨的发现,不仅在我国,在世界 考古学史上也有很重大的意义。 (2)从历史学角度看,在甲骨文中找到了完整的商王世系,证实了历史上确有商朝的存在, 史记殷本纪记载基本可信,可以作为史料运用; 甲骨文绝大多数与占卜有

13、关,当时人笃信占卜,事无大小都求决于卜法,因而卜辞内容相当丰富,在政治、军事、农业、畜牧业、天文、气象、 文化思想等方面展示了商代社会风貌,为我们研究商朝的社会性质、阶级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3)从古文字学角度讲,它是古文字学四大分支之一。 四、甲骨文概况:目前已发现的商朝甲骨,大约有十余万片,所使用的文字,大概有五千字左右,己认识的约有一千五百字左右。甲骨文的 内容绝大部分是商朝王室的占卜记录,也有少量的记事文字。其中涉及到商朝的宗教、战争、农业、牧业、手工业、天文、气象、田猎及政权、 方国情况、文化生活等。 五、甲骨文的研究与现状: 从清末刘锷的铁云藏龟开始发表材料,接着

14、孙诒让开始发表第一部研究性著作契文举例 ,以后逐渐形成一种专门学问,叫甲骨学, 文字上研究有成就有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于省吾等。 著作:铁云藏龟 、 殷墟书契前编 、 后编 、 殷契粹编 、 甲骨文合集 、 甲骨文编等用以研究的专著就更多了。 清末刘鄂铁云藏龟(发表材料)孙诒让契文举例(第一部研究性著作)甲骨学王国维古史新证(根据甲骨文字以证殷代历史, 开辟史学研究新途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运用甲骨文提供的历史资料“来了解殷代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建国后中科 院历史研究所编辑甲骨文合集(集八十年来甲骨文出土材料之大成的巨制,一部十三本)。 就目前研究看来,

15、甲骨文还有许多待作的工作,如卜辞的文例、甲骨文的分期、卜辞的地理研究、商代历法的研究以及文字的识读等。 选文:武丁卜辞(二则) 武丁卜辞是比较早期的商朝甲骨文。这里选录其中的二则。第一则反映了当时商朝与周边民族方国的关系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卜辞比较完整 的程式。第二则反映了商朝使用奴隶进行农业生产的情况。 (1)商世系(前 16 世纪-11 世纪) 汤一外丙一仲壬一太甲一沃丁一太庚一小甲一雍己一太戊一仲丁一外壬一河亶甲一祖乙一祖辛一沃甲一祖丁一南庚一阳甲一盘庚一小辛一小 乙一武丁一祖庚一祖甲一廪辛一庚丁一武乙一太丁(文丁)一帝乙一帝辛(纣) 商始祖契:帝喾次妃简狄吞食玄鸟(燕子)卵而生契,契长而

16、佐禹治水有功,舜将其封于商,赐姓子氏,契有“玄王“之称。 (2)甲骨的制作及使用 龟背甲、龟腹甲、牛胛骨加工修治好固定形状正面磨光、背面则挖出圆形的钻和棱形的凿用火烧灼这些挖好的孔甲骨坼裂的形状 即名“兆“以断吉凶。 (3)卜辞的构成即甲骨文程式:前辞、命辞、占辞、验辞。 署辞兆辞前辞命辞占辞验辞 (4)干支纪日法 世界上起源最早行用最久的纪日法,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搭配成六十个不同的日名记载日期,是一种绝对独立的系统,不受任何历法上年月 日的影响,因此是史家考证年代的最重要基础。 本课主要掌握词语:贞、旬、固、告、鄙、协、田、受年。 应掌握的其他内容: 1、对甲骨文程式的识认。 2、翻译选文: 第一则:癸巳这一天进行占卜,由殼卜问:后十天内有没有灾祸?商王观察卜兆判断吉凶说:有灾祸,灾祸马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