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表(详细参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30403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表(详细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表(详细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表(详细参考)(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表广东省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表填表说明:业绩与效果情况表述力求提供具体数据;内容要真实、准确,字句清晰、通顺。担任班主任或做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教书育人)情况及效果:任现职以来,本人担任教务主任兼任班主任工作 1 年,之后在任教班级挂点班主任。本人认真履行教务主任和科任教师职责,积极指导和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组织,讲究工作艺术,做教师和学生的表率,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和丰富的教育经验。平时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笫二课堂活动(这是下面的内容) ,从学生的实际岀发,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结合因材施教,对不同类型和不同

2、个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我管理的方法有:一、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二、在班内引进竞争机制。三、 “抓中间、促两头” 。四、 “结对子”开展“一帮一” 活动。由于本校是农村中学,生源质量差,学科优秀学生几乎没有,我就是在如此低起点情况下,带领全校教师采取“一带三”的工作责任制,亲自每年负责培养 3 名优秀学生,指导全校教师进行教研教改,走切合农村学校实际的教学之路(这应该是教学或教研的内容) 。近几年来,培养了 xx 等多位同学成为市、县优秀学生干部(要具体到谁是市谁是县级的优秀学生干部) ;xx,2007 年

3、我挂点的班一个学困生,父母双亡,家庭的意外和经济的困难让他彻底放弃了上学的念头。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马上在班中倡议建立学困基金会,亲自带头每月捐 100 元作为学困基金,时不时和他谈心,谈人生观、世界观。就这样,我彻底转化了 xx 等大批学困生,转化率达 100%(除了学困生,还应该要转化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后进生) 。就这样,由于管理得力、方法好,我挂点的班每年都被评为学校的先进班集体或文明班,我校学风也明显好转,教学成绩逐年提高,如 2010 年中考,我校总平均分全县第 2 名(农村中学第 1 名) ,思想品德科平均分全县第 2 名(农村中学第 1 名) ,成为农村中学的一面旗帜。由于教育工

4、作效果显著,成绩突出,得到学校、社会和家长的充分肯定,我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承担时间(注明年月日)公开课题目主办单位层次范 围完成情况与效果2009 年 3 月 20 日宪法是囯家的根本大法xxxx完成任务,效果好2010 年 3 月 26 日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xxxx完成任务,效果好近三年承担公开课情况2011 年 4 月 29 日维护受教育权xxxx完成任务,效果好教学情况及效果:我校是农村初级中学,生源质量和教学设备都无法和县城学校比拟。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我根据农村学校实际,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带领和指导本校教师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5、实施“培优转差” 、 “一带三”责任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科尖子,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如 2007 年中考,我任教班 xx 同学总分全县第 3 名(这应该是教育方面的成绩)。每年期末考试,我任教的班级思想品德科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都排在全校第 1 名,农村中学第 1名,并高于全市或全县的平均水平。如 2010 年中考,我所任教的班思想品德科平均分 77.37 分(本校平均分 70.44 分) ,全校第 1 名,全县第 2 名(县平均分 62.57 分) ,比县平均分多 14.8 分,在农村中学中排名第一;2011 年中考,我所任教的班思想品德科平均分达78.2 分(本校平均分

6、69.72 分,县平均分 61.22 分) ,比县平均分多 16.98 分,合格率为 82.17%,优秀率 33.67%,全校第 1 名,全县第2 名,在农村中学排名第一;2012 年中考,我所任教的班思想品德科平均分、合格率均是全县第 2 名,农村中学第 1 名。这样的成绩,对于一间农村中学确实不易,令人瞩目,本人也成为学校教学带头人及县学科带头人,多次在全县教师大会上介绍教学经验。教研(科研)情况及效果:我是教务主任,也是学校的骨干教师,在教研工作中,我积极发挥教务处的龙头作用,多次主动承担“示范课”或“榜样课” 。我热心帮助及指导各学科教师举行“自荐课” ,组织同级同科教师开展集体备课,

7、组织同科组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竞技和专题研究,并举行教育教学专题讲座,努力探索山区学校的教育教学规律,经常组织各科组教师在本校和兄弟学校互相听课,交流教学经验,使我校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我的带领和指导下,我校教研成果显著,教师的教研论文多次在省、市、县获奖,各种教学比赛名次均在全县前 3 名,山区中学第 1 名。本人撰写的xx获 xx 论文评比一等奖;xx在新课程学术杂志发表。任现职以来教育教学教研实践基本情况开设选修二课程、讲座,研究性学习指导(课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和培养青年教师情况及效果:开设选修时事政策学习与探究 、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二课程。我任现职以来,每年都成立兴趣小组,组

8、织学生开展法律常识演讲比赛、时事政策知识竞赛,结合这些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年,我制订“一带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教务主任亲自挂点 1 名青年教师,与他们一起研究教学疑难,制订教学计划,交流教学心得体会,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迅速提高,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设计 、 政治课件的制作与应用等专题讲座深受青年教师的欢迎。我培养的青年教师 xxxxx 现在已经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如 2010年,青年教师 xx,我挂点培养 1 年,全县教学公开课比赛第 1 名,县教研室每学期组织全县同科教师到我校和她交流教学经验。题 目在何刊物(会议)发表(宣读)发表(宣读)时间本人承担部分

9、1xxxx 论文评比一等奖,在县教育学会政治研讨会上宣读2009 年 5 月全部2xx在新课程学术杂志发表2011 年 5 月全部送 审 论 文、著 作3xx在县教育学会政治研讨会上宣读2010 年 5 月全部 本人承诺填报内容及提交评审材料真实、准确,没有弄虚作假行为。对违反承诺所造成的后果,本人 自愿按规定承担相应责任。申报人亲笔签名:2011 年 8 月 15 日姓名xxx性别男出生年月xx参加工作时间xx申报何专业技术资格xx中学高级教师现专业技术资格xx 中学一级教师评定时间2005 年 12 月行政职务xx教龄 14 年,其中:中学二年级大学中专中学14 年小学(幼儿园)担任班主任

10、年限6 年从事本 学科或 相近学 科教学 年限14年现任教学科xx起止年月院校所学专业学历层次是否毕业办学形式 (全日制、“五大” )1993 年 9 月至 1996 年 7 月xx 中学普通高中高中毕业全日制1996 年 9 月至 1998 年 6 月xx 学院计算机应用大专毕业全日制学历2002 年 9 月至 2005 年 6 月xx 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毕业业余大主 要 工 作 经 历1998 年 7 月至 1999 年 8 月在 xx 学校当教师;1999 年 9 月至 2003 年 10 月在 xx 中学当教师;2003 年 10 月至现在在 xx 中学担任 xx(主管教学全面工作)

11、 。继 续 教 育 情 况2008 年 12 月 6 日至 2008 年 12 月 13 日参加师德培训学习2009 年 4 月 18 日至 2009 年 5 月 10 日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学习2010 年 9 月 16 日至 2010 年 10 月 25 日参加“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学习2010 年 11 月 27 日至 2010 年 12 月 27 日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学习2012 年 7 月 19 日至 2012 年 8 月 29 日参加华南师范大学远程网络“教师提升培训”学习所受奖惩名称受奖惩时间(注明年月日)奖惩颁布单位优秀教师2007 年 7 月 2 日xx优秀

12、教师2008 年 7 月 2 日xx优秀教师2009 年 7 月 2 日xx奖惩情况 任现职以来教学能手2010 年 7 月 2 日xx计算机考试情况科目成绩(分)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证书编号免试免试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05 至 06学年度06 至 07学年度07 至 08学年度08 至 09学年度09 至 10学年度10 至 11学年度11 至 12学年度任教学科政治政治政治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思想品德任教年级初一初三初二九年级九年级九年级九年级班数(学生人数)6 班 302 人6 班 310 人6 班 322 人6 班 298 人6 班 306 人6 班 307 人6 班 302 人周学时数12121212121212是否任班主任(科级组长)班主任任 现 职 以 来 主 要 教 育 教 学 教 研 工 作情 况人事年度考核结果优秀称职(应该是合格)称职优秀称职优秀称职学校(单位)公章:xx 初级中学 审核人签名:填表说明:业绩与效果情况表述力求提供具体数据;内容要真实、准确,字句清晰、通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