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我只推荐这10所大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27871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医,我只推荐这10所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医,我只推荐这10所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医,我只推荐这10所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医,我只推荐这10所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医,我只推荐这10所大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医,我只推荐这 10 所大学 9-22 21:46首先要说明的是,为何只推荐这 10 所大学,因为这 10 所大学的医学是目前中国医学高等 教育的最高峰,要推荐当然推荐最好的,所谓的只推荐并不是指其他医学类高校有多么的 不好,而是如果立志学医,应该把这 10 所大学作为奋斗的目标加以努力。 这 10 所大学医学教育都有悠久的历史,绝大多数学校从民国便已经开始采用现代医学的教 育模式,并且都是第一批开展 8 年一贯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教育的学校。 1、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 清华大学想必不必大饼赘述,虽然在综合排名上和北京大学难分伯仲,但论自然科学实力, 清华大学是目前国内首屈一指的高校

2、。而北京协和医院则被称为中国的“医学圣殿”,也绝 对是中国最特立独行的一所高校,在 2000 年前师生比一度高达 2:1,虽然随着高校扩招潮, 师生比有所下降,但依旧保持在 1:2 的水平,而当其他高校在更名时校名越改越大的时候, 协和医学院却从原来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 1917 年创办,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 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重点医学院校。协和医学院坚持小规模招生、高层次培养、高质量输 出的办学宗旨,现有一级学科博士授权专业点 8 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专业点 3 个。现有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2 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3、 8 个,三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2 个,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 个。 2006 年 9 月,北京协和医学院与清华大学展开紧密合作,增挂清华大学医学部牌子,由清 华大学在高考中招录本科新生,前 2.5 年在清华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后 5.5 年转入协和医学 院进行医学专业学习,8 年期满成绩优秀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可以直接授予博士学位。 2、北京大学医学部 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 1912 年 10 月 26 日,是中国政 府教育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1952 年全国院 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建院并更名为北京医学院。

4、1959 年北医被国 家确定为全国十六所重点院校之一。1984 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重点建设 10 所大学,北 京医学院是唯一所医科学校。1985 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2000 年 4 月 3 日,北京 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2000 年 5 月 4 日,北京医科大学正式 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现有 12 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47 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和 59 个二级学科硕士学 位授权点,6 个博士后流动站。 3、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 1927 年,创立时名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 学院,是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医学

5、院,1932 年,独立为国立上海医学院,为当时中 国唯一的国立医学院。1952 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 年,被定为全国 16 所重 点高等学府之一。1985 年,更名为“上海医科大学”。2000 年,上海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合 并办学,组建成为新的复旦大学。现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 9 个(医学门类 6 个,非医学门类 3 个) ,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8 个,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4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5 人,教育部“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 23 名,讲座教授 9 名。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3 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12 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6、 个,卫计委(卫生部)重点实验室 9 个。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1952)、 同德医学院(1918-1952)于 1952 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 1985 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5 年 7 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成立了新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0 年 11 月,学院成为卫生部与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 一批十个重点高校中的一员。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2 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13 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2 人,美国科学院 外籍院士 1 人,法国

7、科学院外籍院士 2 人,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2 人,英国皇家内科 医师学院院士 1 人,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 2 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 人,国际牙 医学院院士 1 人。 在 ESI 全球医学学科排名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有 6 个学科跻身全球研究机构前 1%, 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跻身全球研究机构前 1。 5、武汉大学医学部 武汉大学医学部源于 1943 年成立的湖北省省立医学院,先后更名为湖北医学院(1953 年) 、 湖北医科大学(1993 年) 、武汉大学医学部(2000 年) 。专任教师中有中科院院士 2 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 2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5 人, 3

8、人。有一级学科博士点 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 个,国家重点学科 1 个,国 家重点(培育)学科 1 个, 4 个一级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 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是教育部、卫生部首批共建的 10 所部属高校医学院之一,其前身 为 1907 年创办的上海德文医学堂,1927 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51 年由上海迁 至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定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 年改名为武汉医学院。 1985 年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设有 13 个本科专业,75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8 个博士学位授权 点,7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 9 个国家重点学科、5

9、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5 个 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7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 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 7 个部委 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免 疫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概论 7 个学科进入 ESI 国际学科排名前 1%。 7、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原湖南医科大学)创办于 1914 年,是我国第一所中外合办的医学院。 学院设有 11 个本科专业,5 所直属附属医院,一级学科博士点 9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62 个、硕士点 67 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5 个、博士后流动站 8 个。有 1 个 WHO 研究合作中心、1

10、 个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 个抗癌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 个人类干细胞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 1 个国家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省部级实验室) 29 个。拥有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9 个。基础医学学科在国务院学位中心 2007 年至 2009 年全 国学科评估中排名并列第一。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 与行为科学 4 个学科 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 1%。 8、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前身为创办于 1866 年立的博济医学堂、创办于 1908 年春的广东光华 医学堂以及创办于 1909 年春的广东公医学堂;1953 年

11、、1954 年,三校合并,组建华南医 学院;1956 年,改名为广州医学院;1957 年,改名为中山医学院;1985 年,改称中山医 科大学;2001 年 10 月,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为新中山大学,并成立了中山大 学中山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共有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二级学科) 1 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1 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 个;博士学位授 权一级学科 5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6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14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17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 个。 9、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始于 1910 年

12、美国、英国、加拿大的 5 个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 协合大学,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综合性大学,也是我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发源地之一。 2000 年 9 月,四川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四川大学。现有医学类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 10 个,本科专业 17 个,硕士点 75 个,博士点 57 个, 博士后流动站 12 个。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1 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A 类)15 人, 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2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2 人,有国家级重点学科 16 个,省级重点学科 38 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45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个,国 家工程中心 1 个,教育部重

13、点实验室 4 个,国家卫计委重点实验室 2 个,四川省重点实验 室 17 个。 10、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是本次 10 所高校中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医学类高校。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 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 1951 年,1979 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 年 8 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现有 10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 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 5 个国家重点及培育学科,临 床医学、药理与毒理学进入 ESI 全球前 1%学科行列。现有院士 3 人,国家级教学团队 3 个, 国家教学名师 3 人,中组部“”入选者 10 人,教育部“奖励计划”入选者 8 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2 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各 1 个。 6 所直属附属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16 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6 个、重点 专科 4 个,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学科 7 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54 个,广东省医疗质 量控制中心 6 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