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健康教育教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627281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度健康教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6—2017学年度健康教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6—2017学年度健康教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6—2017学年度健康教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6—2017学年度健康教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度健康教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度健康教育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湾里一中湾里一中 20162016 年下学期年下学期健康教育课教案健康教育课教案第一课: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第二课: 艾滋病第三课: 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吃病死禽畜肉第四课: 建立自我认同感第五课: 异性交往的原则第六课: 正确对待青春期心理变化课题:课题: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肝炎及其类型。2、了解肝炎的传播途径。3、知道肝炎的症状和预防措施。4、正确对待乙肝患者。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了解肝炎及其类型。2、了解肝炎的传播途径。3、知道肝炎的症状和预防措施。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正确对待乙肝患者。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教具准备:教具准备:疾病相关图片及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2、一、导入新课:问:同学们,肝炎你们了解吗?你身边的人有得肝炎的吗?学生自由畅谈。教师小结:是呀,我们平时所说的肝炎指的是病毒性肝炎,我国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占世界首位,全世界约有 3 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而我国约占 1.2 亿。那如何预防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肝炎的预防。(板书课题:第五课肝炎的预防)二、认定目标:(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目标任务。)三、学习新课:(一)肝炎及其类型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肝炎?它有哪几种类型?哪一种类型的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最大? 2、小组讨论交流。3、小结: (1)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

3、病,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2)病毒性肝炎共有五型,即甲乙丙丁和戊型。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3)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目前最常见、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传染病,其中乙肝感染率最高,危害最大。(二)肝炎的传播途径1、提问:肝炎究竟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呢?2、小组讨论交流。3、小结: 甲型和戊型主要通过粪-口(消化道)途径传播。即粪便中排出的病毒通过污染的手、水、苍蝇和食物等,通过进食而感染,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要方式。乙型、丙型和丁型主要经血液、母婴传播和性传播。(强调:不管哪种类型的

4、肝炎,均不通过空气传播。)(三)肝炎的预防措施1、提问:为预防肝炎我们该怎么做?2、小组讨论交流。3、小结:预防肝炎措施:(1)接种疫苗。(2)平时要注意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3)注意日常饮食平衡和卫生。(4)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5)加强生活用品的消毒。(6) 注意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四)肝炎的症状1、提问:我们已经了解了肝炎、肝炎的类型、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那得了肝炎会表现哪些症状呢? 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些症状我们该怎么做?2、(课件图片展示)小组讨论交流。3、小结:一旦感染,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厌食油腻、乏力、肝脏肿大。肝脏功能将严重

5、受损,部分病人还有可能发展成肝癌。在日常生活中,若感觉有食欲减退、恶心、厌食油腻、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到正规医院做肝功能检查,确定有无肝炎发生。(五)正确对待乙肝患者1、让学生阅读课本【健康小贴士】和【健康连线】2、谈谈自己对乙肝患者看法。3、小结:乙肝对人们的危害很大,但是我们不能歧视乙肝病人及感染者。四、效果检测:1、说一说,肝炎的概念及其类型。2、说一说,肝炎的症状有哪些?3、生活中哪些方面不注意,就有可能传播肝炎?4、谈谈怎样正确对待乙肝携带者?教学小结:教学小结:同学们, 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强,危害大的特点,一旦感染,肝脏功能将严重受损,部分病人还有可能发展成肝硬化、肝癌。严重威胁

6、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同学们一定要预防病毒性肝炎。这就要求我们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个人卫生水平。 课题:课题:艾滋病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让中学生了解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传播途经及预防措施,艾滋病有那些危害,确保学生在身心上保持良好的状态,积极面对学习生活,完成学业,并为国家预防艾滋病行动做出应有的贡献。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了解艾滋病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教具准备:教具准备:疾病相关图片及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点入话题师述:请同学们想一下你们见过的艾滋病人会出现的症状和在社会中带来的负面影响,然后谈谈你自身是怎样解决这件事的。(请一至三个学生描述)生答(略

7、)二、授新课(一)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但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这时病原体经血行及破损伤口长驱直入。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艾滋病自 1985 年进入我国至今已有近万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据有关部门

8、推测,在今后几年内艾滋病发展趋势是:发达中国家是呈下降趋势,而发展中国家则呈急剧上升趋势。(二)、艾滋病的传播途经1、性接触传染由于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体液中,男女不洁性行为可以导致艾滋病病毒迅速传播。目前,性接触传播已成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2、血液传播目前通过输血传播艾滋病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一些非洲国家和地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几乎大部分非洲国家,主要以非志愿献血为主,他们大多是青壮年,都处在性活动高潮的年龄段,这意味着他们所提供的血液很可能具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将这些血及血液制品输给其它病人,便可能感染艾滋病。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是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媒介。3、母

9、婴传播患有艾滋病或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艾滋病病毒直接传染给胎儿子,另外还能够在产前、产程中(出生时通过产道)和产后(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三)、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请同学们展开探讨这一话题。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另外,艾滋病病毒感

10、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 20-45 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

11、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4、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艾滋病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起。(四)、艾滋病的预防艾滋病蔓延很快,而且目前无特效药。但是,只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是可以减少其发病率的。1、加强艾滋病的监测检疫。由于我国对

12、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国外人士交往日趋频繁,随之入境的人数也急剧上升,这就要求卫生检疫部门,对入境人员进行严格检查,对艾滋病抗体阳性者,坚决不允许入境。2、加强治安管理。严格取缔卖淫和嫖娼活动,对与外国人及外籍人员发生性接触的妇女应做艾滋病抗体的检查。坚决杜绝与艾滋病抗体阳性或艾滋病病人发生性接触,患有艾滋病的妇女应避免怀孕。3、消除静脉滥用药物的现象特别是静脉药瘾,不共用针头、注射器和药物。不共用牙刷、剃须刀或其它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物品。4、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对所有供血者,都要进行严格的抗体检测、凡抗体阳性者应坚决禁止供血、血浆、器官、其他组织或精液。特别要加强对进口血液制品的检测,禁止被污染的

13、血液制品入库。 5、严格消毒,避免医源性感染医务人员在接触艾滋病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手套、防止病人使用过的针头和医疗器机刺伤皮肤。避免直接和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物直接触。病人的衣物及物品可用 1:10 漂白粉或 1:10 氯酸钠液消毒。病人收尸体需用料袋封包后火化。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及废弃物品都需要装入密封塑料袋内处理或烧毁。6、对危险人群进行密切的监测,彩集血清进行检测我国目前重点检测对象是;应用过国外进口的血液制品的病人,特别是 1981 年至 1984 年期间应用过进口的第因子的血友病病人;与来华的外国旅游观光者或国外留学生有过性关系者;长期驻华的外宾、留学生来华的旅游观光者(尤其

14、是从艾滋病高发国家来的);我国长期驻外人员、劳工(特别是输过外国人血液及血液制品者)以及外交人员;某些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对艾滋病病人及与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的接触者。7、大力普及艾滋病知识,做好宣传工作(四)、消除一些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途经的顾虑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艾滋病病毒是通过唾液、泪液、汗液、握手、拥抱等接触或昆虫传播的,说明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染。艾滋病病毒也不会通过空气、饮水、食品、以及未消费的餐具、衣服被褥、货币等物品而传染。一般也不必担心与艾滋病病人握手、轻吻或共用电话、马桶、桌椅等而被感染。旅游池和公共浴池一般也不会传染艾滋病。各种家养动物不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因此

15、,艾滋病也不能通过动物的咬伤,抓伤而传播。三、课堂讨论中学生怎样才能真正预防艾滋病?结论:懂得有关艾滋病方面的知识、每个人做到洁身自好最为重要教学小结:教学小结:通过本课学习,相信同学们了解了有关艾滋病方面的知识,知道怎样预防,学会了保护自己。课题:课题: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吃病死禽畜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预防疾病从动物传给人类2、 知道“四不准一处理”原则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对病死禽畜的认识,及其处理教具准备:教具准备:病死禽畜的图片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肉为什么不能食用?一些养殖场和专业养殖户的病死畜禽和死因不明的畜禽应如何处理?当

16、今在农村和一些比较落后的地方,也有一些养殖场和专业养殖户对病死和死因不明的畜禽,都有就地屠杀食用的习惯,也有一部分卖到了不法屠宰户手中,再经他们加工后有的送进了饭店、有的送进了水饺馆、也有加工成了火腿、火腿肠。就这样把病死畜禽肉像变魔术一样送到普通百姓的嘴边。病死的畜禽到底对人有多大的危害?大多数人都知道食用不好而不知道其危害,畜禽病死以后其血液和组织里含有许多致病菌、病毒有害物质,如果屠宰和食用可使病毒病菌扩散给当地的养殖业造成危害;人吃后那些有害有毒或感染上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中毒死亡的畜禽,因畜禽误食有毒食物,而死亡的,人吃了这种畜禽肉同样也会中毒,如不及时治疗可以导致生命危险。哪些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很多,比如禽流感、口蹄疫、链球菌、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狂犬病、炭疽和寄生虫病。比如最常见的猪囊虫病、旋毛虫。这些致病菌和寄生虫可以通过宰杀接触、污染食物、水、用具、周围环境,而使人感染,同时也给周围的养殖业造成危害。这些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当畜禽患病以后,病畜禽由于致病菌和病毒的感染,机体衰弱、病毒病菌经淋巴侵入血液而遍布全身各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