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623727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机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呼吸机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呼吸机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呼吸机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呼吸机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机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机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机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呼吸机的适应症,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 早产儿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23次) 中枢性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时的呼吸支持(不能只靠血气分析) 外科手术的呼吸支持,循环衰竭时主要为微循环衰竭,PO2可正常,予呼吸支持可减少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循环灌注,应及早应用呼吸支持。,指征,在用CPAP或其他氧疗时,出现以下情况: FiO20.6,PEEP7cmH2O,头罩吸氧流量8L/min,PaO20.8 低FiO20.6不应24小时; FiO20.8不应12小时; FiO2=1.0不应6小时;,2.PIP,是决定潮气量的主要因素,PIPPaO2PaCO2 高PIP30 cmH2O,低

2、PIP7 cmH2O,低PEEP3 cmH2O,4.RR,RRPaO2,PaCO2 初调值:4060次/分同步问题 间歇指令通气:RR20次/分,主要在撤离呼吸机前应用。,5.吸/呼比值,生理1:1.52.0 初调值: 肺部无病变1:1.5或1:2.0 肺部有病变1:1.0或1:1.2,6.流速,一般615L/min即可 流速大小影响: 压力波形形成方波通气 PIPPIP越高,流速应越大 RRRR越快,流速应越大,调节参数的基本原则,根据患儿病变的具体情况,调节一组合适的初调参数。 继续调节的唯一客观依据是血气分析。 每次调节参数的幅度和项目应有所控制。 病情好转时,应逐步降低参数,原则是先降

3、低危险性较大的如PIP、FiO2。,正压通气的生理作用,肺部 维持(恢复)功能残气量和肺容量。 降低气道阻力。 改善肺顺应性。 减少呼吸功,减少氧耗。 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节省肺表面活性物质。,正压通气的生理作用,心血管系统 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间接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 压力过大时,有可能使胸腔压力增大,影响回心血量,影响心输出量。 压力过大,肺泡过度扩张时,有可能增加肺血管阻力,肺血流量减少,加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正压通气的生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 上腔静脉回流受阻,颅内静脉压生高,颅内压增高。 胸腔压力增高,通过枕骨大孔、椎间孔使颅内压增高。 慢性呼衰时

4、,PaCO2突然下降很多,形成代偿过度的代谢性碱中毒,脑血管收缩,脑缺氧,可出现意识障碍、惊厥等。,呼吸道管理,吸痰。 胸部物理治疗。 感染的监测。,监护,体温 各项生命体征 出入量:液体入量不宜过多,尤其是在出生1周之内的早产儿,液量过多,可导致PDA、肺水肿、甚至BPD。 血气:无创性的经皮氧或二氧化碳监测在新生儿更应提倡。 胸片:应会阅片。 呼吸机参数及工作情况。,呼吸机撤离,撤机基本条件 原发病基本治愈或明显好转。 自主呼吸有力,节律正常,咳嗽反射良好,呼吸道分泌物不多。 其他系统功能基本正常,特别是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稳定,无严重感染、内环境紊乱等合并症。 营养状况良好,热卡慑入量应在6080cal/kg/d。 呼吸机参数达到撤机条件。,呼吸机撤离,呼吸机条件 FiO2:3天,生后30天仍需要吸氧或NCPAP或呼吸机依赖,FiO2:0.3。胸片有改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以致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