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气候说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23438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气候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地理气候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地理气候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地理气候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地理气候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气候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气候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性格不是很外向、爱好读书、喜欢英语、愿意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对这次培训期待自己能有更大的收获。最后,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最困扰你的地方如何恰当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希望通过这次培训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使我的教学有更出色的表现,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初中地理初中地理“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说课稿说课稿【应试者作答摘录】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情与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说教材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是 2013 人教版八年

2、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在内容编排上都是围绕气候特征这一主线展开的。要了解气候,首先要了解它的基本要素气温的分布及特点,掌握这部分知识和技能的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前提和基础。(二)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已有的气温资料及地图来认识我国气温分布规律,进一步探究影响我国气温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 (三)教材处理 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我从以下三方面使用教材。 1开放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进必要的素材与知识,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和社会。2精心设计活动 在教学中,活动的设计以探究和发现为核心,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增强教材

3、的实践性和探索性,着力体现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一理念。 23充分利用图像 充分利用各种图形,使地理图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发展智能的重要载体。 二、说学生二、说学生八年级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知道气温和降水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两个主要因素。具备了解气候的初步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读图能力以及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的是大尺度空间的气候分布,学生对区域气候还不是很熟悉,从生活体验到的感性认识还不够深刻。三、说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分布的形成原因。 (2)通过阅读等温线图

4、,培养学生读图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并熟练阅读 1 月、7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等温线图),归纳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通过阅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范围,并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分析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欣赏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所孕育的不同文化的情感。 (2)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四、说教学重点、难点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2)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难点 (1)有关“等温线图”和“我国温度带

5、的划分图”的分析判读。 3(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五、说教法五、说教法 本节课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主要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地理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以强化教学的直观性。通过设置问题、启发诱导、读图分析、观察对比、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六、说学法六、说学法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

6、学法: 1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材料,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以图析文,发现问题,自我感悟,建构新知。 2合作学习 利用分组讨论,使学生在沟通中互补,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提高。 3探究学习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善思,乐于探究,在活动中探究理解,探究后提炼观点。 七、说教学过程七、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和对教材结构、学生特点、教学策略的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喜爱的情景喜剧引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学生喜爱的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中的角色引入“外出旅游时该如何选择衣物”,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符合学

7、生的认知规律。如此设计也是根据新课程理念 “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4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同时为后面的第二个教学环节设置一个悬念,让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 (二)读图比较,认识规律 这是本课的重点环节,主要采用问题驱动方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 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出一月份平均气温图,指导学生分析、探讨以下问题: 1一月份 0 摄氏度等温线主要穿过了哪些地区?(指导学生动手在地图册上将 0 摄氏度等温线画出来,以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加深印象。因为这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该线南北的植被、耕地类型、河流水文特征、农作物种类等,均有较大差异。) 2一

8、月份,漠河和海口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 3计算一月份漠河和海口的平均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学生通过读图分析,逐步总结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并且知道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南海诸岛)。 然后,在学生掌握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基础上,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夏季的气温图,通过读图分析,认识到我国夏季南北温差不大,概括出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并且知道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 在本环节的活动中,学生通过读图探究、自主学习掌握我国冬夏两季气温的分布规律,教师也因势利导归纳出读气温图的方

9、法。同时也解释了前面设置的悬念,还能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为什么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我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而青藏高原气温为何偏低呢?老师再次因势利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其原因。进入到本节课的第三个教学环节。 (三)小组互动、探究学习 此环节的学习是本课的难点,主要采取小组互动的形式,指导学生共同探究来完成。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必要的素材:我国 1 月与 7 月平均气温图; 海口、北京、漠河三地纬度及气温图表。 学生合作探究、读图填表,总结规律。 5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资料和知识储备总结出:纬度位置是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夏季最低气温在青藏高

10、原的原因:是由于在高原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地形因素的影响)。 由于自然环境总是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对我们的生活都造成了哪些影响呢?由此进入第四个环节的学习。 (四)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出发,将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首先,多媒体展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及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让学生认识气温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掌握各温度带的划分。其次,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通过联系实际认识气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活动结束后,对这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如果时间充裕通过课堂练习检验本节课学生学习的效果。 五、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应直观、系统,不仅要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而且还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我说课的内容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