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618977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pt课件(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急救的角度浅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与实施,急诊在突发事件中应急预案,急救中心应急救援工作流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急救,环节管理在突发事件中作用,5,3,4,6,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方案,1,抢救工作原则及模式,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尸体处理,7,人们通常把天灾人祸视为灾害,而灾害造成人员的伤亡,财产损失,心理伤害达到相当程度便构成灾难。灾害以往多被归为社会和救援的范畴,并未被医务人员引起高度重视。灾害来了由政府出面,调集各方力量,全力以赴应对困难,灾害过去了,人们对灾害的防范意识荡然无存,被动的等候下次灾害的不期而至。,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灾害事故也伴随增加,社会的防灾减灾的意识需要被唤醒,特

2、别是医务,公共卫生人员的灾害意识要更为强化,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5.12汶川大地震用难以磨灭的冲击震撼我们,为什么有的学校没有伤亡,而有的全部遇难,有客观条件因素,更不可忽视主观意识的作用。,参加地震救援的人员也都深刻的感受我们的救援体系还未建立完善,救援中还不够科学,急救的应对缺乏实战性,如果做得更好就会使损失更少。这说明大多数医务人员还缺少灾害医学、公共卫生事件的指导,需要补上这一课。,如今部分自然灾难能事先预报,但还有很多灾难在没有预知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诸如地震、海啸、飞机失事、恐怖袭击、有毒物质的泄露等、短时间内出现大规模伤亡事件,伤病员数量远远超过医院平时的工作负荷,而且伤情伤类复杂

3、,医疗救援的预定负责人也可能出现意外。,总之,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形可能会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只有让所有可能遭受灾难的人了解掌握这些知识和措施。才能优化配置各级卫生资源。,所有的灾难,不管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公共卫生后果。如何处理这类事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是政府赋予我们必须完成的政治性、业务性、技术性、责任性的重大问题,也是对我们工作能力的重大考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性疾病、重大失误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严重性,不确定性,综合性,5,3,4,突

4、发性,1,群体性,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重大传染病疫情:甲、乙、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 群体性创伤 :重大交通事故及生产事故所致的创伤、群体性斗殴 自然灾害 :地震、洪水、旱灾、火灾等灾害所致的医疗问题 急性群体性中毒: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意外中毒。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其他:如预防接种引起的群体反应、核辐射、放射性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方案,级:一般发生公共事件伤病员在3人以下 级:较大的突发公共事件伤病员在3-6人之间 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病员在6-10之间 级:特别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病员在10以上,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区域,级:以抢救室区域为主

5、级:抢救室区域、或急诊大厅开辟临时抢救空间 级:抢救室、急诊大厅、监护室区域 级:抢救室、急诊大厅、监护室、留观 病房区域开辟抢救室空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一级 即一般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发生在局部地区(未跨越县、区界),尚未发生大范围的扩散或传播,原因清楚且未发生死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二级 即较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发生在较大的区域内,已经发生较大范围的扩散和传播,原因不清或原因虽然清楚但影响人数较多,甚至发生少数死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三级 即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发生在较大区域内的扩散或传播,原因不清或原因虽然清楚但影

6、响很多,甚至发生较多死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四级 是指发生在很大的区域内,已经发生很大范围(跨越省界)的扩散和传播,原因不清或原因虽然清楚但影响人数巨大且已经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发生大量死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管理原则,一级由县级人民政府处置 二级由市级人民政府处置 三级由省级人民政府处置 四级由国务院处置,保持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警惕性和培养应急能力,一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急诊科至少做两件事: 第一:尽快的将事件简明扼要上报有关领导和部门 第二: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尚未得到上级指示和答复之前在其职权范围内迅速组织急救力量,以应对马上要到来的大批伤病

7、员。这种意识的养成要通过不断强化和训练进行培养。无论是新型传染病流行,还是生物恐怖袭击,最先感知到得应该是急诊科。,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案和做好相应的物资准备 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护和日常医疗工作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平时必须要制定有关预案和进行有关训练。在处理公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序和高效就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结果,一般为两大类创伤和中毒,为了高效和有序的展开抢救工作,针对伤病员集中到达,没有时间逐一询问姓名或伤病员没有能力回答问题等情况,应预备编号挂牌。伤病员到达时分别将编号挂牌挂于患者身上就迅速进行了编号,所有检查、标本留取、治疗均按所编号进行。待抢救告一段落,安顿好后在

8、逐一核对姓名。这样即迅速又避免出错。,根据国际惯例,在检伤分类环节根据伤病情的轻、中、重和已经死亡分别用绿色、黄色、红色和黑色对伤病员进行标示。用于标示的条带应该颜色鲜艳、便于佩戴、不易脱落、便于清洗和消毒,掌握突发公共事件的抢救工作原则和模式,检伤分类的目的是要用有限的医疗资源尽可能挽救更多的生命。红色标记的危重伤病员应该是经过及时抢救能够存活的伤病员,而经过抢救也不可能存活的已经处于濒死状态的伤病员不在优先抢救之列。,对红色标记的危重伤病员应优先采取救命措施和维持生命体征;对黄色标记的中等程度伤病员先对症处理,定期检查生命体征警惕病情向重度发展;绿色标记的轻伤员暂缓处理。,在整个过程中要分

9、层次对伤病员进行体检,先重点(检查有无致命伤),后全面(不要漏诊),要定时反复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这样才能保证批量伤病员抢救工作有序展开。,大批伤病员的的检诊和救治需要相关科室的协助,单靠急诊科的力量是不够的。大批伤病员到达前和或后,根据灾难事件的大小、严重程度、伤员的多少、医院应该有业务副院长或医务部主任或医院总值班人员到场,协调相关事宜。伤病员集中到达数量很大,应及时实现院内分流,减轻急诊科人员和空间的压力,保证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120调度护士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120调度护士是突发事件中灵魂人物,他们通过简明扼要的询问,确定患者的病情,而后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快的做出恰当的反应,或

10、通过电话给予患者或呼救者一些简单的医疗建议,或派救护车到达现场采取救治手段。同时救护车派出后必须关注患者的病情,接受救护车医师的医疗汇报,根据汇报为患者联系医院、床位、或急诊室。,120急救电话是生命线工程,120调度员接到呼救后问清突发事故的时间、地点、种类立即向各级领导汇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发生突发事件有人员伤亡时120与110、119、122一样成为人民生活的报警电话。,电话是120急救生命线工程,120指挥中心有组织指挥功能,行使灾害事故指挥权。从接通120电话开始,指挥中心一边派出救护车、急救专家和相应的设备、物品、支援。同时了解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统一指挥、调度。,突

11、发事件的类型,发生次数构成比最高的前三位是:交通事故、房屋倒塌、火灾;受伤人数构成比最高的前三位是:化学泄露、交通事故、食物药物中毒;死亡人数构成比最高的依次是:交通事故、房屋倒塌、火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群分布,主要发生在学校和农村,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也分别以学生、农民为最。学校人口密集、易感人群集中,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流行和食物中毒,同时也是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易于辨别和报告的地方。,应急响应原理,应急响应是应急管理中的一个概念,指一个组织为了预防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所做的准备以及事件发生后为了减少事件危害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应急响应时间,是指从灾害事件发生到组织开始对事件进行直接处理所

12、需的时间。由于灾害事件发生以后,其危害可以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迅速扩大,因此必须快速做出反应,以控制事态发展,减少灾害的损失。,应急响应距离,根据我国的道路的通行能力分级,计算出应急医疗救援力量的应急响应距离为500公里。,应急医疗救援力量的初步规模,用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除以半径为500公里的圆形面积,计算得出灾害应急救援力量的规模为13支。,确定应急应急医疗救援 力量的初步布局,运用集合覆盖法,以一组半径为500公里的圆形来覆盖中国地图,并尽可能减少覆盖区的重叠和遗漏。圆形就是应急医疗救援力量的初步配置地区,而整个圆形就是应急医疗救援力量的理论救援范围。,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主要是地震

13、、洪涝和风暴潮以及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其中以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最为严重。,回顾本市发生的突发事件,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2009年人禽流感、人猪链球菌病 2010年阿克塞发生的1例鼠疫、金塔的煤矿发生的矿难 曾经在玉门一带所发生过霍乱 在我科最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交通伤、一氧化碳中毒、食物中毒、接诊过几次污水处理过程中发生的氯气中毒的患者。,我国发生的灾难回顾,1979年的唐山大地震 2003发生Sars事件 2008四川汶川地震、南方冻雨,发生在西藏分子制造的恐怖事件。 2009年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打砸抢恐怖事件。 2010、4月在青海玉树发生的大地震。,早发

14、现、早治疗,突发事故伤员多、多发伤对伤员生命的威胁大,死亡率高。只有尽早开展院前急救才能减少死亡率。有关报道提出院前急救黄金30min的观念,说明突发事故早期救治死亡率高。,通讯是突发事故救援的反应中枢,突发事故的现场特点:伤员多、伤情重、需要强有力的指挥措施。健全的急救通讯是突发事故救援调度指挥、协调的工具。120指挥中心必须随时与现场或行使途中的人员保持联系、特别是抢救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多、需要中心统一指挥,才能使急救工作有条不紊。,群众参与救护的重要性,群众往往是大型事故的第一目击者,在专业人员未到现场时,群众的自救可以为重伤病员后期成功抢救争取宝贵时间。群众急救知识普及程度越高,越能降

15、低意外伤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我院突发卫生事件的救治,120调度护士、值班医生根据事故现场所描述的情况,及时向急救中心主任、护士长汇报,白天同时向医务科汇报,夜间总值班汇报,必要时直接由科主任直接向分管院长汇报。,急诊医师、护士在120登记本上做相应的的具体记录,并签名。由于急诊医师、护士漏报或不报重大突发事件,造成延误医疗急救等后果,追究相关人员。,迅速集结当班值班医护司人员携带急救物资率先到达急救现场进行急救。 中心主任、护士长迅速集结在家休息人员到达科室、迅速分组、组成几个抢救小组,根据现场情况派出第二辆、第三辆等救护车。人员或救护车辆不够由医院领导或卫生局领导协调解决。,要求医护司人员

16、保证通讯工具通畅。因大批的患者到达急诊科时易出现混乱,工作人员相对缺乏,如果接到科室有抢救任务,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科室参加抢救。,到达现场的第一辆急救车医护人员必须迅速对现场进行评估,同时进行检伤分类(轻、重、危、亡)。初检,迅速鉴别生与死,生存者伤情评分,对危重者边救边监护。鉴别生存与死亡:对呼之不应、推之不动、口鼻无气息、颈股A无搏动判断为死亡;对呼之有应,推之有动,口鼻有气息三者有一判断为生存,其中有濒死者立即抢救。,对重者清理呼吸道及气管插管、或包扎、止血、补液、心肺复苏、简单固定等,保证伤员安全入院。在转运病人途中并将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反馈到120调度指挥中心,调度护士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车辆及人力。或配合与119、122联系。,从伤员运送道路至急诊抢救,住院治疗形成一条畅通无阻,秩序良好的生命绿色通道。 院内小组分诊、抢救、治疗工作同步进行,全院各科室全部行动起来。,组织管理及任务分配,指挥小组:由院领导、中心主任、二级医师、护士长负责指挥抢救工作。院领导协调相关职能科室、全院医护力量,合理调配人力物资,快速展开救治工作,通知有关科室腾出床位,血库、手术室、化验室、放射科做好应急准备,以便伤员到达后能及时有效得到救助。协调附近医院协助救治。组织工作贯穿现场救治,运输途中救治,病房及手术室处理,忙而不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