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赏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18511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凡的世界》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平凡的世界》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平凡的世界》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平凡的世界》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凡的世界》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凡的世界》赏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我不是特意寻找这本书来读的,只是偶然的一个瞬间与它有了一场美丽的邂逅,自此便不可收拾的爱上了这本书。在书中,我走遍陕北的沟沟壑壑,感受到那片土地的贫瘠荒凉,体会了生活在那片土地上人们的真实生活。绵延无际的黄土高原,悠长高亢的信天游,红艳艳的山丹丹,越是深入阅读,越是被它的磅礴大气所感染,被它的沉重厚实所震撼。故事以延安、延川、铜山为背景。全景式展现了陕北的风土人情,展现了陕北年轻人艰难的奋斗历程。全书共分三部六卷,作者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冲突,纷繁的交织在一起,深刻的

2、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小说的第一部主要是对旧事价值标准取向问题的探讨。在孙家两代人中,衡量事物的尺度,怎样做人的标准,如何处理周围的关系,都出现了不同的取向。假如说孙玉厚身上旧式农民的素质还相当浓重,他的立身做人的标准就是源于心底的善良、忠厚、真诚老实。那么他兄弟孙玉亭身上就更多流露出农民那种无知和狭隘的头脑,一旦和不正常的政治气候纠结在一起,他就会产生不正常的失衡心理状态,正常的人性也被扭曲了。而孙家的第二代两兄弟,从父亲那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骨子里都有那种农民淳朴热情、忠厚老实、真诚善良的性格。例如:孙少安在自己办起砖厂生活好转后,愿意帮助村民一起改善生活,

3、非常和善的借给村民钱让他们买肥料。而孙少安在洪水中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去就跛脚女子侯玉英,在做煤炭工人时,师傅出意外死去,他又自愿承担起照顾师傅亲人的重担。在孙玉厚和他的两个儿子身上深切地体现陕北农民的人情美,人性美。但是时代的转折,生活的变化,使他们对自己所走的道路有了沉思,对未来的途程有了困惑。小说第二部主要是对新的价值标准的选择。农村生产体制的改革,把孙少安拥上了可以施展本领的舞台。然而面对纷至沓来的矛盾,他的内心又充满了起伏不已的冲撞,这种冲撞打破了他艰苦创业的稳定心态和持重而行的品格,使他在时代转变中走上了重新选择的道路。孙少平在变革的时代中,面对每一次冲击,他都进行着深入的思考。在思考

4、中,奠定了在复杂时事中不随波逐流、不寄人篱下、不甘平庸的生活追求和人生追求。小说第三部主要着眼于人物对自身价值的追求。老实善良的少安,终于不再局限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开砖窑、包砖厂,谋求新的致富之道。热情洋溢的少平终于背井离乡,以矿山为归宿。都是人生旅途上开始迈出新的一步,他们不是生活的强者,他们身上不可能没有旧的传统,但是他们能够冲破就有的束缚,选择应走的道路。求得自身价值的确立。我在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孙少安小学毕业后,由于家里贫穷,无法继续上学,但他非常自信有自尊,他告诉父亲,他别无所求,只想进一次考场,以证明自己并不是考不上中学。结果,在全县的几千名考生中,他以第

5、三名的优异成绩被录用了,这时平静地回到农村,面对现实,他相信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要让自己成为双水村最出色的庄稼人。在以后平凡的生活中,他务实、能干,又有清醒的现代意识,不仅成为一个样样精通的庄稼人,而且抓住机遇办砖厂、搞企业,成为一位让人佩服的庄稼人。我很喜欢孙少安这个角色,虽然在他拒绝田润叶时,我很气愤。因为他的懦弱,让从小青梅竹马,互相爱慕的两个人不能在一起,并且造成田润叶因为忘不了他,不愿跟李向前在一起而导致的婚姻悲剧。但是,另一方面,处在他的角度,我理解了,生活并不总是充满浪漫的,更多的是责任。在确定润叶跟他在一起不会很幸福时,他果断的放了手。让我想起一句歌词“有一种爱叫做放

6、手,为爱放弃天长地久” ,也想起老舍在骆驼祥子里的一句话“穷人的情感是由金钱决定的,情种只生活在富人家。 ”少安背负着太多太多的责任,他没有办法,只好将自己的那份炽热的情感深埋心底。后来,他对爱情失去信心,本着找一个女人过完庄稼人普普通通一生的简单想法,他娶了一个不要彩礼的姑娘贺秀英,但是,命运是眷顾他的,贺秀英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婆,不仅是他情感的寄托,更是他生活和事业上的强大助手,二人婚后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书中的另一人物孙少平,他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深刻的追求。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 ,他苦难的哲学在书中是这样表述的“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儿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做谋生活命的本钱他现在反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过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似的将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对于劳动的认识,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的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的是否意义取决于他对于劳动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