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616285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6.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肝胆胰脾外科&细胞移植中心 罗兰云,内 容,概述:疫情形势及特点; 定义、分类及流行病学; 肝囊型包虫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式; 肝泡型包虫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式。 预防。,疫情形势及特点,流行范围广, 流行程度高,疫情重 流行区分布甘孜、阿坝、凉山、雅安4州(市)35县,总面积25.6万平方公里,受威胁人口达到258.2万人 根据2012年四川省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流行区推算患病率为1.08%,估计现有患者数2.79万,有近1万余患者尚未被发现。截至2014年7月,全省累计发现病人总数达到14860例,疫情形势及特点,患病率超过1%

2、的流行县共有12个,甘孜州病情尤为严重,石渠县患病率极高,全球罕见。 石渠12.09%、色达6.30% 若尔盖2.51%、德格2.28%、甘孜2.26%、壤塘2.20%、马尔康1.96%、白玉1.63%、红原1.34%、金川1.34%、阿坝1.03%、理塘1.00% 炉霍0.76%、新龙0.65%、雅江0.58%、黑水0.38%、巴塘0.34%、九寨沟0.34%、道孚0.30%、小金0.29%、九龙0.16%、丹巴0.16%、康定0.15%、稻城0.14%、乡城0.13%、理县0.13%、松潘0.11%、木里0.09%、天全0.09%、宝兴0.08%、茂县0.07%、越西0.07%、得荣0.0

3、3%、泸定0.03%、汶川0.03%,疫情形势及特点,四川省是目前全国发现包虫病病人最多的省份,四川省 52%,2013年全国包虫病报表,定 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包虫病诊断标准(WS 2572006) 包虫病hydatidosis /hydatid disease是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的俗称,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疾病,分 型,能感染人的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囊型包虫病,约95%) 多房棘球绦虫(泡型包虫病,约5%) 福氏棘球绦虫(多囊型包虫病) 少节棘球绦虫,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大小:长2-7mm。 结构:头节、颈部和链体 头节:梨形

4、有4个吸盘顶突及小钩 颈部:具有生发能力 链体:幼节、成节、 孕节各1节,(1)形态:似圆形的囊状体。 (2)大小:几毫米-数十厘米,囊壁囊内容物,原头蚴 生发囊 子囊-孙囊 囊液,外层:角皮层 内层:生发层,(3)结构:,细粒棘球蚴,成虫,孕节、虫卵,棘球蚴,六钩蚴,羊牛食入,(犬、狼小肠),(小肠),入血,(肝肺等),犬、狼食入,生活史,生活史要点,1.终宿主:狗等犬科动物 2.中间宿主:羊、牛、人等(人不是最佳中间宿主,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3.感染阶段: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棘球蚴在人体内可存活40年,细粒棘球蚴虫卵抗寒抗干燥,自然环境下可保持感染力1-2年 4. 致病阶段:棘球蚴 5. 原

5、头蚴发育方向:在终宿主发育为成虫;在中间宿主发育为新的棘球蚴,致病机理及临床表现,危害以机械损害为主,如生长于不受空间限制的部位,可长成巨大囊肿 1.局部压迫和刺激症状:肝、肺、脑和骨等部位寄生时分别可有肝区痛、胸痛、头痛癫痫、骨折等症状,感染后半年,棘球蚴的直径约0.51.0 cm,以后每年增长15 cm。 2.包块:触之坚韧,有弹性,扣诊有震颤感 3.毒性和超敏反应: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发育障 碍、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4.继发性病变:破裂引起继发感染,原发感染多为单个;继发感染常为多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胆道阻塞、胆绞痛、黄疽等;窒息、肺阻塞;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示 例,嘎勒及

6、拉仁,示 例,术 中,棘球蚴母囊和子囊,术前诊断,有在流行区居住、工作、旅游或狩猎史,或有与犬、牛、羊等家养动物或狐、狼等野生动物接触史;在非流行区有从事对来自流行区的家畜运输、宰杀、畜产品和皮毛产品加工等接触史; 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 免疫学及血清学检查:(1)包虫囊液皮内试验(Casoni Skin Test):阳性率高 ,持续时间长,不宜术后监测及随访(2) ELISA:用于筛选,敏感性高,特异性不强(3)补体结合试验(Weibeng)(4)病原学检查,肝囊型包虫病的治疗,药物治疗:仅作为辅助治疗阿苯达唑: 手术指征:经过6个月以上正规药物治疗,经复查后确认药物治疗无效,或有

7、药物相对禁忌症者。,肝囊型包虫病的治疗,外科治疗:原则-尽可能剥除或切除肝包虫外囊,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1.手术方式(1)包虫囊肿外囊完整或外囊次全剥除术(手术展示);(2)内囊摘除术;(3)肝切除术。2.其它:介入、穿刺引流、HIFU刀、射频及微波消融治疗 等,肝泡型包虫病的致病机理,液化:由于多房棘球蚴的过度生长,病灶中心由于营养供应不足而出现液化坏死,形成所谓的溶岩状假囊 钙化:病灶中可形成钙化,常见散在和密集的点状钙化灶。但这种钙化并不影响寄生虫的生长扩散,呈现边生长边钙化的特点 转移:从浸润性细胞突起上脱落的生发细胞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远距离扩散转移,最常见的远距离扩散是肺和脑。

8、骨骼和其他器官也可被累及,HAE分型(超声), 浸润型 B超显示肝脏增大,探及低密度与高密度共存的回声光团,周围边界模糊,后方声束衰减。 钙化型 多房棘球蚴在侵蚀肝组织的过程泡型包虫病病灶中发生钙盐沉积,早期即出现点状钙化颗粒,随着病程延长,钙化颗粒融合成絮状或不规则的大片钙化灶。B超显示在肝内探及低中密度占位病变,内有散在钙化点或不规整的大片钙化强回声光团伴声影。 液化空洞型 多房棘球蚴增殖成巨块病灶,其中心部因缺血坏死,液化成胶冻状,形成形态不规整的坏死液化空腔。B超显示在不均质强回声光团内出现形态不规则、无回声的大块液性暗区,后方回声增强,呈“空腔征”,分 型(临床),PNM P04N0

9、1M01 P0肝脏无可见病灶 P1周围病灶,无血管和胆道累及 P2中央病灶,局限在半肝内,有血管和胆道累及 P3中央病灶侵及左右肝脏,并有肝门部血管和胆道累及 P4任何肝脏病灶伴有肝血管和胆道树的扩张N0无邻近器官、组织累及 N1有邻近器官、组织累及M0无远处转移 M1单个病灶远处转移,PJVM分型 PJ02V01M02 肝脏无可见病灶 P、标出病灶所累及的肝段J0无胆道累及,无临床黄疸 J1有胆道累及,无临床黄疸 J2有胆道累及,有临床黄疸V0无血管累及 V1有血管累及M0无转移 M1邻近器官、组织直接种植 M2膈上远处病灶转移,临 床 分 期,肝血管包括下腔静脉、门静脉、肝(动)静脉 早期

10、:病灶局限于一个肝段 中期:病灶侵犯2个及以上肝段 晚期:病灶超越半肝,并发梗阻性黄疸、门脉高压、腹水、肺或脑转移,出现消瘦、衰竭等,术 中 观,肝泡型包虫病的外科治疗,手术治疗:根治性肝切除姑息性肝切除其它:介入、穿刺引流、HIFU刀、射频及微波消融治疗等,专家共识,治疗原则:肝泡状棘球蚴病虽有恶性侵润行为,但仍属良性病变,因此只要肝脏储备功能允许,或剩余肝脏体积足够代偿,即使巨大病灶侵及重要血管及胆道也应积极手术治疗 。 董家鸿,郑树森,陈孝平,等.肝切除术前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专家共识(2011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1,10(1):20-25.,手术方式探讨,根治性手术:肝切

11、除术;肝移植?.夏天,严律南.肝移植治疗肝泡状棘球蚴病【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5,12(2):132-134. 姑息性手术:减轻症状体征为目的的手术 李作安,吐尔干艾力.阿吉,冉博,等.“减体积式病灶肝切除”治疗晚期肝巨大泡型包虫病的临床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7):864-868. . 温浩,董家鸿,张金辉,等.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泡型包虫病三例报告【J】,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2012,10:62. 其它:穿刺引流;PTCD;HIFU刀,射频、微波等,根治性肝切除术,适应症:P02,部分P3N0M01标准:切除包块周围1cm以上

12、的正常肝组织?,示例一,*,男,15岁,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5月多于2013年8月入院,半年后复查CT,娃 娃,出院后服用阿苯达唑,示例二,拥青拉姆,*,女,22岁,体检发现肝脏包块1月多入院。,3月后复查,拥青拉姆,姑息性肝切除术,准根治性手术:肉眼可见病灶清除。 姑息性手术:减体积肝切除。“掏核式肝切除”(Cutting Hepatectomy)a narrow open passage that is dug through high ground for a road,railway or cannal. 目的:减轻症状、挽救生命、延长生存期!,准根治术,姑息性肝切除术,小结,防大于治!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与手术前后口服药物治疗、术中局部用药、结合免疫等多学科联合的治疗,减轻病情,减少复发,争取根治! 手术方式、方法改进,亲体肝移植等!,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