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高考作文梯级学案 专题四 写活记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12615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高考作文梯级学案 专题四 写活记叙 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高考作文梯级学案 专题四 写活记叙 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高考作文梯级学案 专题四 写活记叙 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高考作文梯级学案 专题四 写活记叙 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高考作文梯级学案 专题四 写活记叙 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高考作文梯级学案 专题四 写活记叙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四部分 高考作文梯级学案 专题四 写活记叙 (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写活记叙,-2-,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学案一 着眼整体,写出波澜,-3-,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典题示例 (2017天津卷)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分析 写作本题,关键是考生要读懂话题。首先,重读的对象是“长辈”,这个“长辈”既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其他年长的亲人或老师、邻居、革命前辈等。所以,考生第一步就要确定自己重读的“长辈”是谁,将他具体化。其次,话题将“长辈”比作“一部书”,既然是一部书,那内容就是丰富的,多姿多彩的,立体多面的。最后,考生还需要注意话题中“重读”的“重”,这是决定审题是否精准和作文成败的关键。“重”就是再次、多次的意思,是在已读的基础上再次“读”,也是深入地“读”,反思地“读”,理性、思辨地“读”。如果写议论文,就要对

3、长辈进行理性、辩证的思考;如果写记叙文,就要通过“波澜”体现出“重读”的新认识、新感悟、新情感。,-5-,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设置情节的波澜要注意以下三点: 不能为设置波澜而设置波澜,波澜的设置要有利于表达主题,有利于塑造人物。 波澜的设置要在整体构思时考虑,以便合理建构全文的框架,设置的波澜要合乎生活、艺术的逻辑。 波澜是情节的起伏,不是细节的扩展,设置波澜应注意内容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线索要交代清楚,故事要完整。,-6-,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佳作点评 【2017天津卷优秀作文】 唯有暗香迎面来天津考生 在成长为可以活蹦乱跳、遍地撒欢儿的年轻人之前,有一段时光,在那段时光里,知识与道

4、理离我还有一段距离。那时的我脑海中只充满了好奇和对一些遥远事物的疑虑,而唯一能满足我的好奇心、解答我的疑虑的人,就是我的外公。 外公何许人也?一个不折不扣的书迷,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被他藏满了书。不信你找找,床底下、门背后,甚至鞋柜里,书无处不在。为此还惹得外婆生气。我倒是很喜欢外公,因为对于那时的我来说,他知道的实在是太多了,当我了解宇宙时,我觉得他的大脑就跟宇宙一样。外公看书,也爱书。他就像一部精装的百科全书,从里到外都透着吸引人的魔力,对于这样一部书,我自然爱不释手。,-7-,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我与这部书的矛盾是从初中的时候开始的,那时我在学校接受了系统的教育,脑海中储备了一些知识。

5、外公的话,对我来说不再是字字箴言,而成了随时可以反驳的有利判据。每每都与外公争得面红耳赤,而每当外公处于下风时,我便不遗余力地反击。一次,明明外公已经默默认输,我却放出了冷箭:“你不就是初中文化吗?有什么了不起的!”没想到这一箭正中外公心头,他眼睛里仿佛有东西闪过,一丝迷茫,一丝无奈,我们两人之间仿佛出现了一堵冰墙,冷到空气都凝固了。最终他摆摆手,什么都没有说,回到了房间。那一刻,外公仿佛苍老了许多,那时我年轻气盛,现在想来,总有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我是怎样狠下心来,伤害这个老人的啊!,-8-,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时光匆匆,我已经要面临高考了。与外公又见面时,他老了许多,唯一不变的,是他对

6、书的喜爱,走到哪儿都要带一本书。终于有一天,我在家里与他促膝长谈了一次,他说了很多,战争,童年,那些开心的,那些伤心的,都如同一页页书,在我面前展开,如花般怒放。我才意识到,外公比我多的,不只是那些浅薄的书面知识,还有六十几年风风雨雨的人生阅历。在这个智慧的长者面前,我仿佛又变成了那个好奇的孩子。对知识又充满了无尽的渴望。 外公就像一部大书,翻开它,才惊觉暗香迎面扑来,那香气,原来早在我第一次打开它之前便萦绕、陪伴着我走了十七年。原来我只不过才看到了扉页,真正的传奇,还在续写,还在等着我去仔细阅读,细细品味。有人轻浮,有人暴怒,有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有人像书,那样朴实无华,又那样绚丽夺目,

7、每每翻开便又是一个故事,一段人生。好书难遇,愿君且行且珍惜。,-9-,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借鉴点】 散文化的题目,暗示了“重读长辈这部书”的效果,也具有悬念作用。 外公是书迷,读书且爱书,暗扣“重读”。 文章从第三段开始,叙述“我”与外公的故事。 第三段中,“我”对外公“放冷箭”之后的细节刻画,再加上比喻的修辞手法,令读者眼前似乎也浮现出那位被“击垮”的老人,感染力极强。 第四段的后半部分及第五段的文字,展现了“我”在重读外公这部书后的感悟和思索,既点题又耐人寻味,令人过目难忘。 本文细节描写,打动人心,语言隽永,朴素深刻,实属考场记叙文的一篇佳作。,-10-,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阅

8、卷人语文章开头便介绍了本文的主人公“我”的外公。从小时的崇拜,到初中时的质疑,再到高考前的“重读”,“我”的心路历程起伏再平复。外公这部书,见证了“我”的成长,并将对“我”今后的人生具有指导意义。文章将“我”对外公这部书的情感变化娓娓道来,描写细腻,立意高远。,-11-,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能力培养 【练文笔析典例】 例题 下面是往年上海卷的优秀作文,请根据文中的点评对这篇记叙文作综评,看看其是怎样写出波澜的。 更重要的事上海考生 手里捧着奶奶做的虎头鞋,我终于明白了这些天我们所忽略掉的更重要的事。 “更重要的事”是什么?开篇点题,同时引起悬念。,-12-,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就在今天

9、,一家人筹划许久的家庭聚会终于实现了。半个月以来,奶奶的生日聚会是大家共同期待的最重要的事。妈妈忙着采购,爸爸负责联系亲属,婶婶去买蛋糕,兴高采烈地问妹妹要什么口味。一家人情绪高涨,好不热闹。久违的团聚气氛让我感到阵阵温暖,而我心里却总有一丝难以言说的不安是否有什么更重要的事被我们遗忘了? 交代了“半个月以来,奶奶的生日聚会是大家共同期待的最重要的事”,继而提出“是否有什么更重要的事被我们遗忘了”的疑问,继续设疑,初显波澜。,-13-,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傍晚踏进奶奶家熟悉的铁门,一派大家庭团聚的氛围立刻将我包围。妈妈从厨房进进出出,菜香扑鼻而来;妹妹得意地向我展示新连衣裙;叔叔则麻利地打

10、开一箱啤酒。我看了看四周,奶奶呢? 果然,我在房间最里面的老藤椅上看到了奶奶的身影。她正安静地绣花,手里托着布一针一针地专注地绣。偶尔抬头扶一扶老花镜,瞄一眼电视,又很快低下头重复飞针走线的动作。满屋的喧闹和来回的人影几乎把她的存在都淹没了。 一瞬间我的心里像是被那根细细的绣花针扎了一下,那种不安感似乎清晰了几分。 在场景对比中推进情节发展。草蛇灰线,渐露端倪。,-14-,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晚餐一如既往在欢笑和吵闹中度过。杯碗碰撞声中我有意看了一下唯一不太和谐的一角奶奶依然安静地坐着,虽然是在上座的位置,却只是笑眯眯地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终于在妹妹闹着要端上蛋糕时,身为寿星的奶奶缓缓

11、站起,慢悠悠地走进里屋,轻掩房门,门把发出咔嗒一声。 “咔嗒一声”是情节的一个突转。,-15-,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奶奶,怎么不吃了?”我推开房门问。“奶奶吃饱了,让你叔叔伯伯再喝点酒吧。”我看着奶奶又捧起白布,绣花针带着彩线再次舞动起来。我这才注意到,柜里不知何时又多了三五幅绣品,还有好几双精致玲珑的虎头鞋。 我随手捧起一双细细端详。“做了这么多为什么不送出去些?”我本是随口一问。 “这幅呀将来给你挂在新房里,这两幅给你姐姐妹妹。虎头鞋你们一人两双,将来给孩子穿。奶奶还给你们做了几件睡衣” 这是情节的高潮,奶奶的话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是最大的一处波澜。,-16-,学案一,学案二,学案

12、三,鼻子突然酸了,我没有再听下去。奶奶的生日,妹妹在吃着自己最爱的蛋糕,叔叔伯伯们谈论的是汽车和股票:所有人为了聚会而聚会。 而奶奶,她在给我们准备礼物。 被我们忘掉的事,那就是今天是奶奶的生日,是那个一直以来牵挂着子女、早已把奉献当成习惯的奶奶的生日。 通过抒情点题。 忍了忍泪水,我上前挽住奶奶的手臂:“奶奶,明天您跟我们一起去西太湖散步吧。让爸爸开车送您,那儿晚上可漂亮了” 以淡淡的描述性情节收尾,更添温馨色彩,余味无穷。,-17-,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综评】,答案: (示例)本文是简单写人记事散文中情节波澜处理的佳作。文章在开头点出“更重要的事”奶奶做虎头鞋,为后文做铺垫,倒叙手法

13、十分巧妙。之后众人的“忙碌”与奶奶的独自“安静”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感觉落差。对奶奶的细节描写抓住了一个特写,将其放大,体现奶奶的默默无闻、被子女忽略。当奶奶离开寿宴时情节开始转折,奶奶的语言很好地推动了主旨的深化与感情的升华,与前文“忽略掉的更重要的事”照应,体现了奶奶为子女无私奉献的品质。,-18-,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明技法】 欲使记叙文能有波澜起伏的效果,可采用多种办法,下面介绍六种常用方法: 1.伏笔法 伏笔,就是在前文中对后文将要出现的具有关键性意义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提示或暗示。前文埋好伏笔,在后文揭示时,读者就能恍然大悟。 2.悬念法 悬念,即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悬疑,使读者产生

14、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为读者释疑。,-19-,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3.抑扬法 抑扬,就是在表现人物时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或明扬实抑、明抑实扬,以造成峰回路转的艺术效果的写作方法。运用抑扬法须注意,欲扬先抑之“抑”或欲抑先扬之“扬”,均只用于外表等非本质方面,或出于误会误判,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4.误会法 误会,是由于人认识、理解的偏差以及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而导致对对方意思的误解或认识错位。误会能使故事情节朝着意外的方向发展,从而掀起故事的波澜。,-20-,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5.巧合法 巧合指低概率、偶发性的事件发生了。常见的是由于非规律性的原因,导致某种规律性的现象

15、出现。误会往往和巧合有密切的关系,有时一些重大的误会,发端于细小的巧合。 6.突转法 突转指情节的突然转变,这种转变往往是作品中的人物和读者始料不及的。突转法的运用能造成强烈的戏剧性。,-21-,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巩固演练 【专题对点训练】 1.请续写一个合适的情节来结尾,使得文章有波澜。 四封书信 赵老师清了清嗓子说道:“进来,以后要注意。”赵老师接着又说了起来:“今天早上我从咱们班的信箱里看到这样一封信,是写给孟云同学的,寄信人地址是本班。像这样的信我已经看到四封,没盖邮戳。前三封信一直扣留在我这,没交给孟云同学。这四封信笔迹相同,显然是出自一人之手。我想大家一定知道这是什么信。同学

16、们呀,考上这所重点中学不容易呀,家长对你们抱有多大的希望啊,你们可不能这么小就现在请这个人自觉站起来。”接着下面一阵窃窃私语。 “老师,你这样做是不礼貌的,是违法行为!”王宇站起来。,-22-,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那么你说应该怎么办?” “把信还给孟云。” “坐下!”赵老师没有再和他讲下去。 “一定是王宇干的!”有一个人小声嘀咕道。 “好了,总之我希望那个人自觉站起来,当着大家的面承认错误,我就不追究了。孟云一向成绩拔尖,若是发生那样的事情,会影响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我请那个人自觉地站起来。” “不要侮辱别人!”孟云哭着站了起来,“请把信还给我!” “孟云,老师知道你是个好学生,不要难为情,这你也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23-,学案一,学案二,学案三,“是我写的!”一个响亮的声音盖住了窃窃私语。 大家迅速把目光都投向了他秦锐。 “请把信还给孟云,你没有权利扣留别人的信件,这是极不道德的!”老师被这几句话惊呆了。他茫然若失地看着秦锐,秦锐像一头被激怒了的狮子,眼睛中似乎还含着泪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