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鲁科版实用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12373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X 页数:56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鲁科版实用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 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18-2019版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鲁科版实用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 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18-2019版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鲁科版实用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 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018-2019版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鲁科版实用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 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018-2019版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鲁科版实用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 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版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鲁科版实用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版地理新学案同步必修一鲁科版实用课件: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 (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 学会应用地形图,1.了解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和作用。 2.理解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掌握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3.掌握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方法,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学习目标,内容索引,自主学习,互动探究,达标检测,自主学习,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1.地形图 (1)概念: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 和 ,把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的一种地图。 (2)表达方式:通常用 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3)作用:反映地面实际高度,起伏状况,并具有一定的立体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比例关系,规定符号,等高线,2.

2、等高线的特征,鞍部,低,高,稀疏,密集,重叠,二、地形图的判读,稀疏,密集,很小,相间分布,较小,如何根据沙丘等高线地形图判断风向? 答案 等高线分布稀疏的部位为沙丘的缓坡,而缓坡指示风吹来的方向。,答案,三、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 1.作用:能更直观地显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上的地势 和地面坡度陡缓。 2.判读:抓住剖面线的 、终点,经过的最高点、 和转折点等。,起伏状况,起点,最低点,3.绘制步骤 (1)绘剖面图的 。 (2)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画出 ,规定剖面基线所代表的 。 (3)从剖面线与等高线所交各点向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作 ,根据各点对应的高度对照剖面图的 ,标出相应各点。 (4)把这

3、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水平基线,纵坐标,高程,垂线,纵坐标,判读地形,认识特征,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地形图的判读,学会应用地形图,互动探究,答案,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A.100 mH300 m B.100 mH200 m C.200 mH300 m D.100 mH300 m,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探究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答案,4.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_山顶。,B,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探究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

4、,完成下列问题。,探究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_;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答案,鞍部,南北走向,2.如果想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站立的地方海拔高度可能是 A.750 m B.780 m C.1 100 m D.1 190 m,答案,5.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支流。,乙,6.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米,请你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答案 图略。(提示:画在干流最窄处两侧的100米等高线之间。),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探究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答案,7.若将小河甲

5、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中,比较合理的是_,原因是_ _。,路线的水,可以自流,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探究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0米。 (2)一般来说,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是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相邻的等高线的海拔分别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100米。 (3)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无论等高线怎样迂回曲折,它最终是闭合的,但由于受到图幅限制,在一幅图上等高线不一定全部闭合。,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4)两条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6、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能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6)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7)示坡线表示降坡的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称为降坡线。,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2.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征,2.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征,2.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征,(1)两点或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 (n1)dh(n1)d 其中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方法,两点的相对高度: A.确定两点

7、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B.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若两点都不在等高线上,则可用公式: (n1)dh(n1)d 其中n为两点间的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方法,(2)两地坡度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两地间的水平距离,如右图A、B两地的坡度可表示为Ph/s,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方法,(3)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处在与数值不同的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其中心高度判断规律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下图A点的海拔低于10米,B点的海拔高于20米。,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方法,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较广,主要体现在以下领域: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不同的地形区水系的特征

8、不同。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的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4.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2)判断气候特征 分析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4.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4.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常见的综合问题是以地形图为背景,要求

9、在图上设计选择所需的“点”“线”“面”,以及给予科学的评价。 选“点”。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如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选“线”。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基本要求:a.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b.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引水线路的选“线”,关键是应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输油管道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4.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4.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选“面”。包括城市、居

10、民区、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的地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居民区应考虑: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 m B.55 m C.60 m D.65 m,答案,解析,解析 图中等高距为5 m,东南部地势最低,海拔为20到25 m之间;东北部地势最高,海拔为80到85 m之间,故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5到65 m之间,但不会是55 m或65 m。,

11、2.图中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 B. C. D.,答案,解析 图中附近河段等高线最密集,表明该处坡度最大,河水流速最快。,解析,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为 A.15 m B.40 m C.65 m D.90 m,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题目要求可判断,水库大坝应建在图中河流之间的河谷处,据图可知,该处河谷最低处海拔在4045 m之间,要使坝高达到13 m,坝顶海拔需达到55 m左右。根据比例尺估算该处两侧两条55 m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坝长,约为40 m。,图1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2、图3分别为沿MN、XY作的地形

12、剖面图。,探究点二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1.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_,理由是_。,河流发育在山谷中,图中甲、丙点均为山脊,乙、丁两点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但乙处山谷狭长最易发育河流,答案,乙,2.在剖面图四点中,属于MN、XY的交点的是_,理由是_ _。,答案,图中MN、XY交点处地貌为鞍部,沿XY线两边高、中间低,即图中点,沿MN线两边低、中间高,即图中点,图1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2、图3分别为沿MN、XY作的地形剖面图。,探究点二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3.绘制等高线图中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并说明绘制的步骤。,答案,图1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2、

13、图3分别为沿MN、XY作的地形剖面图。,探究点二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答案 先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确定剖面线,图中上半部为等高线地形图,阴影部分是海洋。 然后确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一般与等高线水平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水平比例尺大几倍,以便形象地看出地势起伏状况)。 确定剖面图上的基准线AB并在两侧标出高度与深度。,图1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2、图3分别为沿MN、XY作的地形剖面图。,探究点二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把等高线图中剖面线上各点高度转绘至下图相应的高度上,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就得到相应剖面图。如下图:,图1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2、图3分别为沿MN、XY作的

14、地形剖面图。,探究点二 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以右图为例,分析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图:,2.地形剖面图的应用通视问题,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成45题。 4.画出沿XY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答案,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定线、描点、建坐标、作垂线、连线的步骤可以完成。,5.若某人位于a地,看不到的地点是 A.b B.c C.d D.e,解析 b点位于a地山脊的另一侧,故看不到。,答案,解析,达标检测,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据此回答12题。,答案,解析,1.上图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以丘陵、平原为主 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以平原、盆地为主 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 B. C. D.,解析 大部分海拔在500 m以内,且等高线分布比较稀疏,说明为丘陵、平原地形;中部海拔在300 m以上,较高,丘陵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南和东北海拔在200 m以下,较低。,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