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11111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8.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明治维新后,随着军事实力上升,日本蓄谋侵略中国。 (2)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乘机入侵朝鲜。 2.过程 (1)丰岛海战:1894年7月底,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战争爆发。,(2)平壤战役:清军在朝鲜平壤陆战失利,退回国内。 (3)黄海战役:中方主力尚存,李鸿章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本乘机控制 制海权。 (4)辽东战役:日军进攻中国辽东,占领大

2、连、 等地。 (5)威海卫战役: 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黄海,旅顺,1895,3.结果: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签订 。,马关条约,台湾,二亿两,资本输出,内地税,沙市,4.影响: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租借地,图解历史,概念阐释,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列强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就开始了早期的资本输出。19世纪晚期后,西方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主要形式有投资设厂、修筑铁路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二、八国联军侵华

3、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 的狂潮,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打着“ ”的旗号,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过程 (1)战争开始:1900年6月,英、美等八国,借口镇压 ,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2)顽强阻击: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 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顽强阻击;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3)妥协投降:慈禧太后逃跑途中命令清军镇压 ,并部署与侵略者“议和”。,瓜分中国,扶清灭洋,义和团,廊坊,义和团,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1901年9月。 2.内容和危害,东交民巷,税和盐税,关,3.影响: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 的境地。,山海关

4、,外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思维点拨,轻巧识记,辛丑条约尽管没有割地、开辟通商口岸的规定,但它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特别是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的规定,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列强侵华的五大趋向,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探究点1 马关条约的内容 史料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中日马关条约 思考 史料中日本取得了什么权益?对中国有什么严重的危害性?,答案,答案 权益:在中国开设工厂。危害:利用中国的

5、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在中国销售商品,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更加直接、方便。,探究点2 马关条约的影响 史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款的2.3亿两白银,相当于中国当时全国财政收入3年的总和,把当时中国的国家财富几乎都掏干了。 史料二 漫画展现了“大清”那不堪一击、任人宰割的 景象。围着大饼的是手中握有匕首的列强,他们迫不及 待地对着“大饼”下刀,惟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 只有振臂疾呼,望饼兴叹。 思考 上述史料反映了马关条约的哪些危害?,答案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答案,甲午中日战争的深远影响 (1)对中国而言,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

6、殖民地化的程度,中华民族的危机愈加深重,国内掀起救亡运动高潮。 (2)对日本而言,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加速了它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对外扩张更加疯狂。 (3)对远东而言,远东的政治格局发生改变,日本国际地位迅速上升,中国国际地位大幅度下降,同时列强对远东的争夺更趋激烈。,史论总结,主题二 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史料一 右图中那个人物得意地说:“嘿嘿,你们的地盘, 我做主。”这幅漫画形象地反映出当时中国政府已变成外 国侵略者任意摆布的工具。 史料二 大清国国家应允许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 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 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臣 暨有司

7、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提线木偶,思考 (1)史料一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从史料一中找出依据。,答案 变化: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依据:“提线木偶”“中国政府已变成外国侵略者任意摆布的工具”。,答案,(2)辛丑条约的哪一项内容最能说明这一变化?史料二反映了列强怎样的侵华方式?,答案 内容: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方式:“以华制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

8、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拓展提升,(3)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A. B. C. D.,1.(2018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题)史学家唐德刚说,这次战役“从全

9、盘战局看,日本联合舰队虽没有达成聚歼中国北洋舰队的目的,却为下一步实施登陆辽东半岛创造了条件”。此战位于下图中的,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材料中反映中日海军的决战,并为登陆辽东半岛创造条件,只能是黄海海战,在朝鲜半岛上,故A项错误; 在黄海海面,故B项正确; 在辽东半岛上,故C项错误; 在山东半岛上,故D项错误。,1,2,3,4,5,6,2.(2018江苏常州学业水平一模)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这首竹枝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C.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 D.

10、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解析 由材料中“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可知反映的分别是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故正确答案为C项。,解析,1,2,3,4,5,6,3.(2017江苏南通学业水平模拟)某同学在查阅申报时,发现一篇文章写道:“俄国前派兵舰五十艘出地中海不准日人割辽东地面。”俄国的军事行动是针对 A.南京条约签订 B.马关条约签订 C.辛丑条约签订 D.“二十一条”签订,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南京条约签订时申报还没有创办,故A项错误; 马关条约签订,把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俄国出兵干涉,故B项正确; 辛丑条约签订,没有涉及

11、割让土地问题,故C项错误; “二十一条”签订没有涉及割让辽东半岛,故D项错误。,1,2,3,4,5,6,4.(2018江苏南京学业水平模拟)“此次(占领北京与上次)大为不同,为时长达十三个月,采取报复性的、有系统的枪杀。”日本人植松良二现场报道说:“街市毁失十分之二三,妇女任人凌辱。联军将校率军士,公然大肆抢夺。金银珠玉自不必言,此外书画、古董所获均属不少。城中各处朝衣朝冠之男尸,凤冠霞帔、补服、红裙之女尸,触目皆是。”此处描述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材料“此次(占领北京与上次)”“日本人植松良二现场报道说”“联

12、军将校”可判断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D为正确选项。,1,2,3,4,5,6,5.(2018江苏连云港学业水平模拟)在这一次战争中,侵略者一开始就明确地表明,他们进兵北京并不是与清朝政府为敌,恰恰相反,他们倒是要来拯救这个政府,使他不至于在“暴乱”的人民群众的挟持下继续干自己所并不想干的事情。“这一次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解析,解析 根据材料“进兵北京并不是与清朝政府为敌”“使他不至于在暴乱的人民群众的挟持下继续干自己所并不想干的事情”可知是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正确答案为D项。,1,2,3,4,5,6,6.(2018江苏扬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以下哪一表述与漫画“龙的挑战”场景密切相关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解析,1,2,3,4,5,6,解析 A项是鸦片战争,与材料中“八国”不符,故A项错误; B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组成联军,涉及美俄,与材料中“八国”不符,故B项错误; C项是甲午中日战争,与材料中“八国”不符,故C项错误; D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材料中“八国”相符,故D项正确。,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