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教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55609099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337 大小:14.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文写作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7页
公文写作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7页
公文写作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7页
公文写作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7页
公文写作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文写作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文写作教案(3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文写作与处理,主讲人:赵映诚,第一章 绪论,人类自从有了 文字,就有了社会需 求的写作活动。人类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就是写作活动的产物, 可以说,写作活动创 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公文写作是文章写作的组成部分,在国家政务管理和促进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一节 写作与公 文写作,一、写作与公文写作 的概念 (一)写作的含义 写作是一种从事智能性、 生产性、社会性的文字、文章的撰写工作的统称。 这个定义主要说明了两点: 第一,写作是一种文字和文章的撰写,它有别于其他的社会活动,离开了文字,就不成其为写作。 第二,写作是一种智能性、生产性、社会性的行为活

2、动。,(二)写作的种类 写作按其社会功能 划分,大致有两种 类型: 一是供欣赏阅读的文艺性文体的写作; 二是应用性文体的写作,即应用写作。,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应用写作是应用性文章的写作,应用性文章是文章中的一大类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是一种公务性、管理性很强的写作活动和写作形式,它自身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又直接服务和作用于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作用于社会的管理活动和公务事项的处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写作活动。,二、文章、应用文、公文 (一)文章所谓文章,它是以一定的语言文 字符号为媒介,反映客观事物和 生活,表达情感和思想,传递信息,具备一定文字组织结构和篇章的书面

3、语言形式。 我们可以简单的定义为:文章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组成篇章的书面语言,是社会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工具。这个定义说明三点:一是文章的内容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二是文章的形式是组成篇章,它的上位概念是书面语言;三是文章,的作用是社会信息传播和社会发展的工具。 “文章”最早是文采的意思。 “文”字有彩画纹饰之意。“章”的本义是雕出文彩、花纹的玉器,所以,“章”字有光彩,彰明之意。 文章一词与语言文字发生联系,大概就是始于论语。论语泰伯亦有:“大哉!尧之为君也。魏魏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其中最后一句是说尧的文章多么光辉呀! 大约在汉代以后,文章逐步有了文辞、篇章之意,即将语言文字称为文章。

4、,魏晋南北朝、直至唐代,虽然出现了文、笔之分,但文章一词仍然使用很宽泛,无韵之“笔”称文章,有韵之“文”也称文章。 论衡正说:“句有数以连章,章有体以成篇”已经谈到篇章构成。 。真正给文章从语言方面下定义的是清代的阮元,他在与友人论古文书一文中说:“属辞成篇,故曰文章”。即,联结缀辞成为篇,叫文章。阮元只是从语言角度下定义,毛泽东同志从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出发,认为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由此推论,我们又可以说,文章是具有一定结构形式的反映客观事物的组成篇章的文字材料。 (二)应用文 “应用文”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 应用文作为文体概念是清代学者 刘熙载最早提出来的,他在艺 概文概中指出:“辞命体,

5、推之即可为一切应用之文。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重其辞乃所以重其实也”。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辞海将应用文定义为“是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的文体”。,综上所述,说明应用文是行为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为处理事务和进行交际需要而形成并使用的具有约定俗成的体式和普遍通行的实用性文体。这个定义说明了以下四点: 第一,应用文是行为主体,即使用者形成和使用的。一般说,使用者应具有一定的文字修养,会写、会用应用文。行文主体包括组织和个人,即凡是具有需要者及会使用应用文章的都可使用。,第二, 使用应用文的目的是为处理各类事务和进行人际之间的往来交际,同时也说明应用文在事务处理和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人

6、们处理事务和进行交际的一种工具。 第三, 应用文是一种具有约定俗成体式的文章体裁形式,具有普遍通行性。这也是同文艺性文体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第四, 应用文重在应用,“重其辞乃所以重其实也”,其本质是其应用性。,(三)公文 公文,即处理公务事项的文章,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公文是文章中的三级层次,是应用文中的一个类别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公文的概念比应用文的概念出现的要早,它同“文书”的概念相联系。“文书”一词大约出现在汉代,西汉初贾谊新书过秦下:“禁文书而酷刑罚,先诈力而后仁义。”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文书盈与几阁,典者不能遍目者”。即当时的文章可统称为文书。,三国以后,

7、出现了“公文”这个概念,以示同一般文书的区别。后汉书刘陶传:“州即忌讳,不欲闻之,但更相告语,莫肯公文。” 现今公文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公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等法定的机关与组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社会活动中为处理公务而形成并使用的具有规范程式和格式的应用性文章和文字材料。 这个定义说明了六点含义: 第一,公文首先是一种文字材料,是能够表达一定的意思而成篇的一种书面材料和文章。,第二,公文是在处理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 第三,公文具有规范的程式和特定的文面格式。 第四,公文具有应用性。 第五、公文具有具体的目的性、针对性。 第六,使用公文的主体必须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等

8、法定的机关与社会组织。 私人文书,指的是个人、家庭(或家族)根据社会交往活动的需要,为处理私人事务而形成和使用的文书。,(四)文书、公文、文件的联系与区别 公文通常也成为文书和文件,三者又是可以互为通用。一般情况下,文书、公文、文件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都是指公务文书。 区别主要在于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分别使用这三个概念。 文书:主要作为所有公文材料的总称,它是一个集合概念,如“文书材料”、“文书工作”、“文书处理”等;除作为文字材料的含义以外,文书也可以指一种职业或职务的名称,如“机关文书工作人员”、“机关文书”;另外,文书还可以指,私人文书,这里的“文书”就不能与“公文”通用,只有在公文范围内

9、的文书才可以同公文通用。 公文:公文的本质是“公”,所以,所有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文字材料都可以叫公文,如介绍信、便函、会议记录等,但不能把这些称为文件,只有在泛指的时候才包括在文件之内。 文件:有时可以泛指文书材料的总称,如“文件材料”、“学习文件”;有时特指上级机关的重要来文,如“红头文件”;另外,单份公文通常称为文件。一般说来,文件包括的范围比较狭窄,,主要是指上级机关下发的具有重要执行作用的文件种类,但目前企业使用“文件”一词较为宽泛。对行政机关而言,如函、知照性通知等均不冠以具有“文件”字样的机关文头标识,只标明“机关(单位)”。 1931年又瞿秋白起草、周恩来签批试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

10、个文件处置办法,就是用“文件”一词。,(五)应用文、公文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是: 公文是应用性的文字材料,因此,它同应用文具有密切的联系,它是应用文的类别和组成部分。 区别是: 第一、公文“姓公”,它无疑是应用文的组成部分,应用文的外延要比公文宽。 第二、应用文包括公文的范围有大有小、有宽有窄,如果是狭义的公文范畴,应用文包括的范围要大、宽一些;如果是广义的范畴,应用文包括的范围要小、窄一些。,第三、在专门研究应用文的时候,公文往往取其狭义的含义,即公文主要是指行政机关规定使用的正式公文文种 .,第二节 公文写作的性质、特点与作用,一、公文写作的性质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性质,即事物的属性。

11、公文写作的成果形式是公文,公文是传达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实施领导的重要工具,其写作本身也就具有自己的属性。 (一) 写作成果的现实执行性 公文的现实执行性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说公文有执行性。二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执行性。,现实执行性要求公文写作者要遵循及时性的原则。同时,要求公文写作者要有更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思维敏捷,善于捕捉新问题、洞察新情况,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搞好公文的写作。 (二)写作行为的受命性 对于公文写作的具体写作者来说,其写作行为是受命于具体的机关与组织,受命于机关与组织的领导,(三)写作主体的群体性 写作本是一种个体行为、个体行动,文责自负,但公文写作是一种集

12、体行为,从写作任务的接受到构思、拟稿、修改、定稿等,需要写作者、有关领导、群众、以及秘书部门等许多人的共同参与。 (四)写作内容的政治性、机密性、知识性,二、公文写作的特点 两个最根本性的特点:一是明辨事物在本质上的不同点,这是区别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最根本性的特点;其次是表象上的不同点,即差异就是特点。基于这样的考虑,公文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 实用性或称应用性。这是公文区别于其它文章的本质特点,是区别二者的质的规定性。 (二)法定性。这是公文在形成和使用主体上的特点。,法定的机关或组织,即依据法律和有关的条例、章则依法成立和经有关机关批准成立,并且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定的职能权

13、利和担负一定的任务、义务的机关与组织。 (三)对象性 。这是公文在处理事务以及进行单位相互联系过程中具体应用上的不同特点。 (四)程式性 。这是公文在形成过程和文面形式上的特点。 (五)简约性 。这是公文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特点。,经办用语:经、业经、已经、将、现将、责成、试行、办理、贯彻执行、研究执行、参照执行、切实执行、酌情、酌办、酌定等等。 开端用语:根据、据、按照、遵照、依照、为了、关于、由于、随着、随查、奉、兹等等。 综合用语:为此、据此、对此、鉴于、鉴此、有鉴于此、综上所述等等。 祈请用语:请、希、望、盼、拟请、恳请、切请、提请、报请、希望、切望等。 承启用语:为此根据,特作如下通知

14、(决定、规定);为此,特提出以下意见;,为了拟采取以下措施,等待。 批转用语:批示、审批、阅、批转、转发、发布等。 表态用语:应、应该、应以、应予、应即、同意、不同意、批准、遵照执行、拟应、拟同意、原则上同意(批转)等。 征询用语:当否、妥否、可否、是否有当、是否同意、是否可行、如无不同意见、如无不妥等。 祈复用语:请批示、请批复、请核示、请指示、请复、请速复等。/,引叙用语:前接、近接、现接、收悉、收妥等。 结束用语:为要、为荷、为感、为谢、特此通知、此致、此复、此据等。 公文的简约性还体现在为了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文字来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常常使用一些简略的手法。如大量使用缩略语;适当地使用文

15、言词语,如兹、兹因、奉、查、基于、鉴于、为荷、此令、此复;惠书、悉、敬请、大安、专案、福祺、福祉、欣逢、赋予、贵国、谢意、下榻等;经常使用富有概括力的成语、熟语,,如廉洁奉公、舍己为人等。当然,这些使用要合体,合乎语言环境和身份。 公文在语言上的特点除了简约性之外,还有诸如准确性、质朴性、平等性、典雅性、委婉性、礼貌性、适切性等,这些都是写作中应注意掌握的。,三、公文写作的功能与作用 (一)公文的功能 文章的功用,古人有四种看法:一是文以杨名;二是文以载道;三是文以致用;四是文以达意。 文以扬名,即文章是个人扬名万世的工具。 文以载道,即文章是载道的工具。 文以致用,强调文章的实用价值。 文以

16、达意。有意识区别载道、尚用 ,强调文章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1、管理功能 2、交际功能 3、反映客观现实的功能 (二)公文的作用 具体而言,公文的作用主要在于它可以作为传达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管理政务,办理事务,沟通机关、单位之间的一种工具,发挥五个方面的作用。 1、领导指导作用。 2、行为规范作用。,3、公务联系和知照的作用。 4、凭据记载作用。5、 传递信息与宣传教育的作用。,第三节 学习公文写作的意义与方法,一、学习公文写作的意义 公文写作这一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指公文的撰写,二是指对公文写作规律的研究和对公文写法技巧的掌握。 徐望之先生在他的公牍通论一书中指出:“处世之道,必先能做人,然后能做事。若做官,以治公牍”。由于公牍是推行政务的工具,因而在古代作为朝廷的官员,一般都要学会公牍文章的写作,并称为治牍,奏疏公牍是任职者的必备技能。写作公牍文章最好的为后世所推崇的如汉代的贾谊、唐代的陆贽、宋代的苏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