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鸭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考点1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05400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鸭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考点1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浙江鸭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考点1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浙江鸭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考点1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浙江鸭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考点1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浙江鸭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考点1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鸭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考点1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鸭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考点1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第一册,考点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1 排查基础知识,2 细讲核心考点,内容索引,3 精练真题新题,排查基础知识,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1)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 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日内瓦会议(b) (1)概况:1954年,周恩来参加 ,推动会议最终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2)意义: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印度,日内瓦会议,3.万隆会议(b) (1)

2、概况:1955年4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的方针,促使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2)影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形成“万隆精神”。,求同存异,微点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强调发展中国家间的共同利益,这是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一种修正,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关键。,二、外交关系的突破,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 (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2)概况:1971年10月,第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 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

3、一个重大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6,2.中美关系正常化(b) (1)原因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的需要。 中国: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促成台湾问题解决。,(2)过程 1971年4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两国交往的大门。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年1月1日,中美建交,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中美联合公报,1979,微点拨 1972年中美

4、联合公报的签署,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而不是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另外,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才是根本原因。,3.中日邦交正常化(b) (1)原因:中美关系缓和的直接推动;日本舆论的强烈要求。 (2)概况:1972年9月, 首相访华,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3)意义: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推动了亚洲与世界的和平。,田中角荣,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1.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b) (1)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

5、体表现,就是不结盟。 (2)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 2.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b) (1)2001年,“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成员国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 (2)特点:结伴而不结盟。,(3)合作模式: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4)意义: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微点拨 中国的不结盟政策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是由广大发展中国家组建的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结盟”,而是不与美苏两

6、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盟。,细讲核心考点,主题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空观念,1.新中国成立初外交凸显意识形态之分 史料,史料实证,论从史出 史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与中国建交的均是社会主义国家,属社会主义阵营成员,这反映出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及其外交成就,打破了外交孤立局面。,2.20世纪50年代中期外交超越意识形态差别 史料一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整个世界处在两大阵营对峙的状态中。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亚洲和非洲出现一大批获得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民族经济。在这个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于1953年底提出了和

7、平共处五项原则。 刘畅全球化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挑战和发展,史料二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锦 论从史出 史料表明,两极格局对峙、殖民体系瓦解,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面临的共同任务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 大小国平等、和平共处的内容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区别,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成熟的四大依据 (1)包容性: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展中或发达国家。 (2)平等性: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开

8、放性: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4)创新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史论总结,2.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比较,主题二 中国与世界大国关系,1.国家利益、国际局势决定外交政策 史料 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过时。在美苏进行对抗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尼克松 论从史出 中美已有共同利益,国际局势变化,遏制中国已不可能。,史料实证,2.从一个中国到唯一合法政府 史料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9、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联合公报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论从史出 美国从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含糊态度到“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明确立场,是一个进步。,1.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 (1)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对抗。 根本原因:中美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扶蒋”;新中国成立后,又推行孤立政策。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走向缓和,最终正

10、常化。 从美国方面看: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史论总结,从中国方面看:中国国际地位提高;面临来自苏联的威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 (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中美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矛盾在所难免。 中美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双方可以作出妥协,中美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2.国际格局的演变对中国外交战略的影响 (1)新中国成立初期,鉴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2)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美苏争霸的态势互换,中国调整对外政

11、策,先后同美国、日本建立起正常的友好关系。 (3)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中国出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采取“全方位”不结盟的无敌国外交政策。,3.新中国的外交原则 (1)对外关系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 (2)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出发点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3)处理对外关系的首要目标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 (4)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4.外交政策的本质、决定因素及启示 (1)本质: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从本质上看都是国内政策的延伸。 (2)决定因素: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权的阶级属性、民族利益(民族利益包含着一定的阶

12、级利益)、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 (3)启示 外交工作出发点。应该明确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都是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尊严来自实力。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有雄厚的综合国力作为外交的后盾,否则,尊严无从谈起。 外交政策的变化都是以本国利益为转移的;外交政策也是以本国实力做后盾;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精练真题新题,1.主干知识新中国外交成就 (2011711月浙江学考)有记者报道某次会议时,写道:周恩来的演讲提出,大家应“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他的通情达理、心平气和,化解了演讲前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攻击。

13、该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真题回顾,答案,解析,1,2,3,4,5,6,7,8,解析 万隆会议是周恩来参加的、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与的亚非国际会议,此次会议上形成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的万隆精神”。根据题中的关键词“周恩来”“解除殖民主义”“共同基础”等词可知,此次会议指的是周恩来参加的万隆会议。故答案为B。,1,2,3,4,5,6,7,8,2.时空观念外交成就的时间顺序 (20164月浙江选考)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全球与地区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外交成就,按其

14、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 中国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 B. C. D.,答案,解析,1,2,3,4,5,6,7,8,解析 中日邦交正常化是1972年9月;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是1979年1月中美建交;中国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1991年。故选A项。,1,2,3,4,5,6,7,8,3.时空观念中美关系发展 (2015浙江学考)周恩来说:“我们注意到尼克松总统来华前的讲话中谈到,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我们希望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这个“

15、新的开始”发生在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1,2,3,4,5,6,7,8,答案,解析,解析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美两国还处在敌对的紧张状态,故A、B两项错误;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关系有了“新的开始”,故C项正确。,1,2,3,4,5,6,7,8,4.历史理解万隆会议 (20174月浙江选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万隆举行会议。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绝大多数国家作出了求同存异的努力。会议提出著名的“万隆十项原则”,主张“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

16、利益服务”。决议“在实际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并接受扩大多边贸易和支付范围的原则,稳定本区域商品贸易。倡议亚非各国人民“在现代世界的范围内恢复他们旧有的文化接触和发展新的文化接触”。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将作为一件世界大事载入史册”。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等,1,2,3,4,5,6,7,8,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亚非国家在合作发展方面的诉求,简述上述诉求提出的时代背景。,1,2,3,4,5,6,7,8,答案,答案 诉求:共同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促进文化交流。 背景: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两极格局逐渐形成,国际局势紧张与缓和交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