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承隆痛风组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599406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X 页数:67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承隆痛风组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方承隆痛风组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方承隆痛风组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方承隆痛风组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方承隆痛风组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承隆痛风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承隆痛风组(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师概况,林玲,女,医学博士,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第一副院长(正处级),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系首批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风湿病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免疫风湿科医师协会常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风湿病杂志第三届及第四届编委,中华医学科技奖第三届评委会委员、福建医科大学自身免疫病研究室主任、福建省医学会风湿病专科分会第二及第三届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及内分泌专科分会常务委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古老疾病的现代诊治,福建医科大学2013级研究生 方承隆专业:内科学(风湿病学)2013.09.26,一种富贵病,被称为“病中之王,王者之病”中医将其列

2、入“痹症”范畴1797年英国化学家Wollaston从他自己的耳廓上取下一个痛风结节(他本人患有痛风),从中分离出尿酸,将痛风和尿酸沉积联系起来。,古老的疾病,一组仅见于人类的异质性疾病,具有以下各 种组合的临床特征:高尿酸血症、反复急 性关节炎发作( MUA)(机制?)、痛风石、 肾脏病变、尿酸性尿路结石。,现代的理解,高尿酸血症定义,血尿酸 1mg/dl=59.45mol/L 不分性别、年龄,血清中MSU的最大饱和量约为6.8mg/dl,超过此值即为高尿酸血症推荐证据级别 A级 多项RCT研究或Meta分析结果 B级 一项RCT研究或非RCT研究结果 C级 专家共识、病例报道等,朱深银,周

3、远大,杜冠华, 医药导报2006年8月第25卷第8期803-805; 邵继红,徐耀初,莫宝庆,等.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疾病控制杂志, 2004, 8 (2) : 152 - 154.,高尿酸血症的发病趋势,17.90%,13.30%,10.10%,0.00%,4.00%,8.00%,12.00%,16.00%,20.00%,1998,2003,2008,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尿酸血症,77%,病例介绍,病例特点: 23xx床患者,陈xx,男,64岁,于2013.07.19 23:28入院。 以“反复关节肿痛30余年,加重伴右足部破溃5天”为主诉入院,关节肿痛以足

4、背及第一跖趾关节为首发,伴红肿热痛,可自行消退,8年前疼痛加重,确诊为“原发性痛风”,不规律服“别嘌醇、秋水仙碱、小苏打”等,症状进行性加重,5年前开始出现多关节部位的结节,严格饮食控制,仍反复发作,1年前开始出现四肢浮肿,无少尿、血尿、泡沫尿,无胸闷、气促,未处理,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部皮肤破溃,流豆腐渣状物,红肿热痛明显,无法忍受,伴发热,最高体温39.0,就诊我院急诊科,拟“痛风并感染”收入院。 既往史:3年前查血肌酐明显升高,就诊我院肾内科,考虑“痛风肾、尿毒症”,予血透治疗后好转出院,院外不规则治疗。,体格检查:T 37.5 R 20次/分 P 95次/分 BP 130/70mm

5、Hg。神清,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苍白、出血点,双耳廓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痛风结节,最大直径约2cm*3cm,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查体(-),双手、双足多关节均可见数个大小不等软性结节,双足背红肿明显,右足为著,双手、足趾间关节见多个硬性结节,最大约3*2cm,右足多关节肿胀,皮肤破溃,流豆腐渣状物,局部皮温升高,双足皮肤见多个色素沉着斑,上附少量鳞屑。双下肢明显浮肿。,入院时辅助检查: (2013.07.19,我院急诊科)血常规:WBC 18.5*109/l,HGB 95g/l,PLT 179*109/l;急诊生化:BUN 21.11mmol/l 肌酐 246umol/l 尿酸 550

6、umol/l;尿常规:BLD(+)。 入院诊断: 1、原发性痛风并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石形成 痛风性肾病 2、右足部感染 3、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后辅助检查: (07.28)血需氧细菌普通培养:(-) (07.29)床边胸片:双肺可疑浸润性病变伴右侧胸膜反应 2、卧位心影横径增大,主动脉硬化、钙化 3、右膈面抬高;右足部分泌物培养:阴沟肠杆菌复合菌 (07.30)ESR 140mm/h;PCT 5.907ng/ml(07.31)粪常规+OB(-),1977年ACR急性痛风分类标准,一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 一天内炎症得到最大发展; 单关节炎发作; 观察到关节表面皮肤发红; 第一跖趾关节的疼痛或

7、肿胀; 包括第一跖趾关节的单侧性发作; 包括跗骨间关节的单侧性发作; 可疑痛风石; 高尿酸血症; X线显示单个关节不对称肿胀; X线显示皮质下无侵蚀性病变的囊肿; 关节炎症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12条临床、实验室和X线表现 6条,1985年HOLMES诊断标准,符合下列一条即可: 1) 滑囊液白细胞有吞噬尿酸盐结晶征象。 2) 关节腔积液或结节活检有大量尿酸盐结晶。 3) 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和无症状间隙期、高尿酸血症及对秋水仙碱治疗有特效者。,诊断金标准 但不实用,“三联征”最常用,但易误、漏诊,一定的误、漏诊,在一项9108名风湿病门诊病人研究中,155 (1.7%)病人被诊断痛风

8、,164 (1.8%) 病人被误诊为痛风(包括PsA,假性痛风,非特异关节痛)。 痛风不仅与感染性关节炎表现相似,而且可共存,易漏诊 滑膜液革兰染色和培养、血培养非常关键 持续发热 其他部位感染后的急性关节炎 滑膜炎恶化,血尿酸升高对痛风诊断价值有限,尿酸水平正常不能排除急性痛风 尽管急性发作期间病人尿酸池增加,仍有一半的急性痛风病人血尿酸水平是正常的(可能与SIR有关) 痛风发作时,血清尿酸可以增高,也可以下降,甚至低于尿酸饱和水平(6.8 mg/dL)。 相反,单独血尿酸升高不能作为诊断痛风的唯一标准 大多数高尿酸血症病人永远不会有急性痛风发作。(可能与结合球蛋白有关),Rheumatol

9、ogy (Oxford). 2013 Apr;52(4):676-8.,本例诊断明确吗?,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并先后予“头孢美唑、左氧氟沙星、奥硝唑”抗感染,“云克”治疗关节炎,“瑞立泰、奇曼丁、安康信、双氯芬酸钠”止痛及保胃、促消化、碱化尿液等处理,并请普外科会诊,遵会诊意见每日局部清洗、换药、清除坏死组织,于2013-07-29加用“别嘌呤醇0.1 bid”抑制尿酸形成,并取右足部分泌物涂片找菌、培养+药敏,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为“特治星”,并请骨科会诊,遵会诊意见加强抗感染处理,并每天换药。,治疗情况,治疗反应?,治疗反应?,治疗反应?,患者无诉特殊不适, 粪常规+OB:阴性,

10、治疗反应?,肿瘤? 合并PsA?,综合性治疗,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所有痛风患者 患者教育,饮食指导,提倡良好的生活方式 处理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合并疾病 避免“非必需“会导致高尿酸药物的应用 评估痛风的严重度(痛风石、发作频率、急慢性症状体征),非药物措施,避免应用某些利尿剂(尤为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 减少饮酒(尤其是啤酒)、戒烟 减肥 限制碳水化合物 增加蛋白质摄入 应用不饱和脂肪 冷敷可辅助治疗急性发作 休息及适当运动 避免痛风发作的诱因,常见诱因因有:鞋子不适、脱水、饥饿、受伤等。,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肾尿酸排泄,饮食控制,豆类?,内源性尿酸 80%-90%,外源性尿酸 10%-

11、20%,孟昭亨.痛风性关节炎.见:孟昭亨主编.痛风.北京:北医大、协和联合出版社,1998:69,过分依赖严格的饮食控制,治疗误区,痛风需要3种治疗方案,终止急性发作 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 秋水仙碱 全身和关节内皮质激素 降尿酸治疗 降低升高的的总尿酸池 降尿酸治疗期间预防急性发作,2011年ACR关于急性痛风治疗共识,2012ACR指南急性痛风的处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是在白纸上画一条长10cm的直线,两端分别标上“无痛”和“最严重的疼痛”。病人根据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某一点作一记号,以表示疼痛的强度,从起点至记号处的距离

12、长度也就是疼痛的量。,VAS,2012年ACR关于急性痛风治疗指南,2012ACR指南急性痛风的处理,NSAIDs,成功治疗最重要取决于尽快开始NSAIDs治疗并足量使用,直至急性关节炎完全缓解 如传统NSAIDs不能不耐受或有禁忌时,可使用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 我们的患者存在痛风性肾病(肾功能失代偿期),应酌情减量,对于有胃肠道禁忌证者,可以选用COX2抑制剂,可使用依托考昔。如使用塞来昔布,应该使用大剂量,且风险收益还不确定。,急性痛风的处理,摒弃旧的秋水仙碱使用方法,1-2h用1次秋水仙碱,直到 关节症状明显改善 出现严重胃肠道症状 最大剂量达6mg,摒弃原因,大多数患者在疼痛

13、缓解不到一半,出现严重腹泻伴轻度恶心和呕吐,Semin Arthritis Rheum,2008, 38, 411419,秋水仙碱新的使用方法1(ACR2012),指南推荐发作后36小时内服用秋水仙碱 初始一次剂量1.2 mg + 1小时后单次附加剂量0.6mg,12h后改为0.6mg qd或bid至症状完全缓解。 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须减量。,秋水仙碱新的使用方法2(EULAR推荐),0.5mg,每日3次 12 h后症状开始减轻,48h时疗效与NSAIDs相似 第1天可与NSAIDs合用,Semin Arthritis Rheum,2008, 38, 411419,皮质激素,可用于NSAI

14、Ds或秋水仙碱相对或绝对禁忌症或无效时 ACR2012指南推荐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状,12个大关节受累者可予关节腔内注射,多关节受累或关节位置不宜接受关节腔注射者可口服泼尼松,不能口服泼尼松者可予静脉或肌肉注射甲泼尼龙 但患者目前存在感染征象,且NSAIDs控制关节炎症状效果良好,暂不予皮质激素,严重、多关节发作建议联合治疗。 秋水仙碱+NSAIDs;口服激素/关节腔内激素治疗+秋水仙碱。 不建议激素+NSAIDs。,难治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R2012指南中将疗效不理想定义为24小时内VAS改善20%或24小时后VAS改善50%。此时,应考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是否正确;

15、若诊断无误,可尝试换另一类单药或加用一种药物联合治疗。目前已开始试用生物制剂治疗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但白细胞介素1抑制剂的疗效尚未得到专家一致肯定。,药物不良事件,指南强调要注意共患病或药物间相互作用导致的药物毒性增加。如痛风患者伴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或肝病时,应注意NSAIDs、COX-2抑制剂或秋水仙碱的毒性;伴消化道溃疡、感染或糖尿病时,应注意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在进行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时,再用NSAID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急性发作期的ULT ACR2012指南与2013中国指南不同,ACR2012痛风指南首次指出,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在恰当抗炎治疗后,可开始ULT。该观

16、点有待国内大量临床资料证实。 2013中国痛风指南:AGA禁用降尿酸药,降尿酸治疗均应在急性发作平息至少2周后方可开始。原因:降尿酸药物不仅没有抗炎止痛作用,而且还会使血尿酸下降过快,促使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反应。 在ULT过程中出现痛风急性发作,不停用降尿酸药。,降尿酸治疗增加新药和新途径,抑制尿酸合成 促进尿酸排泄,过去途径,尿酸分解:尿酸酶 (聚乙二醇尿酸酶),增加途径,非布索坦(Febuxostat),增加药物,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 2010, 6: 30-38.,别嘌醇,从小剂量开始(减少痛风急性发作及严重皮疹的概率)推荐初始剂量100 mg/d(慢性肾脏病4期及以上者为50 mg/d); 每25周渐加量;维持最大治疗剂量(300 mg/d)使SUA降至目标值以下,肾功能不全者,只要对其充分宣教及规律监测药物毒性反应,也可按此剂量治疗;维持剂量可达300mg/d,注意搔痒、皮疹和肝酶增高,可尽早发现严重药疹。 主要缺点是高尿酸血症控制不佳 对痛风性肾病患者产生严重副作用的担心 AH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