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福建省化学学科教研组长培训课件: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596715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5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福建省化学学科教研组长培训课件: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2010年福建省化学学科教研组长培训课件: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2010年福建省化学学科教研组长培训课件: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2010年福建省化学学科教研组长培训课件: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2010年福建省化学学科教研组长培训课件: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福建省化学学科教研组长培训课件: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福建省化学学科教研组长培训课件: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教育规划纲要,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五十一条: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规划纲要,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三十二条: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是教师专业素养形成和提高的必由之路,是未来教师职业的基本生活方式。做研究是为了“学会教

2、学”、“学会合作”、“学会发展”,也是出于做一个能“教好书”的好教师的人生追求。,研究开阔教师的视野、启迪教师的智慧、提升教师的能力,促进教师进行深入地思考,引领教师成为他“自己”一个有独特个性和智慧的好教师。,一、何谓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是什么?,教育研究不应该是专业人员专有的领域,它没有不同于教育自身的界限。实际上,研究不是一个领域,而是一种态度,教育研究的分类:从一般分类而言,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按研究目的来分,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按分析方法来分,可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按照研究内容分,可分为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行动研究)。,基础研究,指就教育本质、功能、规律等教

3、育理论方面提出新学说、新观点和新方法。 应用研究,是基础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的延伸,它是运用基础研究成果对具体实践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检验和发展基础理论。 基础研究旨在增加科学知识的组织体系,并不一定会产生直接的实际价值的结果; 应用研究则旨在解决直接的实际问题,并从中发现出一般的、普遍的道理,进而推动基础研究的发展,而增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居于第二位的。,开发研究,又称发展研究,则是指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为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而创造性地提出或制订可操作的方案、计划、对策及建议等。 基础研究回答的是“是什么“,应用研究回答的是“做什么“,而开发研究回答的是

4、“怎么做“。,所以,中小学教师研究的优势不在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而在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特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是一种实践性的研究活动。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研究目的方面表现为“应用性”特征。,1、中小学教师研究是教师个人的、反映教师个人实践愿望的一种实践知识。(这里强调个人,主要是相对于接受外部专家的理论而言的。教师虽然也要学习有关专家的理论,但这些理论事实上已经过实践检验,它以重构的方式进入教师个人的经验之中。),2、中小学教师研究是一种正在服务于实践的理论。教师的实践研究理论是探究具体教育情景中独特的教育问题的结果。这种理论具有时空性和时效

5、性,它注重此时此地对实践问题的解决。同时这种理论也可以为类似的情景提供一个案例、一个备选方案等。,3、中小学教师研究是一种实践理论。实践理论是有关实践活动行为准则的理论,是回答“教育应该怎么做“的规范性理论。,江泽民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999年6月15日),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这不是提倡搞个人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学得好的影响和带动学得不太好的,水平高的影响和带动水平比较低的,这样就可以促进共同进步和提高。,二、为什么要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不研究行不行?,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毛泽东),敬业精

6、神:乐业、勤业、创业、献业 专业精神 人文精神:人道、人文、人本科学精神:客观、理性人道:同情心、博爱 人文:情感丰富、真情实感 人本:童年意识、学生意识、生命意识 敬业精神是核心,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两翼。,为师的六个层次:,巫 师:造孽 “班门弄斧” 庸 师: “以愚蠢教人,那是善良的人所能犯的最严重的罪孽。” 教书匠:传授知识:学的角度(有效知 识,无效知识),教的角度(假 知,真知) 能 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名 师:启迪智慧 大 师:大智大慧,(一)形势所迫:什么是高质量的教师?怎样培养高质量的教师?谁能胜任21世纪的教育?这是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从终身教育理念来看

7、,任何职业水平提高都有“高原现象”。 教师岗位已从职业化开始转向专业化。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从认识上和行为上发生转变:人事制度改革,评聘分开,教育工作成立等。,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二)自己所需:人最大的恐慌是本领的恐慌。(毛泽东)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可持续发展观。(江泽民)科学发展。(胡锦涛),1、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我国有关法律已经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

8、师的专业地位 ;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劳动法第二条规定: “不适用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未与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刑法第九十三规定:“教师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总之,教师不是国家公务员,也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是专业技术人员。,2、课改的需要:,理念新理念 新理念旧课程 新课程课程旧理念 新课程旧课程 旧理念,3、自身发展的需要:,检查情况,找出差距,促进发展,发现问题,明确方向,研究的解释,以

9、教育目标 为参照,以自身发 展为参照,以同辈 为参照,中小学教师要重新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回到做自己的研究、研究自己的本来状态。以自己为研究对象,以自己为研究工具,创造一个新我。,4、要做好研究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天合”:天意、天命、天时等。这里主要讲的是“课改之时,创新教育之时”。二是“地合”:地利,地形,地势等,尽量用好地利条件。三是“人合”:对人、对已、对友、对敌。四是“已合”身心合:心境平衡、身体平衡。总之:研天时谋地利求人合成已合,三、该研究什么?,教师应潜心下来做教育:,教育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科学。 教育本身要有一个播种、耕耘、收获的过程,不是今天做明天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它需要

10、时间,需要积累,需要过程。 基础教育是非功利性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为人的一生打基础的事业。综上所述,教师只有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潜心研究教育,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才能把学校办得更加卓越。,教育规划纲要,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三十二条: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努力使自

11、己成为:1、教学管理的行家;2、学科教学的专家;3、内外协调的能手;4、班级团结的楷模;5、学生真诚的朋友。,学校教育研究重点:教材(话题) 三聚焦: 学生(主体)课堂(载体),(一)从理论层面看: 1、研究“做人”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原本真实,回归生命。态度、价值观:源于人为的,更是为人的。儿童是一种可能性,这是人最伟大之处。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成人的未来,也是成人的过去!,2、研究“理事”问题:(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1)要注重学习:要学会学习;要乐于学习;要勤于学习。(2)要学会反思:要强化教学反思意识;要熟悉教学反思“路径”;要养成教学反思习惯。,(3)要努力行

12、动:要不断改进管理方法;要坚持搞好专题研究;要追求和谐班级建设;要努力开好家长会。 (4)要学会教学: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表示不满;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经验的饱和表示不满;要勇于示范。,3、研究“治业”问题:(专业才能立业,有业才能治业。)要源于学校;要在于学校;要利于学校。“有为才能有为”!安身于学校,立命于教育。,(二)从内容研究的层面看:1、研究的对象是“人”:学生、同事、同伴、专家、学者等;2、研究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3、研究的目标:“谋其上,求其中”。4、研究主要内容:,(1)条件知识的运用。 (2)在合作中谋学习、求发展。专家、同仁群体和个人的合作;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微

13、格教学及其他受控的教学经历。 (3)行动研究法。(边行动,边研究。),国际上的六种教师自我研究与培养范式 1.知识范式: 2.能力范式: 3.情感范式: 4. “建构论”范式: 5. “批判论”范式: 6. “反思论”范式:,做一个具有反思力的教师。,一个优秀的教师究竟是怎样诞生的?通往“金字塔塔尖”的道路又在哪里?“经验+反思+ 实践=成功” 反思精神:一种永不满足的对教育核心问题的逼近; 反思能力:一种对教学事件进行反思的敏锐眼光(教师个人素质的独特角度)。点石成金 点“识”成智 转识成智,“一个教师写了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了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能师或名师。”叶澜,(三)从

14、课题研究层面上看。,什么是课题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育教学领域中的现象进研究,以探索和认识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发展的活动。1、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育科研重两头,轻中间。,工,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过程 课题立项过程,T,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阶段,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阶段,课题的前期准备论证阶段,(2)教育科研重轰轰烈烈的运动,忽视踏踏实实地研究。(3)教育科研重视论文的发表,忽视科学结论的规范性和科学性。(4)教育科研选题盲目跟风,模仿甚至抄袭他人的研究方案,不能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定课题和完成研究方案。,应该如何对学校

15、教育科研中存在的这种种问题呢?,1、纠正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育科研的错误认识,克服其功利性趋向,树立严肃的科研态度。2、规范学校课题的申报论证与结题评价过程。3、完善科研成果的鉴定,评价和激励机制。,2、课题研究必须做好“三个阶段”、 “十个步骤” 、“五个环节”的工作。,(1)“三个阶段”的工作:一般有学习宣传阶段、实施操作阶段和交流总结阶段。研究中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要求及时间安排,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2)“十个步骤”的工作:,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选题文献综述形成假设选择研究方法对变量进行分类选择被试制定研究方案资料收集和整理得出结论撰写科研报告。,过好课题选定关:A、针对性。B、实践性。C、前瞻性 。,1、从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中选题,较易取得成功(行动研究)。2、从教师已取得的成功经验中选题,较易获得成功(教历、教例研究)。3、从带超前性的热点课题中选择容易获得成功。,过好计划制定关:计划是行动的指南,有了课题题目,如何撰写课题方案也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必备一环。,要明确表述课题的题目。课题的题目一般应包含三部分: A、研究问题;B、研究对象;C、研究方法。,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背景一般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动态等,研究背景主要指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研究。A、现实背景 B、理论背景 C、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