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581963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附教学反思)附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方法,并用其方法指导实验方案的实施;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围绕其他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分析各种非生物因素,设定变量,在探究中获得新知;使学生在探究合作学习中,掌握分析问题的视角,从多角度探究问题;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懂得爱护生物,关爱生命;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设计思路(一)设计理念本节教学活动,我遵循三个理念: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如何促进学生

2、学习方式的改变;三是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探究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在探索中发现问题、掌握技能,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给学生留有较大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探究学习对教师来说,是教师角色的转换,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本节课,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从而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三位一体地得以实现。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一

3、节活动课中,让学生尝试体验,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的方法,写实验报告,应该写有为什么探究,过程怎样,探究的结果如何(包括数据的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等)。还要告诉学生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实事求是,不要惧怕失败。这样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和领悟了探究过程和方法,使学生探究的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驱动。(二)设计思路.收集捕捉鼠妇的感受,引入新课。.分析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制定探究变量。.分析制定探究课题,小组选择探究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共同研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向全体同学汇报。.小组实施实验计划,汇报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各小组汇报的实验结果,全班同学进行表达交流。学

4、生状况分析这是“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教学案例片段,根据教材提供的文字信息资源,为了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依据课程资源及学情,将教师角色定位在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展示,使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基本技能。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开发了大量的课程资源,这些实验内容都是教材所没有提到的,指导他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分析实验现象及得出结论,汇报展示成果进行表达和交流。同时我有效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自捕捉鼠妇的体验等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和态度,鼓励他们的奇思异想,倡导学生质疑批判,使学生敢想、

5、敢说、敢做,由此闪现出创造的灵感,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为学生在进一步探究的学习中搭建平台。大家都知道,有关“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教材的资源非常少,我利用了这个契机,充分发挥学生去开发挖掘课程资源。从以下几处做起:一是让学生亲自捕捉鼠妇,通过亲身的体验生活,去寻找课程资源。如学生是在花盆下、阴暗的墙角、砖头下等地方捉到鼠妇。学生亲身体验到了鼠妇的生活环境:潮湿、阴暗、适宜的温度。二是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寻找课程资源。如一个学生讲述他收集鼠妇的经过,她说家住楼房,不便抓找鼠妇,这个学生动脑思考,怎样才能在自己的家里培养出鼠妇来呢!他把拖布弄湿了,放在卫生间的一个角落里,45 天之后,拖布下有

6、了大量的鼠妇。三是收集和查阅资料,寻找课程资源。同学们把鼠妇抓回来了,新的问题又摆在同学们的面前,怎样饲养鼠妇?同学之间互相咨询查找资料,寻找课程资源。如一位学生查找资料,资料介绍鼠妇吃一些腐朽的物质(如腐朽的树叶、草、树根等),亲自做实验,验证了这一点。四是学生获得情感和价值观的课程资源。在这节探究课中,同学们懂得了保护环境,爱护生物,珍爱生命的内涵。教学设计同学们通过收集、捕捉鼠妇的亲身体验和经历,体验到了在现实生活过程中认识生物和了解生物的过程,领略到生物的奥秘太多了。他们带着极大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探求知识的欲望进入课堂,我和同学们的探究学习开始了。畅谈感受,创设氛围“同学们,在收集

7、和捕捉鼠妇的过程中,大家一直是兴致未尽,请同学们谈一谈,为什么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呢?”教室内顿时活跃起来,教师短短一句话的点拨,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同学们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杨璐同学抢着说:“收集鼠妇太有意思了,我在收集鼠妇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经常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了解了它们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为以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韩影同学说:“我们在收集鼠妇的过程中,了解鼠妇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活,为了不让收集的鼠妇饿死,我们查阅和收集了大量的资料,鼠妇吃什么呢?经查寻,我们知道了鼠妇吃腐朽的物质,如叶片、菜叶、树根等等,为此我们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张平接着

8、说:“我在收集鼠妇时,第二天起床看见鼠妇不爱活动,我立即换一个不见光的大容器,内装有潮湿土壤,放一些菜叶,中午时我再去观察,鼠妇非常活泼,这说明它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集思广益,深入探究同学们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生活的环境因素”时,集思广益,动脑思考,提出很多的环境因素,如温度、土质、颜色、气味等等。那么,同学们都选择哪些因素去探究,又是怎样制定实验方案的呢?请听同学们的汇报吧!第一小组组长薛丹自报家门:“我们小组探究的题目是: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我们作出的假设是:鼠妇生活在适宜的温度中,我们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分析鼠妇生活在适宜的温度

9、中(2025),较高或较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因而与适宜温度进行对照的条件是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温度,实验变量是温度。实验装置是这样设计的:(1) 适宜温度与较低温度进行对照的实验:在木盒内一半放入潮湿土壤,压实。另一半放入冰块,在冰块上再放入一薄层潮湿土壤,压实。放入 10 只鼠妇,这样就形成适宜温度与低温进行对比的环境条件,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待观察。在 10 分钟内,每 2 分钟记录一次鼠妇的数目,测得最后一次实验结果是:潮湿土中有 7 只鼠妇,冰块土中冻死 2 只鼠妇,有 1 只麻木了。(2) 适宜温度与较高温度的对照实验:我们作这个实验时,对较高温度的控制想了各种方法,如用电烫斗、

10、热水袋、电褥子等等,可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都不能实施,怎么办呢?这可难坏了同学们,大家个个紧锁眉头,面面相觑,突然董菁同学大喊一声:“我有办法了!”“在木盒内一半是潮湿土,另一半用小铝饭盒内装有热水,上面再放上一薄层潮湿土,放入 10 只鼠妇,用小铝饭盒内装的热水来控制较高的温度,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同学们豁然开朗,同意董菁设计的实验装置,大家都满意地笑了。在 10 分钟内,每 2 分钟记录一次,测得最后一次结果是:潮湿土有 7只,较高温度有 3 只并且被烫死了,这个实验验证了我们的假设,根据这个实验,我们小组认为鼠妇生活在适宜的温度中,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听完薛丹同

11、学的汇报,我看到几名学生带着疑惑的目光举起了手,便问:“对他们的探究有疑问吗?”赵政遵同学质疑:“你们的实验非常好,说明了鼠妇生活在适宜的温度,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可是你们在这个实验中,应该给予鼠妇人文关怀,应该控制好温度的变量,不应该让鼠妇烫死或冻死。我们应该爱惜生命。”尖锐问题的质疑,把课堂的气氛带入高潮。顿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也被同学们深深地感染了,泪花湿润了眼眶,这不就是最好的对学生进行感情价值观的教育吗?薛丹同学立即站起来,接受赵政遵同学质疑,说:“赵政遵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好,我们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全体小组成员起立,为 5 只献身科学探究的鼠妇默哀 2

12、 秒钟。”顿时全班又响起热烈的掌声。我及时点拔,对赵政遵同学的质疑和批判精神给以表扬,对于他提出的问题,第一组的同学应怎样更好地完善你们的实验计划呢?高斯文说:“应该控制好温度,在实验中,不要出现生物的死亡现象。”经过同学们的探究,他们的实验设计更完善了。上述教学片段的描述,突出了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发展探究技能、掌握探究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和批判的科学精神以及关注生命的情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融为一体,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从而达到真正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的。第二

13、小组组长陈洋洋介绍他们的组员后说:“我们小组探究的题目是:土壤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我们又设二个子课题,一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二是土壤的酸碱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我们的假设是:鼠妇生活在潮湿(中性)的土壤,不易生活在干土、酸性土和碱性土中。我们的实验是这样进行的,找出与鼠妇生活在潮湿土(中性)进行对照的其他条件,即干土、碱性土、酸性土,实验变量是土壤。实验装置是这样设计的:分别将干土、酸性土、碱性土装入三个木盒内的一端,三个木盒的另一端是潮湿(中性)土,形成对比的环境条件,各放入 10 只鼠妇,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待观察。10 分钟内每 2 分钟记录一次鼠妇的数目,测得最后一次结果是

14、:潮湿土与干土进行对照的实验中,潮湿土中有 6 只鼠妇,干土中有 4 只鼠妇;潮湿土(中性)与碱性土进行对照的实验中,潮湿(中性)土有 8 只鼠妇,碱性土有 2 只鼠妇;潮湿土(中性)与酸性土进行对照的实验中,潮湿土中有 7 只鼠妇,酸性土中有 3 只鼠妇。这个实验证实了我们的假设,根据这个实验,我们小组认为鼠妇适宜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不易生活在干土、碱性土、酸性土中。陈洋洋汇报完毕后,李伟同学立即起来,质疑陈洋洋:“你怎么知道土壤有酸性土和碱性土呢?”王明旭眨眨大眼说:“我家住在市郊三合村,那里有盐碱地,盐碱地上连草都不长,我爸爸说,是因为那里的土壤含碱的成分多,不适于植物生长。”张亮又抢着

15、说:“由于环境的污染,工厂的废气和物质燃烧的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过多,与雨水结合形成酸雨,酸雨流入土壤中,使土壤呈酸性,这也是形成酸性土的原因之一。”我望着学生们勇于探究求索的小脸,他们在互动质疑,他们学会了倾听、观察和思考,也学会用探究的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学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在这里,学生能够体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本质,体会科学发现的兴趣,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同时培养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和学习科学的深厚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表达交流、互动评价实验探究告一段落,我看到同学们朝阳般

16、的笑脸上映照着探究学习成功的喜悦、智慧的光芒、新知的收获我请同学们就各组实验的方法和态度作评价,第一小组的同学赞扬第二小组的同学们合作高效的学习方法,第二小组赞扬第一小组的同学们创新中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接受批评的高贵品格。我由衷地赞扬同学们:“我们有科学的意志品质、科学的方法,所以有成功的结果,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继续发扬下去,形成、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紧接着我向同学们提出疑问:通过各组同学的展示和交流,我们共同分享了探究的成果,这节课的感悟是什么呢?同学们说:每种生物都有与自己相适应的生活环境,破坏了他们生存的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这启示我们要爱护生物,保护环境,关爱生命课堂上呈现的是一种民主、和谐、开放、合作的气氛,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尊严,学生领悟方法,学会学习,体验成功和快乐教学反思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设计并实施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的魅力,我深感学生的潜能、创造力、想像力是一座等待我们去开发的宝藏,也深刻理解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进一步理解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