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健康教育课件(22课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578464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健康教育课件(2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医院健康教育课件(2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医院健康教育课件(2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医院健康教育课件(2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医院健康教育课件(2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健康教育课件(2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健康教育课件(22课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健康教育,第一部分 医院健康教育概述,医学模式转变与医院功能多样化(2 课时) 医院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2课时) 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2课时) 医院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2课时),第二部分 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的健康教育,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概述 (2课时) 各种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的影响因素(2课时) 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2课时) 实施步骤及效果评价(2课时),第三部分 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传染病的基本知识(1课时) 传染病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1课时),第四部分 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艾滋病的流行状况(1课时) 艾滋病的危害及防治(1课时) 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评价(2课时

2、),第一部分 医院健康教育,医学模式转变与医院功能多样化(2 课时) 医院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2课时) 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2课时) 医院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2课时),第一节 医学模式转变与医院功能多样化,一、医学模式转变及其对医院功能的影响 (一)医学模式及其转变 (二)医学模式转变对医院功能的影响 二、医学目的转变及其对医护人员技能的要求 (一)医学目的及其转变 (二)医学目的的转变对医护人员技能的要求(自习),一、医学模式转变及其对医院功能的影响,(一)医学模式及其转变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提高了健康的标准,强调了心理与社会对健康的影响。 2、拓展了疾病的范围,重视心

3、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3、拓展了治疗方式,强调生物与心理、社会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4、改变了医患关系的模式,强调平等合作的医患关系:从“命令服从”到“平等合作”。,(二)医学模式转变对医院功能的影响 1、医疗服务: 消除疾病的生物学因素消除疾病的综合因素 单纯的治疗服务治疗、预防、保健一体化服务 院内服务社区健康促进服务 以疾病治疗为中心以促进健康为中心 患者个体服务社区群体服务 单纯的技术服务社会服务 2、教育培训医护人员及其他人员 3、开展医学科学研究 4、预防和社会医疗服务包括了健康教育,二、医学目的转变及其对医护人员技能的要求,(一)医学目的及其转变 旧降低死亡、延长寿命:主要精

4、力和资源用于治疗疾病而忽视对疾病的预防 新防治结合,去除病痛,延年益寿,提高生命质量,维持、恢复和增进健康:医疗服务重点转向公共卫生、社区卫生服务等 (二)医学目的的转变对医护人员技能的要求(自习),第二节 医院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一、医院健康教育的概念 二、我国医院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三、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一、医院健康教育的概念,1、狭义:指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在临床与预防保健实践过程中,伴随医疗保健活动而实施的健康教育。又称患者健康教育 2、广义:以健康为中心,以医疗保健机构为基础,为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社区成员和医院职工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拓展到社区,

5、需要社会支持,二、我国医院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1、医院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医院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防保科、健康教育科各病区健康教育兼职人员 2、各级医院健康教育协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医院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省市 3、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各种健康教育评价体系中均有医院健康教育的评价标准各市健康教育机构制定本市评价体系各医院建立工作规范(医院将健康教育纳入发展规范、院科两级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三、医院健康教育的意义,(一)医院健康教育是实现医院功能转变的先导和基础 (二)医院健康教育是改善医患关系和医院的社会公共关系的纽带 (三)医院健康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1、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实现对患者的心

6、理保健 3、发挥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促进行为生活方式的转变,第三节 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一、患者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 二、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 三、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一、患者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1、整体护理观的宗旨: “以患者为中心” 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客观地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以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减轻痛苦、增进健康。 2、健康教育贯穿于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需要经历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心理调适过程,护士要根据患者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应的护理健康教育,同时注意对他们身心的保护,避免不适当的打击。,二、患者健康教育的

7、内容,(一)疾病防治及一般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重点是针对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宣传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自我心理保健能力 家属及陪护人员的保护性医疗原则教育 临终关怀和死亡教育 (三)健康相关行为干预 矫正个人的不良心理反应引发的行为悲观、绝望、紧张等 矫正个人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建立健康行为模式如母乳喂养 实施从医行为指导,增强患者坚医嘱的依从性如高血压,三、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一)门诊健康教育门诊病人及其家属 1、候诊健康教育各种宣传阵地(宣传栏、导医护士、健教视频、免费宣传资料等) 2、随诊健康教

8、育医生的口头教育 3、健康教育咨询室(心理健康咨询室) 4、健康教育处方,三、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二)住院健康教育 1、入院健康教育由护士及主管医生完成 2、病房健康教育查房时口头宣讲、视频、宣传资料等。有条件的医院举办讲座、患者交流会等。 3、出院健康教育出院时由护士及主管医生宣讲。出院后采取电话、上门回访,病人定期回诊,社区健康教育等形式。,第四节、医院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评价,一、医院健康教育的组织实施 (一)开展医护人员健康技能培训教育 (二)组织管理 (三)实施步骤 二、医院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一)评价内容(自习) (二)评价方法(自习) (三)评价指标体系,一、医院健康教育的组织实

9、施,(一)开展医护人员健康技能培训教育 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作用 医院健康教育的内容 医院健康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技巧及在医院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医院健康教育计划与实施 医院健康教育计划的评价 注意与继续医学教育的区别!,(二)组织管理 1、建立医院健康教育管理机制 医院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防保科、健康教育科各病区健康教育兼职人员 2、建立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院内健康教育网络 社区健康教育网络:医疗卫生系统、辖区内街道、居委、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学校,(二)组织管理 3、建立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医院将健康教育纳入发展规划、院科两级责任制目标管理 院科两级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明确奖

10、罚) 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档案(院科两级),(二)组织管理 4、明确医院健康教育的职能职责主管职能科室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和医院实际,提出本院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报院领导小组同意后,组织贯彻实施 负责全院健康教育工作的业务指导,组织经验交流,进行检查评比、总结。 负责收集、制作、发放各类健康教育宣传品 负责对全院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技能培训,负责对社区和下辖医疗卫生机构防保人员的健康教育技能培训 负责指导本社区健康教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能) 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三)实施步骤 1、分析患者需求 2、进行教育诊断 患者尚缺乏哪些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患者对所需知识的兴趣 教育目标的影响及

11、困难程度 决定完成目标的先后顺序 3、制定教育计划 4、实施教育计划 5、评价教育效果,二、医院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一)评价内容(自习) (二)评价方法(自习) (三)评价指标体系 可以采用现成的评价体系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标准(健康教育项目部分)、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评价标准、国家/省卫生村镇创建标准(健康教育项目部分) 卫生部网站,第二部分 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的健康教育,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概述 (2课时) 各种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的影响因素(2课时) 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2课时) 实施步骤及效果评价(2课时),第一节 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概述,一、概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2、指从发现之日起算超过3个月的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主要由职业和环境因素,生活与行为方式等暴露引起,如肿瘤、心脏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精神疾病等等,一般无传染性。,【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是在对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了大量的流行病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因就是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包括疾病有: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脑中风等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以部分恶性肿瘤。这些疾病都是现代医学还难以治愈,并严重的危害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我国女性主要死亡原因 1. 恶性肿瘤 2. 脑血管疾病 3. 心脏疾病 4. 意外事故 5. 糖尿病 6.

13、 肾脏疾病 7. 高血压性疾病 8. 肺炎 9.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10. 慢性肝病,目前我国男性主要死亡原因 1. 恶性肿瘤 2. 脑血管疾病 3. 意外事故 4. 心脏疾病 5. 糖尿病 6. 慢性肝病 7. 肺炎 8. 高血压性疾病 9.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10. 肾脏疾病,第二节 各种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的影响因素,一、原发性高血压 (一)生物遗传方面 1、遗传因素:人群中至少有20%-40%的血压变异是由遗传决定的 2、年龄和性别因素: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目前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50岁以下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上无性别差异 (二)环境因素 1、白昼升高、夜晚下降的周期性变化

14、;热低冷高 2、长期的紧张刺激 (三)行为与生活方式 1、高脂、高热量饮食 2、高钠盐饮食 3、超重和肥胖 4、缺少锻炼 5、吸烟 6、饮酒 7、遵医行为,二、糖尿病 (一)生物遗传方面 1、遗传因素 2、生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与病毒感染有关(特别是T1DM)。 3、自身免疫:流行病学研究表明,T1DM常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伴(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恶性贫血、甲亢等) (二)环境 引起胰岛损害的一些化学毒物、药物 (三)行为与生活方式 1、超重和肥胖 2、体力活动不足 3、饮食因素:高能量饮食(高脂、高蛋白、高碳)是T2DM高危因素 4、早期营养不良 5、妊娠 6、年龄:老年人是高

15、危人群,但近年有低龄化趋势,三、恶性肿瘤 (一)行为与生活方式 1、吸烟与被动吸烟 2、饮酒 3、饮食习惯与营养摄入 天然食物或食品添加剂中存在致癌物(如亚硝胺);食物受致癌物污染(如黄曲霉素);食物加工或烹调过程中产生致癌物(烧烤、煎炸、烟熏、腌制);食物成分在胃肠道内形成致癌物(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亚硝胺);营养缺乏时的间接致癌作用(缺硒、缺铁);营养过多的间接致癌作用(热量过高、纤维素过少) (二)环境因素 1、化学因素: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2、物理因素:高剂量辐射、小剂量辐射 3、生物因素:病毒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EB病毒、HIV病毒、乙肝病毒)、真菌(产生毒素) (三)职业因

16、素职业肿瘤 如石棉肺癌和间皮瘤 (四)遗传因素 约占常见肿瘤的10% (五)社会心理因素,第三节 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的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一、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 二、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 三、一般人群的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一、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 (一)高血压患者 1、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和习惯 2、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 3、定期监测血压 4、增强遵医性,按医嘱治疗 (二)糖尿病患者 1、心理健康教育 2、科学合理的饮食治疗 3、科学合理的运动治疗 4、增强遵医性,按医嘱治疗 5、定期病情检测 (三)恶性肿瘤患者 1、入院期患者的健康教育 2、手术期患者的健康教育 3、放疗期患者的健康教育 4、化疗期患者的健康教育 5、康复期患者的健康教育 6、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二、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 (一)确定高危人群 1、高血压高危人群 有高血压家庭史者 每天食盐量超过10g者 超过标准体重20%者 有吸烟史(每天吸烟20支以上、吸烟超过1年) 经常饮酒者(每天饮高度酒100g) 经常接触噪声,长期情绪不稳定者 连续口服避孕药1年以上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