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字结构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575521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所”字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所”字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所”字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所”字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所”字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所”字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所”字结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所所 代词、词头。 一、代词 “所”是古代汉语中一个特殊的代词,它称代一定的人或物,但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 分,必须放在及物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前面,指代行为的对象,构成“所”字结构,才能 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所以叫做辅助性代词。 “所”字结构的常见用法有四种: (一)位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组成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例如: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 (赤壁之战) (232)大臣忧惧,不知所出。 (报任安书) (395)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古知今,以所见知所不见。 (察今) (647) “所”字在这里都是指代动作行为的对象, “所望”就是“期望的情况” , “所

2、出”就是“提 出的办法, “所见”就是“看见的东西” 。 (二) “所” 、 “者”同时出现,构成“所者”格式,它的作用和单用“所”字的结构 相同,仍是指代行为的对象。例如: 即举所坐者送之。 (身无长物) (16) 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张中丞传后叙) (238) 然则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谏逐客书) (383) “所坐者”就是坐的东西,指的是“竹席” 。 “所欲者”就是要忠于的对象,即“国与主” 。 “所重者”等于“所重” 、 “所轻” ,指的是“色乐珠玉”和“人民” 。 (三) “所”字结构的前面还可以用行为的主动者作定语来修饰它。有定语后不加“之” 的。例如:

3、皆崩崖所陨。 (巫山巫峡) (29) 骞身所至者。 (张骞传) (190) 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 (张中丞传后叙) (239) 吾所欲者土地也。 (五蠹) (644) 有定语后加“之”的。例如: 必为秦国之所生然后可。 (谏逐客书) (382)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庖丁解牛) (601) (四) “所”字结构的后面有时出现具体的行为对象,这时, “所”字结构作定语,修 饰后面的名词。例如: 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 (162) 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 (赤壁之战) (232) 有时“所”字结构前可以出现行为的主动者,这时行为的主动者是“所”字结构的定

4、语。例如: 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起义) (170)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赤壁之战) (232) 得李翰所为张巡传 。 (张中丞传后叙) (236) 因诵嵩所读书(同上) (244) 二、词头 在“为所”式的被动句中, “所”字用在动词前,帮助表示被动,是词头的性质。 例如: 月氏已为匈奴所破。 (张骞传) (194)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壁之战) (223) 附 “所”作名词是“处所”的意思。例如: 巴人讼于孟涂之所。 (巫山巫峡) (29)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郑伯克段于鄢) (126) 用于抽象的意义,表示“恰当的位置” 。例如: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

5、出师表) (408) 又引申作量词。例如: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班固西都赋) (698) “所”字结构还可以放在名量词后面,用作不定数词,表示约数。例如: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西门豹治邺) (183)所所 “所”字是一个特指代词。它经常用在动词的前面,指代人、事物或处所,翻译为 “的人” 、 “的东西”或“的处所” 。它所指代的一般是行为的对象。例如:庸主赏所爱而罚所恶。 (史记范睢(su)蔡泽列传)(无能的人君奖赏他喜爱的人而惩罚他不喜爱的人。 )马者,王之所爱也。 (史记滑稽列传) (马是王喜爱的东西)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左传昭公十一年) (树梢太大

6、一定折断,尾巴太大摆不动,这是您知道的道理呀。 ) 冀之北土,马之所生。 (左传昭公四年) (冀州北面是马生长的地方。 ) “所”字也经常用在介词“以” 、 “为”的前面。用在介词前的“所”字还是代词,指代工 具、方式、方法、原因、事物等。例如:夫礼,所以整民也。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礼是用来调整人民关系的工具。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 (韩非子五蠹)(儒家用“仁义” 、 “礼治”的学说扰乱法制,游侠用械斗行凶违犯禁令,而人主都 尊敬他们,这就是乱的原因。 )王者之法:等赋,政事,裁万物,所以养万民也。 (荀子王制) (王者的理财法度:制定赋税等级,管理民政事宜

7、,控制万物,它是用来养育万民的东 西。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 (项梁于是召集旧日熟悉的豪强官吏,告诉了他们为什么要起大事的原因。 ) “所”字所代指的人、事物和处所如果在动词后面出现,也就是动词后面出现了“所”字 指代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那末这个“所”就虚化了,这时“所”字就只翻译为“的” 。 例如: 诏出,问所为诗。 (古今诗话) (命令他出来,问他所做的诗。 )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项羽本纪) (范增多次用眼睛看项羽,举起佩带的玉块来向他多次示意。 ) 将卒数万人而军鉅鹿之北,此所谓河北之军也。(带领几万军队驻扎在鉅鹿的北面,这就是所说的“河北之军

8、” 。 ) “之所以”这个词组有时用来追述原因,由果溯因。其中, “所”还是代词,代“的原 因。 ”例如:故君子之所以日进与小人之所以日退,一也;君子小人之所以相悬者在此耳。 (荀子天 论) (所以君子不断进步的原因与小人不断退步的原因是一样的;君子和小人相差很远的原因 就在这里。 ) 有时, “之所以” 中的“以”是“用”的意思;“所”字也还是代词,代“的方 法。 ”例如: 吾知子之所以距(拒)我,吾不言(墨子公输) (我知道您用来抗拒我的方法,我不说。 ) “所者”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名词性词组。其中“所”字已经虚化;“者”字是代 词,代人或物,它的作用是把“所者”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作句中

9、的主语或宾语。 例如:所诸者,皆生平所仇怨, (史记留侯世家) (杀戮的人都是一生中的仇人。 ) 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 (史记刺客列传) (聂政大声呼喊,杀死的人总共有几十个。 ) 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 (史记陈丞相世家) (我说的东西是才能,陛下问的东西是品行。 )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 (战国策齐策) (孟尝君说:“看我家里少有的东西。 ” ) 前三个例句中的“所者”是作句中的主语,后一个例句中的“所者”是作句 中的宾语。 “所以者”也是一个名词性的词组,其中“所”还是代词,代原因。 “者”的作用 也是把“所以者”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例如:三代所以亡国者,君

10、专授政,纵酒驰骋(chng)弋(y)猎,不听政事。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夏、商、周三代亡国的原因是:人君把政权集中交给一个人,并且酗酒、跑马、打 猎,不问国家大事。 ) 而所以死者,惑于贪利不止也。 (同上) (而且死亡的原因是迷惑于贪取财货不止。 ) 所以不报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史记魏公子列传) (不报答的原因,是认为小礼没有用。 )认识和掌握特殊代字认识和掌握特殊代字“所所”字的特点和语法功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字的特点和语法功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 (1) “所”字原本是名词,代词用法是从名词演化而来。名词“所”可以单独充当句 子成分,或者和名词、代词、动词等类词组成

11、偏正词充当句子成分。和一般名词一样,名 词“所”的修饰语在“所”的前面,名词“所”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是“处所” 、 “位置” 的意思。例如: 公朝于王所。 (春秋鲁僖公二十八年 )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郑伯克段于鄢 )字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 (论语子罕 ) 车马有所,宾从有代。 (子产坏晋馆垣 ) 余知其死所,而长者使余勿言。 (左传哀公十六年 ) 例“王所”指周天子在衡雍的临时住所;例“所”指给叔段安排的地方;例 “所”指位置;例指存放车马的地方;例指楚太子建之子白公胜自杀匿尸的地方。 名词“所”的用法残留在现在汉语中,成为一些名词的构词词素,如“派出所

12、” 、 “托 儿所”中的“所”即是。 名词“所”向代词“所”的演化过程和途径,现在还不十分清楚,但是, “所”的名词 用法可以作为理解起代称作用的“所”的一个参考坐标。 (2)特殊代词“所”的主要功用之一,是经常位于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共同组成 “所+动(或动词性词组) ”这样的“所”字词组。这种词组是偏正词组。在这种词组中, “所”字称代的是受它后面的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修饰的人、事、物。这种词组是名词性的, 可以充当主语、宾语、谓语、定语。例如: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庄子养生主 ) 王所为拟于桀纣也,得以为尧舜也。 (汉书龚遂传 ) 以上二例中“所”字词组充当主语, “所见”这个

13、词组称代看见的东西;“所为”称代做的 事情。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烛之武退秦师 ) 此愚臣之所大惑也。 (枚乘上书谏吴王 ) 此二例“所”字词组充当判断句的谓语, “所知”指知道的事情(情况) , “所大惑”指 大惑不解的事。 蒍贾尚幼,后至,不贺。子文问之,对曰:“不知所贺。 ” (城濮之战 ) 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枚乘上书谏吴王 )11以上二例中“所”字词组充当宾语, “所贺”称代祝贺的对象或原因, “所欲为”称代想做 的事情。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 )12皇太子所读书多矣,而未深知术数者,不问

14、书说也。 (汉书晁错传 )13此二例中, “所居”带上定语“仲子”充当“室”的定语,偏正之间有连词“之”来连接; “所读”带上定语“皇太子”充当“书”的定语,则不用“之”连接。如果“所”和形容词、名词、代词、数词组成“所”字词组,那么这些形容词、名词、 代词、数词也往往具有了动词的性质,作用也是从后修饰代词“所” 。例如: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 (管子形势解 )14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子产坏晋馆垣 )15此非明主之所臣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16道者,万物之所然也。 (韩非子解老 )17夫天下者,万物之所一。 (庄子田子方 )18例是“所”和形容词“长” 、 “短”组合;

15、例是“所”和名词“馆” 、 “臣”组合;例141516是“所”和代词“然”组合;例是“所”和数词“一”组合。1718在讲代词“者”时,我们曾经谈到, “者”可以位于名词后和名词组成词组。 “所”字 词组既然是名词性的, “者”当然也可以在它后面和它组成“者”字词组。例如:视吾家所寡有者。 (战国策齐策 )19臣之所好者,道也。 (庄子养生主 )20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贾谊论 )21在文言文特别是先秦的文言文中,在“所”和动词(词组)组成的“所”字词组里, “所” 字还常常称代动作行为的处所、原因、条件、时间等。例如: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嚎。 (左传

16、襄公十四年 )22冀之北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 (左传昭公四年 )23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4行不知所之,走不知所往。 (吕氏春秋论威 )25以上诸例中的“所”均称代处所,但它们已不是名词,而是受后面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修 饰的代词。大官大邑,身之所庇。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26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夫子,欲以所事孔子事之。 (许行 )27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28也。 (庄子骈拇 )九月,辛丑,用郊。用者何?用者,不宜用也。九月,非所用郊也。 (公羊29传成公十七年 )例“所”称代工具;例“所”称代方式方法(礼仪) ;例“所”称代原因;例262728“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